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門口狗》:寄生世界的雛形

2021-02-08 摸按慢電影

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的5月5號。這裡是摸按慢電影的第5期,我們今天談一談:寄生世界的雛形。就是奉俊昊的第一部長片《綁架門口狗》。

我們從《綁架門口狗》的第一個鏡頭開始說起,這個鏡頭跟《寄生蟲》的開頭特別像。它們都是一個從窗口開始。然後鏡頭運動。《綁架門口狗》裡面是人物升起來了。我們看不見鏡頭有向下搖,好像是人物從下方向上。而《寄生蟲》裡面是鏡頭很明顯的從上向下。總之,都是從一個高的地方,到一個低的地方。而這個人他就處在低的地方。

主人公在一開始,都是試圖通過一個手機來彌補自己所在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之間的裂痕。這幾乎是奉俊昊電影的一個母題。也就是說,幾乎他所有的電影
都是關於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和他們所寄生的世界之間的裂痕。


《綁架門口狗》中男主角的困擾發生在他與所工作的大學和所生活的社區所構建的不守規則的世界之間:大學評定教授職位需要行賄,他因此而落選;最終他也不得不通過行賄來彌補他與世界的裂痕。

《殺人回憶》中警察的困擾發生他們與由被害者和施害者所構建的違法世界之間:他們始終沒能合法地抓住連環殺人犯,以至於他們幾乎變成新的施害者;

《漢江怪物》中一個由社會淘汰者構成的家庭的困擾發生在他們與怪物所代表的威脅他們後代的危險世界之間;

《母親》中媽媽的困擾發生在她作為一個母親與所有不在乎她兒子死活和清白的冷漠世界之間……

這種個人或家庭與世界的關係成為了奉俊昊電影中一種社會學式的標籤。奉俊昊電影中所有的主人公都處於一種「未完成」的狀態,他們即將進入一個他們以前從未發現的世界裂隙,他們可能跨過去,也可能跌落到黑暗的谷底。

地下室與天台

奉俊昊電影中的這種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在他的電影中一以貫之的空間結構,而這個結構往往是以最直白的上下關係來結構的。

在《綁架門口狗》中,社區的空間除了正常的社區居住空間之外,核心事件發生的空間都集中在地下室與天台。


而最終的戲劇高潮就是地下的居民(流浪漢)衝破上下的邊界,來到地上甚至是天台,進行殺戮(狗)。


這讓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寄生蟲》中的高潮段落同樣是地下的居民(吳勤世)衝破上下的邊界,造成了真正的殺戮(人)。


換言之,奉俊昊的電影總是以一種揭示的面貌出現,上面的世界總是正常的、充滿陽光的,而地下總有一個暗處的世界,他們以幽靈傳說的方式流傳在地上的世界。等到我們最終發現他們的真面目的時候,他們只不過是一群面目可憎、窮困潦倒、有著骯髒氣味的流浪漢、怪物、收破爛的、類似豬的生物。

當這些幽靈般的存在真的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底層就開始了對這種上下空間結構的破壞。而這種破壞又總是伴隨著殺戮:底層試圖進入上層的努力總是會造成對上層肉體性的破壞。

這就是奉俊昊對社會中未完成進化的人的看法:想要步入上層(成為主流),必然將另一部分人變成鬼,將他們推向深淵。這幾乎是一種階級流動的能量守恆。我們所能看到的社會與其表面之下所遮蔽部分(地下室、稻田、下水道等等)的關係是奉俊昊社會觀察的起點。

動物世界

在奉俊昊的電影中,階級流動帶來的殺戮總是與動物有關。像奉俊昊這樣孜孜不倦地在電影中以動物喻人的導演,我的印象中可能只有日本導演今村昌平能做得更突出了。奉俊昊導演的七部電影中,有四部電影直接在電影名上提到了動物。

《綁架門口狗》中狗的生死連接起所有人物關係和事件衝突,有人殺狗,有人救狗,也有人從殺狗變成救狗;

《漢江怪物》和《玉子》中核心的事件都是人與動物之間的衝突,只不過前者是人對抗動物,後者是人保護動物;

《寄生蟲》作為奉俊昊最晚、也可能是最成熟的作品,「寄生蟲」這個概念直接變成了整部影片的隱喻:寄生蟲們在爭奪宿主的過程中,衝突地下,導致了宿主的死亡,而寄生蟲不得不再次藏身地下以等待新的宿主。

奉俊昊另外三部影片名與動物無關的電影中,動物也並沒有缺席:《殺人回憶》中殺人現場總有著蟲子出沒的痕跡(蚱蜢、螞蟻);《母親》中兒子總被比擬為某種動物(狗、小鹿);《雪國列車》中各種動物的展示組成了一種階級特權的象徵——充足的食物。

而動物與食物的關係正是奉俊昊電影中動物世界的隱喻核心。《綁架門口狗》中,狗的死亡和獲救都與食物有關:主人公第一次試圖在天台殺狗,因為老太太曬蘿蔔乾而被中止,但卻因此成為管理員的食物;但老太太的狗卻因為老太太貪心主人公扔出的水果而遭殺害,主人公的狗也是被流浪漢作為食物而綁架的。

《漢江怪物》和《玉子》中核心衝突是動物吃人或者人吃動物。

《寄生蟲》中的兩家「寄生蟲」與宿主之間最大的聯結也是食物。

動物與人之間「吃」與「被吃」的決定性因素在奉俊昊自己想給處女作《綁架門口狗》取的片名中就已經說了個明白:「更高級的動物」。所以動物世界的問題最終回到了階級,回到了那個象徵著階級高低的社會結構。

如果說底層對動物的殺戮是一種動物與動物之間的生存本能體現的話,那麼上層對動物或者對人的殺戮則是一種更加貪婪的、隱形的、社會資本增殖的壓迫。顯然奉俊昊正不斷地在電影中提醒我們注意這一點。

「未完成」的人

奉俊昊電影中社會的「未完成」狀態,似乎在不斷地提出問題,那問題的答案又在哪裡呢?奉俊昊用了人的「未完成」狀態——孩子來解答這個問題。

在《綁架門口狗》中,元俊是否決定用行賄的方式獲得教授職位,也就決定了妻子肚子裡的孩子以什麼樣的身份、在誰的影響下長;賢南能否找到小女孩的狗決定著小女孩能否好好地去上學;而兩人在結尾喝醉酒時重演追捕殺狗人的那一場景中,有一群穿校服的女孩們跑步經過他們的身邊。最終,那個丟失小狗就要死要活的小女孩已經擁有了一隻新的狗。

而在之後的電影中,孩子的形態開始變化:有在鄉間玩耍的孩子,也有在學校讀書的孩子(《殺人回憶》);有沒有母親的孩子,也有無父無母的孤兒(《漢江怪物》);有已經長大但智力卻停留在幼兒階段、無法脫離母親照料的孩子(《母親》)……最終,在《寄生蟲》中,孩子已經成為了大學生,已經嘗試要完成這種「未完成」的狀態了,但終究並他沒能誇過這一步,停留在了孩子的階段。

我們可以看到,奉俊昊在電影中對孩子們在家庭和教育這兩個方面進行了各種不同的排列組合,但就現在的孩子們而言,他們始終沒能最終完成這種「未完成」的狀態。當然,這並不能怪孩子們不努力,而是他們的家庭在一個處於「未完成」狀態中時,基本無法提供能幫他們完成社會化的條件,而他們的教育又始終讓他們只能以社會所認可的方式去成人、去進化。

「我們」該怎麼辦?

似乎奉俊昊的電影中問題進展到孩子的時候就卡住了,但實際上我們作為觀眾也應該沒有人會指望電影去真的解決什麼問題。所以奉俊昊在他所有電影的開頭或者結尾,都讓主人公以一種面對「我們」的方式提示我們:問題在這兒,你怎麼辦?

《綁架門口狗》的結尾,當元俊把自己隔絕在黑暗的室內時,賢南和朋友卻邁步進入山林,面對我們,裴鬥娜扮演的賢南用飛踹掉的後視鏡將山林裡的光反射向我們,提示鏡頭前的我們的存在。


《殺人回憶》的結尾,樸警官與小女對話,得知兇手仍在我們當中時,突然將那張五味雜陳的臉轉向觀眾席上的我們。


《漢江怪物》的結尾還是樸警官的扮演者宋康昊標誌性的面部特寫,我們這些觀眾像是這個飯桌的主人位,面對著小孩子都覺得無聊的電視。


《母親》的開頭,金惠子扮演的母親在殺人之後既喜悅於兒子終於可以擺脫罪名,有恐懼於自己卻成為了一個殺人犯,在「母親」片名的烙印下,她似乎在求助於我們改怎麼辦。


而奉俊昊最近三部面對我們的電影角色從大人換成了孩子。如果說《雪國列車》和《玉子》還讓孩子面對世界倖存的動物,從而留下一絲亮色的話,那麼《寄生蟲》則讓一個更接近成人的孩子面對一個無邊的暗夜。


面向我們的人從大人變成孩子,或許意味著希望我們回歸到一個人初始狀態去理解這個還未完成的世界,而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暗,也可能意味著這個世界留給我們長大的機會越來越小。

我們會發現奉俊昊電影中的世界其實越來封閉,這意味這個社會越來越接近一個難以改變的完成時態,但不管怎樣,導演始終沒有放棄把問題投向我們,投向唯一真的有可能改變世界的我們。

寄生世界的雛形

在《綁架門口狗》中,奉俊昊電影世界中的主要元素基本都已經出現,儘管有很多通過這些元素要討論的問題在他之後的電影中才逐漸清晰。但從《綁架門口狗》和他之後電影的相似之處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以作者電影的方式思考的導演,怎樣將他思考的問題以各種變形出現在不同的類型電影中。一個人與他所寄生的世界之間是如何運作的圖景不斷地在奉俊昊的世界中展開。

貢布裡希說,沒有所謂的藝術,只有所謂的藝術家。所有的表達者都受困於他所寄生的時代,一個表達者願意竭盡所能去表達他與他所寄生的世界之間的真實關係,是值得尊敬的。因為,他願意去理解這種關係可能性,而不是僅僅是維持一種生理上的寄生。

剛才我說「應該沒有人會指望電影去真的解決什麼問題」的時候,其實有點心虛,雖然這本該是一種共識。因為現在經常聽到有人批評某些電影表達的內容太負面了,又不能解決問題。似乎表達著想表達一種自己的真實想法時,都需要構建一個完美的世界出來,而如果無法構建那個完美的世界,那麼不如就這樣寄生於一個不能改變的世界。而對於不願意改變世界的、像寄生蟲一樣我們,奉俊昊應該會一直用他電影中的目光看向我們。

相關焦點

  • 一路崛起的奉俊昊:從處女作《綁架門口狗》到坎城影片《寄生蟲》
    從其處女作《綁架門口狗》到票房神話《漢江怪物》,再到坎城電影節棕櫚獎《寄生蟲》,奉俊昊導演的成長之路,可謂是不斷崛起的一路。19年間,奉俊昊導演僅有7部作品。每一部卻都是精品,且帶有明顯的奉俊昊特色,讓觀眾甚至在影片開始沒多久就能認出是其作品。既然奉俊昊的電影風格極具特色,那麼單從某一部去解讀會顯得十分局限。
  • 電影資源 No.260《綁架門口狗》
    百度雲連結:http://pan.baidu.com/s/1dFxcxcX 密碼:fuzb《綁架門口狗》
  • 青年人的表達,不該是沉默無聲《綁架門口狗》
    作為奉俊昊的處女作,《綁架門口狗》的知名度非常低。雖說從主題表達、人物塑造還是說故事的編制角度來講,相較於他後來的《母親》、《雪國列車》、《寄生蟲》來說,《綁架門口狗》都稍顯稚嫩。而作為奉俊昊奧斯卡的得獎佳作,《寄生蟲》的優勢非常明顯:故事結構精巧,主題多義深刻,可以說是藝術與商業的一次成功融合,也是形成導演奉俊昊較為成熟的電影風格的一部作品。
  • 《綁架門口狗》:如何擺脫這煩躁無聊的生活?
    《綁架門口狗》是奉俊昊的第一部電影,他自己曾在採訪裡說到,自己拍攝電影這部電影之前的狀態就像男主人公一樣,在家裡等待工作的機會,對自己未來的電影從業之路感到彷徨。我不得不說,這樣的設計是一個很學生作業的設計,在我工作的影視專業學生的大學本科階段,幾乎大部分的學生都創作過關於人格分裂或兩個自我不斷撕扯對抗的學生劇本或作業,幾乎每個開始試圖進入成人世界的年輕人都會遭遇無法自我統一的困境。對於這個階段的年輕人來說,做一個有建設性的決定似乎非常困難,「我」總會被一個說不清楚、但卻又真實存在的另一個「我」拖住後腿。
  • 派出所門口的狗
    我們單位的一樓是派出所,派出所門口有一條黑狗。
  • 一部必看電影:拿下今年金棕櫚的《上流寄生族》
    知名電影導演奉俊昊以韓語電影《上流寄生族》(內地譯名《寄生蟲》)贏得康城影展(即坎城電影節)最高殊榮金棕櫚大獎,也是首部韓國電影獲此大獎,並且是整個評審團一致投票,顯示其非凡實力。英國著名雜誌Screen International更給予該片在今年競賽單元最高的3.5評分,電影在韓國上映5日便回本。
  • 南韓鬼才導演:奉俊昊《寄生上流》創紀錄、樸贊鬱揚名世界
    今年南韓電影在國際上的表現可說是聲勢浩大、可圈可點,尤其是所謂的類型片──2月中,南韓憑藉《寄生上流》一舉打破奧斯卡近百年歷史的紀錄,成為首部「非英語片」拿下最佳影片的電影,當然,最佳國際電影(前身為最佳外語片)也是囊中物,奉俊昊更拿了最佳導演、劇本獎,《寄生上流》在奧斯卡拿下四大獎項,可說是該屆的大贏家,南韓電影之名也響徹洛杉磯的杜比劇院。
  • 南韓鬼才導演:奉俊昊《寄生上流》創紀錄、樸贊鬱揚名世界
    今年南韓電影在國際上的表現可說是聲勢浩大、可圈可點,尤其是所謂的類型片──2月中,南韓憑藉《寄生上流》一舉打破奧斯卡近百年歷史的紀錄,成為首部「非英語片」拿下最佳影片的電影,當然,最佳國際電影(前身為最佳外語片)也是囊中物,奉俊昊更拿了最佳導演、劇本獎,《寄生上流》在奧斯卡拿下四大獎項,可說是該屆的大贏家,南韓電影之名也響徹洛杉磯的杜比劇院
  • 狗販子綁架狗狗勒索主人,主人該如何保護好毛孩子?
    我趕緊到小區附近,經常去給花胖買東西的那家寵物用品店,把情況跟店主一說,沒想到店主很有經驗,告訴了我關於這種綁架狗要贖金的產業鏈。(三)發現「綁架狗狗勒索主人」的可怕產業鏈…偷狗分兩種,一種是偷大狗,用飛鏢,毒物等工具把狗弄翻,之後賣到狗肉館,這主要針對土狗。一種是針對品種狗,或者主人寵愛的狗狗。
  • 吉林男子在法院門口被「綁架」,女子報警遭威脅:東三省都認識我
    視頻背景隱約可見「服務中心」等相關的字眼,據了解事發當時就在當地的法院門口。女子邊記錄視頻邊撥打了110電話,並說在法院門口遭人綁架、剛開完庭就被人綁架,隨即受到對方的言語威脅並說自己是東北大壯。在法院門口綁架,電影也不敢這麼演啊!實在是太囂張了。1月9日警方發布了相關通報,這三名男子是郭某、陳某和張某;被「綁架」男子是龐某,與郭某存在經濟糾紛。
  • 【日本電影】《寄生獸》真人版!這部「18禁」電影絕對是一股「泥石流」!
    進入9月,全國各地幼兒園門口撕心裂肺的哀嚎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 電影 《寄生獸》重磅來襲!
    是《寄生獸》?不是《哆啦A夢與小怪獸》?        《寄生獸》上部在日本是2014年11月29日公映,晚了接近兩年的時間,不過對於這部構思巧妙且節奏緊張的電影而言,仍然有希望吸引不少觀眾入場。《寄生獸》一共有兩部,下部是2015年公映的,據悉,此次內地引進的版本是將兩部剪輯為一部電影,近3個小時,因此必然會砍掉很多很多的劇情。
  • 熱點播報|​3歲娃娃被狗咬死,狗主人被刑拘!警方通報
    熱點播報|​3歲娃娃被狗咬死,狗主人被刑拘!原標題:《熱點播報|​3歲娃娃被狗咬死,狗主人被刑拘!
  • 港者時光機:感情寄生族,張敬軒
    今日車票 ●今日站點:2019年8月8日 ♪感情寄生族 歌手:張敬軒 作詞:林若寧 作曲:徐繼宗 編曲:Mac如果翻風 關起窗給你擁抱 如果不安 誠實講給我知道 做不好再做 無奈並未代表所需要的好 世人除了為碎銀幾兩,當然還想被情愛打賞,有人徒勞居多,有人廝守永遠,總體來說,世途險惡,有得寄生總好過沒得寄生
  • 你已被「綁架」
    你有被手機微信「綁架」麼?  單身狗有被相親「綁架」麼?  這年頭啊,歲數一旦上了二十五,獨來獨往,始終身邊沒有個TA,問題就來了……媽老漢,那個捉急,任何言語無法形容。  你有被假期「綁架」麼?  你有被夜生活 「綁架」麼?  夜,已是重慶人心目中的形象元素之一。白天,工作累得像豬,上司面前聳得狗,客戶面前裝得像人。渴望,夜幕降臨的那一刻。
  • 倡導生命平等並不等於把狗當人看,寵物狗餐廳用餐也是道德綁架
    近幾年來,一部分愛狗人把狗的地位無限提高,甚至於表現出鼓勵狗權不能低於人權。最典型的是寵物狗隨地大便,被環保工指責,狗主人一句話雷倒眾人:我的狗命比你的命都值錢。此語一出真是直接毀掉人們的三觀。這雖然是個別極端愛狗人所為,但我們也看到為狗而奮不顧身之人也非少數。
  • 社會的寄生關係,顯式寄生與隱式寄生!
    《寄生蟲》這部電影所要表達的核心內涵就如同電影的名字一樣直白:寄生關係!電影主要表達了兩層寄生關係,明面上的寄生是指:兩個窮困底層家庭寄生在富豪家庭裡吸血;暗線上的寄生是指:特權階級(趙家人)靠寄生廣大普通人民搜刮社會財富,這裡的普通人民不僅僅有窮苦底層人民,還包括有一定物質生活保障的中產階級!
  • 【動漫】寄生獸
    電視動畫《寄生獸 生命的準則》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巖明均原作的科幻漫畫《寄生獸》。2013年11月宣布TV動畫化。作品主要描寫了平凡的高中生泉新一和寄生在他體內、與其右手同化的生物MIGI共存的坎坷命運。某天於地球上憑空出現許多孢子,其中誕生的幼蟲侵入身體後,以寄生腦部為目標,寄生完成後與腦部細胞同化,管理這個「死掉的身體」。它們能任意變形,其食物便是寄生體相同的物種。
  • 《寄生蟲》處在寄生的世界,階層是抹不去的暗影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想起去年的一件事:我和父母一起去一家高級飯店吃晚飯,日常中很少能夠接觸到類似這樣的大飯店,於是三個人停在門口不知所措,直到服務生過來引領著我們走向飯廳位置,心裡的那抹緊張感才稍稍緩解下來,但接下來我便意識到了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
  • 美國要是沒落了,寄生於美國的猶太資本會轉而寄生於哪個國家呢?
    美國分裂是世界人民之幸福,從此世界多了和平,少了戰爭。猶太集團視財如命,這個民族缺少愛心,必然引來災難,錢財乃身外之物,舍財保命民族興望之根本。19世紀來中國販賣鴉片的大鴉片商,都是猶太人。後來他們還用鴉片貿易的利潤辦銀行控制住了中國的金融。直到新中國建立,才把他們趕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