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世界各地的劇院業正經歷凜冬。
倫敦西區劇院關停狀態將至少持續至8月2日、外媒報導莎士比亞環球劇院若9月前無法營業可能會破產……中國的劇院業經歷了約四個月的停滯,多部話劇、音樂劇等發出延期和退票的公告。
直到5月29日,上海文化廣場的音樂劇集錦音樂會《2020529530》拉開線下演出重啟大幕,同一天,音樂劇《魔女宅急便》成為疫情後首部開演的劇場作品。
5月12日,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印發《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其中規定劇院等演出場所觀眾人數不得超過劇場座位數的30%,這也讓本就難以盈利的劇場業不敢貿然復工。
「不演等死,演了賠死」,《魔女宅急便》製作人賴毅感慨。
在全國各地絕大多數劇場仍處在未復工狀態的當下,外賣點播、線上公演、預售周邊……劇場演員、製作公司各出奇謀自救。
音樂劇《魔女宅急便》演出現場照,圖源觀眾
5月12日30%上座率的新規定出現後,音樂劇演員孫豆爾在微博發聲,「因為疫情大家已經快沒飯吃了」,「這個行業可能挺不過這個夏天了」,「線上演出只能解決燃眉之急,不是長久之計」。
5月15日,曾主演《謀殺歌謠》《我是月亮》等音樂劇和話劇的演員蔣奇明開始在微博找工作。
演出最多的一年,蔣奇明演了六部戲,他每年有近200場演出,一年差不多有300天在舞臺上。年初演完最後一場音樂劇《拉赫瑪尼諾夫》後,由於疫情原因,這幾個月他都是賦閒在家。
蔣奇明是一個沒有籤約任何劇團的演員,「在國外,就算你沒有籤約劇團,但當你演完一定的場次,工會組織把你認定為專業演員後,當你賦閒在家,工會就會給你發一些補助金」,蔣奇明介紹,在中國,體制外的個體戶演員其實很多,沒有工會,沒有基本工資,沒有政策保障,大家的收入基本來源於排練費和演出費。
排練費基本上是按天給,按演員級別,從100元到300元不等,剛畢業的學生甚至50元一天都有可能。小體量的戲一般排練三、四十天,大戲則可能有三個月的排練期。單場演出費則是七、八百到兩、三千的區間。
絕大多數演員並不像鄭雲龍、鄭棋元等著名音樂劇演員那樣,還有商業活動等其他收入來源,演出停擺,意味著很多個體戶劇場演員沒有演出費和排練費,陷入無收入的窘境。
蔣奇明希望通過自己找工作的微博,讓大眾認識到劇場演員目前的生存現狀,「確實是沒有收入,需要找到合適的方式去掙錢」,蔣奇明目前找到了便利店的工作,一來掙錢,但更重要的是為演員生涯積累素材、體驗生活。
5月20日,音樂劇製作公司繆時客推出了全新的「定製音樂劇計劃」——可以團購也可以私人訂製,可以協調想看的演員卡司,可以選擇任意城市,你在哪裡,音樂就在哪裡。
這個被視為音樂劇「點外賣」的舉措,被網友評論「讓我想起了以前大戶人家請戲班子」,有劇迷感慨「活久見,被逼成啥樣了」。
繆時客可供「叫外賣」的劇目及其舞臺要求
蘇州姑娘軒瑩迅速行動了起來,在微博上開始組織劇迷們團購。
軒瑩此前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生活了多年,在國外看過不少百老匯經典音樂劇。今年3月,軒瑩看了綜藝節目《聲入人心》,才開始了解國內的音樂劇圈,沒想到一入坑就遭遇了疫情,劇場演出難以開展,「所以就很想組織成功,去看自己想看的劇」。
繆時客提供選擇的劇目裡,有一部百老匯重金屬音樂劇《搖滾年代》,軒瑩和群裡的劇迷姐妹們商量後選擇了這部,「因為看完《聲入人心》,我算是鄭雲龍的粉絲,他在採訪裡說過《搖滾年代》的角色是他最喜歡的,而且這部劇其他的卡司劉令飛和徐麗東也是音樂劇圈很出名的卡司,劇的題材也是我喜歡的」。
軒瑩告訴娛理工作室,《搖滾年代》劇目價格18萬元,再加上場租、裝臺、地接等費用,整體大概26-28萬元。
軒瑩用990元+座位的上海人民大舞臺做了一個票板,票價初定880元/1080元/1280元,根據30%上座率的售票模式,各票價位置各佔三分之一,如果有290人,可以確定成團。當然,如果粉絲們願意付更高的票價,人少也可以成團。
軒瑩組織的「音樂劇叫外賣」群的群公告
目前,軒瑩的群裡有71個劇迷,基本都是通過《聲入人心》這檔綜藝節目,成為了中國音樂劇的受眾,劇迷們最想看的卡司也是鄭雲龍。
「鄭雲龍不接受預定,其他的可以根據需求協調檔期」,繆時客回復了眾多前來諮詢的粉絲。
軒瑩預測,這次的團購不一定能成行,「很多人都是衝著鄭雲龍去的,可是聽了他不接受預定之後,很多人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我雖然喜歡鄭雲龍,但他能不能來演對我的影響沒有那麼大。因為他本身就是想推廣音樂劇,我因為他的原因了解了音樂劇,也知道了很多好的演員和劇目,的確是想真正去看音樂劇,所以我還是特別希望能促成這件事。如果實在不行的話,這個群就做一個粉絲群也挺好,我看到劇目的開票信息也會發在群裡,鼓勵大家去看。」
鄭雲龍在《搖滾年代》中出演搖滾巨星Stacce
在成都和武漢,也有兩撥劇迷在組織這樣的「音樂劇叫外賣」,軒瑩了解到,他們也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人很難湊齊。
作為繆時客定製音樂劇項目的對接負責人,呂學平坦言具體落實會遇到許多的問題,只能通過不斷磨合協調去一步步解決。
「一是卡司問題,大家想看的演員不一定有檔期,還有一些觀眾想加入他們喜歡的新卡司,但可能演員和角色並不契合。二是地點問題,現在很多政策並沒有完全放開,比如去武漢或者去外地巡演,要怎麼落實和地接,也很複雜,目前看來的確是上海最方便。三是我們的劇目對舞臺的要求也很高,會要求多大的劇場,有多少吊杆和設備,所以每部戲價格也不低,最終能否成功演出確實是個未知數。」
對於這個引起劇迷熱議的「叫外賣」新形式,呂學平坦言其實這是個營銷上的叫法,企業團單一直都存在,只是疫情期間首次向粉絲開放,沒想到粉絲的執行力和購買力都很強。
「演出公司和劇院需要項目推,通常也會和製作方達成劇目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而在疫情開始之後,類似的演出項目也逐漸擱置了。
由於沒有專業的官攝團隊、專業的官攝成本高達百萬等等原因,如今中國的音樂劇基本都是無官攝狀態,如果錯過了劇場演出,就再也沒機會看到完整版本。
但疫情期間,中國歌劇舞劇院出品、鄭棋元主演的音樂劇《一愛千年》打出了」全國首部線上首演音樂劇」的概念,會員花費6元、非會員花費12元,就可以在視頻網站看到76分鐘錄製好的正片。5月19日上線當日,臺前幕後的主創還參加了線上直播的首演禮。
《一愛千年》的總運營和策劃方四海一家副總經理於婷婷透露,如果沒有疫情,該劇原計劃今年上半年開始線下巡演,但直到四月份,疫情仍舊沒有解除,於是想到了把線下演出搬到線上進行首演,「在疫情期間想為演出事業做出一點什麼,希望大家關注到音樂劇和演出行業整體的發展。我們覺得無論如何無論多少,稍微付一點線,把大家的觀演習慣培養起來,我們想打造全新的演出項目的運營模式。」
《一愛千年》劇照,鄭棋元飾許仙,孫媛飾白蛇,陳夢姿飾青蛇
8月16日,《一愛千年》才會和平臺方做最後的分帳票房結算,但截至五月底,於婷婷得知的數據是,已經有破10萬人次的觀看量。
但這個觀看量仍比預期的要低一些,「可能是首演之後,大家反饋的問題比較多,導致量就停滯在剛開始上線的那個階段了,後期沒有特別大的增進」,於婷婷分析,「但這次我們沒有做過任何輿論方向的引導,都是讓網友自由點評,我們也是想收集更多觀眾的真實評價,然後讓劇目更好的成長。」
預計在8月底,《一愛千年》將開始20場規模的線下巡演。在於婷婷看來,線上首演不僅是一次行業性的突破嘗試,更重要的功能是搜集線上反饋,在之後的線下演出中改進和完善。
「以前在線下演出,一場觀眾充其量1000人,你只能聽到這1000人的反饋。但現在線上首演關注量多了,評論量多了,讓我們立馬就能獲知觀眾集中反饋的問題。距離線下巡演還有一段時間,我們有充足時間去升級。如果直接進行線下演出,巡演計劃都安排好了,基本沒有時間進行大改。」
線上首演後,觀眾反饋的一大問題是故事講的是白蛇傳,但臺詞卻過於現代直白。於婷婷表示,最初詞作者是希望對這個傳統故事做一次顛覆創新,但是根據目前的觀眾呼聲,線下演出時還是會遵循傳統進行修改。
另一大問題是線上版有明顯的剪輯,故事不夠連貫,「線上播放確實有更嚴格的審查,但線下演出中大家會看到完整版」,於婷婷說。
《一愛千年》劇照,鄭棋元飾許仙,孫媛飾白蛇
音樂劇《變身怪醫》雲集了鄭雲龍、阿雲嘎、劉令飛平行三卡,可謂今年最受市場矚目的劇目。
根據原定計劃,此輪《變身怪醫》將於7月拉開全國巡演大幕,但目前仍未開票。
《變身怪醫》2020巡演安排
劇目還未開演,5月15日,《變身怪醫》的周邊產品線上小店已經宣布營業。
提前售賣周邊,一定程度上也是製作公司提前回收成本自救的方式。
據於婷婷介紹,《一愛千年》上線後,周邊產品差不多有十幾萬元的售賣規模,目前劇目還未進行線下巡演,這個售賣成績已經是比較理想的。之前做引進劇《鐵達尼號》時,四海一家拿到了衍生品的開發權,成本把控和製作都由中方負責,再和外方進行版權分帳,對於這樣的大IP,那次的周邊售賣達到了幾十萬。
四海一家的相關周邊
劇場演員的日常直播、各種線上音樂會也在疫情期間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5月30日起,由微博、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流行音樂事業部、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聯合發起的系列線上音樂劇演唱會《暖場》將貫穿六、七月,用六場免費網絡直播的方式,給觀眾帶來音樂劇直播互動體驗。
劇場演出有時間、地點、人數限制,而線上直播可以在任何地方觀看和回看,拉近了觀眾和劇場的距離,也給更多作品和舞臺演員一個線上宣傳的機會。
線上的大流量入口讓劇場人看到了宣發的更多可能性,「我想以後劇本朗讀會、彩排聯排,都可以通過直播的形式呈現給大家,也是一種宣傳的手段」,於婷婷說。
音樂劇《變身怪醫》面試日記
5月29日19:30,疫情後的首部線下演出劇目——中文音樂劇《魔女宅急便》在上海正式開演。
《魔女宅急便》疫情前已經開票,原計劃在5月29日到6月1日期間上演六場,疫情後「劇場上座率不超過30%」的新規定出現後,《魔女宅急便》由於整體銷售率超過了30%,為了儘可能保證已經購票觀眾的利益,劇方又新增了兩場演出。
劇迷繁星看了六一兒童節那天的《魔女宅急便》,進劇場的手續包括出示隨申碼(上海版健康碼)和量體溫,觀演過程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內場所有人都按照票上的座位間隔入座,周邊商品則是提前在淘寶店拍下,備註座位號,工作人員事先裝好袋子放在座位上。演出票是電子票無接觸掃碼,劇方準備了紙質紀念票,也是直接放在座位上。
《魔女宅急便》購票界面,座位都是隔座出售
謝幕的時間比往常要短一些,開燈之後就有工作人員督促儘快離場。劇院的SD活動(註:音樂劇的傳統,演員卸妝下班出來的時候,會在SD門口也就是演職人員出入口和劇迷們互動)都取消了,明確通知不會有互動活動。
「這次票基本都賣光了,身邊有朋友特地從外地來看,感覺大家真的憋了很久」,繁星感慨。
劇迷繁星的紀念票
而為了如約在劇場與觀眾相見,製作方也是頂著巨大壓力。
「不演等死,演了賠死」,製作人賴毅坦言,「但是我們希望音樂劇《魔女宅急便》的按時演出的決定,能給市場一個信號、給演員們一個希望、給劇場人一些信心、告訴大家劇場開始復甦了。」
四海一家副總於婷婷介紹,如果一部劇目想做到收支平衡,國有院團有國家補貼,也需要達到五成左右的上座率,商業演出項目基本要達到六七成,海外引進項目則需要七八成的上座率。
賴毅也透露,非駐演的中型音樂劇上座率要達到65%-70%才能盈虧平衡,所以,《魔女宅急便》每場只能有30%上座率,還加演了兩場,的確是頂著巨大虧損舉行了這次上海站的演出,「但如果可以重新點燃疫情後音樂劇市場信心,那麼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因為如果這個市場一直一蹶不振,我們後續的項目都要』死』。」
《魔女宅急便》開演前,劇迷軒瑩拍攝的上座率
結語
再多的自救方式和線上演出也比不上一句「劇場見」。
各大劇方都在積極促成後續演出的正常進行。
聚橙音樂劇總經理俞心悅透露,目前國外引進劇比較困難,籤證還沒放開,涉外演出報批也未恢復,原定下半年的引進劇也一直在和外方保持溝通,國內製作方面,許多同行們都在爭取把劇延期到11、12月左右。
四海一家副總於婷婷表示,如果報批順利,硬著頭皮也會演出,他們負責的國外引進項目《劇院魅影》,原定明年1月份從廣州開始巡演,目前已經商量好了幾種應急方案,努力確保明年的演出不受影響。
好消息也在陸續傳來:陝西人藝版話劇《白鹿原》將於6月19-20日在南京上演,倪大紅、史可出演的話劇《銀錠橋》將於6月30日-7月1日在蘇州開演,各地劇場逐漸按下「復工鍵」,國家大劇院從6月2日起對公眾有序限流開放參觀……
我們等待封條全部揭下,大幕全面重啟的一刻。
推薦閱讀
主筆專欄
點擊標題可閱讀更多娛理精彩內容
臺劇文藝復興 我們都是湖北人 90後三十而立
疫情下的綜藝 疫情下的劇組 疫情下的電影人
疫情下的臨時工 疫情下的電視人 疫情下的影視行業
疫情下的新人演員 訓練生節目版權費調查
偶像公司CEO談新人標準 音樂綜藝修改歌詞之謎
影視劇綜藝配音 粉絲運營請就位 青春有你四色解碼
國產劇濾鏡調查 韓國N號房事件 清平樂背誦天團
慶餘年 囧媽 寄生蟲 想見你 安家
花木蘭 三千鴉殺 王國 青春有你2
張國榮 鞏俐 湯唯 梅小青 孫儷
黃曉明 佘詩曼 李宇春 許光漢 邱澤
黃軒 孔雪兒 樓姐樓炅擇 劉維 黃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