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會無期》七大電影音樂深度解讀

2021-02-08 天財大學生記者團

轉自 新浪娛樂

看過《後會無期》的人一定都會記得電影裡面的音樂和歌曲,印象裡已經很久沒有那麼多好玩的歌出現在國產片中了。韓寒顯示了他獨特的音樂品味和初執導筒的躍躍欲試,或者說,不顧一切都表達欲。客觀地說,他的音樂選得好,但用得一般,還是根據情緒走,和王家衛、昆汀、庫布裡克這些大神比起來,還差得多。不過,還是剛才那句話,已經很不錯了。

小林武史門徒Mr.Children是最為中國觀眾熟悉的

首先說說原創配樂小林武史,他鼎盛時期在日本的名氣基本上和小室哲哉齊名,但整體還是比小室哲哉差一些,沒有那麼高的唱片銷量。

  還有一個小花絮,小林和《幽遊白書》的作者富堅義博都是山形縣新莊市人。扯遠了。

  所謂宗師,不但要自己NB,還要有NB的門徒。最被中國觀眾熟悉的,莫過於小林武史監製的樂隊Mr.Children了吧,他們的那首『くるみ』MV家喻戶曉,直接影響了筷子兄弟的《老男孩》。

小林武史和My Little Lover主唱AKKO

小林武史最大的成就,還是後來的My Little Lover。不僅僅因為唱片銷量,還因為他泡到了樂隊主唱AKKO(可惜後來離婚了)。此外,小林還和女歌手一青窈傳出緋聞,這個一青窈演唱的『かざぐるま』就是《小時代》插曲《時間煮雨》涉嫌抄襲的對象。何安和小四,你們真是一對躲不開的好基友啊。

巖井俊二電影《燕尾蝶》OST專輯

筆者接觸到小林武史,還是因為巖井俊二的電影《燕尾蝶》,以及後來《關於莉莉周的一切》。當時感覺真是好聽啊,尤其是《燕尾蝶》片頭風中搖曳下的不安,以及少女的旁白once upon a time……美極了。強力推薦這兩張OST專輯,應該也是很多人的青春吧。

  除此之外,小林武史還擔任過《繃帶》『BANDAGE バンデイジ』的導演,以及多部PV(PromotionVideo)的導演。他合作過的導演還有篠原哲雄、小松隆志、三池崇史等,當然還有韓寒。

說完了音樂,再來說主題歌。

  首先鄧紫棋的《後會無期》也是翻唱,這首歌原名是"The End of the World",作者是ArthurKent 和Sylvia Dee,是寫給SylviaDee死去父親的。

  原唱SkeeterDavis是美國著名的女鄉村音樂歌手,這張專輯1962年完成於鄉村音樂的老家納什維爾,不過卻是一首流行樂,最高到過Billboard最熱100的第二名。

  2004年,SkeeterDavis去世,葬禮上放的就是這首歌。所謂一輩子一首金曲的老藝術家,指得就是Skeeter Davis這樣的。

  這首歌被無數人翻唱過,其中最經典的一版就是我摯愛的卡朋特,收錄自《日本演唱會精選集》。陳奕迅的《DUO 陳奕迅2010演唱會》也用過這首歌。

  很多電影裡都出現過這支金曲,包括薇諾娜·賴德和安吉麗娜·朱莉的《移魂女郎》,美劇《廣告狂人》,德魯·巴裡摩爾的《與男孩同車》,膾炙人口的《海盜電臺》。韓寒是看了美劇《穹頂之下》後,發現的。

那首雄壯威武的《東極島之歌》,也是翻唱,來自電影《波拉特》片尾的"O Kazakhstan",這部電影講述了哈薩克屌絲主播波拉特到美國的「文化之旅」。電影很多人都看過了,不多說。這部作品的英文片名極其長:"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for MakeBenefit Glorious Nation of Kazakhstan",從中就能看到變態了吧。

  多說兩句這部電影的主演薩莎·拜倫·科恩,此人專演各種怪咖,嘲弄白人不遺餘力,雖然電影看似諷刺的是各種獨裁者、土鱉、時尚low貨,但實際上批判的還是白人的有色眼鏡。這一點和貼著屌絲標籤,嘲諷自己的《萬萬沒想到》完全不一樣。

  別小看它,薩莎·拜倫·科恩是猶太人,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基督書院,憑藉《波拉特》得過金球獎喜劇類最佳男主角。他平時在多檔節目中化身Ali G、Borat、BrünoGehard、Admiral General Aladeen等各色人物出演。簡單粗暴一點說,這是典型的高富帥裝屌絲。

再來說說王珞丹的手機鈴聲"QUE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這首歌在1956年發行,作者是JayLivingston和RayEvans,他們倆獲得過三次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分別是1948年的《脂粉雙槍俠》,1950年的《古堡殲仇記》,最著名的就是這首"QUE SERA SERA ",來自希區柯克1956年的《擒兇記》,這首歌的演唱者也是這部電影的女主角Doris Day。

   歌名的出處來自義大利還是西班牙眾說紛紜,直接理解就是「由他去」,有人說是來自義大利語Che sera, sera的變體,在17世紀初期開始流行。JayLivingston之前看過一部電影《赤足天使》,片中一個義大利家庭把Che sera, sera當成是家族格言刻在石頭上,隨後他就記下了歌名,還把歌名變成了西班牙語的拼寫,理由很簡單,說西班牙語的人更多,歌更好賣。

   演唱者DorisDay是那個時候的瑞茜·威瑟斯彭,能演能唱,風頭一時無兩。後來第三任丈夫Martin Melcher死了之後,她發現生意上的合作夥伴一直坑錢,後來為了賺錢,她不得不演電視劇和綜藝節目。Doris Day今年92歲了,還活著。

《女兒情》這首歌最早出現在央視版的《西遊記》第16集《趣經女兒國》,其實有兩首歌同曲不同詞,一開始女兒國國王對唐僧一見傾心,音樂是這首《女兒情》。歌的結尾,女兒國國王還對唐僧說,「為什麼世間還有像我們這樣的孤男寡女不能成雙成對?」充滿了挑逗。

  而到了最後唐僧戰勝個人感情,繼續西天取經。還是那首曲,歌詞變成了《相見難別亦難》,從歌詞就能聽出女兒國王從奮不顧身到戀戀不捨,在那個含蓄的年代,這樣的處理非常有意思。

  《女兒情》作詞是《西遊記》導演楊潔,作曲是《敢問路在何方》作曲許鏡清,許鏡清老師最近一直希望可以舉辦個人作品音樂會,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實現願望。前不久許鏡清老師還炮轟龔琳娜的《金箍棒》,其實老藝術家大可不必這樣。

  電影中出現的《女兒情》是萬曉利翻唱的,來自專輯《你在紅樓我在西遊》。這首歌的歌詞非常有趣,「說什麼王權富貴,怕什麼戒律清規,只願天長地久,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一副反叛者的架勢。看了電影,你們就知道這歌詞裡面更多的深意。

片中還有一首可能不大被關注到的,馮紹峰和陳柏霖在小賣部吃飯,夾滷蛋那段,背景音樂是朱茵演唱的《追月》,作曲侯湘(原名李厚襄)是我國早期流行歌曲重要的創作人,而作詞唐書琛則是香港著名女導演唐書璇的堂妹,這位香港才女後來嫁給了盧冠廷,《一生所愛》的作者。

   這首歌的出處一說很多人都知道,星爺的《大話西遊》。

最後就是片尾樸樹的《平凡之路》了,要等到字幕出到一半的時候這首歌才會出現。其實這也不是樸樹十年以來的第一首新歌,2009年,他還演唱了《世界盡頭》,只不過那首歌是張亞東寫的。(王玉年/文)

編輯/宋詩雨

相關焦點

  • 《後會無期》電影音樂完全解讀
    看過《後會無期》的人一定都會記得電影裡面的音樂和歌曲,印象裡已經很久沒有那麼多好玩的歌出現在國產片中了。韓寒顯示了他獨特的音樂品味和初執導筒的躍躍欲試,或者說,不顧一切都表達欲。客觀地說,他的音樂選得好,但用得一般,還是根據情緒走,和王家衛、昆汀、庫布裡克這些大神比起來,還差得多。不過,還是剛才那句話,已經很不錯了。
  • 【聽】《後會無期》電影音樂完全解讀 附那些年後會無期的離別之歌
    7月24日,韓寒電影作品《後會無期》正式上映,引得文青競掏腰包,文藝君且不劇透,先說說音樂,其實最愛《東極島之歌》,生是你的老百姓
  • 後會無期:那就後會無期
    終於在清明節之前把《後會無期》看完了。雖然這也並不是放在一起有很大特別意義的時間節點。但是終於把這部電影看完了。這年頭,寫老電影的有,寫老電視劇的也有。像我這樣時隔多年第一次完整看一遍在電影史上也並算不上經典的片子,還要拿出來寫的大概就不是那麼討人喜歡。不過,這與別人喜不喜歡也並沒有什麼相關。
  • 史上最完整 《後會無期》電影原聲音樂大百科
    >粉絲互動訂閱號韓寒的首部電影作品《後會無期》上映正酣,大家對嶽父第一部電影作品表現都中肯又不失褒讚~無論是樸樹十年未見的全新作品《平凡之路》,還是脫胎於英文經典《The End Of The World》的《後會無期》,還是那首雄赳赳氣昂昂的《東極島島歌》,還有電影中出現的其他歌曲,讓我們對於韓導的音樂品位很有信心。
  • 網易雲音樂電影單曲熱薦《小蘋果》到《後會無期》
    原標題:網易雲音樂電影單曲熱薦《小蘋果》到《後會無期》   近日,不少電影選擇暑期檔上線。而網易雲音樂也第一時間收錄了其中的主題歌和熱門插曲。不得不承認,這些電影音樂很好的為電影增添了氛圍,也起到了很好的預熱效果,有的甚至比電影紅的還早。
  • 《後會無期》:你所不知道的隱藏劇情,深度解讀
    影片《後會無期》是80後作者韓寒導演的處女座。本片在上映之前,就備受矚目。可是直到真正上映後,好多網友又覺得看不懂。今天就來帶大家解讀《後會無期》中,那些你所不知道的隱藏劇情。01劇中電臺裡的節目,聽眾跟主持人說:他很喜歡貓,所以養了四隻貓。
  • 九首歌 觀後會無期的世界觀(《後會無期》電影音樂史上最全總結)
    》又顯出了幾分悲涼;而在2013年的《激戰》當中,Ania的女聲版,又讓張家輝飾演的過氣拳擊手配合著在澳門海邊、街頭的刻苦訓練,迸發出不一樣的悲愴感。到了《後會無期》裡,韓寒也是個飽受流行音樂侵蝕的好孩子,所以更能看出當中他對於選擇歌曲來配合電影故事的喜好。其實我到現在還記得他在《三重門》《像少年啦飛馳》裡大量引用流行音樂歌詞,以及形容諸如「張洪量的聲音就像是縱慾過度」導致我現在一聽《情定日落橋》就整個人都不好了的感覺……至於他自己,早就出過唱片,還翻唱了張國榮的《我》。所以,這次,我要來研究研究《後會無期》裡都出現了哪些歌。
  • 後會無期,你有沒有關注過電影中的原聲音樂?也是挺值得回味的!
    要說《後會無期》這部電影,其在我國電影發展歷史上的成就可謂是令人讚嘆的。不得不說作為我國的公路電影,雖與美國公路電影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可是在其餘方面的彌補,足以將《後會無期》這部電影的關注度和評價提升到新的高度。
  • 用大數據全方位解讀《後會無期》與《小時代3》之爭
    整體上看,郭敬明在女性、青少年在校生中具有較高人氣,而韓寒的粉絲不論是年齡、性別或是職業的分布都比郭敬明要平均,粉絲學歷更高。韓寒和郭敬明粉絲群體的差異大體來源於各自文學作品的長期市場積累,以及個人品牌的口碑和口碑傳播上的差別。而這樣的粉絲差異也或多或少地體現在了這兩部電影的票房表現和口碑傳播的差異中。
  • 樸樹獻唱電影《後會無期》主題歌《平凡之路》
    樸樹獻唱韓寒導演電影處女作《後會無期》主題歌《平凡之路》,今日通過網易雲音樂首播。樸樹樸樹獻唱電影《後會無期》。>>>>[點.擊.試.聽]樸樹《平凡之路》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網易娛樂7月16日報導 華語樂壇最值得期待音樂人樸樹,闊別十年風雲歸來。樸樹獻唱韓寒導演電影處女作《後會無期》主題歌《平凡之路》,今日通過網易雲音樂首播。自2003年《生如夏花》專輯盛譽之後,樸樹鮮有新作。
  • 《後會無期》遭批「沒故事」 原聲音樂獲好評(圖)
    《後會無期》劇照  昨日,由韓寒自編、自導的電影處女作《後會無期》正式與全國觀眾見面。作為80後作家的旗幟性人物,韓寒跨界拍電影會交出怎樣的作業?記者通過實地採訪、網絡評論整理等方式調查發現,一個相對公允、客觀的大家普遍都能接受的說法是,《後會無期》是一部個性化、風格化的電影作品,帶有濃鬱的「韓式文風」。  喜歡《後會無期》的觀眾大讚電影的「作品性」。文字工作者張小姐評論說,「《後會無期》超過預料之外的好看,有新鮮的私人悟性電影的標籤呼之欲出。」
  • 電影《後會無期》十大高冷知識點
    公路電影《後會無期》被認為是一部公路電影。主要的取景地有:上海、四川西昌、內蒙古赤峰、浙江舟山普陀和東極島,其中有大量戲份在韓寒的家鄉上海金山區亭林鎮取景。所謂公路電影的標準故事模式多半是講述主角在經歷生活上的挫折後,選擇自我放逐,之後在一連串的事件後,慢慢開始學會成長和改變。
  • 電影——《後會無期》的裝與不裝
    、話劇、讀書、音樂、讓你的生命從此變得豐盛而寬廣!———————————————總的來說,作為一部公路電影,韓寒的處女作《後會無期》還是及格的。有些稚嫩,有些浮誇,也有人在旅途必然經歷的風景和磨難。而主題亦不過是一段老套的關乎於成長的青春往事。要說情懷,也是有的,網上流傳的那些戳中「淚點痛點」的電影臺詞,努力證明著整部電影「B」格的高度。
  • 電影《後會無期》:浪漫英雄主義渲染到位,打破了技術層面的不足
    說到《後會無期》這部電影,相信我們多數人都有聽過,因為這是韓寒作為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作品,這就意味著他從一個作家向執行導演轉變的象徵。從《後會無期》整個劇情來看,該電影的故事開始於一個叫「東極島」的地方,男主浩漢為了送自己的好朋友江河到遠處的學校報到,一路駕車前行,其中途中發生許多戲劇性的事情以及出現了許多有趣的人物,電影正是這樣一點一點的展開了他們各自的人生軌跡。
  • 電影《後會無期》音樂《Que sera sera(世事難料)》
    韓寒電影《後會無期》中的音樂評分非常不錯。其中王珞丹扮演的蘇米手機鈴聲《Que sera sera》的節奏已經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Que sera, sera,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 「當一個人成了謎」《後會無期》憑什麼成為最佳電影主題曲之一?
    "後會無期"是鄧紫棋為韓寒執導電影《後會無期》創作的同名主題曲,當鄧紫棋的聲音娓娓道來的時候,搭配電影悲傷的基調,讓觀眾,同時也是聽眾的眼淚沒徵兆的流了下來。《後會無期》是一支非正式發行的單曲,翻唱自美國鄉村音樂歌手史琪特·戴維絲的《the end of the world》,雖然是翻唱,但是韓寒的填詞卻深深地烙在了人的心裡。
  • 【音樂】影音中國 說說《後會無期》裡面的音樂
    看過《後會無期》的人一定都會記得電影裡面的音樂和歌曲,印象裡已經很久沒有那麼多好玩的歌出現在國產片中了。
  • 吐槽公路電影《後會無期》
    也許是因為韓寒在我們這代年輕人(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嘛,呵呵)心中的地位,再加上那首樸樹的《平凡之路》吧,讓我這個對國產電影已經相當失望的人走進了電影院。與其說《後會無期》是一部文藝片,不如說是一部標準的公路電影:三個男人一部車,還有延綿不絕的公路,每一段故事都發生在旅途中。也正因和「車」的這層關係,《後會無期》「有幸」促成了本文。俗話說,電影這事兒,認真你就輸了。
  • 從故事情節、音樂效果、主題呈現,深度解讀電影《調音師》
    影片故事情節曲折驚奇,引人入勝,難怪是2018年評分最高的印度電影。我將從故事情節、音樂效果以及主題呈現來深度解讀這部影片。:載歌載舞是印度電影的一大特色。同樣這部懸疑電影其中一個亮點就是鋼琴演奏和男主的演唱。不但對影片的劇情得到補充,而且使得劇情和音樂效果渾然天成,給觀影者耳目一新的視覺和聽覺。影片開頭有一組鏡頭,採用中景,近景以及對男主的臉和彈琴的手特寫。音樂時而輕緩,時而跳躍,時而停頓,讓觀影者欣賞到琴聲的同時,理解到男主的勤奮、愉快、安寧的生活節奏。在西餐廳的演奏。
  • 小林武史: 從《燕尾蝶》到《後會無期》
    小林武史的音樂將電影的首尾敏感而殘忍地牽扯在了一起:元都,這座用金錢命名、以身體築就的城市,便是迷失的人們最後的歸宿。【2001年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 拷問】在《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音樂幾乎貫穿整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