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圖行天下,海爾、創維、康佳、長虹、TCL等六家國內彩電企業密集發布了「雲電視」戰略,一時間彩電界密集的動作讓彩電市場仿佛很是高漲。不過這一系列動作的背後,實際上卻是傳統彩電企業紛紛進入「白電」的信息。今年創維在南京的白電生產基地一期工程正式投產,標誌著國內六大彩電巨頭全部正式加入白電戰團。TCL今年5月則投資1.5億元繼續擴建在武漢的白電基地,擴大空調和冰洗產能;去年底專門成立了白電事業部的康佳,今年又投資10億元在安徽滁州興建新的白電工業園。在國內家電市場,「白」強「黑」弱的格局已成共識。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家電專家陸刃波認為,國內彩電巨頭布局白電的原因很簡單——利潤驅使。相比彩電企業經常陷入「價格戰」 的怪圈,白電產品價格兩位數的利潤率,讓彩電企業垂涎三尺。冰箱、洗衣機、空調等產品技術相對穩定,核心工藝較為簡單,國產企業的配套能力強,各種彩電企業紛紛上馬白電項目校友錄,也就不足為奇了。
國內家電領域出現白強黑弱是二者產品屬性不同的必然結果。彩電產品屬於消費電子類,由於電子行業技術更新快,技術就成為驅動彩電發展的原動力。白電產品屬於耐用消費品,技術含量相對較低,而且技術相對穩定,以空調為例,二十年間空調幾乎沒有根本性的技術突破,以電驅動壓縮機帶動製冷劑循環製冷的原理,至今還無法顛覆。所謂的新產品創新,基本上是各種輔助功能的增減,因而,推動白電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不是技術,而是規模的擴大與營銷的變革。
在核心技術相對固化的情況下校友錄,國內企業憑藉熟悉國情而在市場如魚得水,形成了以市場與規模為核心的競爭優勢;而彩電技術**企業多為外資品牌,每一次行業升級發展都是靠技術推動,不論是從CRT到FPT,還是從LED到PDP,而且,彩電產品更新換代快,產品的生命周期顯得越來越短,不僅會造成研發相對落後的國內企業跟不上節奏,而且更新換代快使得企業庫存壓力增大。由此可見,國內白強黑弱現象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