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7 臺灣機車行 編輯 | 鄭豔瓊
說走就走的旅行不是一拍腦袋就決定的衝動,這種內心的欲望往往積累已久,噴薄而出。當妖妖告訴我,她要騎著機車環臺灣的時候,我一點也不意外,就答到,好啊,去吧。實在沒有別的要叮囑了,因為知道她說了就會去做,都搞得定。
在此之前,她已走過千山萬水,徒步過EBC、ABC、K2、希夏邦馬大環和珠峰東坡等線路,去過很多個海島,不折不扣的老驢。
去年秋天的一個夜晚,我和妖妖在杭州凡人咖啡館小敘,後來她騎著小電驢把我送回住處,想起來,我也算是坐過她的後座了。當時我摟著她的腰,告訴她我的一個計劃。我們想做的事,後來都做了。
7天時間,1362公裡,兩位年輕女編輯,一輛125cc「小綿羊」。完全陌生的環境,諸多不定的因素,這也許不是一次值得吹噓的壯舉,但絕對是一次精彩的機車環島臺灣之旅。
這短短七天,裝載了滿滿的經歷和回憶:環島還沒開始就被偷了頭盔,出發第一天就誤騎上快速路,臺中的午夜和當地人在山間小道飆車,臺南巧遇當地重機達人,行駛過舒適的濱海沿線,也盤過最艱難的蘇花路……
我們住過山裡的童子軍露營點,扎過墾丁海邊真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營地,經歷過露營派出所的別樣體驗,住過背包客客棧,也感受過別具風格的民宿。
我們跨過山川河流,穿行都市村莊,沐浴海風,澤披夕陽。臺灣海峽的海風讓人覺得溫暖,太平洋的湛藍讓人沉醉。
徐麗 本次旅行的機車司機,2011年考出邊三輪摩託駕照後,機車實際駕齡不超過5次,只有平時在杭州以一輛大電動車代步的騎行經驗,這次環島基本一半靠的是衝動。
金潔 後座妹紙,不會機車,也不會電動車,父母多次強調,此類交通工具屬於極度危險的範疇,平時公交車上下班,實際電動車搭乘經驗不超過10次,這次環島基本一半靠的是勇氣。
旅行環線 臺北-臺中-臺南-墾丁-都歷-宜蘭-臺北,全程1362公裡,歷時7天。
旅行時間 2014年4月5日-11日
追風少女,機車逐夢環臺灣文/徐麗(妖妖)、金潔
大部分人記憶中的臺灣文化是小學課本中接觸到的阿里山與日月潭,羅大佑那經典歌聲當中揮之不去的鹿港小鎮,還有臺灣綜藝節目的士林夜市小吃與電影海角七號墾丁的愛情等等。
近幾年有不少的遊客選擇自行車騎行環島。但是由於自行車速度比較慢,需要的時間長,而臺灣的自由行時間只有15天,加上騎行需要較好的體力,所以環島騎行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是一個夢想。
但是,如果選擇機車環島這兩個問題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臺灣的機車一直舉世聞名,享有「摩託車背上的寶島」的美譽,機車就代表著臺灣的一種文化,而選擇機車環臺灣島又安全景致又美好,套用最流行的話,「絕對是人生不能錯過的旅行之一」。
兩個人,一個懷揣著機車旅行夢想,一個對臺灣充滿著嚮往,某個午後閒扯,一拍即合,於是一場抬腳說走就走的機車環島旅行就這樣「草率」的成行了。所有的手續在一個月內全部辦好,沒有任何的攻略,唯一的計劃只是我們會從臺北出發,沿著逆時針環島而已。
臺灣初印象
侃價、複印資料、籤署合同,整個流程一氣呵成,當車行老闆把機車鑰匙交到我手裡的時候,我都不敢相信,一個月前我們甚至連臺灣通行本都沒有,現在已經把一切手續辦理妥當,馬上就要開始環島了。雖然在杭州,在每個朋友面前,我都表現出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吹噓以我「女漢子」的本質,機車環島絕對是小菜一碟。但事實上,自從2011年考出邊三輪的駕照後,我的實際駕齡不超過5次。即便在杭州,我有一輛大電動車日常代步,但是速度從來沒有超過過40碼,對比機車隨便一擰油門就能飆上80+的速度,簡直就像兒童版的小蝸牛。所以出發前,我專門找了有摩託車的朋友,偷偷地陪著急訓了一周,但現在鑰匙真的放在我手裡,隨時就能出發了,我卻止不住地心虛。
對於自己的技術,我沒有自信,不敢來一次,拿上鑰匙說騎就騎的環島旅行。我讓同伴先在一旁等候,發動機車,一個人繞著車行先適應了幾圈,覺得穩妥了,才放上行李,帶上同伴,正式出發。小機車的油表已經見底,所以我們當務之急是必須先找個加油站。老闆告訴我們,離車行不遠處大約5個路口就有一個,而且只有兩個拐彎,路線很清晰。我在心裡反覆地默念兩個拐彎路口的名字,離開了車行,駛上了臺北街頭。
沒來之前,我們就聽說臺灣機車多,而且剛才從火車站步行到車行的路上,也見識到了路上、停車場裡烏泱泱的大片機車。但是當自己真實地匯入道這股車流之中時,我才體會到什麼叫做驚心動魄。每一個路口,當紅燈轉綠燈時,一大片機車就會先於汽車衝出去,而且各個司機都猶如賽車手一般,速度極快,生猛無比。作為新手的我們只能靠著路邊慢慢騎行,不然一不小心就有被後面車子撞飛的可能。而且作為外地人,我們除了要時刻擔心邊上「賽車手」們的衝撞可能,還得分心看路牌,不要走錯,不要違規。
離開車行之前,老闆千叮嚀萬囑咐我們,必須要注意臺灣交規的不同。在大陸,如果是圓燈,在紅燈的情況下右轉車道可以直接通行,但是在臺灣,這是違規的,就算你是右轉,也必須等綠燈。這個規則比較容易理解,但是臺灣交規另外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兩段式」左轉。雖然老闆通過言語、圖片,以及google實景地圖相結合對我進行了深刻的講解,但我還是一知半解,只能靠實戰來了解了。
黑夜中,在一個完成陌生的城市,我們一路左突右拐,還得不斷避免導航要求駛入高速或者快速路的指示,以為很快能到達一個夢想中的完美營地。但是沒想到,拐進狹小的只能通過一輛機車的小道,通過一座小橋後,導航語音提示「您已到達目的地」。我們倆目瞪口呆,這明明是一個黑的幾乎伸手不見五指的山腳,說好的營地到底在哪裡呢?一片茫然,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明明導航上的中正營地就在這裡啊,但是環顧四周,眼前除了一座大山,就只有一排漆黑的平房,根本看不出一點營地樣子的。這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半了,我拿出手機想撥打營地的電話諮詢,但是這時連電話也沒人接聽了。附近沒有半點人煙,平房的窗戶也沒有半點燈光,我們內心焦灼無比,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正在進退兩難的時候,遠處傳來了摩託車的馬達聲,隨著車燈越來越近,停在了不遠的平房門口。
中正露營地。
在陌生的臺中,我人生的第一次機車飆車之旅就這樣發生了。中正露營地果然偏遠得出奇,我跟著他的車,重新回到大路。在臺灣,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有一輛機車,所以當地人的機車技術各個都是槓槓的。我讓同伴抱緊我的腰,油門擰到低,才能勉強跟住。沿著寬敞的大道開了一小段,我們就繞上了盤山公路。午夜的山路,涼風習習,空氣中瀰漫著青草和花香,但是我完全顧不上享受了,兩眼直勾勾的盯著前面的尾燈,咬著牙跟著。有時候拐個彎,他發現我們跟不上了,也會減速等待。這樣繼續開了十多公裡,一直盤到山頂,開上了一個幾乎45度斜角的大坡,我們終於來到一個風景區門口,中正營地就在裡面。我們忍不住感嘆,要不是有當地人帶路,就算找到半夜我們也不見得能到達這裡啊。
摩託車主陪著我們駛入營地,帶領我們去辦理紮營手續,又陪著我們找好扎帳篷的區域。一切安排妥當,才跟我們告別。這時,我們才想起來,因為趕著要九點到,事情太緊急,我們甚至都還沒問他的名字,心裡頓時覺得羞愧無比。符合當下潮流的相互掃了微信,這才知道他叫天天。天天還給我們留了手機號碼,告訴我們之後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他,只要能幫得上的,他一定盡力而為。而在之後的旅行中,天天基本上每天都發微信問候我們的環島情況,讓我們備受感動。
隔天起床的時候,我們恰巧碰到山腳下在擺周末市集,原來這裡也是臺中人周末選擇登山的熱門地,所以也格外熱鬧。因為沒吃早飯,飢腸轆轆的我們準備在市集的一家米粉攤停下車。因為事前功課不足,我們在路上的態度屬於,途徑好玩的,感興趣的,就停靠,而不像一般人一樣,做足了功課,按照景點、攻略,一站一站打卡。所以,進入到米粉店時,我們一時間有些看花了眼,完全不知道自己該點什麼好,只好跟著當地人一樣,每個人都要了一碗湯板條。一個桌子的阿姨說,湯板條要加一勺菜脯,一勺醬油辣椒,才好吃。如果店中不這麼忙,湯板條中還會放鹹湯圓,非常美味。湯板條的味道對我來說非常親切,因為與溫州湯米粉非常像,於是我「呼嚕呼嚕」就吃下了一大碗。
邂逅重機達人,借住臺南人家
因為時間的限制,做旅行計劃的時候我們就決定這次的旅行以環島為主,體驗路上的風景,放棄一些景點的遊覽。所以雖然近在咫尺了,我們還是忍痛捨棄了阿里山與日月潭。有了第一天的經驗,我們對路況和車速都有了一個準確的估計,第二天到臺南的路程便順利了許多。從臺中到臺南的路線,也非常清晰,只要沿著臺一線,沒有岔路,一馬平川的大道直接通達。
經過羅大佑那經典歌聲當中揮之不去的鹿港小鎮,穿過北緯23度的北回歸線,我們一路到達了臺南。
因為對前一天尋找中正露營地的曲折過程仍心有餘悸,我們打算今天在距離市區比較近的時候再搜索露營點。看到距離臺南市區還有10公裡時,我們在路邊的一家7-11停下,準備尋找露營地。將機車停在7-11的門口後,我眼睛頓時被門口兩輛高大上的重機給吸引了。雖然作為姑娘,我對摩託車的了解也並不多,但是一如是金子總會發光一般,這兩輛重機的光芒閃閃發亮、無法掩蓋,惹得每一個過路的人都忍不住朝它們多望兩眼。而我也忍不住,拿出手機左拍右拍一番。
這時候,我聽到耳邊傳來一句標準的臺灣普通話,「你們是環島的嗎?」我抬頭一看,是一個和藹的臺灣大伯,胸口掛著一個bmw的機車鑰匙,不用說是其中一臺重機的主人。我頓時覺得有些心虛的羞愧,回答道:「是啊,我們是從大陸過來機車環島的。」在第一天問路、加油、吃飯與當地人交流中,我就感覺到,雖然環島並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但是很多臺灣人並沒有環島的經歷,更別說是兩個姑娘機車環島。一路下來,只要得知我們是從大陸飛過來專門機車環島的,都會為我們豎大拇指,給我們無限的鼓勵。
這次也果不其然,在得到我的肯定答覆之後,重機大伯為我們的勇氣稱道,很熱情的和我們交談了起來。原來他們兩個人都是重機的狂熱愛好者,曾經也環島過,但是對比我們「小綿羊」的7天行程,他們車大,速度快,而且能上快速路,所以只花了3天就夠了。住在臺中,工作在臺南的耿先生每周都會騎著他的bmw重機往返,而今天正好清明假期結束,從臺南回來。另外一輛車主周先生就住在臺南,騎到這家7-11於他匯合,再一起回市區。
他們問起了我們晚上的住宿打算,我們告訴他們,想尋找一個距離市區近一點的露營地點,或者找一個派出所紮營。但是當我們給他們看google地圖搜索出來的營地點時,他們表示這些營地我們早已經過了,如果現在要去就必須回頭,而再往前的營地就很遠了,差不多都快到高雄了,我們就算緊趕慢趕也不可能在晚上達到那邊。至於派出所營地,他們紛紛表示,並沒有聽說過臺南有派出所可以開放紮營。周先生非常好心的給他夫人Amanda打了電話,幫我們詢問他們家附近的天主教堂,但是因為這間教堂夜晚都沒有牧師居住,也不開放紮營。於是,他們讓我們先跟隨他們一起到臺南市區,再帶我們去尋找派出所諮詢。
於是,我人生的第二次,專車開道又發生了,而且這次還是兩輛高大上的重機。為了配合我們的「小綿羊」,他們兩輛本來能開在汽車道,不用「兩段式」左轉的重機,只能和我一起行走在機慢車道,還要在機慢車待轉區等待轉彎。到達臺南周先生的家,他們迅速將1700cc和1200cc的重機更換成了2輛50cc的迷你機車,陪我們去派出所諮詢,這巨大的反差讓我們都忍俊不禁。
在沒來之前,我一直聽大陸驢友口口相傳,臺灣派出所可以露營,但是到臺南派出所諮詢過後才發現在臺灣並不是所有的派出所都可以露營。一般只有郊區的派出所、分駐所才會有這種接待業務,但市區的派出所基本不可能投宿,因為沒有場地有限。但是在臺東,有幾家派出所是可以紮營,於是我將在派出所露營一次的願望全都寄託到了臺中的行程中。
派出所露營計劃也泡湯了,我們商量決定,如果實在沒有辦法,今天就住民宿或者回到20多公裡之外的露營地。這時候周先生打了個電話,回頭對我們說:「今天住我們家四樓,你們願意嗎?」「這個,實在是太意外了!也太受寵若驚了!願意,我們當然願意!」我們異口同聲道。
夜市裡的美食,每一樣都讓人饞涎欲滴。
臺南花園夜市,應接不暇的胃
臺灣夜市文化盛行,著有臺北士林夜市、臺中逢甲夜市、臺南花園夜市、高雄六合夜市、宜蘭羅東夜市等等,各大夜市,一直是每個來這裡的遊客一定會有的行程。夜市上除了最廣為人知的大腸包小腸、蚵仔煎、豬腳面線、珍珠奶茶等美食外,還有「七裡香」以及號稱打敗馬來西亞榴槤、烏幹達蚱蜢及澳洲蛾幼蟲等食物榮登英國旅遊網「全球十大最怪食物」之首的「豬血糕」等「特色」食物。
熱情收留我們過夜的周先生一家,在得知我們晚上的行程是去臺南花園夜市後,執意與我們一同前往,並非常樂意將臺南的小吃介紹給我們。臺灣各大夜市的小吃,一直是每個來這裡的遊客一定會有的行程,臺北的士林夜市、臺中逢甲夜市、臺南花園夜市、高雄六合夜市、宜蘭羅東夜市等等。說來也好笑,除了臺灣夜市裡最廣為人知的大腸包小腸、蚵仔煎、豬腳面線、珍珠奶茶外,我最好奇的就是「七裡香」小吃,也就是所謂的雞屁股。但可惜的是,臺南花園夜市並沒有賣這一小吃,我就突然想起一直在節目裡看到的,號稱打敗馬來西亞榴槤、烏幹達蚱蜢及澳洲蛾幼蟲等食物榮登英國旅遊網「全球十大最怪食物」之首的「豬血糕」。
Amanda一聽到這個,就非常的興奮,說自己小時候也非常喜歡吃豬血糕,最近倒是好久沒吃過了,怪想念的。豬血糕的攤位,在花園夜市的深處,我們跟隨著人流擠了好一會,才找到它。花園夜市人真是不少,不僅僅是遊客,當地人也非常愛來這邊吃小吃。Amanda說,花園夜市一般是周四、周六、周日營業,今天是周四的營業日,比起周末來,我們還能找到座位坐下,可以在小吃攤前停留合影,沒有被擁擠的人流不斷往前推,已經不算最熱鬧的時候了。聽完這番話,讓我們不由感嘆臺南小吃的魅力之大,但當我終於找到心心念念的豬血糕,並將裹著花生粉的它塞如口中時,突然明白了不管多擁擠,還是想來花園夜市一飽口福之欲的「吃貨」們的心。
周先生說,在臺灣最傳統的豬血糕,是用糯米和豬血混合蒸製,之後在沾上一層花生粉一起食用的。雖然,許多人吃不了內臟與血,但是豬血糕一點都嘗不出豬血的味道,只讓你雙唇留滿了花生粉與糯米混合的香味,實在是大飽口福。當然,在夜市裡就吃了一個豬血糕,怎麼能滿足我們兩人想要「大開殺戒」的心。於是,又一路殺到臺南本土小吃代表——棺材板的攤位前。初次聽到「棺材板」這個名字,我們都對一個小吃取了如此看似「不吉利」的名字表示不解。但是,當棺材板一上來的時候,我們釋然了,因為用刀將土司挖空,正面切下一個四方的小蓋子,乍看之下這個造型確實神似石板棺。雞肝、雞腎、雞肉、豌豆、馬鈴薯、胡蘿蔔、地瓜粉、墨魚和蝦仁,加上高湯製作的內餡,讓我不由大讚,中西合璧。
周先生說,本來發明這個小吃的人,為求吉利,是取名為「官財板」的。據說,有一日臺灣大學考古隊來到這家點心店,品嘗之後突然對老闆說道,這雞肝板外形很像我們正在挖掘的石板棺。而這個老闆也並不介意這麼聳人的名字,反而覺得非常貼切,就把這小吃的名字改為了「棺材板」。這不得不讓我們讚嘆臺南人的豁達和生性樂觀。隨後一路的愛玉冰、雞排、炸地瓜球滿滿地塞飽了我們的胃,夜市上琳琅滿目的小吃讓我們目接不暇,真是大為過癮。
晚上回到周先生的家,我們終於自離開臺北市後,過了一晚不是紮營、睡睡袋的日子。第二天早上,在告別周先生一家時,周先生和他的女兒Eva已經離開了家,而我們也在吃下Amanda準備的早飯後,與她在向著高雄進發的十字路口分別。這是一個太過美好的夜晚,我想就算到白髮蒼蒼,我也會一直記得,在臺南西湖街借宿的一晚。
墾丁露營地,360°海景房
墾丁位於臺灣的最南點,除了最南點,以及美麗的海景,「墾丁春浪音樂節」 夜市臺灣吸引觀光客的一大賣點,特別是許多國外遊客全都慕名而來,每年約可締造20萬的參加人次。
「墾丁春浪音樂節」從2006年開始舉辦的,堪稱是帶動全臺戶外音樂會的「始祖」,每年在4月舉行,是搖滾樂迷最期待的活動。
一早從臺南出發後,我們又一路經過了高雄往屏東進發,行徑兩邊的風景終於從城市轉變為鄉村。沒有了林立的樓房,街道上沒有了飛速駛過的機車,有的只是一片一片的果園,以及偶爾才會冒出來的小平樓。相比與臺灣北部的經濟發展水平,南部確實算不上是富裕。但好在有著靠近赤道的地理優勢,物產更為豐富,臺灣的優良果產都主要來自這裡。
在機車道上一路飛馳,出發時天氣就悶熱難耐,一直隱隱有下雨的擔憂。終於在途徑一連片打著芒果、蓮霧的水果攤時,我們停下了機車,準備問一下到墾丁的車程,以及買些水果做補給。水果攤的阿姨一下就認出我們是環島的遊客,也許是機車後座的馱包過於明顯。阿姨說,沿著這條路一直開,還要三個多小時才能到。現在是臺灣的雨季,天氣變化特別快,囑咐我們帶好雨披。
接著我們就在阿姨的攤子挑起了水果,本來就想買點芒果。結果阿姨看到後,熱情邀請我們試吃一下黑珍珠蓮霧,說這裡的蓮霧特別甜,是用海水灌溉的。我突然想起之前在路上看到的,類似於水泵一樣的東西,那應該就是引海水灌溉蓮霧園的機器。青皮芒是本地芒果,肉質為黃色,甜度完全不遜愛文芒。於是,我們就黑珍珠、青皮芒、愛文芒都各稱了一些。後來據Amanda說,黑珍珠是蓮霧中的極品,甜又多汁,我們這才知道真是買到寶了。
過了屏東再往南,我們終於在楓港一帶看到了大海,這一瞬間我們的腎上腺激素「噌噌噌」往上狂漲。並不是沒有看過海,只是在計劃著機車環島的行程時,沿著海岸線狂奔的畫面在我們的腦內被描繪了無數次。沿著海岸邊行駛,向左手邊望去就是大海,即使是從小就在海邊城市長大的我,也沒有行駛在這麼綿長的海岸線的經歷。雖然,目之所及都讓人身心愉悅,到落山風卻還是將行駛中的我們,吹得左右打顫。落山風是當地人對臺灣恆春半島東北季風的慣稱,我突然慶幸在機車帽之外,我們倆還帶了圍巾可以變身為「蒙面超人」。就這樣我們我們在風中一搖一擺,終於經過恆春達到了墾丁。
達到墾丁的時候,已經接近晚飯的時間,但我們顧不得吃飯,因為找好今天的露營地才是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到達墾丁的時候,正好錯過了墾丁音樂節,所以我對墾丁的初次印象是人去樓空的旅遊地。但也幸好錯過了墾丁音樂節,露營地生意都挺冷清,我們不僅可以隨意挑選露營地,還能適當地壓壓價。
大圓山露營地別致乾淨,最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大海。
在墾丁的第一個夜晚,我們選擇了大圓山露營地。大圓山露營地正好在海灘邊,我們笑著說,這才是真正的360°海景房。記得在臺南的時候,Amanda特別囑咐過我們,要去墾丁正規的露營地紮營,因為如果不是在正規的露營地紮營,一旦你的人身被侵害,是不能受到保護的。在臺灣,你如果想爭取自己合法的利益,首先要遵守規則。在大圓山露營地安頓好之後,我們就去到最近一家的7-11吃晚飯。
對於整趟旅程,其他朋友最疑惑的就是我們為什麼幾乎頓頓都吃7-11,而不去當地吃點好吃的。因為我們每次7-11並不光是吃飯,還可以上廁所,買日用品,補給免費的熱水。如果隨便去一個小店吃東西,那就意味著我們還需要花更多時間找地方,解決吃飯意外的需求。當然,像夜市的小吃、東海岸的海鮮,我們也並沒有放過,只是考慮到方便大部分的三餐還是在7-11解決。
海邊的營地確實不太一樣,雖然洗澡的地方,只是簡易的鐵皮搭的棚子,但好在熱水充足,所以也覺得挺好。入夜,夜漸漸深了,只有偶爾的一兩聲貓叫,我想人生中大概沒有幾次機會能枕著海浪安睡入夢了吧,實在是難得的經歷。
悠悠海風,小徑民宿
墾丁三面環海,東面太平洋,西鄰臺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被稱為是臺灣的天涯海角,是臺灣唯一擁有海域和陸地的「國家」公園,這裡有鵝鑾鼻公園,貓鼻頭公園等,其中鵝鑾鼻公園有塊巨石酷似尼克森,而被當地人稱為尼克森石頭。這裡還有關山,臺灣八大景之一的「關山夕照」就在這裡。綠油油的草坪,變幻的海岸線,蔚藍的海面,墾丁壯麗的自然景觀不僅給我們感觀上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也讓我們內心更加寬廣和平靜。
環島第四天,一大早起床就看到碧海藍天,比起昨天剛到墾丁,今天確實是個好天氣。墾丁是我們在整個環島行程上,除了臺北以外,唯一一個預計要停留超過一天的地方。於是,起床後我們開始整理起行李,要去到墾丁小徑民宿辦理入住手續。整個行程我們幾乎都在住營地,主要還是為了節省開支,但是介於來墾丁沒住過墾丁的民宿,實在就是沒來過墾丁的原因,我們還是決定狠了狠心,決定住一次民宿。
墾丁小徑民宿,星旅行曾經發過它的故事。
因為是清明期間來臺灣,也算是旅遊的高峰期,民宿的越早預訂越好,況且每間民宿的房間都不多。小徑民宿因為是墾丁第一家原創的希臘風格民宿,又有偶像劇《王子變青蛙》、《敲敲愛上你》來此取景,所以算是墾丁民宿中比較出名的。我們去小徑民宿辦理入住的時候,恰好碰到老闆kill去外地旅遊,是由kill的小舅媽接待的我們。民宿為什麼這些年越來越流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更勝於家」,而並不僅僅是個性化的入住房型。我們跟小舅媽說,將行李放好後,就要出去好好逛逛墾丁,可能晚上吃晚飯才會回來。怕我們背著行李上上下下太辛苦,小舅媽建議我們將行李放在客廳,由她保管就好,晚上在背上去。並且,還非常熱情地送了我們一整套小徑民宿自己設計的明信片。
從小徑民宿出來,我們的首站就是前往墾丁國家公園內的臺灣最南點意象標誌。在墾丁國家公園這一帶,我們在路上幾乎沒有看到什麼公交,似乎想要好好逛逛墾丁的景點,除了包車乘坐旅遊大巴,要麼就是憑雙腳步行,這也太兩極分化了。後來,我們在路邊意外地發現了一個電瓶車租賃點,這才解除了我們心中的疑惑。我們一路狂奔,從鵝鑾鼻公園旁的公路右轉後,將機車停在了最南點停車場,然後步行進入。臺灣最南點意象標誌其實就是一個為了標示臺灣本島陸地最南點而製作的水泥制標示。但是當我們站在最南點,看著巴士海峽和太平洋交接處的海景,這才終於切身地感覺到,我們的環島旅程真的已經完成一半了。想起第一天意外丟掉機車帽的糗事,看似不靠譜的我們還是一步一步來到了墾丁,真是無限感慨。
隨後,我們又一路往前騎,來到了龍磐公園。其實,今天我們遊玩的路線,就是明天我們離開墾丁,繼續環島前往臺東的路線。另外一對先我們一步環島的朋友,建議我們直接從墾丁回到恆春,然後從恆春直接去到臺東,因為沿海公路的風實在不小,如果運氣不好不幸遇上壞天氣,會給我們騎行帶來不小的阻礙。但是,今天我們一路晃蕩在墾丁國家公園,看著沒有任何房屋、樹木阻擋的無敵海景,我們一下子就堅定了一定要從墾丁繞過最南邊一路騎回去的信念。
就這樣看著綠油油的草坪,看著變幻的海岸線,看著蔚藍的海面,我們在龍磐公園停下了車。龍磐公園位於在鵝鑾鼻與風吹沙之間,這裡的地貌非常豐富,除了良好的海景,還能看到石灰巖洞、滲穴、崩崖、紅土等地形景觀。公園裡有大草原,我們看完美景之後,忍不住就躺在草坪上,吹著微風休息。也許是棲居在城市太久,看慣了太多高樓大廈,此時壯麗的自然景觀不僅給我們感觀上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也讓我們內心更加寬廣和平靜,這也許就是自然的力量。
吃完飯回到小徑民宿的時候,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去,小徑民宿亮起了零星的幾盞燈光,好像在等待我們歸來。我們一進小徑民宿的小院子,小舅媽就迎出來,說幫我們拿行李上樓。我們預定的房間是頂樓的船屋,說是頂樓也不過是三樓而已。船屋不愧為船屋,一進門就看見一張船頭造型的大床。整個房間的地板都鋪了一層鵝卵石,為了方便行走,鵝卵石上用木板鋪出了一條行走的小道,看得出老闆kill在極力不破壞美觀的情況下,想出了這個兩全之策。整間房子的整修風格都是走希臘地中海風格的,從我們之前於一樓盤旋而上就可以看出,黃、藍、白等明快的用色,轉角的微型小花園,到了房間這種風格更是強烈。而在墾丁,好似你不裝修成希臘地中海的風格,都不能把海邊那種浪漫的感覺完全突顯出來,我們環視了這如同蜜月大床房一樣的房間,互相打趣道,給我們住確實有點浪費了。
臺東都歷派出所,體驗警局露營
臺灣派出所可以露營,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派出所都可以露營。一般只有郊區的派出所、分駐所才會有這種接待業務,市區的派出所因為沒有場地有限,基本不可能投宿。臺東的派出所露營地是整個臺灣知名的,沿著東海岸沿線的派出所露營地,一共有4家派出所可以露營,分別是都蘭派出所、都歷派出所、長濱分駐所、樟原派出所。
離開墾丁,環島第五天,我們進入了東海岸。從墾丁離開時的上午,天氣絕佳,我們一會行駛在山間小路,一會行駛在海岸邊,一路上的道路並不算寬敞,但車卻不多。於是,我們可以悠哉地一面欣賞海景,一面愜意地行駛在公路上。
路過向日葵地。
這就是釋迦果。
期間我們經過了太麻裡鄉,是釋迦的盛產區,不得不讓我感嘆臺灣南半部真是果產豐富。我們停下車準備買點再上路,一詢問卻得知這裡的釋迦要100新臺幣一個,換算成人民幣要二十多元,心理暗想還真是貴,但還是買了一個準備嘗嘗鮮。後來又經Amanda指點,說頂級釋迦的話,確實是這個價格,心理終於平衡了一些。繼續往前開,就到了小野柳,小野柳不比大野柳,不是團隊遊的定點景點,沒有這麼多人,也不需要門票。在小野柳,我們看到了許多海邊貝殼寄生的巖石,一半被流水腐蝕了,一半還能依稀看出貝殼類生物寄生的模樣,非常有趣。
從小野柳出來,我們就繼續上路了。在決心環島時,我就決定一定要體驗一次臺灣的派出所營地,雖然因為攻略信息的不準確,在臺南失敗了,但是臺東的派出所露營地是整個臺灣知名的,當地新聞和澳門的報紙都有過報導,我非常肯定是可以露營的,必然不能錯過。進入臺東市區之前,我們找了一家7-11休息,按照之前的經驗,我用了google地圖搜索了臺東東海岸沿線的派出所露營地,一共有4家派出所可以露營,根據和臺東市區的距離遠近,分別是都蘭派出所、都歷派出所、長濱分駐所、樟原派出所。我一家一家打電話過去諮詢,得知都蘭和長濱的條件非常好,是獨立木屋,而都歷是一個鐵皮屋頂營地,樟原是草地營地,沒有屋頂。每個營地都提供熱水洗澡,但是都不能先預定,實行先到先入住的政策。
因為最後一天我們打算繞行最北點再回臺北,考慮到明天走蘇花公路會比較辛苦,今天儘量往北部多行駛,可以相對減輕我們後面的行程壓力。長濱分駐所和樟原派出所都有空位,對比條件,再加上下午天氣轉陰,看起來勢必會有一場暴雨,我們打算到努努力,看是不是能趕得及去長濱分駐所紮營。
派出所裡的露營區。
開始經過臺東時,天空還算明朗,我們估計雨不會那麼快下下來,但是沒想到開出臺東不久,天氣就大變,我們遭遇了出發到現在最大的一場陣雨。根據gps顯示,距離我們希望入住的長濱分駐所還有40多公裡,按照時間換算還得1個多小時。現在雨大,騎著機車一路行駛速度不算慢,雖然穿上了雨披,但是迎面的雨還是一直打在我的頭盔面罩上,不一會就積滿了雨滴,我不時就得擦上一把,不然安全看不清楚前方的路況。
天空烏雲壓頂,看起來雨根本沒有任何停的跡象,我們的褲子也被雨全打溼了,牛仔褲溼漉漉地粘在身上,非常的不舒服。還有四十多公裡的路程,我估計如果冒雨前行,我們騎到長濱絕對是兩個正宗的落湯雞了。俗話說「下雨天留客天」,正在我左右為難的時候,正好瞅見了路邊的都歷派出所。於是,沒有任何猶豫,我們馬上決定改變計劃,入住都歷派出所。
這時的我們狼狽至極,甚至連車都扶不穩了,跌倒在派出所門口。經過詢問,都歷派出所還有空餘的露營位置,就在派出所停車場後面,有鐵皮屋頂可以遮雨,機車也可以停在車庫裡面,非常安全。都歷派出所的警察叔叔非常熱情,特地為我們兩個人打開熱水器,營地蚊子很多,還貼心提供了蚊香。
雨天路溼,艱難蘇花公路
蘇花公路——環島最艱難的路段。沒有專門的機車專用道不說,道路狹窄的基本只能容納一輛大貨車通過,而且因為蘇花公路的美麗,又加上南澳、東澳等地臺水泥企業眾多,導致一路上大車非常多,而且本地司機一般很少避讓,速度極快,每次大車基本都擦著身體經過,對於每一位騎行環島的人來說都是最大的挑戰。
環島第六天,我們要從都歷到達宜蘭,途徑號稱環島最艱難的路段——蘇花公路。說實話,我內心並沒有太多的把握,有些心虛和忐忑,再加上當天的天氣狀況一直不太好,陰有時有雨。
因為昨天的大雨,我們並沒有按照計劃到達更北部的長濱分駐所,所以今天必須多騎一部的路程。騎出去沒多久,就有稀稀落落的雨滴落下來,但是還好並不是特別大,我們還能勉強通行。但是在我們再次穿越北回歸線的時候,雨滴逐漸變成了豆子大小,開了一段路程,再也沒有辦法行駛,考慮到蘇花公路的困難度,我們決定在花蓮的一家7-11避雨,等雨停了再走。
從中午12點到下午1、2點,雨一直在下,而且完全沒有停下的跡象。我們坐在7-11裡面焦急地等待,如果雨再不停,等到夜晚通過蘇花公路就更危險了。而那個時候,我們就只能在今天暫住花蓮,但這樣一來行程就會完全打亂。我們在內心默默地祈禱,希望雨能快點停,下午3點,雨終於漸漸轉小了,我們果斷收拾好行李出發。
在駛上蘇花公路前,我們又加了一次油,以免在通行蘇花公路時不能加油,耽誤行程。因為蘇花公路全長118公裡,再加上油在開山路時消耗得比較厲害,我們謹慎地做了這個萬全準備。事後我們才知道,蘇花公路雖長,但是山路與山路之間還是有幾個小鎮,比如南澳、東澳,在小鎮上還是可以找到加油的地方。
一直都聽說蘇花公路驚險,但是我心裡並沒有什麼概念。是因為狹窄嗎?但是前面六天也騎過不少只能單向通車的山路。是因為沿山靠海嗎?但是前一天從墾丁到都歷也都是濱海公路……開了一會,路況好得讓我訝異,這難道就是傳說中最困難的蘇花公路,跟之前的路相比,一點都沒有特別艱險之處。
但是我還沒得意半分鐘,經過清水懸崖往後,我終於開始明白蘇華公路的「威力」所在了。沒有專門的機車專用道不說,道路狹窄的基本只能容納一輛大貨車通過,而且因為蘇花公路的美麗,又加上南澳、東澳等地臺水泥企業眾多,導致一路上大車非常多,而且本地司機一般很少避讓,速度極快,每次大車基本都擦著身體經過。
蘇花公路,最美,也是最艱難的路。
妖妖(11)在11號公路11公裡處。
所幸,當天,同方向的車輛比對向少很多,我一看到後視鏡裡有大車趕上來後,就選擇靠邊停車避讓,等他們經過了再重新跟上。進入東海岸,我們面對的也不再是臺灣海峽,而是進入了太平洋,美好總是和危險並存,蘇花公路沿岸的魅力,雖然沒有陽光照耀,依然如故。但對於我而言,卻不能有絲毫的分心,所有的精力都必須放在與大車的各種鬥爭中,盤著山路,上坡下坡,「小綿羊」只能以40碼的速度行駛,馬達聲變得低沉而咆哮,天色也越來越暗,我不知道前面還有多遠的路程。
晚上六點,盤上最後一個山頂,我望見了山下城市的燈光,那就是蘇澳。蘇花公路其實並不是這一路我開過最狹窄的地方,但是於我而言,蘇花公路也並不是最美的一段,一部分是因為天氣原因,一部分是因為大車過多,路況比較髒,但是這段路程無論如何也會深記在我心中。因為一如你不去嘗試,永遠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多大的能量,又可以承受多重的一切。
臺灣最北角,最後200公裡
進入到東海岸之後我們從臺灣海峽跨入了太平洋,海水更為湛藍。陽光的明媚加上大海蔚藍的光澤,簡直明亮的讓人睜不開眼。
海水很藍。
臺灣東南西北四個角,各有四個燈塔最北—富貴角燈塔,最南—鵝鑾鼻燈塔,最東—三貂角燈塔,最西—國聖燈塔。在最北角,有一個特殊的景點叫老梅綠石槽。綠石槽是只出現在四、五月份的美景,隨後海藻就在夏日陽光的曝曬下消失。我們到這裡的時間,剛好是四月,東北季風漸漸停歇,於是石槽裡就慢慢長起來了海藻,美輪美奐。
騎完蘇花公路,我們兩個人似乎覺得我們的旅行已經結束了一般,再也沒有能量露營了,決定環島的最後一晚,必須住店。於是,我們就找了宜蘭評價非常高的一個背包客棧,從蘇花公路的終點蘇澳再堅持騎了30公裡到達了入住點。
臺灣是美食天堂。
1000新臺幣的4人間,當晚只有我們2個人入住,當地人自己的家,乾淨、整齊、安全,著實讓我們很驚喜。從背包客棧放好行李,經過客棧阿姨的指點,我們這才要駛向我們此次的晚飯地點——宜蘭東門夜市。在宜蘭東門夜市,我們吃上了整個環島行程中的大餐,一頓日式料理。因為是在海邊的緣故,這邊的生食不僅新鮮、量多,也不是太貴,一個三文魚套餐大概就200新臺幣。離開夜市,我們又打包了一份綜合燒仙草。臺灣的燒仙草真的與大陸賣的,有著天然之別,底下的芋頭、綠豆甜糯可口,燒仙草也不是我們通常吃的,如同水果凍的口感,而是有些稠稠的,非常紮實的感覺。在東門夜市時,看著阿姨在一堆芋頭、綠豆上澆上幾勺燒仙草汁,我並不知道凝固後的它,口感是如此之好。
吃喝結束之後,我們盤算著明天還有最後200多公裡,好好休息才是這一晚我們首要要做的。經過了最艱難的蘇花公路,之後的路況都非常得好,所以我們也樂得悠閒,睡到自然醒,慢慢悠悠收拾行李,十點才出發。從宜蘭到臺北,會一直沿著濱海公路,經過東北角景區。早上出發的時候,天氣依舊陰沉,雖然沿著海岸線,但是景致卻並沒有太大的驚喜。但是一到東北角,陽光就像個魔術師一般的出現了,賦予了海天閃閃發亮的光澤。
進入到東海岸之後我們從臺灣海峽跨入了太平洋,海水更為湛藍。陽光的明媚加上大海蔚藍的光澤,簡直明亮的讓人睜不開眼。曾經有人形容,看到美景感動的想落淚,我當時還覺得矯情不已,但是這個時候,我自己也有如此這般的感情。一路往前,我們決定去九份轉一圈,盤山而上從金瓜石回望太平洋,沿山而建的村莊,加上遠處海水一層一層深深淺淺的藍色,幸福感油然而生。
在宜蘭。
山城九份。
說起要去九份,當真的到達九份之後,才發現這裡早就被旅遊大巴佔領了。小小的九份,依山而建,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載客能力,所以狹窄的街道便被遊客擠得滿滿當當。也許,當侯孝賢、陳綺貞這些曾經愛過九份的人,再來到這邊,也認不出它的模樣了吧。
從九份出來,繼續往北,我們終於在日落之前到達了臺灣最北角。在臺灣的每個角都建有燈塔,這裡也不例外。但是,最讓我們震撼的還是老梅綠石槽。綠石槽是只出現在四、五月份的美景,隨後海藻就在夏日陽光的曝曬下消失。我們到這裡的時間,剛好是四月,東北季風漸漸停歇,於是石槽裡就慢慢長起來了海藻。這真是歪打正著,屬於老天爺恩賜給我們的美景。
通過最北角,我們迎著夕陽一路狂奔回到了臺北。7天,1362公裡,就如同一場夢般,真實卻又如同夢境般美好。
星旅行 by@鄭豔瓊
微信zhengyq/郵箱54808803@qq.com
文藝連萌 覆蓋千萬文藝生活實踐者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