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電影業界來說是個不平凡的一年,太多的人突然離開,一個個黃金時代就此結束,借用豆瓣的一句話:他們的一生,是一段段羅曼蒂克消亡史。不是消逝,只是一次別離。與此同時今年商業電影普遍質量平庸,反倒是獨立電影這塊開始不斷有新銳導演嶄露頭角,帶來令人大開眼界或者拍案叫絕的作品,讓人期待他們的後續發展。
經過苦思冥想和層層篩選,幻想現動研挑出5部最佳日本動畫電影(Anime Film)和5部最佳真人版電影,以及小編的在2016年15部最佳私人觀影體驗電影(主要面向非2016年上映的作品)。用很現動研的方式帶領大家再度回顧這一年,希望大家從這些片子裡,能感受到,我們的2016究竟代表了什麼。
先說一下為什麼要把日本動畫電影和真人電影分開呢?一開始塔塔君我是打算混在一起同臺競技的。但是勇哥認為,動畫,尤其是並非像好萊塢動畫那樣火遍全球日本動畫、的作者的思維是與電影人有著較大區別的,因此分開來考慮比較好。這並不同於世界上的各大電影大獎的最佳動畫獎的設立理由。
蠟筆小新:爆睡!夢境世界大突擊
高橋涉
前年在《蠟筆小新:決一勝負!逆襲的機器人爸爸》賺得觀眾眼淚的監督高橋涉再次回歸。夢境與現實的混淆在日本動畫早已經不是新鮮題材,而把這兩者連接在一起的是《蠟筆小新》系列劇場版永遠的主題——羈絆,人類最普遍質樸的情感。
同級生
中村章子
中村明日美子老師的漫畫初次動畫化。大量的空鏡頭,淡雅,可愛,簡簡單單。正如白灼菜心,簡單但不易做到好,本片有一個強大的班底支撐著,自然就賞心悅目了。可以接受BL題材的,無論男女,都請看看吧!
機動戰士高達 雷霆宙域 DECEMBER SKY
松尾衡
戰爭讓人無論身還是心都殘疾,在戰場中殺人如麻獲得快感,尚存些少人情會被瞬間廝殺。菊地成孔的爵士樂伴隨著全片,似乎不屬於這個故事,以第三視角跳出故事的框框來看這一個瘋狂的派對。或許也因此,主角沉浸在音樂中戰鬥是因為他並不屬于吉恩還是聯邦一方,他只屬於戰爭機器之一。
本片是日本動畫第一部4K規格製作的手繪動畫,由4集OVA剪輯而成。未看過高達系列的觀眾也可以直接看。
傷物語Ⅱ 熱血篇
新房昭之 尾石達也
7年了,尾石達也在保留自己部分的風格上對「物語系列」做了一次革新。尤其是對於原作粉碎的意義上越來越強,自己的作者性越來越佔領主權地位。在麥田上敞開心扉,脫內褲,甚至賣可口可樂廣告,都極其「私人」;又或者直升飛機的音效保留了攝像機位和採音設備的存在,是戲內還是戲外?
體別提醒新觀眾和新讀者不能把《傷物語》當做物語的開端,《化物語》才是,否則你會以為這是一個boy meets girl的故事,但其實是boy hurts girl。
你的名字。
新海誠
第一名都是套路是吧?我想這部作品已經不用再多說了,一部能讓核心動畫迷和非核心觀眾狂歡起來的年度日本動畫電影。本公眾號已經有不少相關文章,塔塔君不再累術。
傳送門:
《你的名字》全瞻:新海誠否定過去的集大成之作 (信息有誤,文末說到新海誠的私生活,新海誠實際已結婚生子,當時有單獨發文字糾正,也特此聲明;另,筆者的個人觀點已革新,可移步下面兩篇文章)
新海誠與CoMix Wave:夢想與孤獨並擎(上)
新海誠與CoMix Wave:夢想與孤獨並擎(下)
以上文章都是以塔塔君的視角撰寫,勇哥對該片也有話說:
2016這如此灰暗的一年,幸好還有《你的名字。》這一巨大的安慰劑,足以讓我們還能抱有希望的度過這一年。這部充滿了溫暖的抒情詩動畫電影,是一個美麗的結,聯結了無數人的心。愛情,就是《你的名字。》。
家族之苦
山田洋次
人生就是這樣,苦中作樂,喜中帶淚。煩惱過後,依然要笑一笑,無論是大家族,還是一個人,都是如此。
此前JABBERWOCKY提到過該片
比海更深
是枝裕和
你成為你理想中的大人了嗎?當你敢於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就成為了真正對得起自己的大人。
新哥斯拉
庵野秀明
表面上是怪獸特攝,實質上是政治批判。痞子這次依然做了一部大膽的片子。現實對虛構,是對《盜日者》「我對日本」的回歸。
夜行動物
湯姆·福特
時裝設計師轉行拍電影的第二部作品,這次帶來了一部非常好看的作品。三個不同空間的故事,最後匯聚到一起,驚人程度令人震撼。不論是畫面還是故事都無懈可擊!
路邊野餐
畢贛
北村勇志:過去、現在與未來,都在當下呈現。在清醒與夢境之間,在真實與虛幻之間,我們發現,這就是畢贛獻給貴州凱裡的一曲絕美藍調。
塔塔君:水深火熱的戲中人,完全禁錮的狀態,被時間,被記憶。進入村子之後,40分鐘的長鏡頭卻把時間的維度打破了,觀眾卻被攝像機禁錮了。看完才恍然大悟,畢竟夢境是自由的,屬於任性的主觀。
接下來是塔塔君的2016年的私人映畫時間。最佳觀影體驗除了影片質量,還由觀影狀態、個人喜好等個人原因決定。少部分影片為本人重看,排名不分先後。
龍門客棧
胡金銓
這麼看來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頗有返璞歸真之味。這音效我想起了當年參觀長春製片廠的配音間了。
東京物語
小津安二郎
慚愧,今年年頭才初遇小津安二郎,相見恨晚,之後沉迷不可自拔,本片今年看了3次。東京大城市讓人羨慕,卻容易走失,可能一輩子就找不著了。
天才一族
韋斯·安德森
我發現比起《布達佩斯大飯店》,我更喜歡還未極度處女座的安德森,渾然天成。最經典的安德森時尚也是這一部。安德森的電影沒有眼淚,如此可愛。
少女與戰車 劇場版
水島努
爽片的奧義!一半的片長無間斷戰鬥!而且水島努已經完全把這種冷幽默融入熱血的戰鬥中了,不僅佩服於完美操控幾十人群像劇情,忽視物理的各種地圖戰滿足不了他,戰術上的幽默加炫酷的3D運鏡(包括大量第一視角鏡頭)嚴重刺激觀眾的味蕾!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楊德昌
冷漠,無聲的震撼,獨意孤行的青春,撬不動整個世界。
痴
邱炯炯
觀於2016年香港國際電影節。關於「文 * 革」右 * 派人物傳記半紀錄片,以戲劇風格還原故事,非常新穎。旁白也巧妙地跳出了第四面牆。
電影節的好處之一是能有機會和導演促膝長談
福爾摩斯二世
巴斯特·基頓
從頭笑到尾,拍手叫好,最純粹的喜劇。不愧是巴斯特·基頓。
監督失格
平野勝之
庵野秀明的大學同學平野勝之和AV女優林由美香度過的日子,無章序的記錄,被情感帶動的劇本,人生的巨變就在那麼一個連貫的鏡頭裡,生活總是讓人唏噓不已。
畢業生
邁克·尼科爾斯
When you're not looking,somebody'll sneak up and write"Fuck you" right under your nose——猜一猜這句話出自哪裡w
巨蟒與聖杯
特瑞·吉列姆 特瑞·瓊斯
巨蟒劇團的經典電影作品,日劇《勇者闖魔城》的致敬之作。
特寫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導演阿巴斯逝世的今年我第一次看了他的作品,就是這部。熱愛電影的人被電影毀了,他的現實是戲劇的化身。阿巴斯的觀眾被現實矇騙了,我們看到的戲劇卻如真實。當我們懷疑影片的虛假性,並相信是自然而成的時候,實際上電影作為擬象都在阿巴斯的魔掌的操控內。
側耳傾聽
近藤喜文
我很喜歡片中幽遠地唱著的「カントリーロード、この道、ずっと、行けば。あの街に、続いてる、気がする、カントリーロード」。在沒有手機、網絡的不便利的20世紀的戀愛,永遠最吸引我。
英雄本色
吳宇森
香港國際電影節重溫,說下我在電影節看此片的感受吧:①老港片高清修復和看VCD的感覺沒太大區別,像回到80年代;②今天(4月1日)恰好是張國榮的忌日,安排《英雄本色》今天放應該是特意的。哥哥一出場時,居然有不少迷妹尖叫,我以為在看《小時代》。要提醒的是,大家請務必遵守電影越觀影禮儀,顧己及人。
魯邦三世:魯邦VS複製人
吉川惣司
時隔6年重溫。頗帶有冷戰時代色彩,而且實驗性非常強,除了利用各種藝術品符號來隱喻,一個大腦漂浮在成列排列的幾個星球前的那個畫面不能不聯想到《太空漫遊2001》,那是後現代下人類的歸屬、毀滅與永恆。魯邦三世的第一部劇場版把前衛與日本粉紅色情電影融合的很好。
像那樣的東西
森田芳光
落語會隨年代落魄,青春也會落幕,日本卻不會完蛋。像落語那樣的東西,像青年時代那樣的東西,永遠也概括不了,正如我們通過高清修復技術看到的帶有顆粒的像八十年代那樣的東西。終わり。
日本動畫電影&私人映畫選片/塔塔君
真人電影選片/北村勇志、塔塔君
前言/北村勇志
文/塔塔君、北村勇志
美工/Hey yo, I'm just like my country, I'm young, scrappy and hungry, and I'm not throwing away my s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