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準排名
文|標準排名分析師 李霞
責任編輯|王東升
綠色要聞
2019年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城市佔比46.6%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城市佔比46.6%。若不扣除沙塵影響,337個城市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城市比例為42.7%。337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2.0%。PM2.5平均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與2018年持平;PM10平均濃度為67微克/立方米,比2018年下降4.3%。
2019年,168個重點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2.7%。按照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評價,環境空氣品質最差的5個城市依次是安陽、邢臺、石家莊、邯鄲、臨汾。
點評:整體來看,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果進一步鞏固。但環境空氣品質相對較差的城市還需努力。
2019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4.1%
日前,生態環境部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48.6億噸標準煤,比2018年增長3.3%。煤炭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57.7%,比2018年下降1.5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23.4%,比2018年上升1.3個百分點。年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8年下降2.6%。
此外,在碳強度方面,經初步核算,2019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8年降低4.1%,完成年度預期目標。
點評:隨著我國節能減排的推進以及大力推廣清潔能源等措施效果顯著,2019年我國單位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均同比下降。
部分地區可能出現臭氧中度汙染
日前,生態環境部公布6月上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
6月上半月,全國大部擴散條件總體較好,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以臭氧為主。華北、華東、東北、成渝地區和汾渭平原等地部分城市可能出現臭氧中度及以上汙染過程。
其中,6月上半月京津冀及周邊區域中北部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區域南部以輕度至中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為臭氧。其中,7-9日以及11-15日,區域中南部可能出現臭氧中度至重度汙染。
點評:臭氧已成為影響夏季空氣品質的首要汙染物。其中,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汾渭平原6月至7月為臭氧汙染最重月份。通常臭氧超標時段一般集中在午後氣溫較高、陽光較強的時段,在此期間大家儘量減少外出及室外活動。
河北省從大氣汙染治理「後進生」變「優等生」
近日,在生態環境部4月例行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稱讚河北省的大氣治理工作。
2019年秋冬季,河北省空氣品質更是改善明顯,全省PM2.5平均濃度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優良天126天,同比增加14天;PM2.5日均濃度峰值為16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2.3%;8個傳輸通道城市均超額完成秋冬季改善目標。
近幾年,在全國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倒數10名中,2014年河北佔了7個,2019年河北縮減到4個;在2019年168個重點城市空氣改善幅度排名中,河北保定排到了正數第5名。
點評:近幾年河北省的大氣汙染治理效果顯著,空氣品質狀況改善明顯,是多年來持續的標本兼治措施的效果體現。
綠色城市
2019中國綠色城市指數TOP50第8名北京將發放122億元消費券
6月3日,北京市政府在「北京消費季」媒體吹風會上宣布,將於6月6日開始,全面啟動發放電子消費券,以加快恢復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市場回暖,推動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其中,北京市消費券包括面向在京消費者發放的專項消費券、智能產品消費券和面向城鄉低保、特困和低收入家庭等困難群體,社區工作者、一線醫務人員等群體發放的特定消費券。「京券」將採取22億政企專「券」聯發+100億平臺萬「券」齊發的模式,共同讓利消費者,強力激發消費熱情。
點評:疫情期間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被抑制,北京此次發放122億元的消費券,形成多方參與下的乘數效應,發揮消費券項目在促消費、擴內需、保增長的槓桿作用。
2019中國綠色城市指數TOP50第49名連雲港獲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獎補
近日,江蘇省財政廳為對2019年度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工作予以獎補,下發了2020年度全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獎補資金。連雲港市共獲得15449萬元,約佔全省資金總額20%,其中灌雲縣獲得4512萬元,灌南縣獲得9751萬元。
目前,灌雲縣臨港產業區化工集中區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2萬噸;已建成1萬噸/年危廢焚燒項目,3萬噸/年焚燒項目正在建設。連雲港化工產業園區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3.45萬噸;實現危廢焚燒能力4.8萬噸/年、廢酸處理能力26萬噸/年、廢溶劑處理能力1.94萬噸/年。
點評:近年來,連雲港市在依法依規關閉不達標化工生產企業的同時,下大力氣整治提升化工園區基礎設施水平,此次獲得江蘇省獎補也是其工作效果顯著的佐證。
綠色地產
2019中國房企綠色信用指數TOP50第10名龍湖集團籤約武漢TOD及產城融合發展
6月4日,武漢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與龍湖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據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將整合各自優勢資源,結合軌道交通TOD及產城融合發展戰略,優化區域功能,拓展城市空間,積極探索新型業務,共同打造城市新名片。
據悉,2016年龍湖集團進入武漢,目前已投資12個住宅項目、自持6座大型購物中心、27家冠寓,龍湖智慧服務籤約面積也超過了600萬平方米。
點評:龍湖對TOD領域的探索已有近17年,截至2019年底,龍湖已開業TOD項目近30個,以TOD為核心的全業態開發面積約900萬平方米。
2019中國房企綠色信用指數TOP50第24名融創中國5月銷售恢復去年同期水平
6月5日,融創中國發布公告稱,2020年1-5月,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407.0億元,累計合同銷售面積約1022.1萬平方米,同比分別減少13.88%及9.11%,合同銷售均價約13770元/平方米。
5月,融創中國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451.8億元,同比增長1.8%;合同銷售面積約319.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合同銷售均價約14130元/平方米。
點評:2019年全年融創中國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5562.1億元,同比增長21%;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約3828.5萬平米。2020年融創中國銷售目標定位6000億元,目前完成率23.45%。
2019中國房企綠色信用指數TOP50第47名美好置業2019年歸母淨利潤同比減少73.12%
6月5日,美好置業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美好置業實現營業收入36.59億元,同比增長45.19%,歸母淨利潤6688.66萬元,同比減少73.12%;歸母扣非淨利潤為6051.13萬元,同比減少74.97%。
報告期內,美好置業的房產業務銷售籤約額67.38億元,銷售面積58.15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築業務2019年籤約訂單38.97億元(主要為EPC工程項目)。
點評:對淨利潤大幅下降,美好置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裝配式建築業務處於培育期,尚未開始貢獻利潤。房地產業務板塊預售項目期末預收款項達90億元,但尚未達到結算條件。此外,華中地區是美好置業核心重點區域,業務主要圍繞武漢開展。
綠色金融
綠色債券標準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亞洲金融》雜誌公布「2020亞洲金融國別大獎」名單,興業銀行憑藉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優異表現,獲得「中國最佳可持續銀行」年度大獎。
興業銀行深耕綠色金融已14載,除了在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的效益,興業銀行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現也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面對疫情衝擊,興業銀行發揮綠色金融專業優勢,累計為疫情防控環保企業提供綠色融資逾70億元,成為企業復工復產的有力支撐。
點評:從率先開闢國內綠色金融市場,到成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興業銀行深耕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理念並非流露於表面,而體現在方方面面的實踐中。
綠色科技
首個固體生活垃圾氣化發電項目在福建提前併網通電
6月1日,福建省連城縣的福建龍迪潔能科技有限公司垃圾處理廠成功通電,這標誌著國內首個固體生活垃圾氣化發電項目正式併網。
福建龍迪潔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的固體生活垃圾氣化發電項目,是國內目前固體生活垃圾通過氣化發電的首個「一站式」規範落地項目,總投資達1億元。
目前,該垃圾處理廠全廠設備均處於運行調試狀態,6月18日正式投產發電。項目一期建設可處理垃圾達65噸/天,日均向電網輸送電量約15000千瓦時,二期建設可處理垃圾達195噸/天。
點評:據悉,該項目採用「固體生活垃圾氣化發電」無害處理成套設備和氣化前置處理技術,日處理260噸固體生活垃圾,能有效解決連城縣城區及周邊鄉鎮生活垃圾處理問題,有力提升連城生態保護和汙染防治能力。
綠色汽車
第32批免徵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公布
6月3日,據工信部網站消息,工信部會同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對企業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了審查,公布了《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三十二批)名單。
本批次《目錄》包括283款車型,其中含乘用車52款(純電動乘用車49款,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3款)。這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第30批和第31批名單後,再一次擴大補貼範圍。
點評:4月四部委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宣布新能源汽車補貼延續,加上三批名單,覆蓋了廣泛的廠商和車型的補貼範圍。
綠色國際
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逾675萬例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6月6日18時33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過675萬例,累計死亡逾39.5萬例。其中,美國有26個州超過半數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來自長期護理機構;歐洲多國進一步解除防疫限制;日韓均出現疫情反彈;拉美疫情形勢持續嚴峻。
點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國多點爆發並快速擴散蔓延,全球攜手抗疫是最強的武器,目前海外形勢嚴峻,抗擊疫情仍不能疲軟。
綠色曝光臺
東莞精熙光機環汙拒不整改連罰達319萬元
6月5日,東莞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2020年環境違法十大典型案件。其中,東莞精熙光機有限公司超標排放大氣汙染物,東莞市生態環境局責令其立即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11萬元罰款。
然而,經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在複查時發現,其拒不改正超標排放生產廢氣的行為,便依法對該單位實施按日連續處罰,共處319萬元罰款。
點評:企業達標排放本來是應盡的義務。但一直以來,環保違法成本低,讓一些企業不履行達標排放義務,對加強汙染治理不上心,此次連續處罰也是對企業的嚴肅警告。
本文首發於標準排名,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