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對於患者來說,都是穿白大褂的,沒啥區別。但是從細微的一些細節還是能夠看出區別的,而且還非常有趣,比如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吸收的姿勢、吃飯的速度、走路的樣子等等都有很大的區別,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我們先來區分一下,什麼是內科,什麼是外科吧!
我們到醫院看醫生,一般坐在診室裡面給患者看病的基本上都是內科醫生,大部分外科醫生都在做手術。
從表面上看,內科是診斷和治療身體內部疾病的科室,外科是診斷和治療身體外部疾病的科室,但是也不完全正確,比如闌尾手術,雖然長在肚子裡面但也是外科手術。也有人說打針吃藥的就是內科,動刀手術的就是外科,還是不是準確。
外科和內科的區別就在於患病部位是否看得見、摸得著,如果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就是內科;看得見摸得著的就是外科。
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心臟內科,神經內科,風溼免疫科,內分泌科,腫瘤科,感染內科,腎內科,中醫內科,小兒內科等都屬於內科。
骨科,普通外科,胸外科,肝膽外科,甲狀腺乳腺外科,泌尿外科,肛腸外科,小兒外科等等,同樣,不同的醫院也會有所不同。外科的特點就是主要通過手術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而外科醫生最擅長的就是拿起手術刀。
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有啥區別?
1、洗手的姿勢不同
觀察醫生洗手,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有明顯的區別。下意識把袖子玩到手肘以上,連手腕都不放過的是外科醫生,因為他們經常拿手術刀,在手術室洗手習慣了,有潔癖。洗手的時候,只洗手掌心,洗完了還在白大褂屁股的地方摸兩下的,是內科醫生,因為內科為手衛生要求沒有手術室那麼高。
2、吃飯速度不同
午飯時間辦公室裡人很少的是外科,一堆人聚集在辦公室裡一邊吃飯還有說有笑的是內科醫生。因為外科醫生到了吃飯時間不一定有時間吃飯,即使在吃飯也要迅速扒拉幾口,然後趕著去做下一個手術。哈哈,都是醫生,吃飯的樣子差距就這麼大。
3、白大褂上的汙漬也不一樣
白大褂胸前部位有褪色的血點或者是其他液體痕跡的,是外科醫生;胸前口袋地下部位是紅色或者是黑色筆痕跡的,是內科醫生。因為內科醫生天天病知非常多,而且還有見到筆就往自己兜裡揣的習慣。
對於醫生來說,辦公室裡的手機不一定能丟,但是筆只要放下就沒。對於外科醫生來說,筆放下就別想再找到;而內科醫生恰恰相反,只要桌子上有筆,就會往自己兜裡揣,往往自己白大褂的口袋裡全是各種各樣的筆。
4、走路的姿勢不一樣
內科醫生走路從容不迫,拿著病例查房,可以慢慢悠悠地查一整天;外科醫生不是跑步就是快走,跟風一樣,基本上找不到人。
這就是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的區別,是不是很形象還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