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嫁的背後:是孤兒,是寡母

2020-12-23 洛七七2

「窗外雨水盛大/屋簷已滴答數日/急性腦梗死的她/藥水還沒能扳正歪斜的嘴眼/說話仍不利索/但她沒有告訴遠嫁的女兒/她怕她會著急/會流淚/她怕她們一不小心就會哭落傾盆大雨/哭盡天下孤兒寡母的淚。」

這是青年詩人詩客晴子的一首小詩《腦科病房》,當時一登上詩刊,就引發了網友的強烈討論與共鳴,不是因為這首詩有多好,而是它戳中了太多人的淚點。

遠嫁的姑娘,你的父母已經成了孤老

前段時間,我跟隨電視臺去鄉下採訪一個志願者活動,接觸到了一對年邁的老人。我只知道他們的兒子幾年前死於車禍,老兩口身體不好,生活上需要照顧,精神上也需要關照,屬於該村的低保戶。原本幾間破舊的房子被民政給翻新了,給家裡購買了桌椅、冰箱、電視等家具,加之老兩口愛乾淨,把屋子收拾得整整齊齊,知道我們我們志願者要去,更是把開水壺洗得明晃晃的,站在家門口迎接我們,就像父母迎接歸來的孩子。他們看到我來了,更是熱情地說:「你是記者吧?這群網格員、志願者對我們兩個孤寡老人,就像對待親人一樣。之前,我們寫過感謝信、向電視臺打過電話,都被他們婉拒了。現在,你來了我一定要講講他們對我們孤寡老人的照顧……」

他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孤寡老人」,我以為他們屬於失獨老人,在後來的談話中才得知,他們還有一個女兒,遠嫁湖南。「她三五年不回來一次,我們病了、傷了根本指望不上,我們還不是跟孤老一樣……」

說到這裡時,老人眼裡滿是失落。

「那你女兒過得幸福嗎?」我試探性地問。

「唉……」老爺爺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貧賤夫妻百事哀啊,她要是過得幸福,怎麼會三五年都不回來一次呢?我們現在雖然沒有兒女了,生病了、有事了,都找志願者幫忙……」

聽完了他們的故事,我太清楚他們這樣的孤寡老人的心酸。就如小詩中的老人一樣,自己躺在腦科病房,還不敢告訴遠嫁的女兒,怕女兒著急,只能假裝自己很好,其實,自己的那條命的醫護人員一次次從死神手裡搶回來的……

作為社區一線的新聞人,我看過太多因為孩子不在身邊的老人,說他們是孤老,但他們確有兒女,說他們有兒女,兒女又遠在天邊,指望不上;既不屬於政府救助對象,也無法感受到兒女在身邊的溫暖,所以,這種「假性」孤老,就像「假性單親」一樣,仿佛擁有,但好像又從未有過。

遠嫁的姑娘,是走丟的孩子

頭條上有這樣一個問答:那些為愛情遠嫁的女孩子,你現在後悔了嗎?

大部分的回答:後悔了。但有一個回答,讓我看完渾身沒勁:

「原本以為現在交通發達了,想回娘家,還不是可以說走就走。可幾年的家庭主婦生活,讓我連買件像樣衣服的錢都沒有,回一趟遠方的娘家談何容易?」

這樣的事情並不是只發生在網絡上、小說中、電視裡,我也親眼見到過這樣的事情。

去年7月,火爐城市的武漢,已經變得很熱。我從新竹菜市場買完菜出來時,看到一個約莫60多歲的老太太坐在廣場前的石墩上大哭。出於新聞人的敏銳性,趕緊走上前去詢問情況。老太太告訴說,她從武漢嫁到北海30餘年,因為家庭貧窮,有20餘年都沒回武漢了。這次回來,本想給居住在這裡(新灣村)的妹妹一個驚喜,誰知這以前破舊的村莊早都成了武漢光谷地區,到處都是高樓大廈,根本找不到家在哪了,只記得這裡以前是村口……加之妹妹電話停機,無法聯繫上,原本回鄉愉悅的心情也瞬間崩潰了,就坐在路邊哭了起來,她說:「對於武漢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我就是一個走丟了20多年的伢啊……」

後來,圍觀的人幫忙打聽她妹妹的住處,但因為這裡前幾年才拆遷,人員變動很大,很多人都搬到別處去了,以前的老鄰居早都不知道搬到哪兒去了。沒辦法尋找,只能報警,向警方求助。最後,老太太哭著跟著警察去了派出所。

其實,遠嫁的背後遠遠不止回家的路太遠,更多的孤獨、無助。在頭條問答下,有網友留言說:

「因為遠嫁,我在他鄉一個朋友都沒有,和老公吵架,深夜被趕出家門,身無分文的我,在空蕩的街上晃蕩,活像這個城市的孤魂野鬼。」

「老公明目張胆搞曖昧,吵過、鬧過,被扇嘴巴,被打的鼻青臉腫,我卻沒有勇氣離婚,因為這個城市,我沒有一個朋友,沒有一個親人,沒有一個人替我說一句話,就算離婚,我拿命換來的孩子都要失去……」

「我生孩子時,疼得死去活來,想剖宮產,被婆家拒絕,理由是順產對孩子好。那時候,我身邊沒有一個人疼惜我,真的孤立無援,死的心都有了。」

……

我們常說,電視劇悲慘、現實,可生活往往比電視劇更殘忍、更現實,而遠嫁,更是浸透著兩個家庭的血淚史。

當然,幸福與不幸福也並非是遠嫁與不遠嫁而決定的,沒有遠嫁的人也有過得不幸福的,遠嫁的人中有人過得幸福的。關鍵在於那個家庭、那個人是否懂得你融入新加入的不適,是否願意包容你、尊重你、愛你。

若再來一次,願你我還是會選擇嫁給愛情,因為,人生蒼涼,愛意溫暖。

願所有選擇愛情的姑娘啊,最終都能嫁得良人。也願所有娶到遠嫁姑娘的男人們,能更愛你的女人、關心你的嶽父嶽母,因為她決定和你在一起,她已經成了一無所有的孤兒,她的父母,從此成為了孤老,而這一切的犧牲,都是為了成全你們的愛情。願熱戀褪去,時光前行,你們依舊溫暖攜手,看日出日落,看春暖花開。

相關焦點

  • 遠嫁,就是一條不歸路
    不是不想,而是沒臉回家。這十年,她什麼也沒有。丟了工作,也沒了愛情。婆婆排擠她,因為前兩胎都不是男孩,所以現在被逼著生第三胎。她常常在夜裡一個人照顧孩子,累到痛哭。她好幾次拿起電話,想給家裡打電話,但就是害怕,不想讓家人看到這個不堪的自己。
  • 諸葛亮8歲成為孤兒,歐陽修4歲成為孤兒,他們為何能成才?
    這樣的孩子即便是孤兒,也會被族人重點培養,諸葛亮、任瑰、歐陽修就是典型的例子。諸葛亮的父親,名叫諸葛圭。諸葛亮8歲的時候,諸葛圭就去世了。古代的時候,父親是家裡的頂梁柱,沒有了父親就算是孤兒寡母的家庭。諸葛亮8歲就成為孤兒,叔父諸葛玄承擔起撫養諸葛亮的重任。
  • 嫁給「寡母獨子」後的我:婆婆只來家6天,便毀了我的婚姻
    自古就有寡母獨子不能嫁的俗話。這幾句還是有點道理的,因為多年相依為命的母子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任何人都很難進入他們的感情世界。尤其是當媽的,精神上更是會十分依賴自己的兒子,甚至於她會把他兒子身邊的所有女人都當作情敵。而等到這個男孩結婚後,婆媳就免不了在一起。
  • 遠嫁就像一場飛蛾撲火,明知道自取滅亡,卻依然奮不顧身
    某乎問答上面有個問題是這樣的:當初那些因為愛情遠嫁的女孩們,現在都怎樣了?看了答案,譁啦啦一片倒,幾乎都是令人心酸的:網友阿秋說:因為遠嫁,我成了孤兒,被婆婆小姑子欺負的時候,只能自己孤軍作戰,被老公家暴也只能對著電話裡的媽媽哭。網友小月說:因為遠嫁,我七年沒吃過米飯,就快連米飯是什麼味道都不記得了。
  • 「寡母獨子」難相處,為什麼很多女人不願意嫁給單親媽媽的男人?
    編者按:什麼是「寡母獨子」?通俗來講就是,兒子從小到大幾乎都是由母親撫養成人,父親很少參與兒子的生活教育;父母早早離異,兒子被判給母親撫養,或者說父親不幸喪生,只留下妻兒。從小跟著母親一起生活的兒子,由於缺少父愛,男人從心理到生理上都會產生很大的變化。
  • 為什麼美國人熱衷收養中國孤兒,尤其喜歡女孩?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自從1991年12月29日,我國第一部《收養法》出臺後,孤兒收養從此便有了一套正規合法的程序。同時,早前那些已經存在的收養關係也得到了法律的承認和保護。
  • 「遠嫁之後,沒有退路。」
    每年這個時候,打開讀者給我留的私信,大都與「遠嫁」有關:「十二月就要遠嫁去大連了,前些時間還沒什麼感覺,離年末越近我就越難受,長這麼大,只有上大學的時候才離開家,一想到今年不能在家陪父母過年,結婚的喜悅都被衝淡了。」
  • 遠嫁的你,是否一直在埋怨後悔?遠嫁,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能力
    每當逢年過節,「遠嫁」話題總頻繁刷屏,賺足了已婚女同胞的辛酸淚。有人說,「父母在,不遠嫁」,因為遠嫁的女兒,一年難得見一次面,就像丟失的孩子,孤單又無助。其實,這句借鑑自「父母在,不遠遊」的句子,還有後半句「遊必有方」。
  • 一位遠嫁女性的真實心聲:父母在,不遠嫁,否則這一生滿是遺憾
    網絡上一個關於婚嫁的話題引起許多網友的熱烈討論,這個話題就是#該不該為了真愛遠嫁?#在這個話題下面有的網友認為現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交通通訊都十分方便,遠嫁也沒有問題;而持反對意見的網友認為,結婚後會忙於工作忙於照顧家庭,根本抽不出時間回家看望父母;網絡通訊的發達雖然提供了便利,但是比起親自陪在身邊還是差了很多心意。
  • 遠嫁的姑娘,最怕過年
    原以為把爸媽接到身邊住就好了——可後來才發現,他們並不適應你那裡的生活,小住幾天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煎熬。而遠嫁的女兒心中的痛,也不敢對爸媽說起,對爸媽,永遠是報喜不報憂。但遠嫁過來,到底不是從小長大的城市,就是這聽不懂的方言,便硬生生把你隔開,昭示著你是個外地人。吃不習慣,住不習慣,就算拼命迎合,終究不是土生土長,每逢過年,都特別想念爸媽做的年夜飯。
  • 遠嫁的姑娘最怕過年
    但同事小周,卻沒有加入這場戰鬥,遠嫁的她,已經多年春節沒有回過娘家——遠遊,爸媽猶可盼,而遠嫁,意味著女兒要把後半生,都託付到另一個陌生又未知的地方。女兒就是爸媽的全世界,遠嫁的女兒,是爸媽一生無法言說的痛。而遠嫁的女兒心中的痛,也不敢對爸媽說起,對爸媽,永遠是報喜不報憂。
  • 歌曲背後的兩岸情懷:從「黑蝙蝠中隊」到「亞細亞的孤兒」
    姓名之變,背後體現的是家國之變。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曾動員四千餘名臺灣原住民組建「高砂義勇隊」,前往南洋一帶為日軍作戰。光復後,原住民又受國民政府之徵募,在內戰中馳騁。一曲《美麗的稻穗》,唱的是對親人的思念,也是陸森寶面對時局的複雜心緒。
  • 遠嫁女子遭婆家和丈夫家暴後下落不明:遠嫁,是一條不歸路
    說句實在話,遠嫁入這樣的家庭,只要曾女士在外生活得好好的,真的不回去也罷。遠嫁本是一件讓人很孤獨的事情,遠嫁再加上家暴,真的更是一件讓人極度絕望的事情。有句話總結得好:遠嫁,其實就是一場豪賭。遠嫁,你不僅是在賭他的人品,更是在賭他的家庭,至於你能不能贏,完全在於他對你上不上心。03.說到遠嫁,還有一個致命的痛點,就是愧對父母。
  • 塗磊說:讓你遠嫁的男人不值得,他值得|但我承認,不要輕易遠嫁
    文/溫暖的葉楠大叔圖/配圖網絡侵刪導語即使是是農耕文明時代,也總有人遠嫁。何況在工業化的當代,遠嫁為了愛情、為了事業,在今天是多見的婚姻現象。不得不承認,只有遠嫁了,曾經以為的萬水千山都不在話下的我,在奶奶去的那個夏天,我才能深切地體會到了:遠嫁了,動車、飛機也會慢!
  • 為了所謂愛情,我遠嫁他鄉,只剩下酸楚的生活
    知乎上看到一個悽涼的問題:「如何用一句話來形容遠嫁的苦?」其中點讚最高的答案是:「知乎上看到一個悽涼的問題:「如何用一句話來形容遠嫁的苦?」當事人:豔豔,遠嫁廣東15年,只因生不出兒子,婆家一直讓她生。豔豔是我堂姐,人長得秀麗,也很能幹,家裡窮,所以早早就外出打工了。打工期間,和廠裡的小夥子好上了,一開始堂姐也很糾結,若是結婚了,自己就是遠嫁了,她捨不得父母親。
  • 母親跨越2300公裡看遠嫁女兒,見面哭成淚人,網友:遠嫁可憐
    近日,一則「西安媽媽看遠嫁女兒哭成淚人」的視頻上了熱搜。最近天氣轉冷,無數地方都下雪了。陝西一位母親想女兒想得厲害,兒媳見狀,便偷偷訂了機票。帶著年邁的婆婆登上飛機,去探望遠嫁新疆6年的大姑子。這個視頻下面有很多留言,有人說遠嫁就是在父母身上扎針,只有經歷了才懂父母的痛。也有人說,遠嫁只要女兒幸福就好了,不然回家最遠的路就是父母的家。其中一個網友說:我朋友就是遠嫁,有一年過年沒打招呼就回家,發現父母在啃饅頭。
  • 母親看望遠嫁新疆6年的女兒,女兒哭成淚人:女兒遠嫁好不好?
    看了網友的評論,許多人認為女兒不該遠嫁,認為遠嫁是對父母的不孝順,理由就是距離父母太遠,不能去隨時去看望她們。即使是現在交通非常的發達,但是遠嫁之後,有了工作、家庭和孩子等很多的牽盼,所以還是不能很輕鬆的去看望父母。
  • 《孤兒怨》:魔鬼背後還有故事,隱藏著怎樣的陰謀
    《孤兒》的基本故事框架其實並不新鮮,類似的故事,在早年的電影《兇兆》中就曾出現過,另外比如在《保姆》、《致命誘惑》、《糾纏》中那些或溫柔或美麗的女性,看似簡單無害,實則是狼子野心,他們利用自身的條件和他人的信任,進行著常人難以理解和接受的破壞行為,走得也是這個套路。
  • 亞細亞的孤兒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汙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西風在東方唱著悲傷的歌曲
  • 關於遠嫁,是梁靜茹給的勇氣嗎?
    關於遠嫁這個話題,我覺得大家一定有很多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個話題。首先,無論你是什麼形式的嫁,是遠是近,是認識三個月還是認識三年,無論你當下處於備婚的哪個階段,你還要你內心還在問自己,還在問別人要不要結婚?只要還有擔憂和疑慮,就一律不要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