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聲音丨許晏銘:拔窮根,沒當家產業不成

2020-12-25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

編者按:

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山東戰貧鬥困,不獲全勝誓不收兵,湧現出許多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服務隊員、村支書等成為這場「攻堅戰」的一線「領頭雁」、致富帶頭人,他們或為鄉村帶去產業振興的源頭活水,或為鄉村社會治理出謀劃策,或紮根鄉村服務百姓,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小康路上的生動實踐。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邀請了來自全省的脫貧攻堅領域最前沿的參與者,讓我們聽一聽來自一線的「小康聲音」,圓夢小康,我們「一起走」。

萊陽市委組織部派駐萬第鎮南于格莊村第一書記 許晏銘

拔窮根,沒當家產業不成

結合三年的駐村工作,村莊的變化可總結為「班子強、民心齊、產業興」九個字。村級班子戰鬥力弱是「窮根子」久拔不掉的主要原因,通過抓好思想教育工作、規範日常組織生活、化解常年矛盾、營造團結向上的氛圍等,逐步凝聚起黨支部一班人合力,黨員隊伍的戰鬥力也逐年增強。

明確發展方向後,通過爭取項目支持、外出引資、村內發力等方式,逐步完善了村中「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解決了制約村莊發展的難題,通過一項項民心工程,贏得了村民的認可和口碑。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拔掉窮根,沒有當家產業不成。結合村莊特點,堅持「引進來、可持續」的發展理念,目前已在村中成片發展起果蔬種植區、大棚採摘區、西洋參基地等等,通過合作社的統一經營管理,實現集體村民的雙增收,真正帶領村民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的發展之路。

相關焦點

  • 深山苗寨 「拔窮根」
    兩年來,在貴州省公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大歹村駐村第一書記唐雋永帶領下,大歹村脫貧攻堅工作隊緊盯「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脫貧出列目標和「三率一度」指標,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以真幫治「窮病」,用實幹拔「窮根」,團結帶領大歹村287戶2000餘名群眾,走出一條擺脫貧困奔小康的「蝶變」之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天水:產業扶貧拔「窮根」 造血夯基摘「窮...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天水:產業扶貧拔「窮根」 造血夯基摘「窮帽」 2020-12-17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荔波高橋村:小愛也溫暖 教育拔窮根
    貴州省教育廳駐荔波同步小康工作隊攜手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小愛也溫暖公益基金,共助荔波教育拔窮根。近年來,小愛也溫暖公益基金資助荔波學子近50人,累計資金約9萬元。其中,資助高橋村41人,累計資金約7.38萬元。每一個受到小愛也溫暖公益基金資助的學生,每年可以獲得1500元的資助金和價值300元的小愛學習包。
  • 攻堅拔寨斷窮根 昂首闊步奔小康——寫在喀什地區脫貧摘帽之際
    2020年11月1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莎車等10個貧困縣退出的公告》,這意味著作為全國深度貧困「三區三州」之一、自治區脫貧攻堅主戰場的喀什地區從此摘掉了壓在頭上的窮帽子,也宣告了佔祖國國土面積六分之一的新疆,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 小康聲音丨高峰:「鴻雁」引來產業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編者按: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山東戰貧鬥困,不獲全勝誓不收兵,湧現出許多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服務隊員、村支書等成為這場「攻堅戰」的一線「領頭雁」、致富帶頭人,他們或為鄉村帶去產業振興的源頭活水,或為鄉村社會治理出謀劃策,或紮根鄉村服務百姓,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小康路上的生動實踐。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普洱孟連:易地搬遷拔窮根 精準脫貧奔小康
    為徹底解決富尼小組「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狀況,2017年,孟連縣投資966萬元,對富尼小組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從3公裡外的山上搬遷到了現在的安置點,幫助貧困群眾挪窮窩、斬窮根。2018年,3094平方米,37幢具有民族特色的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整齊劃一,當年6月,37戶137名拉祜族群眾搬入了新房,實現了「安居」夢。
  • 深圳橫崗街道:扶貧拔窮根 「三業」興臺東
    廣東海豐縣臺東村 孫秋霞 攝中新網汕尾12月23日電 題:深圳橫崗街道:扶貧拔窮根 「三業」興臺東作者 孫秋霞 胡博走進廣東海豐縣臺東村,一幅美麗鄉村畫卷盡收眼底。新建的臺東公園 孫秋霞 攝近年來,橫崗街道先後組織幫扶責任人,分三批赴臺東村,幫村民拔窮根。僅2020年以來,橫崗街道共籌集300多萬元,對口幫扶廣東海豐、江西尋烏和廣西那坡,正式立項、開展實施和已完工的項目共計22個。其中,臺東村86戶貧困戶今年已全部脫貧。
  • 伊利探索實踐精準扶貧模式用產業帶動「伊起小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作為行業領軍企業,伊利集團積極探索實踐「產業基地精準扶貧」,推進脫貧攻堅。6月17日,「伊起小康」脫貧攻堅項目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進行了籤約,並同步啟動了敕勒川30萬頭奶牛生態牧場示範項目暨國家奶牛核心育種基地,未來伊利將通過「產業基地精準扶貧」模式打造土默特左旗脫貧樣板,全面助力內蒙古脫貧攻堅和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 【講扶貧故事】邢若鴻:不拔窮根不離村
    【講扶貧故事】邢若鴻:不拔窮根不離村 2020-12-29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小康·記者探訪脫貧路④丨長沙縣蒲塘村:荒山變「金山」 致富...
    原創 觀察君 長沙觀察【視頻】走進小康·記者探訪脫貧路④丨長沙縣蒲塘村:荒山變「金山」 致富奔小康濃濃夏日,長沙縣金井鎮蒲塘村,連片的茶樹茁壯生長,
  • 下一站幸福是小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今年青海省兩會著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對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對於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具有重大意義。
  • 「我的扶貧故事」激發動力,幹改村找準產業拔窮根丨丹寨縣揚武鎮...
    幹改村哈密瓜產業基地2016年2月,省政府辦公廳派我到丹寨縣揚武鎮任扶貧工作隊隊長,負責定點包幹該鎮幹改村。我目睹了幹改村貧困的落後現狀,也親歷了一年出列、兩年大變、三年富裕的巨大變遷。潘照周(左)初到幹改村,我們馬不停蹄走村串寨,走訪發現不僅貧困面大,而且群眾思想觀念落後,內生動力不足。
  • 小康聲音丨郭保偉:沒有什麼山不可翻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編者按: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山東戰貧鬥困,不獲全勝誓不收兵,湧現出許多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服務隊員、村支書等成為這場「攻堅戰」的一線「領頭雁」、致富帶頭人,他們或為鄉村帶去產業振興的源頭活水,或為鄉村社會治理出謀劃策,或紮根鄉村服務百姓,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小康路上的生動實踐。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凌雲:教育扶貧暖千家 精準扶智拔窮根
    近年來,在脫貧攻堅進程中,凌雲縣堅持「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的工作思路和「教育扶貧斷窮根」的攻堅理念,多措並舉,綜合施策,打出優化辦學條件、增強師資力量、織牢保學防護網、落實資助兜底線等教育精準扶貧
  • 小康路上踏歌行 ——靖遠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側記
    11月2日上午,甘肅日報報業大廈西側西部創客六樓會議廳內,社會各界嘉賓和中央、省屬多家媒體的記者齊聚一堂,共同傾聽脫貧攻堅的「靖遠聲音」,共話靖遠全面小康的美好願景。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陳泳 施秀萍 通訊員 馮文強  11月2日,靖遠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盛大啟幕。
  • 靖遠縣:小康路上踏歌行
    11月2日上午,甘肅日報報業大廈西側西部創客六樓會議廳內,社會各界嘉賓和中央、省屬多家媒體的記者齊聚一堂,共同傾聽脫貧攻堅的「靖遠聲音」,共話靖遠全面小康的美好願景。11月2日,靖遠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盛大啟幕。
  • 小康聲音丨「職業農民」劉樹海:蓑衣樊村在奮鬥中變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編者按: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山東戰貧鬥困,不獲全勝誓不收兵,湧現出許多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服務隊員、村支書等成為這場「攻堅戰」的一線「領頭雁」、致富帶頭人,他們或為鄉村帶去產業振興的源頭活水,或為鄉村社會治理出謀劃策,或紮根鄉村服務百姓,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小康路上的生動實踐。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產業造血 「窮山坳」變「聚寶盆」
    發展一片產業,富裕一方百姓。自南海區住房城鄉建設和水利局對口幫扶梘嶺村、區住建水利局和區科學技術局對口幫扶雲利村以來,駐村幹部與當地村委因地制宜發展南藥、麻竹筍等特色產業,蹚出了一條以產業帶動村民增收的致富路。 如今,連綿的群山不再是脫貧致富的障礙,相反,「窮山坳」種滿了化橘紅、鐵冬青、麻竹筍、南瓜、百香果等農作物,儼然成了一個巨大的「聚寶盆」。
  • 控輟保學夯基礎 扶智扶志拔窮根
    原標題:控輟保學夯基礎 扶智扶志拔窮根 扶貧扶智、扶貧扶志,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尤為重要。 在脫貧攻堅的眾多力量中,教育扶貧就是這樣一支力量。它把水澆在扶貧的「根」上,有效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 合力拔窮根 共圓小康夢 ——博賀鎮三個脫貧故事
    茂名網訊 近年來,茂名濱海新區博賀鎮聚焦脫貧攻堅任務,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在加大生活扶貧、產業扶貧力度的同時,積極開展精神扶貧,不斷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志向和勇氣,幫助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著力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