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圍包括日本的TV動畫+web動畫,為了更公正一點看待,所以是2020年內完結的為界限,在播出的不算入。
去年2019年沒有寫年度十佳,轉而寫了2010年代十佳(TARDIS | 幻研不客觀不公正榜:2010年代日本動畫十佳——謝謝你在10年代找到我),原因很簡單,去年的TV動畫實在是很失望,沒有能選出十佳。今年雖然有疫情侵襲,延遲播放的動畫一大堆,意外的觀感比去年要好。我的話,今年真要說,是平均素質較高,我瞄了一眼我的豆瓣評分,今年按嚴格了去打的話,結果TV動畫我只給了一部五星,也就是該榜單第一名。
今年的幻研不客觀不公正榜會稍微冷清一點,勇哥的J-POP榜會遲到但不會少,請各位再稍等一下。而另外,今年的好動畫電影也不少,因此也推薦幾部國內能在2020年看到的日本動畫電影(僅限2019以後上映的作品),放於TV動畫十佳榜單後面。
因為今年還是打算寫一些年終總結,所以嘮叨的話姑且放一邊,但有一些話還是復刻一下:
個人覺得榜單實際上是越私人越有趣,看待任何榜單都是需要求同存異。畢竟選片人都已經鼓起勇氣把一些有爭議的片子推上檯面,向大家展示私人的愛好了。
那麼,下面開始吧:
LoveLive!虹咲學園學園偶像同好會
ラブライブ!虹ヶ咲學園スクールアイドル同好會
監督:河村智之
比起前輩們的與自幼見證著成長的友人在團隊面前演說著共同的夢想,《虹咲》的夢想就像照應著solo偶像的模式一樣,是更為私密的關係性的傳達(可惜步夢與侑的關係線仍有脫節感),也是更自我的表達,這也是璃奈一集能夠成立的原因——逃避與懦弱也能轉化為偶像的個性。於「Love Live!」系列來說,破局並非只是故事模式上,而是從同一個夢想(同じ夢)到各有各的夢想(それぞれの夢)的轉變。
前說!
まえせつ!
監督:信田ユウ
很可惜,結尾沒收好。正如最後一集漫才表演人所示的覺悟:要以話語決勝負,然而作為描繪搞笑藝人的動畫,決勝負的恰恰不是聽得見的話語,而是隱藏於話語背後的「反應」。這不只是局限於觀看表演的觀眾反應,「反應」這一機制早已處處深藏於生活之中,正因為她們作為表演者的同時也是感知著小小周遭世界的觀眾(片中經常強調段子來源於生活的經歷),我們屏幕前的觀眾才能巨細無遺地同享著情緒與感受。因此,這些少女們每一次的轉變並不需要多餘的話語來做總結,不需要聯結過多的定義,她們的困窘、大悟、不甘、開懷,那些質樸而複雜的情感,早已顯現並交集著我們共同生活的中心。
昨日之歌
イエスタデイをうたって
監督:藤原佳幸
較為滿意之餘又相當可惜,藤原佳幸監督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大刀闊斧的改編基本能內部自恰,然而也因此從第一話就失掉了某種東西——這麼說可能很玄乎——並非是我在閱讀原作時那種浸入作品的悠長的時間感,而是動畫版已經沒有那麼多躊躇的陰鬱,取而代之的是輕快積極的從零到一,而非從負到零。
《昨日之歌》的漫畫也是今年初讀,這也是我今年第一次看冬目景的漫畫(一起一直想找機會看),沒想到一部漫畫讓我直接愛上了冬目景。動畫版的改編在我看來正如上述並非是那麼緊貼原作,但作為獨立的作品來看,動畫是內恰的。我也為這部作品寫了一篇文章:
漫畫 | 「我們」為何需要唱起《昨日之歌》
第8名
異獸魔都
ドロヘドロ
監督:林祐一郎
油然而生的荒誕感都有種在失控和收斂之間遊走,應該說被控制到恰到好處的程度,木村真二的功勞不止是重現《惡童》裡配合3DCG的美術,在原作本已具備足夠想像力的基礎上,構造的髒亂又奢華的視覺,似乎有一個可信的異都社會在運轉,(K)NoW_NAME的音樂也同樣可塑,無論視聽都有著完整且自恰的異化狀態,這方面可以說是與原作各有千秋。
房間露營△
へやキャン△
監督:神保昌登
それぞれのキャンプ、それぞれの人生。
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 第二季
かぐや様は告らせたい?~天才たちの戀愛頭脳戦~
監督:畠山守
比第一季更強,比第一季更好,就是求赤坂少畫點正劇。
隱瞞之事
かくしごと
監督:村野佑太
育兒喜劇的同時,也是創作者之歌。被《少年JUMP》壓垮也好,爛俗結局自我吐槽也罷,最終都是為了到達某個中心而選擇的荒誕工具。漫畫家創作作品,也在作為父親為女兒創造切實的未來,我們與創作者一起共同在做的,實際上是將某個懸於半空的虛無縹緲之物落到當下此處的現實,無論是個人的回憶也好,亦或者是作品也好。
體操武士
體操ザムライ
監督:清水久敏
較為乾脆利落的意猶未盡,無意中觸及了好萊塢動畫裡最流行的類型:中年危機題材,然而直接對標中年危機類動畫未免過於粗鄙。
本作將故事放在雅典奧運日本男子體操隊奪冠之前的2002年,卻絲毫不提此後既定的輝煌,轉而將這之前日本體操的黑暗期與「武士」的中年危機重疊。雖然是虛構的個體的故事,但也包含了一種關乎集體記憶的傳記敘事的思維在其中:在已知的宏大歷史表面中發掘不為人知的個體內面。這一意義上,Leo兩年後在芭蕾舞界重獲新生已是相當明顯的轉喻。
別對映像研出手!
映像研には手を出すな!
監督:湯淺政明
想起的是友人的一句話:「動畫是最好的電影。」當然,這個觀點大概很多人都不相信,不過本作的中心便是這個「相信」。這個作品沒有過於縝密的故事鋪陳與引人入勝的戲劇衝突,然而本作讓你相信這個似乎仍然是東方威尼斯的日本小城空間,也影響著其他人相信動畫是最好的電影。當水崎氏的父母看過女兒做的動畫,並誇她做出了非常棒的「表演」,以這種鮮少會出現在非動畫觀眾嘴巴的說法來評價動畫時,這是本作最最天真的情節,也是比起本作中各種被描繪出來的世界,更讓我熱淚盈眶的情節。
聽我的電波吧
波よ聞いてくれ
監督:南川達馬
不得不說,冬目景和沙村廣明這一對學姐弟的改編動畫同季度爭豔是真的有意思,能看出來兩位都鍾情於舊物。無論是漫畫還是動畫都側重於圖像的表達,何況前者還是聲音缺席的媒介,在這個時代下依舊相信聲音能傳達出不受限制的畫面,最終影響著詳實地進行著的日常,大概是相當浪漫的懷舊情結了。
黃金神威 第三季
ゴールデンカムイ 3期
監督:難波日登志
想起大地丙太郎對時代劇裡對峙的兩者關係的類比是少女漫畫。於本作這個季度聚焦於配角的故事,正是之間飄忽不定的關係(包括片子所呈現的情緒的節奏)才形成了時而理解時而誤會,時而相遇時而分別——如此超越簡單二元對立的關係。他們作為百年以前的亡靈,他們並非是埋沒於歷史洪流的眾生,而是徵服性地把某個時代落下帷幕,又創造性地打開新的時代。他們不願被叫作「過去」,就連配角們也在把「過去」當作活生生的「當下」來演繹。
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映畫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新恐竜
監督:今井一曉
曾經作為《你的名字。》製片人的川村元氣這次寫了個頗具《你的名字。》色彩的《哆啦A夢》(但並不是世界系)。若說「世界系」是「你」與「我」的小小關係越過了具體社會直接作為世界流動之中心,那麼《新恐龍》則關於「我們」的小小成長推進了凝滯的時間與歷史的意識。《新恐龍》於《大雄的恐龍》來說,後者是小小的「我」學會了保護弱者,送恐龍歸鄉是大雄對自己善良本心以行動的再確認,那麼前者的恐龍不僅是弱者,還是大雄的分身,歸鄉的動作於系列作來說是回歸原點,於大雄則是面對弱點尋回自我而重新出發的成長。宮崎駿說:「主人公大雄不會成長這一點很有趣。」但站在大雄所生活的這個巡迴往復的小城日常第50年,世界因小小少年的前進而成為了當下,大雄他也小小的長大了一點。
我的2020年最佳動畫電影,啥也別說了,我寫了長文:
動畫 |《大雄的新恐龍》與不得不從循環中出發的「新大雄」
この世界の(さらにいくつもの)片隅に
監督:片淵須直
有著「更多一些的角落」的2019版,最終通往的絕望、絕望之後的希望更具備說服力。信念被摧毀後爆發出來的極端情緒,不只是特定於「以暴力讓人屈服」的國家的國民生活中,還可以貫通到他處空間,當下今日。時代不只是宏大歷史的組成,也需要「更多的角落」,或是在那搖搖欲墜的韓國國旗中,或是這部對歷史的截面以輕拿輕放的作品中。
サイダーのように言葉が湧き上がる
監督:石黑恭平
*日本原定今年5月上,結果推遲至2021年6月25日上映,但已經在今年7月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映過了。
鈴木英人的畫面沒有大海,只有群山環繞的小鎮田野團地路地,以及成為街頭文化的俳句,就註定是一個在舶來與傳統之中尋找平衡的作品。若舒展開來說,便是關於追尋自媒體直播和黑膠唱片兩個時代的載體(記憶),以及語言的符號與聲響的落腳點。在曲終之時,唱片傳出的音樂、文字的聲音在突破了豎屏畫幅的現實中相遇,一切時間止於破局了不浪漫的當下、那個直白且內斂靈動的中點。
空の青さを知る人よ
監督:長井龍雪
依舊是不完美的岡田麿裡作品,但同時又是一部長井龍雪的電影。從《未聞花名》將童年終結,到本片長大成為成熟的人那一遲到許久的瞬間的捕捉。這大概應該是岡田秩父三部曲的完結篇了吧?秩父無非還是岡田那個秩父,至少前兩部中,從未有過如此俯瞰自己故裡的視角。如此釋然的天空可不止是生於秩父的岡田所屬,不如說一直都是長井龍雪的目光駐留之處。
劇場版 Gのレコンギスタ Ⅱ ベルリ 撃進
監督:富野由悠季
該說一個曖昧的詞——少年感。富野塑造帶有「少年感」的少年依舊有一手。
ガールズ&パンツァー 最終章 第2話
監督:水島努
一如既往充實踏實的運動長鏡頭,一如既往目不暇接的人物表演,一如既往的各種太準太狠的水島努。
劇場版 響け!ユーフォニアム~誓いのフィナーレ~
監督:石原立也
非常喜歡一個點睛之筆:《利茲與青鳥》是私人的話,那本篇自然是開放的群像的,但手機豎屏拍攝的演出精準地將臺下的觀眾(《利茲》)與臺上的角色吻覆,多次輕巧地將時間拉回至曼妙的私人空間。
以上便是本年度的日本動畫,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端,依舊希望日本動畫還是能繼續保持活力,我也希望能依舊我、以及你們的動畫愛好繼續持續下去。那麼,年度總結見!延伸閱讀:
TARDIS | 電影、疫情、革新:最能代表2020年的四部日本動畫
TARDIS | 幻研不客觀不公正榜:2010年代日漫十佳
TARDIS | 幻研不客觀不公正榜:2010年代日本動畫十佳——謝謝你在10年代找到我
TARDIS | 2018年幻研年度不客觀不公正榜單:日本動畫番劇十佳 (番劇這個詞不嚴謹,不沿用了)
TARDIS | 2018年幻研年度不客觀不公正榜單:日本漫畫十佳
TARDIS | 現象、女性、新生:最能代表2018年的四部日本動畫
TARDIS | 2017年幻研年度不客觀不公正榜單:年度十佳五差日本動畫
TARDIS | 2016年幻研年度不客觀不公正榜單:動畫番劇篇
TARDIS | 2016年幻研年度不客觀不公正榜單:漫畫篇
文&排版/塔塔君
美工/勃雞下山
本文由塔塔君撰寫,轉載請在幻想現動研留言。
動畫 | 漫畫 | 映畫 | 播客
音樂 | 小說 | 趣談 | 玩樂 | 有聊 | 一遊 | 節目
幻想實驗室
次元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