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劇本的閱讀與研究
☆時代背景
☆主要人物
☆戲劇故事情節中的主要事件和矛盾衝突
☆時間與空間
2.參加主創會議
3.劇場情況調查研究
♢劇場管理方面
(1)出入劇場的程序,所需要的手續及各類證件
(2)劇場主要部門工作人員的配置情況及主要人員的聯繫方式,劇場的燈光系統人員配置。
(3)劇場工作時間的安排,清楚劇場無演出時間,器材運輸時間,裝臺時間,合成時間,整場演出時間安排。
♢劇場各類固定系統配置
(1)劇場平面圖
(2)配電系統
(3)調控系統
(4)燈具系統
(5)工作用品
♢舞臺系統
(1)舞臺監督操作臺位置
(2)舞臺平面圖、側面圖
(3)舞檯燈位平面圖
(4)舞臺:高度、寬度、深度
(5)臺口:高度、寬度
(6)轉臺、升降臺、車臺:直徑、位置、可運動方向和幅度、速度
(7)假臺口:高度、寬度、厚度、機械結構、吊掛結構
(8)燈光渡橋:高度、燈光可以投射的範圍角度。
(9)樂池:長度、寬度、高度、形狀、升降速度、最低高度
(10)副舞臺
(11)後舞臺
(12)測橋高度、和舞臺中線距離:側光的設計
(13)大幕情況:開關形式、速度
(14)側目、簷幕:需要做什麼樣的調整
(15)天幕
(16)電影熒幕:對燈光吊杆的位置影響
(17)防火幕:正常工作情況
(18)觀眾席:高度與舞臺的角度
♢吊杆系統
(1)吊杆總數
(2)吊杆起吊形式—電動、手動
(3)吊杆的結構—單杆、雙杆、吊橋、架等
(4)各吊杆之間的距離:設計燈具的布局與布景之間的協調使用
(5)各種吊杆的負荷:具體燈具、器材的吊掛可能性及數量的控制
(6)吊杆的直徑、長度:不同器材吊掛的可能性,是否需要二道杆的配置
(7)吊杆的升降速度:演出中的遷換節奏控制
(8)燈光吊杆:數量及具體位置、迴路數、負荷、以配置合適器材
♢舞檯燈位系統
(1)舞檯燈號分布平面圖:迴路的燈位分布情況,每個燈位的輸出功率
(2)面光、耳光、假臺口側光、假臺口橋光、天橋側光、吊籠側光各燈位投光角度和投光距離,迴路數量和負荷,現有燈具種類和數量。每個劇場情況不同,要對燈位的具體情況掌握。經過對劇場的情況調查、分析、研究後,找出需要解決的問題並落實。工作過程中需要隨時注意事項交代明確,這樣就掌握了工作的主動權,減少制定方案的盲目性。
4. 以劇本為基礎,研究舞臺設計、服裝設計、化妝設計、思考舞臺美術。
戲劇主要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四元素構成。燈光作為舞臺美術的造型之一,首先要和其他造型元素密切配合來完成「戲劇空間」的塑造。
研究舞臺設計、服裝設計、化妝設計需要解決一些問題:舞臺設計的形式、戲劇空間的處理
(1)以戲劇故事情節為根基,演員、布景、服裝、化妝等以不同的狀態呈現於舞臺。
(2)對戲劇空間的塑造,必須具有視覺性,視覺性的前提是可視性,因此燈光對戲劇空間對視覺呈現意義重大。
5. 觀摩排練,研究表演
♢「領悟」導演和演員的創作
(1)主要事件和矛盾的衝突的處理
(2)物件處理
(3)場面調度
(4)音樂
(5)節奏
♢需要完成的一些記錄任務
(1)排練場裡同導演的一些溝通交流,了解導演的具體想法。
(2)進行工作錄像
(3)各場戲的舞臺調度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