疫情期間教學科研防疫「三不誤」 大學老師自編電子版教材授課

2020-12-22 荊楚網

類淑來

楚天都市報記者 國倩 通訊員 周慧 程威 餘芳 卜潤慧

防疫科研攻關、優化線上教學、科普健康知識……疫情發生後,湖北文理學院物電學院「80後」專職科研教師類淑來(左圖)充分發揮優勢,用自己的力量為疫情防控做貢獻。

為疫情防控貢獻才智

類淑來,物理化學博士,2018年底加入湖北文理學院。經歷過「非典」的類淑來,深知科研對疫情防控的極端重要性。自疫情發生以來,他反覆思考著能否結合所學專業,在科研攻關方面貢獻一份力量。

反覆查閱多種文獻後,他最終發現水解酶是一個突破口。特別是看到饒子和團隊成功獲得新冠病毒的3CL水解酶的分子結構後,他結合專業特長確定了研究方向。「提前了解藥物作用機理,可以為藥物研發和投入使用提供前期數據。」類淑來說,在饒子和團隊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經過一系列的理論計算,研究新冠病毒3CL水解酶與藥物分子相互作用機理,可以極大提高篩選有效的藥物分子的效率。

家裡網絡不順暢,學校因為疫情加強防控,計算所需要的伺服器也關閉,類淑來幾經周折找到北京雲超算中心,表達了自己科研抗疫的想法,最終獲得了10萬核時的計算資源查閱研究。他的課題還爭取到了學校2020年度教師科研能力培育基金的立項支持。

創新編輯趣味電子教材

作為一線教師,類淑來堅決反對「線上滿堂灌」,希望讓學生居家學習也能成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探索者。

類淑來提前3周準備線上教學,但在與學生溝通中發現學生沒有紙質版教材,他本想把教材內容以照片形式發給學生,但發現清晰度不行。於是,類淑來萌生編輯電子版《大學物理》教材的想法。

類淑來在編輯時特別注重融入趣味性。他以傳統《大學物理》教材為基礎,引入一些有趣的經典物理現象,配以符合青年語言習慣和時代氣息的講解注釋,形成了具有原創特色的電子教材。尤其是教材當中的牛小頓和愛麗絲人物設計,頻繁出現在每一章的課前小故事中,像一根故事線,將整本書串聯起來,顯得井井有條又不失風趣。

疫情初期,類淑來還經常在科學網上,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簡短易懂的事例撰寫一些改進生活習慣、減少病毒傳播的科普小文章。

「面對疫情,我想通過科普小文章,呼籲公眾培養科學的衛生健康意識、養成衛生健康的生活習慣,特別是高校大學生,要具備健康衛生意識,這也是個人科學素養的重要部分。」類淑來說,他正計劃寫一個系列科普文章,「雖然不能在一線抗擊疫情,但我還是希望自己能有所為,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大學老師自編電子版教材授課
    楚天都市報記者 國倩 通訊員 周慧 程威 餘芳 卜潤慧  防疫科研攻關、優化線上教學、科普健康知識……疫情發生後,湖北文理學院物電學院「80後」專職科研教師類淑來(左圖)充分發揮優勢,用自己的力量為疫情防控做貢獻。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教育疫情防控期間免費提供教材電子版的通知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教育疫情防控期間免費提供教材電子版的通知 2020-09-11 |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教育學院 https
  • 線上線下齊發力 防疫教學兩不誤
    線上線下齊發力 防疫教學兩不誤 2021-01-12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向高校教師免費開放教材資源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玉)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日前推出智能教學互動平臺——「財道書院」,向高校教師免費開放教材資源,並提供在線課程、電子書在線閱讀等線上應用,助力高校師生重塑教學空間
  • 疫情之下,老師們這樣解決備授課難題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老師面臨著「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的挑戰;而受到疫情影響,下半年的教學進度更為緊張,老師的備授課壓力如牛負重……但好在,各地教育部門和眾多教育信息技術相關企業出臺了「停課不停學」的保障、助力方案,解決了教學難題,大大降低了教育教學受影響程度。
  • 疫情期間北京大學免費開放的電子資源匯總
    為方便廣大師生在疫情期間順利開展教學科研和學習活動,教務部搜集整理了近期免費開放電子圖書、期刊、文獻資源的出版單位和學術資源平臺,現提供給大家。一、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些免費的電子資源信息,關注微信號即可獲得。
  • 全省高校百位卓越教學名師、卓越教學新秀風採展示
    他和同事們通力合作,針對科大少年班和創新班培養模式,圍繞國家拔尖人才培養總目標,大力推動《數學分析》「分層教學」改革和嘗試,出版了三冊教材。他們的改革思路和成果已經融入到科大新的本科生培養體系,並在全國產生了一定影響。由於出色的教學業績,他被評為安徽省教學名師。他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學院教授:程藝。
  • 老師授課時不需戴口罩,專家建議可戴中藥防疫香囊
    2020年5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聯合發布《中小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修訂版)》,其中明確,老師授課時不需戴口罩。在授課時佩戴口罩也確實不方便的情況下,老師們如何做好安全防護?專家建議可佩帶中藥防疫香囊。
  • 戰疫| 網上教學 雲端授課 看惠園教師如何教?(四)
    03疫情期間《大學商務英語》網絡教學的「變」與「不變」張國琨課程名稱:《大學商務英語(二)》授課方式:課堂直播與微信群結合學院:英語學院授課時間:周一第一、第三節,周四第一、第五節二、教學內容與成果的轉變《大學商務英語》課程一向重視教材與當前熱點商務信息和商務實踐的緊密聯繫。在國內外疫情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本人及時將教材各單元主題與疫情下的經濟活動聯繫起來。
  • 山西省實驗中學疫情期間高一、高二年級線上教學報告來了!
    期間,學子們踴躍投稿100多篇,發表23篇。寫思互促,殷憂啟「生」,疫情讓學子們真正明白了生活就是必修課,人類著實命運與共, 一場新冠疫情,阻礙了學生回校的腳步,但是疫情當前,社會就是學生最好的教材。
  • 老師們化身「主播」,幕後「花絮」曝光!
    通過網際網路這個巨大的資源庫,她查找並仔細觀看了多個高校同行的網絡授課資料,如西安交通大學的數學教授李換琴高等數學精品課程,天津工業大學樊順厚教授的高等數學精品課程,虛心學習,仔細揣摩,不斷進步。現在,王老師不但自己熟練掌握了網絡授課方法,而且也成了「網絡授課方法」傳授的「志願者」。
  • 各類教學資源免費開放,確保「停課不停學」
    全國中小學、職業院校、教育行政部門和培訓機構可免費申請使用雲教育平臺、「薈學習」平臺,同時配套提供3000餘部數字教材和網絡思政課程,只需一部手機便可停課不停學。此外,在疫情期間免費為全國幼、小學生提供語文教材同步學習APP——書小童語文學習APP。  國家開放大學還快速整合精品資源,向社會大眾推出基於手機的「科學防控疫情、知識充實人生」知識服務。
  • 小學、初中和高中春季統編教材人教版教材電子版來啦
    教育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學生在家不外出、不聚會、不舉辦和參加集中性活動。然而,疫情不應延誤學業,學生在家應如何安排學習呢?教師們又如何在家備課呢?根據教育部統一部署,為保證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人民教育出版社特將2020年春季開學即將使用的義務教育教科書、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普通高中教科書、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等出版物的電子版公布在網上,供廣大教師在家備課、網絡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等使用。
  • 停課不停研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科研教學線上培訓促發展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田甜)為保證學院廣大教師在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研」,推進學院「雙高校」建設任務,落實「三教」改革,並結合教師在線課程開發的實際需求,繼三月份開展第一輪專題培訓後,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在四月份繼續推出第二輪科研教學工作系列培訓,聘請來自教科院
  • 西工大線上教學紀實(一)-視窗-西北工業大學新聞網
    西工大新聞網3月1日電 開課一個星期,西北工業大學的老師們在線上教學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斷積累經驗,獲得了同學們的點讚。機電學院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葛文杰老師一邊講課,一邊用手比劃著機械構件的動力原理。為了應對線上教學,他準備了大量的三維動畫、視頻、圖片,邊講邊播放。不過,每每講到緊要處,他還是如同在講臺上一樣,充滿激情、神採飛揚。《機械原理》課程需要學生課後做大量的深度閱讀和習題,為了解決教材和作業的問題,葛老師聯繫了出版社,對教材的前兩章進行線上公開,並事先將所有作業掃描成電子版並在線發給學生。
  • 重慶郵電大學教授張毅:教學中的開路先鋒,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想方設法提高學生能力,潛移默化引導學生思想,被師生們稱為「愛講思想」的老師。教學建設衝鋒在前,攻堅克難大膽創新,不斷攻克教學中的難點,為培養人才貢獻力量。—— 題記近日,重慶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張毅獲評「2020年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榮譽稱號。1992年,張毅從重慶郵電學院畢業留校任教,一直從事通信網絡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 大一新生在聽專業課的時候聽不懂,老師不按照教材講課該怎麼辦
    首先,專業課老師不按照教材來講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很多在專業領域造詣較深的老師幾乎都不會按照教材來講,因為教材本身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往往會參考眾多教材的內容,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科研實踐經驗來進行授課。
  • 上海海洋大學今天順利線上開課!
    「雲課堂」與你一見傾心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為落實教育部和上海市應對疫情工作決策部署,上海海洋大學根據新學期教學工作安排的通知,統籌協調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工作,從教學理念更新、到課程資源整合,從教學活動設計、到網絡技術學習等,有序推進各項教學科研工作穩步開展,牢記育人初心,堅守教學使命,與全體海大師生一道共克時艱。
  • 「鬼才」英語老師,自編教材歌曲,用嘻哈音樂幫助學生記單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考那年,這個對英語懷著一腔熱血的年輕人,取得了好成績,英語更是出色,順利考入南京大學英語專業。也許很多人都會留戀高考的閃光時刻,但對於劉杏華老師來說英語學習之路才剛剛開始。知識因傳遞更具力量進入大學的劉杏華老師,將對英語的熱愛滲透進了校園生話的點點滴滴。
  • 上海科技大學要辦高中了!科研強校的「直通車」?
    這次就細講一下,這所背靠上科大的高中未來的潛在優勢有哪些或可能會有哪些,畢竟考高中不考慮資源和出口是不妥當的。第三:科研實力強大院校下設5個學院,1個研究院,3個研究所,1個SHINE項目(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以及305個研究組,從以上就可以看出上科大就是一所一心搞科研,要人才有人才,要錢就敢砸錢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