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為了吃值得特意飛一趟,大家好像都忘了這個地方

2021-02-09 艾格吃飽了

 

 

在喜歡的餐廳,吃盤豉油雞

大班樓是我很喜歡的香港餐廳。近幾年都沒拿星,坊間傳說原因是店家拒絕。香港的都會傳說很多,作不得數,但餐廳的整體水準,其實是極好的。

可以點豉油雞,粵港一帶本來就講究吃雞,水平極佳:

大班樓不僅講究用本地的好食材,也講究各種調味料,標明能在廚房熬製的,就不用成品。醬油自然用得好,又以多種調味料與香料去配雞,口味很好。

皮嫩肉滑,有很好的雞香氣,也因為皮肉之間有一層很香的雞油:

另一道很精彩的菜是花雕蒸花蟹浸陳村粉

花蟹新鮮壯實和調味上佳都是最基本的,浸在湯汁裡的陳村粉糯軟且香,要多吃點:

陳村粉用得比廣東市面上的偏厚,問了下服務生,說廚師會把原料處理得厚薄適宜,估計是為了更能掛住湯汁。

點了生炒骨,菠蘿咕咾做法,但不是唐人街中餐廳那種適合外國人口味的重甜酸,調味分寸感很好,排骨炒得很香,菠蘿有鑊氣又多汁:

目前餐廳主推另外一款糖醋排骨,做得也很不錯。

冷菜裡有一道醃小蕃茄配梨片,瞧著簡單,卻很見功力。蕃茄清甜又微酸,以多種香料去調味,有一點點香茅的香氣,很提香,又只有那麼一絲,不過火:

小蕃茄醃得比梨片甜些,於是盤中蕃茄的溫度比梨片略低,吃起來不會膩口:所有講究盤中食物溫度的餐廳,都是好餐廳。

甜點可以試試店家的子姜冰淇淋和枸杞冰淇淋,記得子姜的一定要先吃,因為一點淡且清新的薑汁香氣,吃完枸杞冰淇淋後會被蓋住:

左邊是子姜,右邊是枸杞。

其它菜都不錯,比如端上一盅魚湯,揭開蓋,就是一陣撲鼻的香氣。冷菜裡的九層塔花蛤牛舌,也很棒。點菜聽服務生介紹就好。

我的看法:

懂看一碗雲吞麵,找自己喜歡的吃

香港的雲吞麵,1 個 1 兩重的乾麵餅,配 4 粒雲吞,稱為「細蓉」。

一碗「細蓉」端上桌來,湯匙插在碗裡,4 粒雲吞臥在面底,上層的面要浮浸在清澈的湯裡,這樣才能保持面爽口彈牙,雲吞也不會幹:

三星的龍景軒與二星的新同樂,套餐裡都有面。添了芥蘭苗,擺法一絲不苟,但貴餐廳的小吃,終歸容易有「酒店味兒」,少煙火氣,全世界皆然。

面、雲吞、湯頭,是「細蓉」的三個要素,不同的店有不同的做法。

首先是。吃下來最喜歡的還是傳統的銀絲面,夾起一小撮半透明般韌勁十足,入口蛋香濃鬱,爽口精細,鹼水味不重,很討喜:

香港的雲吞麵,著名的有麥記系列的,麥奀忠記、麥兆記、麥明記都是麥家開枝散葉的。米其林一星的何洪記,是麥家的徒弟開的。他們用的都是銀絲面。

然後是雲吞。用湯匙把藏在碗底的雲吞翻出來,小小一粒,帶著一條金魚尾,又薄又滑的雲吞皮裹著一整隻蝦:

港式雲吞主要兩種形狀,圖上的金魚尾,和桌球狀的。

咬一口,能看到白裡透橘的蝦肉,彈牙且鮮:

最後是。傳統的大地魚湯,澄清透澈,更能突顯雲吞和麵條的色澤和口感。有的店家還會撒一把蝦籽,有股濃冽的香氣,挺喜歡的:

這是麥兆記的湯。麥家的幾家我們吃下來,最喜歡這一間。

一般桌上還會有各種調味料,辣椒醬是最常用的:

麥奀忠記的辣椒醬,帶點酸味,直接吃口味略怪,搭麵湯卻很妙。他們用的是本地辣醬老字號餘均益的產品。餘均益的門店在西營盤,最後會寫。

我的看法:

麥家的雲吞麵,我自己最喜歡的是天后的麥兆記,其次是上環的麥奀忠記

米其林一星的何洪記開在銅鑼灣,地點最方便,但需要排隊。口味過關。

機場出口的何洪記分店,水準也及格,沒時間的話落地就試一碗,也可以。


吃名貴的粵菜館,不妨試試套餐

列星的名貴廣東菜館,我比較喜歡的是新同樂,去的是尖沙咀店

建議點套餐,是因為比起零點,套餐對廚房的流程要求水平高得多。內地即使是三星的餐廳,套餐也做得……一塌糊塗。這是去香港的貴廣東菜館,值得一試的體驗。

當天套餐裡的兩片烤乳豬,要喝一聲彩:

皮脆肉香,滾燙又嫩,一般小店即使是名店,普通客人也難吃到這個水準的。

看起來是西菜做法的牛肋骨,一吃便知道是中廚手筆。醬汁有一種馥鬱的香氣,牛肉鮮嫩入味,很好吃:

新同樂以魚翅為招牌,套餐之外零點了一煲,湯汁極好,令人印象深刻:

我不是魚翅愛好者,試菜目的點一煲。

Fine Dining 餐廳往往會為套餐配成套的葡萄酒,稱為 Wine Paring 。新同樂當天配的基本都是法國酒,風味典型,到位,不出錯:

Wine Paring 也是考較餐廳水平的,目前內地餐廳做得好的也很少。

新同樂如果零點,可以試試招牌的百花乳豬件,套餐裡的牛肋骨也是招牌。滷水豬腳不錯,還有一個金包銀絲腸粉,腸粉裡包蘿蔔火腿炸油條,也好吃。

我的看法:

中環餐廳很少有歡樂的,這家例外

在上海恒隆廣場工作的青年,也許會給你推薦後面一條小街上的義大利小飯館,因為「整條街的義大利人都會來這裡吃午飯」。但問中環的青年才俊們,中環有沒有什麼有意思的小餐廳,往往瞠目以對。

是的,中環大約房租太貴,留下來的都是一溜米其林星級貴餐廳。10 年前我頻繁去香港出差時就吃,現在還是那個差不多的味兒。無聊。

渣打銀行地下室裡的卅二公館,是中環難得的有趣餐廳。當然,仍然很貴。

這間餐廳沒有窗子,光線極暗,要從大堂一層層走下去,頗有探秘感:

從裝修到音樂,整個是 20 年代紐約《了不起的蓋茨比》風格。

音樂是這樣:

所以你要歡樂地點一杯時髦的雞尾酒

隔壁那壺是壽眉。在香港點茶位我一般都點壽眉,上海很少有。

菜單上不乏適合拍照發 Insta、Facebook或朋友圈的「網紅」感食物,比如這隻藏著一枚流心鵪鶉蛋燒賣:

好吃呀,也很貴。頂上不出意外灑了魚子醬和金箔。

但點只當紅炸子雞(有些餐廳管這叫脆皮雞),也是上等水準的好吃:

皮薄脆,雞肉嫩又多汁,皮下照樣有香噴噴的雞油,棒。

但最意外的是餐廳招牌的烤鴨。如果你覺得北京 1949 全鴨季的烤鴨還不錯,那這裡的鴨子要……好吃得多:

北京烤鴨有不同流派,用 1949 舉例,是我覺得這裡大約是這類時髦的風格。烤鴨和上海的小籠包一樣,並不難,但難的是把原料、餅和每個烹飪服務環節都講究起來,所以市面上真正好吃的不多。在香港能吃到這個水平,挺意外的。

最後點了甜點試試。菜單名會顯得特別網紅……比如草莓醬油冰淇淋

但實際上是小清新的海鹽奶油巧克力口味,沒記錯的話草莓下配了馬斯卡彭奶油,很經典不出錯的搭配。

其它也點過一些菜,廣東菜水平都是過關的,但都貴就是了。最後不含酒大約在人均港幣千元左右。

我的看法:



今年最引人注目的二星法餐,是這家

中環的二星法餐和義大利餐們無疑都是好吃的,沒去過完全可以一試。但今年最引人注目的二星餐廳,是 Ta Vie 。也在中環,陸羽茶室對面。

這是前龍吟香港主廚的自營作品。日本人的法餐如今在全球高級廚界都是叫得上號的,尤其是整體氣氛和套餐的節奏,都有極強的自我風格,很有意思。

Ta Vie 的食物技藝,放在香港是一流的,Wine Paring 也很用心思。這是一間很好吃的餐廳,值得一試。但我自己並不是最喜歡,後面說理由。

當天套餐一共 9 道,挑幾道印象深刻的說。第一道螢火魷魚凱撒色拉上來,你大概就能明白主廚的思路:

螢火魷魚是現在日本高級料理店裡的應季食材,右下角配的是螢火魷魚的肝醬,這也是日本高級料理店的常見思路。配上凱撒醬、芝士碎和生菜,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第 5 道的鮑魚,上蓋模擬了鮑魚殼,連氣孔都惟妙惟肖:

鮑魚蒸得到位,本來就是日本高級料理店主廚的看家本領,同樣以西餐的醬汁思路來配。

主菜的和牛肉,配有馬山椒醬汁,和一小滴紅酒醬。炭烤的牛肉處理得要令人喝聲彩:多汁,鮮嫩,帶著微微一絲燻烤的香氣。

樸葉裹著牛肉,以日本人最喜歡的炭烤法去處理。旁邊那朵是舞茸,也是貴日本菜館裡的常見食材。

原本套餐是 8 道,當天額外插了一道海膽意面,海膽甜,面身裹著薄薄的海藻,刻意保留了一點鹹腥氣息,很清新,也很能讓人記住:

主廚對餐廳的定義是「純淨、簡單、應季」,這道菜就很典型:看起來很簡單,但刻意讓你想起海的氣息。

最後的甜點是簡單的草莓蛋白霜,但罩著一層透明的糖殼子,配上器皿,挺妙的:

把糖殼子敲碎了,一起吃。

是好吃的餐廳。但我為什麼不太喜歡呢?因為主廚自況的「純淨」和「簡單」貫穿始終,你幾乎都能想得出寫評論的臺詞。比如這是入座時的陳設,精心設計的餐桌頂光籠罩下,一個空酒瓶卷著當天的菜單:

「一段孤獨而明亮的旅程即將展開,帶著探尋的意味。」這是我寫的臺詞,喜歡麼?

點了全套的 Wine Paring ,也印證了我自己的趣味(和主廚八字不大合):8 種酒裡用了兩種中國葡萄酒,從口味上說,搭配當天的食物有更好的選擇,但主廚就是喜歡用,是覺得和餐廳氣氛特別搭吧:

尤其是第二支莎當妮,桶味有點做作。但餐廳同時提供兩種 Tea Paring ,用全套的茶來配餐,價格也低不少,建議嘗試。我沒點,是因為其中有生普洱茶,個人體質原因不大在晚上喝,容易睡不著。

我的看法:



好了貴餐廳寫完,讓我們進入歡樂的燒鵝環節

去香港吃燒鵝,到底吃哪家呀?事實是燒鵝也和北京和烤鴨一樣,為你單做一隻容易好吃,但要一直穩定在高水準上就難。

就最近週遊的經驗,跑遠一點,去元朗買天鴻燒鵝吃,很開心。這家也是本地人的名店,中午 11 點開到三點,傍晚 5 點開晚市。挑了傍晚第一撥吃,燒鵝剛出爐,點了只鵝腿,皮脆,鵝肉又軟又香,醬汁滋味複雜而濃,好吃呢:

本著開玩笑的態度,特意要求點左腿,結果店家給了。香港人有一種迷之迷信,就是燒鵝的左腿比右腿更好吃。聊備一格。

可是當天被震驚到的是花雕白切雞。粵港的白切雞本來就是好吃得不得了的東西,也都很講究。再以花雕醉滷口味做,作為江浙人民,吃得極高興:

另外有一例滷豬蹄配海蟄,多汁軟嫩,贊:

元朗太遠,光為燒鵝跑一次有點不划算。另外有一家雲吞麵館叫好到底,在米其林推薦上,口味做法和麥家流派不同。但我最喜歡店裡的蝦籽,新鮮且香,灑在麵湯煮軟的蘿蔔上,好吃:

比起澳門一間出名的蝦籽麵店來,我更喜歡這家的蝦籽。在香港,無論貴餐廳還是小飯館,上來的蝦籽通常也不如這家妙。如果去元朗,可以買一瓶帶回來。

還有一間叫小糖鈕的甜點店,吃得出主廚以前是服務貴餐廳的,有些配方的分寸感很好。用本地食材,法式做法,吃得下可以去試試:

玫瑰荔枝酪,那兩朵玫瑰花是灑糖烤脆的香蕉片,類似法式甜點裡常用的橙子片。

我的看法:


最後,我們來看看有什麼能買的

新同樂的 XO 醬和龍景軒的素 XO 醬(記得買素的):

要是懶得去,也可以到中環文華東方(不是置地文華)的餅屋買 XO 醬,順便帶一小罐玫瑰醬,抹吐司好吃。  

Pierre Hermé 馬卡龍。喜歡馬卡龍的同學不要錯過,IFC 就有,正好上飛機前去買一盒手拎回來:

餘均益全套醬我都買過,通常都有一種銳利的辣。其實我覺得都有更好的選擇,不一定要去背回來。但店鋪在西營盤,這一帶最近開了不少時髦的小餐廳,老唐樓、菜市場和時髦小店湊在一起,可以去逛逛玩一下:

最出名的辣醬,是雲吞麵湯絕配。也許廣東同學可以帶回來,(不怕被店家打的話)隨身帶一小罐出去吃雲吞麵。

陳意齋我的印象就是貴婦牌零食店,各種牛肉乾、話梅和燕窩糕,用來送人體面且特別美。但是惟一我覺得非常好吃、值得去買的是蝦籽扎蹄。其實就是滷腐皮卷,層層裹了蝦籽,好吃:

每天都在午餐前被本地人搶光。記得 11 點前到。不過要帶回來,就只能上飛機前去買。上海的惠食佳最近也在推這種老式點心,味道差遠了。

我的看法:



這篇寫不下的,下次可以再寫

其它零散也吃了一點有趣的餐廳。比如杭州菜館天香樓的龍井蝦仁做法很特別:

不同於杭州龍井蝦仁以淮揚做法溫油滑熟的方式,帶一點炒過的鑊氣,蝦仁表面極香,內裡生嫩,又倒上大量龍井茶汁,活色生香。作為杭州人,下次去香港還想再吃一盤。

陸羽茶室,我一直喜歡當年舒淇為路易威登香港城市指南做的陸羽茶室音頻,配上照片覺得非常美。不過這是間極有中環價值觀的餐廳,我們吃飯時發生的趣事,比食物更好玩:

還有開在工廈裡的法餐廳,搭貨梯上去,聽得到樓上印刷廠的倉庫一直在扔包裝箱:

食物價格合理,點最低的套餐,也覺得沒有錯過什麼。

三星的 BO Innovation 所在一帶,有很多精彩的小餐廳比如法式牛排店、韓國菜和芝士蛋糕店,時髦又有趣。

或者,香港人民喜歡的日本居酒屋是什麼樣的?

這一篇太長,下次有機會慢慢寫。

本文感謝我的朋友王斌先生的幫助。

本文為親身消費體驗,

艾格吃飽了與其沒有任何利益關聯。


上海、北京、深圳、杭州、成都、南京和汕頭的餐廳

可至菜單欄全文檢索


·

純粹私人的餐館、淘寶食物與菜譜推薦。

關於食物,我不是比你懂得更多一些,

只是比你花了更多的冤枉錢。

相關焦點

  • 蘇州這些地方哪怕只為了吃,都值得特地跑一趟!
    小編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歡旅行, 不是為了瞻仰古蹟,不是為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也不是為了拍照發朋友圈,他們只有一個目的—— 吃!!!今天要說的,就是一些「哪怕只為了吃都值得特地跑一趟的地方」。做一個奮不顧身的吃貨!
  • 哪怕為了吃,都值得跑一趟的地方
    今天先帶你們來了解一下汕頭這地方有什麼特色美味吧說到吃,外省人眼裡廣東人是什麼都敢吃的主;說到好吃,大家都認可的廣東潮汕美食是不可跳過的一個地方。美食家蔡瀾說「食在廣州,味在潮汕」;可見,要到廣東尋味,根就在潮汕。
  • 這15個地方,只為了吃吃吃都值得去一趟!
    滾滾紅塵帝王都,悠悠歲月百姓城。秦兵馬俑,漢未央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千年歲月裡在這六朝古都有多少故事被埋葬,或許只有西安的美食知道。乾隆魚頭自然與乾隆帝掛鈎,且不說其由來有著相當深的歷史淵源,單單是這道菜富含的蛋白質、膽固醇等營養成分,怎麼也值得一嘗。
  • 杭州動車12分直達,這個杭州絕美小城,為了吃都值得去一趟
    很多人沒聽過它,它是徐志摩先生的故鄉,就是那位多情的浪漫詩人,也是著名學者王國維的故鄉,喜歡文學的人只怕聽到這個名字都想來朝拜。  這片靈氣十足的土地實在養育了太多文壇大家。海寧,這個好聽的名字就取自「海洪寧靜」之意。
  • 有什麼地方讓你「哪怕只為了吃都值得特地跑一趟」?(上篇)
    200家以上美食的經驗和大家分享臺灣有哪些美食值得一吃由於不小心整理寫出了50000多字的臺灣美食攻略,但是微信文章限制了每篇文章不能超過20000字,所以分三篇文章和大家分享啦。混搭的裝修風格由餐廳按照當天的海鮮統一配置,最低好像4500臺幣一桌,適合至少七八個人吃。知道這家餐廳的原因很神奇,我們在澎湖島的夜釣小管船上幫朋友過生日,有船上的臺灣朋友加入慶祝隊伍,後來聊天得知其中一位是這家海鮮餐廳的老闆,旁邊有一個臺灣阿姨一直在誇他家好吃。回到臺北後,就跟朋友們一起去了這家餐廳。環境屬於大排檔類型,人滿為患!
  • 為了這十三種潮州美食,都值得你特意走一趟
    經過數年的相互聯繫交流,潮州也逐漸成為一個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地方,得到了海內外各界人士的稱讚,特別是這裡的美食堪稱一絕,令人心馳嚮往。今天就為大家盤點13種不可錯過的潮州美食。廣受好評的牛雜粿條大家都曉得潮州牛肉好吃,殊不知潮州的牛雜也很出名,特別是搭配粿條的牛雜,成為潮州人三餐都可以接受的美食之一,江湖地位很穩固。潮州的牛雜粿條用料豐富,牛肉丸、牛筋丸、牛百葉、牛心、牛腸、牛筋等都可以下,甚至可以說,只要是牛身上可以吃的都有,任君選擇。
  • 為了這十三種潮州美食,值得你特意走一趟
    經過數年的相互聯繫交流,潮州也逐漸成為一個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地方,得到了海內外各界人士的稱讚,特別是這裡的美食堪稱一絕,令人心馳嚮往。 今天就為大家盤點13種不可錯過的潮州美食。
  • 這座城市,為了吃值得專門跑一趟.
    很多人對於韓國料理的認識都起源於韓劇,泡菜、烤肉、拌飯、炸雞.不管是什麼料理,劇中人狼吞虎咽的吃相總能讓屏幕後面的我們直咽口水。Chi老師去過好幾次首爾,比瘋狂購物更讓人念念不忘的是那裡的美食,如果有時間,好想再去狠狠吃一通啊。首爾都有哪些值得一吃再吃的餐廳?
  • 飛一趟能"吃"3頓...
    據說她們飛一趟溫哥華國際線能吃"三頓"呵呵,貴圈真亂最近過去曾是空姐的Youtuber「天菜娘娘」拍片分享了飛機上的秘密用語這個「Crew Meal」大家有聽過嗎?不過吃Crew Meal的風險極大天菜娘娘感嘆:「機上最髒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廁所,第二個就是機長室」看來這些機長都很會玩而且很有可能在吃了
  • baby新髮型重回十六歲,美得大家都忘了問她「小腹隆起」的事了
    比起直說「baby沒有懷孕」,當事人的態度似乎更傾向於「我就說到這兒,你們猜吧」,當然,這些也只是橘子君的直覺而已,每家藝人團隊對待緋聞的方式都不同,咱們這些吃瓜路人就「尊重並理解吧」233333咳咳,說了這麼多
  • 《抖音》我們放肆的生長只為了能回去一趟歌曲介紹
    很多朋友玩抖音的時候都聽到過這樣的一個背景音樂「我們放肆的生長只為了能回去一趟」,這是什麼歌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抖音我們放肆的生長只為了能回去一趟的歌曲內容。很多朋友玩抖音的時候都聽到過這樣的一個背景音樂「我們放肆的生長只為了能回去一趟」,這是什麼歌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抖音我們放肆的生長只為了能回去一趟的歌曲內容。
  • 為了吃,特意打卡這些國內城市?且慢!
    名將張學良,竟然為了吃搶別人的廚子;大文豪魯迅,竟然為了吃跑遍整個北京城;詩人孟浩然,竟然為了吃把自己的命也搭上。現代人呢?被一部部美食紀錄片和一張張熱騰鮮活的動態影像所支配。那些製作精良的美食紀錄片一邊勾引著我們的胃,一邊成就了這些地方美食。
  • 《抖音》我們放肆的生長只為了能回去一趟歌曲分享
    「我們放肆的生長只為了能回去一趟」這一句歌詞大家熟悉嗎?有關這一首歌,其實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一位歌手最近剛剛上線的一首新歌哦!那麼,大家知道這一首歌叫什麼名字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各位玩家小夥伴帶來了《抖音》我們放肆的生長只為了能回去一趟歌曲分享,有不清楚的玩家可以一起來看一看。
  • 飛南極,飛著念經,賣油條!疫情中的航空公司,為了自救真拼盡腦洞了
    >和贊這樣事兒君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才能繼續跟大家分享每個開懷大笑或拍案驚奇的好故事啦~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各行各業都受到了相當大的衝擊,遭受損失最嚴重的,莫過於全球的航空業。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從今年4月開始,全球大部分國家都出臺了類似的規定:不允許一般人員乘飛機跨城市流動,無論國際還是國內航班,乘客都無法坐飛機從一個城市飛去另一個城市。這樣的規定讓航空業大受打擊,不讓坐飛機遷移了,那還靠什麼賺錢?!樹挪死,人挪活。
  • 飛去高雄吃芒果的周末,就像是去了一趟羅湖
    在東港可以帶一些手信,推薦櫻花蝦和魚鬆。筍沙拉在深圳吃過,K哥帶回深圳讓我們嘗過,挺爽脆的。至於豬腳,還算是不錯,醬料夾雜著蒜末。檳榔在屏東和南投都有種植,而吃檳榔更成氣候。K哥吃檳榔的速度很快,我們常常把車停到檳榔店門口。K哥嚼著檳榔,漫著青香,搖下車窗,嘴裡漏風地用臺語往店裡喊:老闆,菁仔兩百。
  • 差一點忘了我們會飛
    她說「你傻啊,我混過去的,人很多,你小心一點繞過量身高的地方就好了啊。」於是我也順利地溜到了拿報名表的地方,發報名表的老師抬頭對我說「你量了身高嗎?」「量了量了」「好的,你把你身份證拿過來一下填下表。」我頓時蒙了,由於根本沒做報名的打算,身份證放在家了。我望著姚琪傻眼,他說「沒事我現在幫你回去拿。」可不巧的是,這個時候報名的人漸漸少了起來,量身高的老師回頭看到了我,問「你量了身高嗎?」
  • 【吃在寶島米其林】值得特地跑一趟去吃的餐廳
    米其林餐廳,水平都是贊贊的!去了小島,都值得讓你繞道去吃一個幾頓。今天只說咱喜歡,或者說不僅好吃,還有城市特色的、廚師個性的。兩師傅強調當地用菜,蔬菜是籤約有機農場提供,鴨是宜蘭鴨(臺灣的好鴨,你會發現,各大廚不約而同挑「宜蘭」這個地方養出的鴨。)
  • 在這樣的地方與飛爸相遇,絕了
    :我(仙氣飄飄的中國窮女學生)和飛爸(大我7歲的瑞典悶騷靦腆商科男)這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兩個人,咋就湊在了一起,還碰撞出了愛的火花子?我去火車站旁的麵館憤憤不平地吃了一碗臊子拌麵外加兩個小菜(心大肚也大),便準備進站回北京。我的火車是兩點半,進站後,我就坐在下圖這個地方等。(好不容易找到的廊坊車站的圖片,真珍貴啊)👇
  • 《2021最值得去的美食城市》榜單,明年也要吃得開心哦
    今年我又重新遊了一遍廣東,立馬給大家帶來安利了。廣東有兩個地方一直讓阿球念念不忘,一個是順德(去年推薦過),一個是潮汕(今年安排上了)。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吃,我把內心認為值得推薦的店鋪都列好了,直接拿著這兩份攻略說走就走就沒問題。
  • 【厲害】溫州、廈門考察團來一趟瀘州,對這個地方讚不絕口
    【厲害】溫州、廈門考察團來一趟瀘州,對這個地方讚不絕口 2020-05-09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