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婉約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作品極富音韻美

2020-12-24 騰訊網

周邦彥(1057年—1121年),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詞人。他精通音律,曾創作出不少新詞調。

周邦彥的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

北宋時期,以蘇軾為代表的詞作表現出詞與音樂逐漸分離的傾向。而周邦彥卻相反,他要求詞的格律十分嚴謹,極度重視詞與音樂的配合,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非常規範。

如此強調格律的結果顯而易見,周邦彥的詞注重抑揚頓挫,讀起來朗朗上口,極其富有音樂美。以至於在當時,上至貴族、文士,下至樂工、歌女,都愛唱周邦彥的詞。

今天,本文用下面這五首周邦彥的詞,來品味一下極富音韻美的詞:

《拜星月慢》

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水盼蘭情,總平生稀見。

畫圖中、舊識春風面。誰知道、自到瑤臺畔,眷戀雨潤雲溫,苦驚風吹散。念荒寒、寄宿無人館,重門閉、敗壁秋蟲嘆。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這首詞是根據唐教坊曲改編來的。這個詞調最開始就興起於周邦彥,這首詞應是正體,後來也有不少詞人根據這個詞調進行填詞,如南宋吳文英、南宋周密、明末清初尤侗。

這首詞是詞人在追憶自己與秋娘的情事。上片寫兩人初見,下片寫分別後獨自一人的寂寞悽清,既表現了詞人對愛情的執著,又表現了相思的痛苦。

《關河令》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悽冷。佇聽寒聲,雲深無雁影。

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詞牌名「關河令」原名為《清商怨》,古樂府有《清商曲辭》,因為曲調大多是哀怨之音,所以叫《清商怨》。此詞調以晏殊《清商怨·關河愁思望處滿》為正體,後來周邦彥以晏殊詞中的「關河愁思」句,更名「關河令」,又名「傷情怨」。

這首詞上片寫黃昏的羈愁,下片寫夜深不寐的悽苦,以時光的轉換為線索,表現了蕭瑟深秋中作者因人去樓空而生的悽切孤獨感。

《應天長》

條風布暖,霏霧弄晴,池塘遍滿春色。正是夜堂無月,沈沈暗寒食。梁間燕,前社客。似笑我、閉門愁寂。亂花過,隔院芸香,滿地狼藉。

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又見漢宮傳燭,飛煙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強帶酒、細尋前跡。市橋遠,柳下人家,猶自相識。

詞牌名又名《應天長令》、《應天長慢》,此調分小令、長調兩體,小令始於韋莊,長調始於柳永。這首詞以迴環起伏、跌宕有致的方式抒發了詞人沉鬱惆悵的心境。

《夜遊宮》

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沈沈千裡。橋上酸風射眸子。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

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不戀單衾再三起。有誰知,為蕭娘,書一紙。

詞牌名又名《念彩雲》、《新念別》、《蕊珠宮》,此詞調最早見於宋代詞人毛滂的詞集《東堂詞》。這是一首傷離懷舊的詞作,通過時空推移,景物變化,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最後點出「為蕭娘,書一紙」,戛然而止,餘韻悠然。

《綺寮怨》

上馬人扶殘醉,曉風吹未醒。映水曲、翠瓦朱簷,垂楊裡、乍見津亭。當時曾題敗壁,蛛絲罩,淡墨苔暈青。念去來、歲月如流,徘徊久、嘆息愁思盈。

去去倦尋路程。江陵舊事,何曾再問楊瓊?舊曲悽清。斂愁黛、與誰聽?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關情。何須《渭城》。歌聲未盡處,先淚零。

這首詞是周邦彥自創的詞調,宋詞中僅此一首。上片寫津亭送別,下片寫別後重逢,全詞迤邐寫來,觸景傷情,情調悽清沉鬱,情如流水,自然委婉。

周邦彥的詞調子低沉,比柳永更典雅含蓄。其注重音律和諧,是婉約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開南宋姜夔、張炎一派詞風。

晚清著名詞家陳廷焯(1853—1892年)在《白雨齋詞話》中稱讚說:「詞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蘇、秦之終,後開姜、史之始,自有詞人以來,不得不推為巨擘。」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稱讚說:「美成深遠之致,不及歐、秦,唯言情體物,窮極工巧,故不失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創調之才多,創意之才少耳。」

相關焦點

  • 婉約派集大成者,北宋詞人周邦彥
    周邦彥是北宋末年著名的婉約派詞人,他是浙江人,出生於書香門第。後人稱他為「婉約派集大成者」、可以和柳永媲美的婉約派詞人。周邦彥青年時比較落魄,有人評價他「疏雋少檢」。翻譯成現代漢語是,文辭不出眾,生活放蕩不羈的意思。到底他做過什麼事,讓人這樣蔑視,史書中沒有記載。他24歲參加科舉,離開家鄉,開始了遊歷生活。
  • 《玉樓春》:周邦彥寫了一個怎樣的愛情故事,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
    說到宋詞和宋代詞人,周邦彥是繞不開的一個重要詞人。在北宋「婉約派」詞人中,周邦彥是最後一位大家,他在繼承前輩詞人的詞風基礎上,開拓創新,在詞作中融入了多種創作手法,尤其是在慢詞的創作中融入了鋪敘的方式,極大的拓展了詞的敘事功能。
  • 這是周邦彥有名的一首詠古詞,將兩首唐詩融入其中,渾然天成
    上完高中,不一定讀過周邦彥的詞,但是讀《宋詞三百首》自然越不過周邦彥這個人。他在詩詞歌賦上皆極為擅長,行文頗喜歡用典,詞風婉約,被後人稱為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創始人,在宋元明清的各家詞論中,則是多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杜甫)」。周邦彥一生所填詞作頗多,著有《清真居士集》,只可以未能流傳到近代。
  • 周邦彥一首很感人的詞,每一句都充滿了濃濃愛意,寫盡了相思之苦
    現在提起宋詞可能更多人會想到蘇軾、歐陽修、辛棄疾、秦觀、柳永、李清照等人,其實還一位大名鼎鼎的周邦彥也是不容忽略,他的詞清新脫俗,風格多樣,而且他也是婉約派是具有代表性的詞人。真正能夠代表宋詞的還是婉約派,並不是以蘇軾為首的豪放派,李清照在她的《詞論》中,對於蘇軾的詞是持批評的態度,認為他的詞不像詩,也不像詞,反而是更推崇周邦彥和柳永,認為他們兩位的詞才最正統。
  • 周邦彥筆下30句驚豔了歲月的詩詞
    周邦彥,北宋文學家,宋詞「婉約派」的代表詞人之一。其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
  • 詞家之冠——周邦彥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自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為北宋末詞壇壇主,既是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又開啟並沾灌著南宋如姜虁、吳文英等婉約一路詞人。所以葉嘉瑩先生說周邦彥是一個「結北開南」的詞人。周邦彥的集子有楊澤民、方千裡、陳允平三家和詞,今存《片玉詞》10卷,《彊邨叢書》本;另有《清真集》2卷,集外詞1卷,《四印齋所刻詞》本。《宋史》說周邦彥在少年的時候,「疏雋少儉,不為州裡推重,而博涉百家之書」。
  • 周邦彥:一個人在外漂泊久了,便會不自覺想念起家鄉來
    讀書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選擇,孔子說「學而優則仕」,或許孔子自己都不曾料想到,這句話成了千百年來無數讀書人追求和前進的方向。雖然一朝做官風光無限,光宗耀祖,但個中的辛苦,也只有當事人自己能體會,千萬人過獨木橋,求仕之人雖多,但能考上成功升官發財的人,卻是少之又少。能考取功名,已經是萬幸,而一旦踏入求仕途,卻又是路途兇險非常。
  • 「詞家之冠」周邦彥《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雲樹開清曉
    周邦彥的詞名很大,長期被尊為婉約詞「正宗」,在南宋很受士大夫的推崇。他繼承前人,吸收提煉,發揚光大,為婉約派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是「婉約派」之集大成者,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他所創出的格律派之風,使婉約詞在藝術上走向高峰。伶人歌妓都以能歌周邦彥詞為榮。所以在後來很多酒宴中,那些玲瓏女子婉轉而歌的便是周詞。如這首《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疏籬曲徑田家小,雲樹開清曉。
  • 周邦彥詞中的「香」
    周邦彥作為婉約派詞人的集大成者,他的《清真集》中大量使用香字,既是中國人審美的特殊體現,也是其婉約詞風的其中一個原因。香作為一種生理上的快感,是嗅覺上的享受,由於其生理反應明顯而被認為缺乏精神性,所以在西方往往把香排除在美感之外。
  • 這個人一定是周邦彥
    如果說蘇詞一派追求創新自由,在意真情流露,那麼周邦彥的詞恰恰是與他們相反的。周邦彥的詞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周邦彥前期的詞,敏感細膩是一大特色,但也有種少年天真。「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這一句被王國維評為「得荷之神理者」,角度獨特,寫出了荷葉的玲瓏可愛。初陽曬乾了荷葉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潤圓正,微風吹過,好像舉著荷葉跳舞。
  • 精雕細琢的周邦彥:一個在北宋詞壇被推為巨擘的詞家正宗
    如果說唐詩是立意高遠,那麼宋詞便是浪漫而多情,尤其是婉約詞,宋朝的文人用纖麗而綿細的文字,為我們編織了一幅閒雅而不輕薄,辭語工麗而不淫豔的畫卷。這一幅幅畫卷裡,宋朝的書生也都是青衫揮毫,唇紅齒白,風流飄逸,溫潤如玉,其中讓人不能忽視的當有周邦彥的姓名,畢竟連色藝雙絕的李師師也對其青睞有加,可見其魅力之大了。
  • 「「賤」說詩詞」田為,讓詞的格律規範起來
    大家都知道,詩詞格律是中國古典詩詞形式美與內容美的高度集合。詩的格律產生於南北朝,規範於唐中期。那詞的格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規範的呢?就如詩中的律詩,有著嚴格的要求,字數、平仄、對仗、起承轉合都按修辭、審美、音韻等原則規定。有「文之精者為詩,詩之精者為律」的說法。關於詞,詞調與體的變化和創造原是沒有限制的,是根據韻律的作者自由創調和變體。康熙《詞譜序》:「詞寄於調,字之多寡有定數,句之長短有定式,韻之平仄有定聲,杪忽無差,始能諧合。」
  • 五位婉約派最著名的代表,每人一首成名作,你幾乎都會背誦!
    宋詞在整體風格上,又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是以範仲淹、蘇軾、辛棄疾為代表。婉約派代表人物非常多,有柳永、晏殊、歐陽修、秦觀、李清照、李煜、溫庭筠等等。相對於氣象恢弘豪放派來說,婉約派更是側重兒女情長,語言圓潤,重音律邪婉具有符合中國人個性的婉轉之美。婉約派更是被世人喜愛和流傳,我們來欣賞下五位婉約派最著名的代表,每人一首成名作「詞國皇后」李清照,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 婉約派「一代詞宗」秦觀十首代表詞,第一首便流傳千古,字字悽美
    宋詞婉約派,音律婉轉和諧,語言清麗,給人婉柔之美。婉約派代表人物很多,比如柳永,歐陽修,李清照等等。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婉約派一代宗師——秦觀,欣賞他筆下魅力無限的詞。秦觀是蘇軾的高足,他當官之路也是有由恩師蘇軾舉薦。
  • 詩詞大會:一首溫香暖玉詞,引出「詞中老杜」周邦彥
    雖然這些都是經不起對敲的杜撰故事,但是無風不起浪,周邦彥當時肯定也辦了不少這種事,所以這種花帽子也自然扣在了他頭上。其實除了周邦彥的花邊故事,他對詞的貢獻,是在文學史上無論如何都不能忽略的。周邦彥創出整飭(zhěng chì整齊有序)字句的格律派之風,使婉約詞在藝術上走向高峰。
  • 唯愛周邦彥歌妓詞,深藏道思與書卷氣
    宋詞雖然繼承唐五代詞唯美唯情的琦豔傾向,但宋代理學思想和道家思想盛行,為宋詞婉約細膩、情致婉孌風格的形成營造了適宜的氛圍,因此宋詞既有唐五代詞唯美唯情的綺豔傾向,又有不語涉塵下的書卷詞,使得宋詞中的歌妓詞清麗脫俗,更顯婉約細膩的情懷、閃爍著人性情感之美,更富有音樂節奏之美。
  • 李師師是周邦彥的紅顏知己?真實的周邦彥敢與皇帝爭風吃醋嗎?
    一個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被《四庫全書》評為「詞家之冠」的天才文人。一個是北宋的青樓名妓,能歌善舞,深諳詩詞。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的兩個人物卻在民間傳說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更是被多部野史、小說所記載。他們兩個的愛情故事是真實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