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拔寨斷窮根 昂首闊步奔小康——寫在喀什地區脫貧摘帽之際

2020-12-22 澎湃新聞

2020年11月1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莎車等10個貧困縣退出的公告》,這意味著作為全國深度貧困「三區三州」之一、自治區脫貧攻堅主戰場的喀什地區從此摘掉了壓在頭上的窮帽子,也宣告了佔祖國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新疆,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既要確保屬於「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堅中之堅」 的4個貧困縣、293個村、2.1萬戶7.72萬貧困人口脫貧,還要鞏固提升8個已脫貧縣市111.85萬人的脫貧成果,喀什地區是如何啃下「硬骨頭」的?

今年6月,莎車縣淨菜中心的工人們正在分揀土豆。該淨菜中心員工大多是貧困戶,每人每月工資2600元左右,並且免費吃住,切實解決了部分貧困家庭的實際困難。中國喀什網記者 劉孟馨攝

喀什地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疆方略,按照自治區黨委「1+3」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工作,著力抓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對標貧困人口脫貧「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貧困村退出「一降五通七有」,統籌各類資源、政策,在對口援疆省市以及各援疆力量的無私援助下,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咬定目標、堅持標準,一鼓作氣、盡銳出戰,紮實推進自治區黨委「七個一批」「三個加大力度」、喀什地委「十二大工程」,壓實攻堅責任,強化精準舉措,全力啃下了最後的「硬骨頭」,在大戰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抓產業促就業 夯實可持續增收基礎

在葉城縣輕工業園區的新疆美嘉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廠房內一條條核桃仁、核桃飲料生產線有序運轉。公司員工多力坤·艾合買提說:「以前就是吃個核桃仁,現在,核桃變成了核桃奶、核桃油、核桃飲料等,能銷到全國各地。」

葉城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作為全疆最大的核桃產區,核桃種植面積58萬多畝,年總產量達13萬噸。近年來,葉城縣大力推進林果業提質增效,構建起了「吃幹榨淨」的核桃全產業鏈。目前全縣有33萬人參與核桃產業,農牧民的人均純收入中,來自核桃的收入就佔了37.1%。

現在,葉城縣已經形成縣有龍頭企業、鄉鎮有種植基地、村有合作社的核桃產業發展格局。

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喀什地區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按照「縣有主導產業、鄉鎮有產業基地、村有合作組織、戶有脫貧項目」的原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基地建設,大力扶持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為高質量脫貧提供堅強的產業支撐。

「叮叮噹噹」……11月15日,在莎車縣墩巴格鄉牌坊村農機合作社,村民阿布來提·吾斯曼剛吃過早飯就來到合作社裡維修農機設備。

「以前缺技術,想就業沒有渠道。」阿布來提·吾斯曼說。早些年,他與合作社裡的員工大都靠種地為生,因為缺乏技術,收入不穩定,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就業創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而掌握就業技能對促進貧困人口就業創業和脫貧增收有著重要作用。

墩巴格鄉瞄準「缺乏技術」這一致貧原因,結合貧困群眾的需要,按照不同意願有針對性地對群眾進行培訓。

在合作社投入運營前,阿不來提·吾斯曼和其他員工一起接受了培訓。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掌握技能後,在合作社就業的貧困群眾全部實現了穩定增收。

「現在我有穩定的工作,我和老婆每個月各自都有3000元工資收入。我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感謝黨和政府。」現在,阿布來提·吾斯曼已經脫貧。

在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扶貧產業的同時,喀什地區還積極組織開展勞動力轉移就業,鼓勵企業更多招用貧困鄉村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人員。目前,全地區貧困戶、邊緣戶有勞動能力的54.57萬人全部實現一人一就業。

堅持目標標準 抓重點補短板

伽師縣江巴孜鄉依帕克其村,一排排紅藍屋頂的安居房排列整齊。80歲的伊米提·艾山老人坐在院子裡一邊曬太陽,一邊咂巴著嘴品嘗剛剛煮好的一壺磚茶。

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喀什地區加快補齊補牢飲水安全「短板」。一場圍繞水源、環保、資金、工期的「跨城引水」攻堅戰迅速展開:工程總投資17.49億元,工程跨越3個縣,引來慕士塔格峰冰川雪水作為穩定優質水源,近2000公裡的工程管線為「甜水」鋪好了路。

今年5月20日,甘甜的冰川雪水流入伽師縣千家萬戶,標誌著喀什所有貧困人口全面實現飲水安全。

今年以來,喀什地區堅持目標標準,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貧困群眾收入持續穩定增加,「兩不愁」總體實現,「三保障」短板全面補齊,293個貧困村、4個擬摘帽縣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大幅改善,尤其是影響脫貧任務實現的一批瓶頸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今年6月25日,投資2.9億元的西合休輸變電工程竣工,葉城縣西合休鄉正式接通大網電,徹底解決了用電難題。

如今,喀什地區偏遠貧困鄉村基本實現大網電延伸覆蓋,用電難成為歷史。

位於葉城縣阿克塔什鎮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住著全縣3個山區鄉鎮建檔立卡貧困戶3063戶1.4萬人。

走進村民阿依夏木古麗·吐爾遜的新居,院內種植的蔬菜長勢良好,南瓜秧苗爬上了柵欄。進入屋內,電視、沙發、茶几一應俱全,窗臺上盛開著豔麗的花朵。

搬遷前,阿依夏木古麗·吐爾遜夫妻倆和父母住在棋盤鄉伊力尼什村。「過去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擺脫貧困。」她說,重重大山像一道屏障,讓貧困趕不走,小康進不來。

2018年搬到阿克塔什鎮後,清澈的自來水,方便的天然氣,漂亮的安居房,便捷的線路車,學校醫院在附近,生活的舒適便捷讓阿依夏木古麗·吐爾遜「搬來就不想走了」。

「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近年來,喀什地區堅持統一規劃、一村一策,破解「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難題,建成96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16282戶71202人。同時還完善了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的目標」。

易地搬遷,讓喀什7萬餘貧困農牧民從大山溝溝、沙漠腹地到平原綠洲,看似小小「一步」,實則跨越了「千年」。

堅持督戰包聯 轉變幹部作風確保扶貧實效

「駐村工作隊知道我想學習先進養殖技術,就安排我到上海、蘇州和疆內的一些養殖基地,學習現代化養殖管理。今後,我可以帶動更多鄉親一起增收致富。」英吉沙縣喬勒潘鄉哈薩克拉艾日克村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加帕爾·烏熱依木說。

今年,英吉沙縣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深化細化包括扶志扶智在內的「各項扶貧工程」,外因和內因同時發力,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讓貧困戶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卡德爾(維吾爾語,意為幹部)天天來幫我們,我們都不好意思睡懶覺了。」在哈薩克拉艾日克村,不少貧困村民這樣說。

為了如期脫貧,數十萬幹部沉入基層、扎進鄉村幫扶貧困戶。這些「卡德爾」的付出,換來鄉村巨變,也贏得群眾對基層組織的信任和擁護。如今的深度貧困村,青壯年勞力或在工廠上班,或忙農業生產,留在家中的老人們能親暱地喊出每個幹部的名字。

今年以來,喀什地區堅持督戰結合、以戰為主,成立4個掛牌督戰片區指揮部,選派41名廳級幹部、139名縣處級及19349名各級幫扶幹部深入293個未出列村掛牌作戰;成立8個包聯指導片區指揮部,選派43名地廳級、878名縣處級及571名科級幹部包聯指導8個摘帽縣市、1250個出列村及776個有扶貧任務的一般村鞏固提升,堅持以責任落實推進工作落實。

脫貧攻堅系列惠民政策的大力實施,為喀什各族勞動者暢通了奮鬥成功的渠道,搭建了人生出彩的平臺,群眾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呈現出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幹群關係也悄然變化。

如今,穿行在喀什大地,不僅能見到大漠變通途、舊貌換新顏的跨越,更能感受到民心向好、幹群同心的精氣神。

喀什脫貧攻堅戰的勝利,不僅讓貧困群眾有吃有喝有房住,實現老有所養、幼有所教,也讓貧困鄉村村村有歌聲、戶戶有笑臉,更讓500多萬喀什各族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來源:喀什零距離

編 輯 /努爾比葉

責 編 / 嚴永霞

原標題:《攻堅拔寨斷窮根 昂首闊步奔小康——寫在喀什地區脫貧摘帽之際》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⑨】詩詠貴州貴陽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拔盡窮根都不再,勝過披紅掛彩。  春來播種新秧,家家正好農忙。待到秋收時候,定然碩果飄香。脫困境,恰誓言在耳,摘帽如潮。   啟智脫貧奔小康(新韻)  張世賢  榛荊草徑崢,稚子趕晨星。  關切換來阡陌美,幫扶除去野山窮。  豔陽照徹康莊路,十四億人奔大同。
  • 小康路上踏歌行 ——靖遠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側記
    11月2日上午,甘肅日報報業大廈西側西部創客六樓會議廳內,社會各界嘉賓和中央、省屬多家媒體的記者齊聚一堂,共同傾聽脫貧攻堅的「靖遠聲音」,共話靖遠全面小康的美好願景。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陳泳 施秀萍 通訊員 馮文強  11月2日,靖遠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盛大啟幕。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四川最後一批未摘帽貧困縣的「摘帽...
    四川在線記者 王雲 何勤華 侯衝 王代強 鍾帆 魏馮 蘭珍「我們摘帽啦!」2020年11月17日,省政府批准涼山7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是四川最後一批摘帽的貧困縣,至此全省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曾經一步跨千年,如今加速奔小康。
  • 小康聲音丨許晏銘:拔窮根,沒當家產業不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編者按: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山東戰貧鬥困,不獲全勝誓不收兵,湧現出許多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服務隊員、村支書等成為這場「攻堅戰」的一線「領頭雁」、致富帶頭人,他們或為鄉村帶去產業振興的源頭活水,或為鄉村社會治理出謀劃策,或紮根鄉村服務百姓,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小康路上的生動實踐。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寧夏鹽池縣曾記畔村:脫貧摘帽奔小康
    「全村741戶,2085人……」黨的十九大代表、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的十大模範之一的寧夏鹽池縣曾記畔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國,無論誰來都要帶你到村裡村外轉一轉,看看如今村裡的新變化。窮,曾記畔村過去真窮,村民們圍著記者說個不停。沒水,無路,缺錢。「既然啥都缺,就從缺錢入手。咱們申請金融扶貧資金,你們信不信?」
  • 我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紀實
    理塘縣萬畝生態蘿蔔採收忙自開展脫貧攻堅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帶領下,全州各族群眾不畏貧中之貧所困、不畏堅中之堅所懼、不畏難中之難所惑,在15.37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大地上,拔「窮根」、摘「窮帽」、改「窮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張剛:腿傷仍在堅持 領著...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趙彥寧 鄧蓉)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作為國網寶雞供電公司選派到扶風縣天度鎮下寨村的第一書記,張剛在駐村扶貧的三年時間裡,放下身段當農民,放棄城市駐農村,腿傷三次仍在堅持,硬是帶領鄉親們克服地質條件差、基礎薄弱的缺陷,走出拔窮根
  • 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臨夏專場實錄...
    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臨夏專場。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11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我省宣布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全省75個貧困縣已全部摘帽退出。全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⑪】詩詠江蘇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望遠行·奔小康盛克勤  攻堅令下,祥風惠、凝聚神州殷切。小康全面,試問寰球,能有幾家存列?只我中華,銜命即驅徵路,朝向指標拼決。限天時,期把窮貧剿滅。因地因人謀良策,扶能扶智拔窮根。牽掛鄉親衣飯否?不棄小康追夢人。
  • 念茲在茲 下足脫貧攻堅的「繡花」功夫
    我省著眼同步全面小康,舉全省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省頭等大事,念茲在茲、唯此為大,脫貧攻堅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貧困地區特別是「四大片區」。如何進一步打贏脫貧攻堅戰?本期「5人談」邀請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幹部群眾和企業代表,暢談自己的認識和行動。
  • 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 智勝貧困 志...
    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 智勝貧困 志斷窮根 2020-12-15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鞏固拓展來之不易脫貧攻堅成果 接續推進脫貧摘帽地區鄉村振興
    張慶偉:鞏固拓展來之不易脫貧攻堅成果 接續推進脫貧摘帽地區鄉村振興 2020-12-24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真心為民守初心 精準脫貧奔小康——曲靖市應急管理局幫扶補羊村紀實
    抓教育幫扶拔思想窮根 扶貧先扶智是一劑扶貧良方。不興教,窮根難斷,越是貧困,越要優先發展教育,曲靖市應急管理局緊緊抓住教育幫扶這個根本點,大力支持補羊村發展教育,先後資助補羊小學2萬元教學經費和3.6萬元學習用品,並在疫情期間,及時協調資金6萬餘元,購買口罩2000餘個,人臉識別測溫儀4臺,第一時間送到學校,幫助補羊小學順利開學複課;持續開展「愛心助學·轉變觀念」幫扶活動,先後投入6萬餘元幫助10名考入大學和重點高中的貧困戶子女順利求學,努力實現
  • 唐西峽寨根:全域黨建例會 助力脫貧攻堅
    劉璐指出,寨根鄉牢固樹立全域黨建工作理念,打破區域、部門限制,推行以「組織相加、工作相融、黨建引領、共享共贏」為主要內容的全領域基層黨建融合發展模式,推動基層黨組織從「單兵突進」向整體提升轉變,黨建工作由「單打獨鬥」向深度融合轉變。自全縣啟動全域黨建工作後,寨根鄉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全面規劃,因地制宜,全力打造黨建亮點,抓緊抓實抓細全域黨建的推進工作。
  • 凝心聚力戰貧困 砥礪奮進奔小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鎮遠答卷
    內容提要: 近年來,鎮遠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緊緊圍繞整縣「減貧摘帽」,以實現貧困群眾「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為目標,強化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下足「繡花功」、打好「組合拳」、啃下「硬骨頭」,紮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廣東省「精準扶貧奔小康」小戲小品獲獎劇目在開平展演
    12月21日晚上,廣東省「精準扶貧奔小康」小戲小品獲獎劇目展演在開平市人民會堂舉辦。開平市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與廣大群眾約600餘人一同觀看了演出。
  • 廣安嶽池縣:邁開大步奔小康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近年來,朝著「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一目標,嶽池縣舉全縣之力、匯全縣之智,咬定目標、苦幹實幹,邁開大步奔小康——2017、2018連續兩年在省級年度成效考核中取得「好」等次;2018年實現貧困縣摘帽;2019年實現全域全員脫貧。
  • 靖遠縣:小康路上踏歌行
    這是由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和甘肅日報社共同主辦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甘肅省脫貧攻堅縣(區)宣傳周」第十二場發布活動和成就展。活動以脫貧攻堅典型縣(區)為樣本,全面展示靖遠縣脫貧攻堅的典型和滄桑巨變,講述了靖遠縣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動人故事。
  • 還得抓緊奔小康哩(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
    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貧困戶脫貧摘帽,擺脫窮日子、住上新房子,日子越過越甜。  脫貧只是起點,並非終點。記者採訪了5位剛剛摘帽的脫貧戶,請他們談談今年的新打算。有的要繼續搞產業,餵羊、種核桃,鼓足幹勁致富;有的要發揮一技之長,或擴展自家店面,或好好打工掙錢;有的覺得,自己脫貧了還不夠,還要帶動其他村民一起脫貧……脫貧了,還要抓緊奔小康哩!  鄉親們有這個心氣兒,各級黨委政府還將繼續扶持,脫貧不脫政策,讓脫貧成果鞏固下來,對接上鄉村振興這個目標,讓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 中國電信「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共築美好小康生活」主題報導之四丨從...
    要加強產業扶貧項目規劃,引導和推動更多產業項目落戶貧困地區。」在助力脫貧攻堅的路上,中國電信深知這一點,也在不遺餘力從根上分析致貧原因,因地制宜確定產業發展方向,助力消除貧困。廣西田林,四川木裡、鹽源,新疆疏附,這四個中國電信定點扶貧縣都是國家級貧困縣,其中三個位於「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