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機車環島記」浪漫到不像話!

2021-02-07 磨房

要儘可能酣暢地攬獲某地的風景,似乎「環」是一個頗為流行的方式,比如環島、環湖、環球,包含了一種徵服的快感。

「環」的方式不盡相同,有人開車自駕,有人騎摩託,有人踩單車,有人步行。
有的地方專門為環遊而生,比如臺灣。

——彥子子

機車環臺的13天裡,心情那叫一個美如畫。和當地人一起並肩穿行,和風一起呼嘯著駛過山山水水。

許多人問,你們真的是騎著摩託車整個繞了一圈?是的,而且這並不是一件難事。

算上在臺北的日子,連頭帶尾13天,總行程1300公裡。

街道上隨處可見停車線,都有一排是專門停機車的。在臺灣停機車比大陸好多城市停車容易多了。住酒店或民宿住的話,直接問前臺或老闆 哪裡停車比較安全 一般我們就停在住的門口 跟老闆自家的車放一起。安全倒是從來沒擔心過。

10月上旬溫度和陽光適宜,穿長袖衫就可以。最好不要冒雨走,有點危險。

關於行李,如下圖示。車座可以掀開, 下面有一塊儲物空間,被塞得滿滿的。

其他路上會用到的東西,放在很大的雙肩包裡,放在腳踏板上。這樣,兩個人身上都不背包。

後座乘客一定要買一個可以把手機掛脖子上的防水套,路上導航、拍照方便、安全。

小琉球是臺灣唯一的珊瑚礁島嶼,整個島只有6.8平方公裡,騎機車繞一圈也只要半個小時,路窄坡多,機車是島上居民最重要的代步工具。

小琉球島的浮潛一定要體驗,可以看到大海龜。

浮潛的地方,機車直接放路邊,鑰匙掛車上。

你相信有另一個世界的存在嗎?
進入水下的那一刻,我信了。

墾丁貌似是臺灣唯一無需駕照租車的地方。

車行基本都面向遊客,不會騎太遠。
如果要環島,顯然不夠用。但如果只為體驗,就不用費時費力地去弄駕照了。

晚上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打地鋪睡覺,那是一種怎樣的奇妙?

夜深人靜的海生館,聞著極地的味道,帶著對海的幻想,舒舒服服一覺睡到大天亮。

看到這一幕,我暗暗決定,如果以後有小孩,一定要帶他/她來這裡,體驗與海洋同眠的一夜。有些知識,在課本裡是學不到的,教化永遠不如親身體驗來得精彩。

出恆春,就開始感受到大風的威力,沿著200號縣道翻山越嶺,一路絕少人煙。這一天的總行程是100多公裡,並不長,卻走得無比艱難。

來自太平洋的風狂野得讓人拿不穩相機,車身有些搖動,海離公路很近,海浪就在身邊拍起。這段路彎道很多,每次好像快要開到海裡,又一次次柳暗花明,讓人真想乾脆衝著這片蔚藍開進去。

到了東部,見到油站一定要加滿,因為城鎮之間距離很遠,人又稀少。

自由行駛在臺灣最鄉土的路上,我還是像剛被放出園的動物,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

哪種方式旅行都會有麻煩,對我們這趟旅行來說,機車所帶來的便利和愉快遠遠高於麻煩。

很多人向我們推薦過坐火車遊臺灣東部。這一路,鐵軌一會出現在公路左邊的山腳下,一會出現在公路右邊,緊貼著大海。海夠美、山夠峻,其實不管火車、汽車、摩託車、自行車,都是在臺灣東部旅行的好選擇。

一路上,只恨自己眼睛不夠用,時間不夠多。

如果覺得機車不易租,另一種騎行方式則更為普遍——自行車環島。

詳細指南獲取方式:回復磨房微信「臺灣環島」

臺灣機車環島記,浪漫到不像話!》

追詳細攻略+完整圖文,更新中!

↓↓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我去了香港首間復古機車文化店,學習到什麼才算「男人的浪漫」
    對我們來說,香港也是一個最接近「街頭潮流文化」的城市,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大東我都會「不那麼定期」地去到香港一間店鋪,可能是在過往文章出現過,也可能從來沒有出現過...可能是滑板店、服飾店、古著店、香水店、眼鏡店...等等不同類型的店鋪,給各位說說,香港的的確確還隱藏著一些值得你再去辦籤注的店鋪。
  • 機車上的臺灣
    入夜,站在人行天橋上,遠眺「機車陣」光影照人,小巧靈活的機車穿梭在汽車間,分外顯眼。 機車背上的寶島 一年四季,不管你到臺灣的哪個鄉鎮城市,見到滿島遍飛的就是機車。在整個臺灣地區不到三萬六千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每天都有1400 萬輛機車穿行在繁華都市、海島鄉間。
  • 電動車配頭盔,有臺灣機車那味兒了
    不只是一種詢問,更像是一種邀約邀請你與我關係更進一步,你願意嗎? 飄揚發尾的帥氣  莫忘安全本意 曾和一位去過福建的臺灣朋友聊起「我覺得福建和臺灣很像餒,有很多機車。」「機車?應該是電動車吧?」「有什麼差別嗎?
  • Get李子維同款機車頭盔,在沿海公路″想見你″,有臺灣機車那味兒了!
    安全帽就是機車的靈魂啊!接過喜歡的人遞來安全帽,坐在他的機車後座,不知道手要放在哪邊,被載去吹風是每個女生交換來臺灣前都在期待的事。也曾問過臺灣男生,「你們真的會像電影裡那樣哪位男生載哪位女生是抽鑰匙來決定的嗎?」 「會呀,但是通常事與願違。」
  • 三天兩夜,我的機車環島記
    我只要準備好一個背包坐上機車就好。第一段走的北宜公路,有很多車友。甚至看到有人在路邊拿著相機拍照。背包教我要對著鏡頭擺pose。我想幹啥呢。他跟我解釋道:那叫追焦。許多人會在路上拿相機拍攝騎機車的人,po到網上,在論壇裡可以根據經過地方的時間段去找自己的照片。當天下午,我們在北宜路段的照片就被背包的朋友翻了出來標記了。
  • 機車什麼意思什麼梗? 臺灣話了解一下
    機車什麼意思什麼梗? 臺灣話了解一下時間:2019-12-10 16:0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機車什麼意思什麼梗? 臺灣話了解一下 在臺灣話中,機車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某人很挑剔,問題很多,事很多。 一般說:你真的很機車誒。意思是:你這個人真的很挑剔,事很多。
  • 「漂向北方」神改編變「窮到發慌」臺灣人聽著都哭了
    改編黃明志與王力宏合作的名曲「漂向北方」,將北漂心情換為臺灣老百姓賺不到錢的「窮到發慌」,結合濃濃時事梗唱出小人物的心聲,被網友評為「聽著聽著就哭了」。  漂向北方原本的歌詞形容為了賺錢,必須遠離家鄉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地打拚的無奈心情。改編之後的「窮到發慌」則是針對臺灣情勢,寫出政客為選票玩弄政治權力,私毫不在意人民需求,小老百姓只能咬緊牙關苦撐的現況。
  • 他筆下的「臺灣人日常」插畫風靡日本
    最近,有位作品風靡日本的臺灣插畫家,他的「臺灣人日常」使得日本妹愛不釋手。臺灣藝術家 李漢強的作品最近在日本新宿展出。李漢強自2012年大學畢業後就定居東京。他自2014年起每年以不同的主題展出藝術作品,多以「臺灣人的日常」為發想,值得細細玩味。本次展覽之主題是「你好 機車」,不知道日本人是否知道這個諧音的意思?他以「中華郵政」郵差先生的機車作為主打,內中充滿了童趣的畫風令日本妹愛不釋手。在臺灣隨處可見的「小綿羊」機車,添加上許多可愛的小細節:媽媽桑的防曬手套、貼滿機身的反光貼紙...
  • 臺灣人有些話我怎麼聽不懂
    「大陸妹」其實就是生菜。生菜在客家話中叫做妹菜,現在臺灣品種是大陸引進的,因此被簡稱為大陸妹。這個名詞無論說人說菜其實都不禮貌,然而,現已經更多用在蔬菜名上,且不再有歧視的意思了。單眼一詞在臺灣一般指的是「數位單眼相機」(單反數位相機),相當於大陸地區所說的「單反」。
  • 脫「影」而出:電影中出現的最佳機車配角TOP10
    「他酷的像冰」:Suzuki GSX-R 1100 (M型)以一首《Ice,Ice Baby 》橫掃1990年西洋流行樂壇的饒舌歌手:凡尼拉.艾斯,在饒舌歌壇走紅之餘,同時進軍影壇,開拓演藝事業,於1991首次大銀幕演出《他酷的像冰》,在劇中出飾一位飛車黨大哥,一天於回家途中因車子壞掉駛進一旁小鎮修理,卻意外遇見克裡斯廷
  • 聽說你很機車啊?!不,灣灣才是真「機車」
    喜歡看臺劇的小夥伴們一定都對「機車」這個詞很熟悉吧檯灣的機車就是摩託車因為臺灣人多,道路老化擁擠臺灣市民喜歡使用「機車」代步很多大陸朋友去臺灣玩,都會驚呼於臺灣馬路上的機車大軍。特別是等紅綠燈時,每次綠燈一亮,一大群機車便如猛虎出閘,那情景真像是一陣大浪襲來,聲勢驚人。
  • 臺灣印象之機車
    機車是輕便的、安全的、酷酷的,畫面是優美的、甜蜜的、浪漫的。所以不少來臺的遊客會選擇機車環島行,再不濟也要海邊騎騎機車。03 聽見機車不太好相比較大陸,機車絕對佔據臺灣交通的霸主地位。不論是數量,種類,還是機車維修店,甚至頭盔店。機動車道上,最前端有專門的機車停靠區域。
  • "想見你"同款臺灣機車頭盔,專業安全,上學路上保駕護航.
    安全帽就是機車的靈魂啊!接過喜歡的人遞來安全帽,坐在他的機車後座,不知道手要放在哪邊,被載去吹風是每個女生交換來臺灣前都在期待的事。也曾問過臺灣男生,「你們真的會像電影裡那樣哪位男生載哪位女生是抽鑰匙來決定的嗎?」 「會呀,但是通常事與願違。」
  • 【機車文化】臺灣機車,超越機車的文化!
    小清新的「機車文化」有機車的電影才叫臺灣電影,這種獨特的文化被不少導演捕捉,投入到電影、紀錄片中,「機車」已是臺灣島的一個文化符號。喜歡臺灣電影的影迷或許可以想起,幾乎每一部臺灣電影,《聽說》中,彭于晏騎著機車載著陳意涵,《艋舺》中,阮經天、趙又廷等幾個兄弟,騎機車在臺灣街道中奔馳,《翻滾吧!
  • "想見你"同款臺灣機車頭盔,專業安全擋風保暖,上學路上保駕護航!
    安全帽就是機車的靈魂啊!接過喜歡的人遞來安全帽,坐在他的機車後座,不知道手要放在哪邊,被載去吹風是每個女生交換來臺灣前都在期待的事。也曾問過臺灣男生,「你們真的會像電影裡那樣哪位男生載哪位女生是抽鑰匙來決定的嗎?」 「會呀,但是通常事與願違。」
  • 「流光」顧文欣:從沒到過的地方,觸碰沿途的晴朗.
    寒假結束前,她又一次來到北京,實現了去年秋天許下的承諾:「下次還想來繞大大小小的胡同。」7 月,她重返臺灣尋找交流期間認識的朋友,好似一個在上海念大學的臺北女孩,回家過了兩周假期。之後一個月,她第四次進疆,在阿勒泰地區的禾木草原拍下銀河的模樣。這個從幼兒園到研究生都沒「出」過楊浦區的上海女生,用旅行填滿了自己 2019 年的假期。
  • 【機車哲學】來談談臺灣的機車文化
    而成的新名詞因為臺灣人多,道路老化擁擠臺灣市民喜歡使用「機車」代步上班時場面很是震撼,喇叭聲和馬達聲非常吵鬧所以現在臺灣人說「某某很機車」就是形容他很羅嗦,像機車一樣讓人心煩臺灣的機車是不能開上國道的,所以也有形容別人「不上道」的意思。
  • 2020臺灣浪漫七夕情人節活動,從北到南都不錯過
    暑假想看浪漫的煙火秀嗎?沒有趕上今年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也別覺得可惜,其實臺灣本島就有超多的煙火嘉年華,由北到南通通超精採!象是大稻埕情人節以及漁人碼頭都是舉辦在七夕前,帶上另一半在河畔邊一賭精彩的煙火秀,倒映在水面上以後更是完美的視覺饗宴,快來看看這些有沒有在你的口袋名單內吧!2020年的「大稻埕情人節」活動日期已經公告出來囉。
  • 為什麼臺灣的機車如此普遍?
    地位和檳榔、夾腳拖一般重要,且不分過去現在與將來。在2019年的數據調查中顯示,臺灣2300多萬人口中,機車超過1500萬輛,平均1.5人一輛,也算是臺灣的另類特產。面對如此龐大的機車大軍,臺灣不但沒有禁摩,還把機車管理的井然有序。在臺灣,機車早已不僅僅只是代表一種交通工具,它已然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標籤。
  • 臺灣機車,不僅僅是機車而是一種文化
    而臺灣的電影中,永遠也少不了機車的影子。 入夜,站在人行天橋上,遠眺「機車陣」光影照人,小巧靈活的機車穿梭在汽車間,分外顯眼。 一輛輛行駛在路上的機車,儼然是寶島臺灣的一道亮麗風景。  上下班、逛街、購物、接送小孩,但凡是短距離路程,臺灣人都會選擇機車出行。與歐美國家常見的大排量摩託車不同,臺灣街頭常見的是小巧便捷的輕騎摩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