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動畫片和紀錄片由於疫情原因,不設評獎,僅公布官方入選影片,其中金爵獎官方入選動畫片四部,金爵獎官方入選紀錄片四部,分別是:
基於安徒生童話《打火匣》的靈感而創作的紅髮少女「練愛」記《金婕的故事》、醜萌四人組為奶狂的愛沙尼亞定格動畫大電影《老人》、中國合家歡動畫第一品牌「熊出沒」系列的最新大電影《熊出沒·狂野大陸》、知名廠牌「飛犬」打造最強動畫音樂的《言語如蘇打般湧現》、肯亞94歲超齡小學生的求學路《超齡小學生》、紀錄片名家陳傳興聚焦於文學大家葉嘉瑩的百年孤獨《掬水月在手》、紀錄片大師原一男的水俁病終極記錄《水俁曼荼羅》、菲律賓導演記錄父親身患阿爾茨海默症全過程的私人影像《遺忘的悲歌》。其中原一男執導的《水俁曼荼羅》的放映時長為六小時,值得觀眾來挑戰一下這個超長的觀影體驗。
以下是金爵獎動畫片競賽單元的入圍影片介紹:
金婕的故事(Ginger's Tale,2020)窮苦陶藝匠意外得到了女巫魔法打火石,原本溫柔的他性情大變,唯有暗戀他的紅髮金婕才能救他。俄羅斯導演康斯坦丁·謝金自編自導動畫長片處女作,靈感源於安徒生童話《打火匣》,集經典童話元素之大成者,創意嵌入蒸汽朋克發明,以柔和暖色調營造夢幻氛圍,一反「王子救公主」的敘事套路,塑造出一位有著缺點但對生活飽含熱情的少女英雄形象。本片還特別邀請到劇院編舞師伊琳娜·卡舒巴來設計動畫舞蹈動作,彰顯平凡小人物也能創造華美的奇蹟時刻。
老人(The Old Man Movie,2019)根據愛沙尼亞同系列定格動畫短片延展而來的大電影,講述暑假期間,姐弟三人來鄉村拜訪爺爺體驗農村生活,不料祖孫四人卻因奶牛的離奇失蹤而遇上大麻煩。米克·麥基和奧斯卡·勒荷瑪合作編導,通過公路片敘事結構,以尋找奶牛為核心,結合黑白影像虛構歷史,放飛自我地大玩黑色幽默。本片利用極簡主義風格打造怪誕醜萌的人物形象,穿插快速蒙太奇放大角色怪異行為,影射當代沉迷網絡年輕人的冷漠與無腦,肆意將搖滾樂與演出梗揮灑於出人意料之處,構建一個為奶瘋狂的反邏輯荒誕世界。
熊出沒·狂野大陸(Boonie Bears: The Wild Life,2020)中國合家歡動畫第一品牌「熊出沒」系列的最新大電影,講述窮苦光頭強為百萬獎金參加能變身成動物的「狂野大陸」主題樂園,不料卻發現了一個驚天大陰謀。本片圍繞家庭親情展開,以三線敘事結構穿梭於親情、友情,以及正邪較量之間,將人與動物完美結合,架空現實打造危機四伏的歡樂烏託邦。團隊使用國際領先的Xgen毛髮系統,自主研發角色綁定系統,使片中387款動物比該系列所有前作更為生動逼真。音樂才女徐佳瑩傾情獻唱主題曲《我一直都在這裡》,為本片點亮親情暖光。
言語如蘇打般湧現(Words Bubble Up Like Soda Pop,2020)總是頭戴耳機避免與人交流的少年切利,只能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俳句中。身為人氣動畫播主的少女斯邁爾,因牙齒在矯正而總是戴著大口罩。兩人邂逅於郊外的購物中心,因語言和音樂而越走越近。本片是高口碑TV動畫《四月是你的謊言》導演石黑恭平的劇場動畫處女作,也是松隆子的侄子、歌舞伎界新貴八代目市川染五郎首次為動畫獻聲。作為日本知名動畫音樂廠牌「飛犬」(flying DOG)的十周年紀念作品,影片除舒適的畫風與動人的故事外,更有牛尾憲輔、大貫妙子、never young beach知名音樂人參與創作,陣容強大。
以下為金爵獎紀錄片競賽單元的入圍影片介紹:
超齡小學生(Gogo,2020)在過去東非肯亞偏僻之地,女生沒有機會上學。時過境遷,未曾受過教育的94歲老奶奶普莉希拉·西蒂內,成為了肯亞年齡最大的小學生,今年是她上小學的最後一年,她是否能夠完成考試順利畢業呢?長期關注非洲教育、曾憑藉《上學路上》榮獲2014年凱撒獎最佳紀錄片獎的法國紀錄片導演帕斯卡爾·普利松的最新作品,以輕鬆愉快的基調聚焦於長壽奶奶的上學情況與生活起居,輻射肯亞孩子受教育環境,讚頌老人鍥而不捨好學精神的同時,呼籲世界給予更多女生求學機會。
掬水月在手(Like the Dyer's Hand,2019)今年96歲高齡的葉嘉瑩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大家,本片是她唯一授權拍攝的傳記紀錄片,由曾監製過《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的導演陳傳興耗費三年時間執導完成。影片以葉嘉瑩的人生重要節點為線索,不僅呈現了葉嘉瑩的學術成就和人格魅力,還遠赴世界各地採訪葉嘉瑩的親友學生包括白先勇、席慕容等名家,令人物形象更為立體。在影片形式上,陳傳興別具匠心地用視聽語言呼應古典詩詞格律,使觀眾體驗到雙重閱讀的快感。本片片名語出《春山夜月》,其傳達的意境正與導演用意不謀而合。
水俁曼荼羅(MINAMATA Mandala,2020)「水俁病」是引發全球震驚的公害病,成因為有機水銀中毒,於上世紀50年代在日本熊本縣水俁市發現並因地得名。水俁病的受害者不計其數,造成的影響時至今日仍未消失。日本紀錄片名家土本典昭曾鍥而不捨地拍攝過一系列圍繞水俁病問題的作品,而如今,另一位與之齊名的大師原一男仍在繼續拍攝,為水俁病受害者爭取權益。原一男是日本「鬥爭派」紀錄片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前進,神軍!》被紀錄片大導麥可·摩爾譽為「看過最好的紀錄片」。他跟蹤拍攝水俁病人的日常與維權長達十多年,一直在不斷修改和剪輯,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放映最新的終極版,片長372分鐘,全片分三章,根據防疫指南,中間休息兩次,值得紀錄片愛好者來挑戰。
遺忘的悲歌(An Elegy to Forgetting,2019)菲律賓導演克里斯多福·布魯加達的私人影像,結合積累數十載的一手影像素材,悵然記錄他的父親從健康的中年時期到老年患上阿爾茨海默症,再到生命走向終點的全過程,藉此緬懷逝者,用記憶溫暖親人,幫助人們坦然面對死亡。本片以導演口述作為旁白,用第一視角忍痛直視父親病情惡化的同時,展現圍繞在父親身邊的家人的各種情緒反應,揭開個體生命的脆弱、面對病痛折磨的無力感,並對於是否需要幫助病患提前結束痛苦提出辨證思考。
註:如遇片目變動,以實際排片為準。(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上海國際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