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影音中國 說說《後會無期》裡面的音樂

2021-02-15 影音中國

看過《後會無期》的人一定都會記得電影裡面的音樂和歌曲,印象裡已經很久沒有那麼多好玩的歌出現在國產片中了。韓寒顯示了他獨特的音樂品味和初執導筒的躍躍欲試。

首先說說原創配樂小林武史,他鼎盛時期在日本的名氣基本上和小室哲哉齊名,但整體還是比小室哲哉差一些,沒有那麼高的唱片銷量。所謂宗師,不但要自己NB,還要有NB的門徒。最被中國觀眾熟悉的,莫過於小林武史監製的樂隊Mr.Children了吧,他們的那首『くるみ』MV家喻戶曉,直接影響了筷子兄弟的《老男孩》。 

小林武史

小林武史最大的成就,還是後來的My Little Lover。不僅僅因為唱片銷量,還因為他娶了樂隊主唱AKKO(可惜後來離婚了)。此外,小林還和女歌手一青窈傳出緋聞,這個一青窈演唱的『かざぐるま』就是《小時代》插曲《時間煮雨》涉嫌抄襲的對象。

除此之外,小林武史還擔任過《繃帶》『BANDAGE バンデイジ』的導演,以及多部PV(PromotionVideo)的導演。他合作過的導演還有篠原哲雄、小松隆志、三池崇史等,當然還有韓寒。

首先鄧紫棋的《後會無期》也是翻唱,這首歌原名是"The End of the World",作者是ArthurKent 和Sylvia Dee,是寫給Sylvia Dee死去父親的。

SkeeterDavis

原唱SkeeterDavis是美國著名的女鄉村音樂歌手,這張專輯1962年完成於鄉村音樂的老家納什維爾,不過卻是一首流行樂,最高到過Billboard最熱100的第二名。2004年,SkeeterDavis去世,葬禮上放的就是這首歌。所謂一輩子一首金曲的老藝術家,指得就是Skeeter Davis這樣的。

這首歌被無數人翻唱過,其中最經典的一版就是卡朋特,收錄自《日本演唱會精選集》。陳奕迅的《DUO 陳奕迅2010演唱會》也用過這首歌。很多電影裡都出現過這支金曲,包括薇諾娜·賴德和安吉麗娜·朱莉的《移魂女郎》,美劇《廣告狂人》,德魯·巴裡摩爾的《與男孩同車》,膾炙人口的《海盜電臺》。韓寒是看了美劇《穹頂之下》後發現的。

那首雄壯威武的《東極島之歌》,也是翻唱,來自電影《波拉特》片尾的"O Kazakhstan",這部電影講述了哈薩克屌絲主播波拉特到美國的「文化之旅」。這部作品的英文片名極其長:"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

薩莎·拜倫·科恩

這部電影的主演薩莎·拜倫·科恩,此人專演各種怪咖,嘲弄白人不遺餘力,雖然電影看似諷刺的是各種獨裁者、土鱉、時尚low貨,但實際上批判的還是白人的有色眼鏡。這一點和貼著屌絲標籤,嘲諷自己的《萬萬沒想到》完全不一樣。

薩莎·拜倫·科恩是猶太人,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基督書院,憑藉《波拉特》得過金球獎喜劇類最佳男主角。他平時在多檔節目中化身Ali G、Borat、BrünoGehard、Admiral General Aladeen等各色人物出演。簡單粗暴一點說,這是典型的高富帥裝屌絲。

再來說說王珞丹的手機鈴聲"QUE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這首歌在1956年發行,作者是JayLivingston和RayEvans,他們倆獲得過三次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分別是1948年的《脂粉雙槍俠》,1950年的《古堡殲仇記》,最著名的就是這首"QUE SERA SERA ",來自希區柯克1956年的《擒兇記》,這首歌的演唱者也是這部電影的女主角Doris Day。

Doris Day

歌名的出處來自義大利還是西班牙眾說紛紜,直接理解就是「由他去」,有人說是來自義大利語Che sera, sera的變體,在17世紀初期開始流行。JayLivingston之前看過一部電影《赤足天使》,片中一個義大利家庭把Che sera, sera當成是家族格言刻在石頭上,隨後他就記下了歌名,還把歌名變成了西班牙語的拼寫,理由很簡單,說西班牙語的人更多,歌更好賣。

演唱者DorisDay是那個時候的瑞茜·威瑟斯彭,能演能唱,風頭一時無兩。後來第三任丈夫Martin Melcher死了之後,她發現生意上的合作夥伴一直坑錢,後來為了賺錢,她不得不演電視劇和綜藝節目。Doris Day今年92歲了,還活著。

《女兒情》這首歌最早出現在央視版的《西遊記》第16集《趣經女兒國》,其實有兩首歌同曲不同詞,一開始女兒國國王對唐僧一見傾心,音樂是這首《女兒情》。歌的結尾,女兒國國王還對唐僧說,「為什麼世間還有像我們這樣的孤男寡女不能成雙成對?」充滿了挑逗。

而到了最後唐僧戰勝個人感情,繼續西天取經。還是那首曲,歌詞變成了《相見難別亦難》,從歌詞就能聽出女兒國王從奮不顧身到戀戀不捨,在那個含蓄的年代,這樣的處理非常有意思。

《女兒情》作詞是《西遊記》導演楊潔,作曲是《敢問路在何方》作曲許鏡清,許鏡清老師最近一直希望可以舉辦個人作品音樂會,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實現願望。前不久許鏡清老師還炮轟龔琳娜的《金箍棒》,其實老藝術家大可不必這樣。

萬曉利

電影中出現的《女兒情》是萬曉利翻唱的,來自專輯《你在紅樓我在西遊》。這首歌的歌詞非常有趣,「說什麼王權富貴,怕什麼戒律清規,只願天長地久,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一副反叛者的架勢。看了電影,你們就知道這歌詞裡面更多的深意。

片中還有一首可能不大被關注到的,馮紹峰和陳柏霖在小賣部吃飯,夾滷蛋那段,背景音樂是朱茵演唱的《追月》,作曲侯湘(原名李厚襄)是我國早期流行歌曲重要的創作人,而作詞唐書琛則是香港著名女導演唐書璇的堂妹,這位香港才女後來嫁給了盧冠廷,《一生所愛》的作者。

最後就是片尾樸樹的《平凡之路》了,要等到字幕出到一半的時候這首歌才會出現。其實這也不是樸樹十年以來的第一首新歌,2009年,他還演唱了《世界盡頭》,只不過那首歌是張亞東寫的。

相關焦點

  • 《後會無期》電影音樂完全解讀
    看過《後會無期》的人一定都會記得電影裡面的音樂和歌曲,印象裡已經很久沒有那麼多好玩的歌出現在國產片中了。韓寒顯示了他獨特的音樂品味和初執導筒的躍躍欲試,或者說,不顧一切都表達欲。客觀地說,他的音樂選得好,但用得一般,還是根據情緒走,和王家衛、昆汀、庫布裡克這些大神比起來,還差得多。不過,還是剛才那句話,已經很不錯了。
  • 【聽】《後會無期》電影音樂完全解讀 附那些年後會無期的離別之歌
    7月24日,韓寒電影作品《後會無期》正式上映,引得文青競掏腰包,文藝君且不劇透,先說說音樂,其實最愛《東極島之歌》,生是你的老百姓
  • 《後會無期》七大電影音樂深度解讀
    轉自 新浪娛樂 看過《後會無期》的人一定都會記得電影裡面的音樂和歌曲,印象裡已經很久沒有那麼多好玩的歌出現在國產片中了
  • 騰訊音樂娛樂「影音+」為影視定製音樂
    從《涼涼》《體面》,到《雪落下的聲音》《知否知否》,這些耳熟能詳的影視金曲都在音樂平臺上獲得了突出的成績。而每個爆款背後,都和騰訊音樂娛樂的「影音+」聯盟布局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繫。近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聯合上海國際電影節共同舉辦的「影音共聲」峰會正式落幕。
  • 瑞鳴音樂×馳生影音 好音樂配好設備專題
    中國的好聲音最具性格,爵士女伶,驚豔發聲,渾厚磁性獨特聲線情感豐富,迷人沉醉,美國、日本頂尖爵士大師才情流溢十足現場氛圍,英文經典邂逅中文典藏,歌曲首首動聽,完全美國、日本高水準編曲、演奏、錄製音樂,歐洲母版製造美國知名母帶工程師後期製作,製作人葉雲川精心打造深情溫暖作品,瑞鳴音樂跨國創作,力求國際水準,誠意奉獻。
  • 網易雲音樂電影單曲熱薦《小蘋果》到《後會無期》
    原標題:網易雲音樂電影單曲熱薦《小蘋果》到《後會無期》   近日,不少電影選擇暑期檔上線。而網易雲音樂也第一時間收錄了其中的主題歌和熱門插曲。不得不承認,這些電影音樂很好的為電影增添了氛圍,也起到了很好的預熱效果,有的甚至比電影紅的還早。
  • 史上最完整 《後會無期》電影原聲音樂大百科
    >粉絲互動訂閱號韓寒的首部電影作品《後會無期》上映正酣,大家對嶽父第一部電影作品表現都中肯又不失褒讚~無論是樸樹十年未見的全新作品《平凡之路》,還是脫胎於英文經典《The End Of The World》的《後會無期》,還是那首雄赳赳氣昂昂的《東極島島歌》,還有電影中出現的其他歌曲,讓我們對於韓導的音樂品位很有信心。
  • 後會無期,你有沒有關注過電影中的原聲音樂?也是挺值得回味的!
    鄧紫棋首次獻唱的《後會無期》同名歌曲,作為韓寒專門為電影製作的主題曲,其音樂表現本身與電影內容緊密貼合,同時也將原聲音樂的美學特色一展無餘。電影音樂與傳統音樂的差別則在於電影音樂無法離開電影主題思想以及其中對於人物的刻畫。人物之間彼此的矛盾都是音樂進行創作的源泉。電影所帶來的美學價值,除了電影本身的情節與主題之外,其彰顯的更是音樂的張力以及其想要傳遞的情感。
  • 《後會無期》遭批「沒故事」 原聲音樂獲好評(圖)
    記者通過實地採訪、網絡評論整理等方式調查發現,一個相對公允、客觀的大家普遍都能接受的說法是,《後會無期》是一部個性化、風格化的電影作品,帶有濃鬱的「韓式文風」。  喜歡《後會無期》的觀眾大讚電影的「作品性」。文字工作者張小姐評論說,「《後會無期》超過預料之外的好看,有新鮮的私人悟性電影的標籤呼之欲出。」
  • 九首歌 觀後會無期的世界觀(《後會無期》電影音樂史上最全總結)
    》又顯出了幾分悲涼;而在2013年的《激戰》當中,Ania的女聲版,又讓張家輝飾演的過氣拳擊手配合著在澳門海邊、街頭的刻苦訓練,迸發出不一樣的悲愴感。到了《後會無期》裡,韓寒也是個飽受流行音樂侵蝕的好孩子,所以更能看出當中他對於選擇歌曲來配合電影故事的喜好。其實我到現在還記得他在《三重門》《像少年啦飛馳》裡大量引用流行音樂歌詞,以及形容諸如「張洪量的聲音就像是縱慾過度」導致我現在一聽《情定日落橋》就整個人都不好了的感覺……至於他自己,早就出過唱片,還翻唱了張國榮的《我》。所以,這次,我要來研究研究《後會無期》裡都出現了哪些歌。
  • 《陳情令》國風音樂專輯如何成為影音聯動的示範案例?
    資料顯示,截止7月23日,《陳情令》國風音樂專輯三平臺累計銷售額突破1000萬,達成QQ音樂鑽石唱片、酷狗音樂雙白金唱片、酷我音樂三金唱片認證,連續三周霸榜三平臺專輯暢銷榜【日榜/周榜TOP3】。長久以來,影視0ST都是影視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能夠取得《陳情令》國風音樂專輯這樣成績的卻寥寥無幾。毋庸置疑,該專輯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普通標配」的存在,堪稱影音聯動的示範案例。
  • 鎖定音樂發燒友,車夢響以高品質音樂拉動汽車影音升級市場
    簡單來講,一些音樂發燒友對較高音質的音樂有一定的追求,並不滿足於愛車本身的音響系統。於是,汽車音響系統改裝應運而生。同其它垂直細分領域相仿,汽車影音系統升級領域面臨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也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改裝過程必須通過線下店家完成,店家音響的購買則要依靠更為專業的途徑,再加上線下相對「不那麼透明的價格」……種種因素,制約著汽車影音升級領域的網際網路化。
  • 宅經濟下串流影音較音樂平臺更具吸引力
    據市調機構eMarketer官網指出,近年來消費者漸漸改變收聽音樂的習慣,從串流音樂到Podcast,顯示用戶對在線音樂平臺的興趣與日俱增。受這波疫情影響,人們可能認為如Spotify、Pandora與Apple Music從中受益,事實上純串流音樂可能被影音平臺所取代。
  • 古典音樂推廣「第一人」田藝苗助陣,愛威影音「萬家HiFi計劃」
    愛威影音宣布古典音樂推廣「第一人」田藝苗教授,將於6月23日,助陣「萬家HiFi 樂享萬家」愛威影音萬家HiFi計劃雲端發布會現場,通過網絡直播向全國音樂愛好者暢敘她的聽樂之得。同時田藝苗教授還將使用頂級HiFi系統帶大家一起品鑑她的私藏音樂。
  • 小林武史: 從《燕尾蝶》到《後會無期》
    小林武史的音樂巖井俊二對社會、人性、暴力的憂患思索,與纏綿、具有衝擊力的小林武史音樂緊緊相纏,德彪西的鋼琴旋律在這綿韌無縫的抽痛中迸落。音樂旋律與不露聲色地描述興盛、荒涼、人情聚散的影像語言一起,震顫、匍匐、同行。【2014年 《後會無期》 選擇】擔任《後會無期》的音樂製作,這是小林武史首次選擇跨境與中國電影人合作。
  • 環球音樂中國發布首個本土音樂廠牌「魔音繆斯」
    北京,2020年8月13日 - 全球音樂娛樂巨頭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UMG)旗下環球音樂中國日前發布全新音樂廠牌「魔音繆斯」(Magic Muses),這也是環球音樂中國十年來成立的首個本土音樂廠牌。
  • 撈仔:讓世界聽到中國的音樂
    18歲的吉他青年吳立群初到廣州,加盟太平洋影音公司藝術團,名氣蔓延開來,提起錄音,圈裡面的人都會說:最近來了個撈仔彈得不錯,可以叫他來錄音,於是「撈仔撈仔」就喊起來了。 我最早和音樂人鄧偉標在一起做專輯盒帶的時候,阿標在一張專輯的封面上還特意專門打出過一行字:「特別鳴謝中國吉他高手撈仔」的字樣;我問阿標,這什麼意思?阿標說:媽的,我這編曲有一半的功勞是撈仔的吉他!可以說他一出手就讓人驚喜,招招致命!早在1987年,撈仔就憑藉高超的吉他演奏技藝加入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藝術團,在各地巡演中得到音樂界前輩認可,被譽為「華南第一吉他手」;參與了大量歌曲盒帶的錄音工作。
  • 電影《後會無期》音樂《Que sera sera(世事難料)》
    韓寒電影《後會無期》中的音樂評分非常不錯。其中王珞丹扮演的蘇米手機鈴聲《Que sera sera》的節奏已經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Que sera, sera,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 《中國文藝評論》|流行音樂如何緊跟時代的節奏/陳小奇(上)
    中國現代流行音樂產生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發展歷程中間斷了二十幾年,直到改革開放,流行音樂才重新進入中國。我長期在廣東生活,整個改革開放的進程我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流行音樂不像其他音樂形態存在漸變的過程,它幾乎是完全橫向移植的,在短短幾年時間裡便風靡全國。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中國當代流行音樂的產生,而如今欣賞流行音樂已然成為人民大眾的一種生活方式。
  • 【音樂】紅色史詩,中國之聲:縱覽中國交響音樂歷程
    經過長期廣泛的實踐證明,交響樂這種外來形式也能完全為我所用,交響音樂的一些基本體裁如交響詩、交響組曲等,對我國的交響音樂會聽的眾來說已經不再陌生,我國作曲家也充分運用各種體裁,創作了不少「中國味道」的交響作品。七月盛夏,「影音新生活」編輯與你一起了解中國交響樂,欣賞這些耳熟能詳的不同體裁的中國交響音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