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高校廣大教師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教書育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為我省高等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為彰顯他們高超的教書育人技巧,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尚,培養教育家型教學名師,在慶祝第36個教師節之際,由全省高校從省級教學名師、教壇新秀中推薦近兩百名卓越代表,由省教育廳集中進行風採展示,廣泛宣傳新時代教師陽光美麗、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成績凸現的良好形象和光榮事跡。
希望全省廣大高校教師以這些卓越代表為榜樣,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以本為本,回歸初心,回歸本分,模範履行崗位職責,推進我省高等教育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高等教育工作新局面!今後,我們將通過各種形式展示我省高校教師教育教學光榮事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程藝教授、張增明教授入選卓越教學名師,陳泉、邵偉兩位老師入選卓越教學新秀。
程藝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他曾是一名勵志報效祖國的愛國青年,在海外完成學業後,於八十年代後期回國工作。
他曾是一名優秀的數學工作者,是九十年代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獲得者。
他也曾獻身管理工作,擔任過中國科大分管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培養的副校長,也曾是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為學校,為安徽的教育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但幾十年的工作經歷,唯獨讓他難捨的是教師崗位。
四年前,當他在安徽省教育廳廳長崗位上完成任期後,毅然辭職,回到母校,實現了從官員到普通教師的徹底轉變。
四年來,他努力承擔國家科研項目,悉心指導數名博士生,堅持為科大少年班和創新班本科生開設數學基礎課程《數學分析》,每年工作量達到240學時,是科大授課時數最多的教授之一。
課堂上,他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堅守教師職業道德。他循循善誘、深入淺出,不但以嚴謹的邏輯推理講好課程, 還會把前人的創新思想,融匯在教學之中。他的課程深受學生喜愛,選課人數年年超標,學生評價也始終位於全校基礎課程的前列。他還精心編寫大量學生課外閱研材料,為夯實學生數學基礎、拓寬視野,提高素養殫精竭力。
他和同事們通力合作,針對科大少年班和創新班培養模式,圍繞國家拔尖人才培養總目標,大力推動《數學分析》「分層教學」改革和嘗試,出版了三冊教材。他們的改革思路和成果已經融入到科大新的本科生培養體系,並在全國產生了一定影響。
由於出色的教學業績,他被評為安徽省教學名師。
他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學院教授:程藝。
http://video.fy.chaoxing.com/video/detail_5459_0.html?webType=1&&prefix=v132822
張增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張增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席會物理學科組組長,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安徽省教學名師等榮譽。
多年來深入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改革,構建知識和能力並重的六級實驗教學體系。開創研究性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導實驗全過程。引入具有時代性、科學前沿性課題,將育人貫穿到實驗教學的全過程,實現教學相長。
重視學科差異,積極探索從知識傳授向能力培養轉移,從科技能力向科學、社會能力培養的內涵式教學。積極挖掘大學物理實驗的思政元素,將這些科學方法、愛國情懷融入到實驗教學。
如何做到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物理實驗的「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作為中心主任,張增明教授帶頭開發居家物理實驗,提出了由疫情中的物理實驗、實驗安全、數據處理、居家實驗、探究性實驗、虛擬仿真實驗組成的科大方案。通過線上指導,線下居家實驗,師生互動,保證實驗教學質量。多次在全國線上會議介紹、共享,推進全國高校開展居家實驗。
積極推動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安徽省賽,通過連續兩年省賽的舉辦,激發了省內兄弟院校的參賽熱情。
主講的《電磁學》課程注重實驗與理論的結合,通過實驗現象引入知識點,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加深學生的理解,培養學生獨力思考、創新思維。
張增明教授正帶領中心員工打造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創新平臺,為立德樹人努力工作。
http://video.fy.chaoxing.com/video/detail_5460_0.html?webType=1&&prefix=v13282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陳泉
25歲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博士學位,遠赴美國頂尖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雖身在異鄉,但心繫祖國。2011年,29歲的她毅然回到母校,成為當年優秀人才引進中最年輕的女性,她就是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泉。
九年來,她堅持價值引領,恪守師德規範,除擔任本科生、研究生的專業基礎課教學外,還承擔大量科研工作,形成教學相長,教研互促的良性循環。教學和科研成績獲一致肯定,被學生選為「講課最好的老師」,獲評「安徽省教壇新秀」,入選「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
她秉承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理念,主講的《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課程,深受學生喜愛。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原子水平的生命科學理論,她收集整理了大量視頻動畫,讓教學過程形象生動,使理論知識貼近生活;為促進師生互動,激發課堂活力,她積極探索翻轉課堂、微課、雨課堂等多元化智慧教學手段,這也為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創造了良好的體驗;為應對教育國際化挑戰,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拔尖人才,她還承擔了學院首批全英文專業課程《分子生物學》的教學任務。
她的教學能力也得到了同行的認可。曾獲「全國高校生命科學類微課教學比賽」一等獎;「安徽省第三屆普通高校青年教師競賽」三等獎;「中科大第三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一等獎。此外,還獲得「張宗植青年教師獎」、「海外校友基金會優秀教學獎」等殊榮。
她堅持與時俱進、科教結合的理念,一線科研成果顯著,在《自然·通訊》等雜誌上發表SCI論文二十篇。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多項科研項目資助。她將最前沿的科研進展帶回課堂,與傳統知識有機融合,引領學生以科學研究的視角探索生命科學的奧秘。
http://video.fy.chaoxing.com/video/detail_5462_0.html?webType=1&&prefix=v13282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邵偉
邵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 2019年安徽省教壇新秀。
主講「儀器分析實驗」課程之色譜分離技術及大型儀器的使用,如氣相色譜儀、氣質聯用儀等,這類大型儀器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見到,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重要的用途,比如在食品安全方面,如三聚氰胺的檢測、塑化劑的檢測;環境中有害物質的檢測等。由於大型儀器價格昂貴,結構複雜,邵偉團隊製作了教學模具,還開發了系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軟體,讓學生能更直觀地了解儀器內部的結構、掌握儀器工作原理。邵偉老師作為第一完成人自主設計開發的「大型儀器的虛擬仿真實驗系統」獲2016年高等學校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建設成果一等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實驗教學面臨嚴峻挑戰。邵偉老師以氣相色譜儀實驗室為直播授課場景,教學中靈活運用「虛實結合」模式,穿插演示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有效引導學生體驗和操控虛擬仿真實驗。同時採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穿插數十個問題與學生在線實時互動,學生參與度高,屏對屏的在線教學效果達到甚至好於面對面授課效果。
教學之餘,邵偉老師致力於科普工作。在《大學化學》科普特刊發表5篇文章。主持微信公眾號「化學科普園地」,每年撰寫數十篇原創文章。帶隊獲2019年中國科學院科學實驗展演匯演一等獎、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二等獎,科普視頻「碳量子點回憶錄」獲2019年安徽省優秀科普微視頻,有關新冠疫情防控的科普文章素材被六安市人民政府用於製作防疫宣傳冊。
http://video.fy.chaoxing.com/video/detail_5464_0.html?webType=1&&prefix=v132822
(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