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很不好意思今年TARDIS延誤,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因此在這2019年1月1日,祝大家:
元旦快樂!!
而漫畫篇自從16年選了一次,17年沒選了,這次我邀請了我的朋友王晗給大家推薦十部精彩漫畫,不以輸出觀點為主,安利為主。
塔塔君
2018年對日本漫畫來說,應該算是平淡無奇,波瀾不驚的一年。在《深紅累之淵》、《7SEEDS》等大作相繼完結之後,像前幾年的《BEASTARS》、《炎拳》那樣獨闢蹊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作卻也沒能出現幾部。業界標杆《少年JUMP》自2017年發行量跌破200萬大關,達到十年以來的最低點以來就一直沒能翻身。而在2018年,也只有戰鬥向作品《咒術回戰》算是站穩了腳跟,而另一部《act-age》被稱作是JUMP的求變之作,雖然在題材上與傳統少年向作品不太一樣,但主題仍然沒有跳脫出「友情,努力,勝利」的條條框框。雖然稱不上是青黃不接,但似乎可以說,2018年是漫畫,特別是少年漫畫的小年。
不過,我在這裡想著重談一些關於網絡漫畫的,非常值得關注的細微變化。日本早期的網絡漫畫僅僅是將漫畫搬運到網絡上公開或者連載,相對傳統紙質漫畫而言僅僅是媒介的變化。然而,近兩年以來,在twitter、pixiv等網絡平臺上,出現了一大批「小品作」性質的網絡漫畫。這些作品往往會去描繪後宮、狗糧、懸疑、恐怖等題材,一話的篇幅通常在十幾頁甚至更短,以缺乏主線的單元劇為主。毫無疑問,這是為了適應移動平臺短平快的閱讀節奏,給予讀者以簡單粗暴的視覺刺激。許多新人漫畫家也通過這種方式闖出了名氣,獲得了在雜誌上正式連載的機會(例如《看得見的女孩》)。可以說,網絡平臺與社交媒體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投稿與Comic Market,成為發掘新人作者的重要源泉。
這一定是一件好事嗎?恐怕未必。網絡漫畫出道的作者往往是憑藉作品的創意與構思獲得連載機會的,繪畫功底與編劇能力與科班出身,一路摸爬滾打過來的漫畫家相比還存在著差距。一旦點子用光,就等於宣布了漫畫的死刑。點子的同質化也非常嚴重,現在隨處充斥的狗糧漫就是這一投機取巧的現狀的反映。不過,既然讀者們還樂此不疲,市場還沒有降溫的趨勢,也許這樣的泡沫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吧。好在我們還有淺野一二〇和熊倉獻這樣認真去探索網絡漫畫可能性的作者,其中前者在小學館連載的《勇者たち》專門為手機屏幕設計了畫格,而後者在《鮮花是甜還是鹹》中以條漫的形式做出了非常有趣的分鏡嘗試。至於他們能否探索出一條屬於網絡漫畫自己的道路,就留給時間檢驗吧。
話不多說,下面奉上筆者2018年的年度十佳漫畫,個人口味也許比較明顯,不過這個榜單要的就是「不客觀不公正」,不是麼?
王晗
センチメントの行方
感傷的去向
榎本ナリコ
在二十年前,榎本ナリコ老師就已經用《センチメントの季節》一作證明了她是用性講故事的高手。沿襲了前作的作風,本作同樣是一部單元劇,直面描寫耽溺於性的女子高中生們的種種。雖然エロ場景不少,但與少女們與肉體相游離的精神內面才是本作真正想挖掘的東西。與世紀末的制服少女帶來的援助交際與ブルセラ熱潮不同,熱衷於精神分析的榎本老師會如何書寫「神待少女」、「爸爸活」這些帶著當下時代烙印的產物,這點相當值得期待。
愛と呪い
愛與詛咒
ふみふみこ
自七年前以《女の穴》出道以來,ふみふみこ老師似乎從來沒有涉足過正常的情感題材:偽娘、百合、BL一應俱全,而且角色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問題。而這本《愛と呪い》似乎為我們解開了一些疑問,也似乎讓我們更不了解她了。ふみふみこ老師稱本作為半自傳體,而在筆者看來,本作更像是在為世紀末的所有人作傳:無論故事中有多少是親身經歷,有多少是道聽途說,有多少是胡編亂造,這些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在那個「永無止境的日常」裡,到底哪裡才是我們真正的居所?你是否意識到,我們真的已經無路可逃了?
來世は他人がいい
願來世為他人
小西明日翔
以為黑道戀愛喜劇就只有霸道總裁?如果這麼想的話,會被本作狠狠打臉:女主竟然比男主還霸道!不得不說小西老師筆下的少女真是對上了筆者的胃口,這種敢想敢做,一人做事一人當的角色在少女漫畫中可算是一股清流了。特別要提的還有小西老師的封面設計,延續了處女作《春的詛咒》的風格,男主角與女主角擁抱在一起,但似乎下一秒女主角就要掏出一把尖刀。不知為何,這種反差反而塑造出了奇特的安心感。平日不看少女漫的男孩子們,或許這部還挺適合你們。
メタモルフォーゼの縁側
萍水相腐簷廊下/蛻變的簷廊
鶴谷香央理
鶴谷香央理是網絡漫畫出身的作者,本作題材劍走偏鋒,噱頭十足,講述喜歡上BL漫畫的老奶奶與女子高中生書店員的忘年交,而事實證明作者描摹日常的功力果然不淺,兩人的友情單純而不做作。題名直譯中的「蛻變」即代表著兩人在「簷廊」這個特定的情境中心境的變化。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繪柄不禁讓人想起こうの史代老師筆下的角色:大大的頭,矮矮的身材,這樣描繪出的角色重心較低,從而形成了接地氣的日常感。非常值得在休息時隨手翻閱的小品作。
銀河の死なない子供たちへ
致銀河的不死孩童
施川ユウキ
所謂的畫風欺詐,說的也許就是這類作品。本作以《火鳥未來篇》開篇,而情節發展卻大相逕庭,施川ユウキ聰明地挑選了一個很少被提及的問題:如果亞當與夏娃沒有被逐出伊甸園,他們一定就能永遠幸福地生存下去嗎?如果人類來到了伊甸園,究竟該如何對待他們?生離死別並沒有被描繪得落入俗套,時常出現的一些文字遊戲與笑料很好地增強了作品的搞笑程度,讓故事不至於那麼沉重。不得不說,用溫和的筆觸描繪出有那麼一點點殘酷的故事,除了施川ユウキ之外,恐怕找不出第二個作者了。
ベランダは難攻不落のラ・フランス
坦白講,陽臺難以攻陷/陽臺是堅不可摧的法國洋梨
衿沢世衣子
衿沢世衣子老師在10月出版的兩部短篇集之一,收錄的大多為舊作,時間跨度較大,畫風卻沒什麼變化。與許多漫畫家不同,衿沢世衣子並未系統學習過漫畫技法,但在英國學習藝術的經歷讓她的作品總是帶著一股異國風情。從日常中精心擷取一點點非日常,將它放大,配上簡練而不簡陋的線條、如拍立得拍出的照片一樣毫無設計感的分鏡,就仿佛漫步在西歐海灘,靜聽濤聲迴響,清涼滿溢。非常適合在夏日讀的一本。
青野くんに觸りたいから死にたい
想要觸碰青野君所以我想死
椎名うみ
橫看是浪漫愛情,豎看是恐怖懸疑。與幽靈談戀愛的故事不少,而真正描繪出幽靈的恐怖之處的,似乎只有這獨一家。四季賞出身的椎名うみ老師是塑造氛圍的高手,懂得如何將日常中司空見慣的事物營造出恐怖感。這種恐怖的來源不是jump scare,而是角色們在不得不做出選擇時的私心與無力感。從這點來說,本作或許是一部究極的少女漫畫:過於純粹的愛情有時會誕生瘋狂,而這種瘋狂才是令我們欲罷不能的部分。
淺野いにお短編集 ばけものれっちゃん/きのこたけのこ
淺野いにお
淺野一二〇老師出道二十周年之際出版的短篇集。很少有漫畫家的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 淺野一二〇也不例外。早期像《SOLANIN》這樣的作品往往著力描寫年輕人實現夢想的過程,而在《晚安布布》之後,特別是最近幾年,將要步入不惑之年的他也不得不直面中年危機,開始描繪一些中年人特有的焦慮與對世界無可奈何的認知。書中收錄作品的時間跨度仍然很大,其中只有《TEMPEST》一篇是2018年的作品,同時也收錄了一些實驗性質的短篇。淺野在2017年出版的描寫失業漫畫家生活的單行本《零落》也很有趣,同樣推薦。
月曜日の友達
星期一的朋友
阿部共実
沒錯,這不是《一周的朋友》,而是《星期一的朋友》。在本質上仍然是一個日式青春故事,但阿部共實老師的畫面表現力與遣詞造句的精煉程度在本作中達到了巔峰。黑、白、灰的色塊與網點鋪陳出的箱庭中,唯有水谷茜與月野透兩人如火花一般,用青春帶來的超能力為整個世界增添了一絲微弱而不可或缺的光芒。所有的線索最終都收束到了一個核心:奇蹟並不是要解決一切問題,而只要留下一個小小的希望就好了。順道一提,amazarashi為本作演唱的主題曲非常好聽。
違國日記
他國日記
ヤマシタトモコ
少女小說家與中學生,一個不善表達,一個渴望親情,差別如此之大,而在某些方面又如此相似的兩人,在同一屋簷下構建出了小小的「異國」。以「日記」的形式記錄的一切,既是為她們指引方向的旅行地圖,也是她們生存在異國的唯一證明。山下知子老師纖細而清冷的畫風營造出了絕妙的距離感,將每一天的日常塑造成了不曾領略的景觀。抱歉,對這部作品而言,或許所有文字解釋都是多餘的:我每多寫一句話,就越覺得筆下的文字蒼白一分。這也許就是所謂只有漫畫才能表現出來的東西吧。
2016年幻研年度不客觀不公正榜單 日本漫畫篇(點擊圖片進入):
文/王晗
編輯/塔塔君
美工/勃雞下山
投稿幻研請點擊我
本文由王晗撰寫,轉載請在幻想現動研留言。
動畫 | 漫畫 | 映畫 | 音樂 | 小說
趣談 | 玩樂 | 有聊 | 一遊 | 節目
幻想實驗室
次元中立
JABBERWOCKY | 垃圾回收站 | TAR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