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看了韓寒的《乘風破浪》,不怎麼喜歡。
後來,很多人在說《乘風破浪》和《新難兄難弟》之間的關係,這事以陳可辛發微博力挺算是告一段落。
我不太喜歡港片,觀影量很有限,連《新難兄難弟》都沒看過,春節期間就補了下課。看完有兩個感受,一是這片子很適合過年跟家人一起看,第二個是,陳可辛真的幫了韓寒一個大忙。
《新難兄難弟》裡有首歌,叫《Tell Laura I Love Her》,前後出現了三次,承擔著推動劇情的作用,算是很重要的一個線索。
梁朝偉演的是梁家輝和劉嘉玲的兒子,父子關係很差,結果一個意外讓梁朝偉回到了父母年輕的時代。劉嘉玲是富家千金,梁家輝則是電車廠工人。未來的嶽父不同意這段戀情就百般刁難,還設了舞會想讓窮小子出醜,沒想到梁家輝舞技過人。梁朝偉親眼見證了父母真摯的感情,頗為激動,在舞會上就唱了這首《Tell Laura I Love Her》(劉嘉玲在片中的角色就叫Laura)。
副歌部分是梁家輝唱的,跟梁朝偉相比,區別還是相當顯著的。不是有個說法,梁朝偉的唱功跟張學友的演技一樣,都被人忽視掉了。不管怎樣,能讓兩位Tony Leung一起獻唱,也是相當難得的。
看完電影,查了一下,《Tell Laura I Love Her》是首1960年的美國老歌。原唱歌手Ray Peterson來自德州,1958年貓王去服兵役,RCA籤了一批年輕歌手,希望培養出新的偶像,Ray就是其中一位。
這首歌分成三段,講的是一對少年戀人的故事。
Tommy想買個戒指向Laura求婚,他看見有個車賽能贏1000美元就報了名。比賽前,Tommy打電話沒找到Laura,就跟她媽媽說,告訴Laura我愛她。
Tommy在比賽中出了事故,被人們從變形的賽車裡抬出來,說了最後一句,告訴Laura我愛她。
Laura一個人去教堂禱告,仿佛聽見Tommy在呼喊,告訴Laura我愛她。
《Tell Laura I Love Her》是一首標準的少年悲劇歌(teenage tragedy song)。這種歌大多敘事性很強,描寫少年男女間的生離死別,經常出現車禍、殉情、飛機失事,要不就是父母強行拆散釀成苦果,以達到催淚的效果。
1955年,The Cheers樂隊錄了單曲《Black Denim Trousers and Motorcycle Boots》,直譯是「黑仔褲與摩託靴」,講一個男孩不顧女友勸阻,夜裡騎摩託兜風出了事故,只能靠衣物來辨認遺體。
這首歌發行沒多久,少年偶像詹姆斯·迪恩就因車禍喪生,成為舉國關注的大事件。《Black Denim Trousers and Motorcycle Boots》也成了熱門,最高打到Billboard單曲榜第6名。少年悲劇歌由此在美國流行樂壇形成一股風潮,涉及搖滾、鄉村、民謠不同風格,時常佔據排行榜高位,直到1965年「英國入侵」,熱度才漸漸散去。
詹姆斯·迪恩車禍去世成了1950年代的標誌性事件。
前面也說了,每首少年悲劇歌都是一個小故事,有發生發展結局的起伏,雖然有狗血俗套的成分,也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少年們經歷了什麼。(說到這裡,我為什麼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龐麥郎了呢,天天天天天給我給我給我打吊針……)
選了幾首比較有代表性的少年悲劇歌,看看到底是些什麼樣的故事——
《Running Bear》:男孩「狂奔熊」,女孩「小白鴿」,分別來自兩個世仇的印第安部落,倆人跳進隔開部落的大河,從此「永遠在一起」。——印第安版羅密歐與朱麗葉。
《Teen Angel》:一對戀人去約會,汽車卡在鐵軌上,倆人本來已經逃生。女孩突然跑回車上,結果被火車撞死。最後,男孩發現女孩手裡攥著他的高中班戒(class ring)。
《Moody River 》:男孩去河邊約會,只找到女友留下的字條,她和別的男孩上了床,又特別內疚悔恨,最後跳了河……
《Last Kiss》:一對戀人晚上去兜風,遭遇可怕的車禍。最後一吻之後,女孩掛了,男孩說,等我到天堂找你。
1999年,西雅圖Grunge大牌Pearl Jam翻唱了《Last Kiss》,結果大受歡迎,最高排到單曲榜第2位,意外創下該樂隊的最好成績。話說Kurt Cobain從小就特別喜歡《Seasons In The Sun》,講的一個年輕人在死前跟親友們告別,也有點少年悲劇的意思,Nirvana私下翻玩過,就是可惜沒有正式錄製出版。
《B.J. the D.J.》:男主角叫BJ,在電臺當DJ,早出晚歸不夠睡,為趕時間把車飛。終於有一天,媽媽打開收音機,再也沒有聽見他的聲音……比較罕見的母子情題材,有點《聽媽媽的話》的意思吧。
《Leader of the Pack》:女孩跟摩託黨頭目一見鍾情,父母極力反對,只好分手。幾個月後,男孩出車禍離開人世……來自紐約著名女子組合The Shangri-Las。
《Ode to Billie Joe》:女孩和家人一起吃飯,當天附近有個叫Billie Joe男孩跳橋自殺,哥哥說上周日我還看他在跟你說話,媽媽說早上有個牧師來過,說好像看到你跟他從橋上扔了件東西……
《Ode to Billie Joe》是鄉村女歌手Bobbie Gentry的代表作,很像南方哥特短篇小說,用枯燥的生活場景和冷漠對話來還原一起悲劇。歌中並甚至沒有透露,女孩跟男孩到底什麼關係,只知道一年之後她還會時常走到那座橋上,扔下一捧鮮花。這首歌是當年的大熱門,單曲榜冠軍,後來華納買下改編版權,到1976年拍成了同名電影。
有時候,少年悲劇歌的劇情還有續集。50年代,唱片公司會挑一些大受歡迎的熱門單曲,找人重新填詞演唱,新版本成為一種「回答」。《Tell Laura I Love Her》1960年最高排到Billboard單曲榜的第7名,Ricky Valance翻唱的版本在英國保持了三周的單曲冠軍。RCA很快就製作了《Tell Tommy I Miss Him》,從女主角Luara的視角出發,表達對過世的Tommy的思念。 1961年,RCA還專門推出了鄉村女歌手Skeeter Davis的專輯《Here's the Answer》,全是這類熱門單曲的「回答」版本,裡面也有這首《Tell Tommy I Miss Him》。
聽完原版就會發現,《新難兄難弟》對這首歌做的改動,把車禍、死亡這些悲慘的內容都刪掉了,只保留了表現求婚的第一段以及副歌部分。不管是陳可辛還是李志毅的主意,這首《Tell Laura I Love Her》用的都很巧,既保留了1960年代的特質,又表達出那種生離死別的情緒,改編避免了過於悲劇的元素,也不至於面目全非特別走樣——就像金城武在《標準情人》裡演繹的那個版本。
好吧,最後讓我們再聽一遍,偉仔在片尾唱的這首少年悲劇小情歌——
轉載合作請聯繫微信號pigyeah
你離高冷人生好像就差這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