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已除,習氣還在,難陀貪的習氣和舍利弗瞋的習氣是怎樣斷除的

2021-01-18 禪淨密實修

通教與藏教同屬界內教,還沒有到中道實相,所以必得要有見思惑的正使或習氣,作為受身的因緣。一個是「留惑」,一個是「扶習」,二者並不相同。通教說惑是「幻有」,即見思惑如幻如化,即便四諦(苦集滅道)也是如幻如化;既然如此,與藏教認為見思惑是「實有」,便不相同。通教以體空觀,體達一切法如幻如化,「能斷正使」,觀行力一到的時候,就發真無漏,斷見思的正使,把本惑斷除。此時可入涅槃,但不入,為什麼呢?「由本願力不取涅槃」。

學佛的時候心量大,曾發菩提心,誓願要自利利他,所以就「以神通力,扶思餘習」,斷了見思惑,有了種種神通的力量,就扶起思惑剩下來的習氣。以習氣種子,來幫助過去曾經造的業種子,「而得受生」,而有受生的因緣。通教菩薩的受生,最重要的其實是他的本願力,正因有本願力,他才可入涅槃而不入,而以神通力扶起思惑的餘習,去滋潤過去的業種子而投胎。所以是隨著願力而來,自由自在,與一般凡夫隨業受報不同;人是被生死束縛住,而菩薩是「道觀雙流」。

「道」是「化道慈悲」,慈是與樂、悲是拔苦,他是以此來度化眾生;而「觀」是「空觀鑑理」,同時又修體空觀,觀照真諦之理。「鑑」就是時時刻刻地觀照,不離開真諦之理。所以是「帶空出假」,已經證到真諦理(空),帶著空出假,出來做一些度化眾生的事情(假)。這就是遊戲神通,「遊」各個世間,想到哪兒就到哪兒;「戲」,就好像演戲一樣,生死是來演戲的,可以示現種種神通變化。目的是要「成熟眾生,淨佛國土」。何謂「成熟眾生」?佛菩薩度化眾生離不開三個歷程─種、熟、脫,「種」就是種善根,有了善根進一步讓它成「熟」,已經成熟的時候,最後令他得解「脫」,即了生死、成佛道。

像這樣「種、熟、脫」,不斷的利益眾生。這裡簡單說「成熟眾生」,就是讓眾生的善根成熟,能夠了生死。「成熟眾生」是利益眼前,「淨佛國土」是利益未來,莊嚴、清淨自己的佛國土。所以菩薩行六度萬行,攝持眾生時,其實也就是在利己,以一切諸行通通都是菩薩在莊嚴清淨佛土之行。所以《維摩詰經》裡說:「菩薩行布施,布施是菩薩的淨土」。為什麼布施是菩薩的淨土?因為菩薩成佛的時候,所有能夠舍的眾生,通通來生其國,所以他這一國土的眾生,大家都很能舍。

因為是菩薩行布施度時召感來的;乃至「持戒是菩薩的淨土」,菩薩成佛的時候,所有持戒精嚴,行十善滿願的眾生,都生到他的國土裡來。所以他一方面在莊嚴未來成佛時的淨土,一方面也是為了利益眾生,所以說「成熟眾生,淨佛國土」。無論藏教或是通教,都會提到見思惑的正使與習氣。習氣是什麼呢?以下舉證《大智度論》的事例讓大家了解。見思惑的正使是貪、瞋、痴等煩惱,貪、瞋、痴來的時候就會起惑造業,造業就是落下業種子,將來會隨業受報。

習氣就不同,「非貪似貪」,例如貪其實已經斷除,但是流露出來的卻好像是貪;「非瞋似瞋」,已經斷除瞋煩惱,不會發脾氣了,但是流露出來的卻好像還有脾氣。那是什麼呢?是正使斷了,但習氣還在,就好像木頭已經燒了,但是還有木炭,再點火還會發紅、燙人,假如燒成一團灰燼,再怎麼摸也不會燙了,所以修行得進一步侵破習氣。既然灰還在,就還是有那個影子,更進一步是連灰也不要了,所謂炭灰俱盡,這樣斷煩惱就更徹底了。《大智度論》中所說的「難陀之貪」,難陀是指孫陀羅難陀,他是釋迦牟尼佛的親弟弟,也是淨飯王的兒子,只是同父異母。弟子當中儀容第一,非常莊嚴,所以有的時候會被誤認為是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身長一丈六,他是一丈五尺四寸,只矮了六寸,表面上看不出來。佛有三十二相,他則具足三十相,缺了白毫相、兩耳垂肩相。他的妻子是孫陀羅,所以稱他為孫陀羅難陀。他的妻子也非常莊嚴,兩個人在出家前十分恩愛。釋迦牟尼佛成道後,看到弟弟還沒出家,自己不能總是只「度」其他人,所以運用種種善巧方便,讓難陀也出家了。剛出家的時候,他都忘不了妻子,所以有時候會偷跑回家,經過佛的勸誡,用了種種的方便,如曾運用神通化現孫陀羅的死相讓他看,最後才斷了他的貪愛煩惱,後來證得阿羅漢果。

但在經論裡記載,難陀還有一點貪的習氣,如果在有男眾、女眾的大眾中坐,他都會先看女眾一下,跟女眾談談話,然後才跟男眾答腔。這不是他還有貪愛的煩惱,而是貪的習氣不自覺的一種表現。他已不會起惑,不會造業,但是仍會不自覺地流露習氣。第二是「舍利弗之瞋」。在佛弟子中舍利弗是智慧第一,因為他領悟力強,所以佛在說《阿彌陀經》時以他為當機眾。《大智度論》中記載,舍利弗有瞋的習氣,此乃緣於過去「世」他有一生曾投胎為毒蛇。

有一次,這頭蛇犯了大過,咬到了國王,國王馬上請了能夠對治蛇的大夫來,大夫收拾了這條蛇,還逼著蛇得把咬國王時放出的毒再吸回去。他在旁邊擺著一個火盆,脅迫如果不吸的話,就馬上丟入火盆裡燒死。這時蛇心裡頭暗想:「毒既然已經放了,我寧可被投入火盆而死,就是不吸。」跟諸位說,「倔強」就是瞋的習氣的一種表現,所以個性不宜太強,強就表示你脾氣大。來到這一生,舍利弗雖已斷了見思惑,證到阿羅漢果,但他的倔強脾氣還在。

習氣現前時,容易引起四眾弟子的譏嫌,他們心中會想:「怎麼阿羅漢還這樣?」就好像木炭著了火,還會燙人,必須到了緣覺、菩薩之位,才把習氣也加以斷除。所以我們得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修行得對治自己的習氣,而且要從重的地方先下手。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習氣,如何去除我們的習氣?李雙林
    故而對象一般是遠方的人,或婚後丈夫去外地工作,和自己聚少離多。你命中丈夫條件一般,尋找對象切莫挑剔,越是平凡的人,越有利婚姻穩定。26歲之前走的壬午大運,壬水為正官,但和兩個丁火爭合。而且午火也是丁火。則為比肩奪官的大運。故而這十年,感情上面競爭很大,並不順利。
  • 命運的吉兇禍福 全都是受習氣的安排 李雙林
    要改變習氣,並非一朝一夕,修行就是通過一些方法來斷除我們的習氣,讓我們不受習氣所困擾。一個人總愛生氣,抱怨,挑剔,傲慢,任性,衝動,急躁等,都是受習氣的驅使。當然習氣也有好壞,比如有善的習氣,比如喜歡去幫助別人,見不得他人受苦,有感恩心,慈悲心,施捨心等,這也都是習氣。
  • 如何破煩惱習氣,消除業障?
    1 佛告訴我們,煩惱是因,輪迴是果。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是你心裡煩惱變現出來的。你心裡沒有煩惱,就沒有六道輪迴。2 佛法是教我們了生死、出輪迴;佛學頂多只能把它當作一種學問來看,與生死不相干,與斷煩惱也不相干。3 佛法的修學,最重要的是「一門深入,長時燻修」。
  • 墮地獄的十種習氣丨《楞嚴經》完整揭示(宣化上人)
    二習相然,故有鐵床、銅柱諸事:過去生這種好淫的習氣和現在生這種好淫的習氣,這兩種習氣相然,好像點著火似的,所以在地獄裡就有鐵床地獄、銅柱地獄;就因為這個人淫慾太盛,造淫業太多了,所以受這種的果報。二習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羅羅:這也是過去生貪心的習氣和今生貪心的習氣,這兩種的習氣互相陵奪,你想把我戰敗了,我想把你戰敗了,所以有「吒吒、波波、羅羅」,這就都是在地獄凍得苦那個聲音,受那種地獄苦。吒吒、波波、羅羅,這都是打顫顫的樣子,凍得受苦的那個聲音。
  • 本習氣魔由心生
    > 如之前所宣般,上師和僧人們到施主家做佛事之時
  • 《騎馬與砍殺2》流氓習氣全技能效果介紹
    《騎馬與砍殺2》中流氓習氣系列的技能也是很厲害的,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些技能的效果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火雞進行曲」分享的流氓習氣全技能效果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騎馬與砍殺2》中流氓習氣系列的技能也是很厲害的,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些技能的效果是什麼
  • 【求生極樂】西方極樂世界音樂沒有中斷的,你想聽什麼,它就演奏什麼,內容全是佛法,幫助我們化解煩惱習氣
    演說的,實在講,它的內容全是佛法,幫助我們化解煩惱習氣。在西方極樂世界還沒成佛,人有沒有惡念?沒有了;有沒有惡的行為?沒有了,統統都斷了。可是無始無明煩惱的習氣不容易斷,也沒方法斷,必須是長久的時間,它自然沒有了,習氣自然沒有了。長時間,在極樂世界天天用佛法薰修,那我們就知道,對於斷無始煩惱習氣,時間會縮短。沒有這些薰習,要讓它完全自然斷,大乘經上佛說,需要三個阿僧只劫,所以叫三大阿僧只劫。
  • 難陀出家記
    天福享盡、下墮惡道:難陀出家記  難陀尊者是 佛陀同父異母的弟弟,他是 佛陀的姨母所生,難陀的相貌非常莊嚴,具有三十種大人相;他因為貪愛女眾而出名,尤其對自己美貌的妻子孫陀利更是貪愛難捨,他也因此被稱為「孫陀羅難陀」。
  • 釋淨空:業障習氣裡有多半成分是你的冤親債主
    業障、習氣不準你去幹。業障、習氣裡頭有一半以上的成分是你的冤親債主,他在當中擾亂你。這個事情怎麼解決?要用至誠心跟冤親債主溝通。我們要認真跟他溝通,稱他作菩薩,希望他不要擾亂我,希望他幫助我,讓我好好用功,我功夫成就了,他也成就了,我不成就,他也不成就。現實社會對人對事對物亦復如是,特別是對人,人與人之間有過去生中的情結在,這個事情也要化解,不化解也變成障礙。
  • 地藏經:這三種行為乃是餓鬼道的習氣,遇到請一定小心
    而且和畜生道的愚痴以及地獄道的嗔怒入道不同,餓鬼道最大的種子是「貪」——貪得無厭的貪,他們前世絕不是笨人,相反倒有些精明的過了頭,為了一己之私而不惜傷害整個大眾的利益,因此才要受這個惡報。但是罪雖然消完了,這個習氣卻是很難根除的,就像是地藏王菩薩感嘆過的「南閻浮提眾生,性識多變,剛強難化」一樣,所以很多早上剛離開三惡道,晚上就又回去了。而下面這三種習性,就和餓鬼道的非常契合,大家如果看到的話一定小心應對。
  • 佛說眾生情想習氣與善惡輪迴的因果義理
    你之慈音能普被一切,平等教化一點都無遮蓋,又用善巧方便開示眾生,破除微細深沉、難知難察的煩惱思惑,令我們現在身心快樂,都得到莫大的利益。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世尊,若是這微妙靈明之真心,本來是清淨,周遍十方,圓融無礙。
  • 地藏經:前世從三惡道來的種種習氣,看看您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
    但這一步卻非常難,要斷盡最後的一絲見思二惑才行,成功了也就成了佛法中所說的聖人——四果大阿羅漢。當然了,還有一個特殊的種類叫做阿修羅道,這類眾生遍布其餘眾道,但也算天人的一種。當然不是,因為在某一處呆久了,自然而然的就會沾染上那個地方的習氣,就像是我們世間法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樣。
  • 《印光法師嘉言錄》白話有聲書 · 明對治習氣(1)
    若念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遇,淨土法門更為難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氣不來,定隨宿生今世之最重惡業,墮三途惡道,長劫受苦,了無出期。如是則思地獄苦,發菩提心。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發,如器受電,如藥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業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書一】七四念佛,要時常作將死、將墮地獄想。則不懇切亦自懇切,不相應亦自相應。
  • 《楞嚴經素解》卷八:六道輪迴的六道是實有,還是虛妄習氣所生?
    【原文】說是語已。即時阿難及諸大眾,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羅義。兼聞此經了義名目。頓悟禪那修進聖位。增上妙理,心慮虛凝。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開眾生微細沈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
  • 印光大師:念念對治自身習氣毛病的才是真念佛人
    念佛也須念念對治習氣毛病(圖片來源:資料圖) 佛堂日課,即依現在所訂規矩,切實修持。然不可一向專在事相上用功。必須心心念念,對治自己習氣毛病。能如是者,方為真念佛人。否則,如水泡石頭,絕無心得。
  • 莊子說人類三種劣根性:螳螂的傲氣、老虎的脾氣、駿馬的習氣,贊
    3.駿馬的習氣蘧伯玉怕說不明白,接著舉了一個「養馬」的例子: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適有蚊虻僕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有人喜歡馬,對馬服務得非常周到。馬對他也很滿意。正好有小蟲叮咬馬,這個人趕緊去拍,一拍之下,馬條件反射,一腳就要了他的命。
  • 敏公上師開示「欲貪鬼魅,惑亂身心」
    前面講過,男根的作用,就是身體高大,聲音宏亮,歡喜軍馬一類的事情等等。女根的作用,就是身體要細一點,聲音要尖一點,歡喜針繡一類的事情等等。形相、志樂都不一樣。「宿習力故」,過去習氣的力量。「便相瞻視」,無始以來的貪慾習氣又生出來了。本來沒有男女根,這些習氣都隱在裡邊,因為沒有緣。我們經常說,修行就是把住這個關口,不要接觸那些緣,沒有那些緣,自然煩惱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