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八歲》純樸溫情的年代,勝似親情的爺孫

2020-12-22 影十上

八歲的那年,你經歷了什麼?記住了什麼?生命中是否有點亮你的人出現?

八歲的那年,或許你住在燈紅酒綠的都市,和父母一起感受華燈初上的夜晚,或許一家人正歡聲笑語,牽著彼此的手在熱鬧的廣場上散步逗趣……或許那年八歲,你的記憶裡是豐衣足食,是天倫之樂,是無憂無慮。

可在中國農村地區饑荒年代的窮人們,每天為不餓肚子極力奔走的孩子們,那年八歲,他們又經歷了什麼呢?

影片《那年八歲》的主人公小小正是這樣一個孩子,八歲那年,被父親賣給了一個算命的盲人吳老先生當領道。在那樣一個饑荒而落後的年代,小小不願給吳先生當領道,他三番五次地想逃跑……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素不相識卻又孤苦伶仃的人卻在一次次同甘共苦中產生了「不是親情,勝似親情」的依附關係,上演了一場感人至深的生活篇章。

故事還要從小小的父親把小小賣給吳先生說起……

八歲的小小一直以來都是窮人家的孩子,有三個弟弟妹妹,母親早逝,父親娶了個後媽。為緩解家庭的壓力,父親把小小賣給了一位村子裡算命的盲人吳先生。小小雖然只有八歲,卻是個「小大人」,童年時開明的母親對他的影響根深蒂固,他相信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所以對算命師吳先生非常瞧不起。但無奈父命難違,他只能跟著吳先生,拿著棍子給吳先生領道,給挨家挨戶算命,可心裡卻想著該怎麼逃走。

吳先生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心裡卻清楚小小的小心思,小小對他的不禮貌,對他的輕視,吳先生摸得一清二楚,他對這個不尊重自己的小孩子感到非常生氣。

「你要記住,你爸喜歡的是你後媽!他不喜歡你……」吳先生顫巍巍地走在小小後面,絮絮叨叨著。

小小不吭聲,不願搭理吳先生。

經過一個小村時,一群孩子們來欺負小小,他們衝小小扔著石頭,嘴裡還不停唱著:「滴滴答答……我兒牽瞎……」

被激怒的小小撿起掉地上的石頭,想要進行回擊,卻被吳先生攔下了。

「把石頭放下。」吳先生嚴厲地命令道:「人就是挨著罵長大的,你,天生就是個挨罵的命!」

吳先生對小小的灌輸和訓誡,用那老一套的算命思想去否定小小從母親那裡學的知識,這使得小小對親生母親的思念越來越強,所產生的逆反心理也越來越嚴重。終於,小小在一次領道中,丟下吳先生跑回來家。

可是跑回家也沒有用,父親暴跳如雷,再次把小小揪到了吳先生這裡,當著他的面狠狠地把小小揍了一頓……吳先生在旁邊聽著小小的哭聲,面部表情微妙的變化著,竟對這個背叛他的孩子有些於心不忍……

小小又重新回到了吳先生身邊,這次他老實了不少。吳先生覺得小小是個聰明孩子,而自己又孤苦伶仃的沒有親人,他產生了讓小小當他孫子的想法。

「想吃糖嗎?」有一次,兩人坐在江邊休息,吳先生拿著一顆糖問小小:「想吃就叫我爺。」

小小雖然很想吃,但卻不願認這個算命的瞎子為爺。

「認我當你爺,我保證教你我這所有的算命,說書本事,你以後保管有飯吃!」吳先生繼續念叨著。

「我才不學你那套呢,我要上學!學校教的才好,我媽說的!」小小不屑地說。

「你媽說的,你媽說的……」吳先生有點生氣,固執地嘟囔道:「別再跟我提你媽說的!你媽說的都是錯的!」

這天夜裡,小小和吳先生來到了一戶守夜的人家。會說書的吳先生做在堂屋裡,正給人家唱《林衝風雪山神廟》時,背後的棺材卻傳來一陣響動。

「詐屍!詐屍啊!」聽眾們一片驚呼,尖叫著奔逃了出去……只剩下驚慌的盲人吳先生嚇得不知所措。

本來也和這群人一起逃出去的小小看吳先生沒有出來,猶豫了一陣,還是決定壯著膽子回去找他,當小小謹慎地偷偷回到房間時,吳先生此時已經站在那兒嚇得尿褲子了。

「小小,你可算回來了!算你有良心……鬼呢?鬼呢?」吳先生顫抖著聲音說。

「沒有鬼。」小小往棺材的方向望了望:「是棺材下面的石頭塌了!」

經歷了這件事後,吳先生對小小的態度更好了些,不僅非常照顧小小,還經常對他表示關心……幾天後,兩人來到一條河邊,一同坐下準備歇息一會兒過河。

「小小啊……」吳先生撐著棍子,感慨著:「我呢,也是八歲時沒了媽……你比我強多了,好賴還有個爹!我這一生啊,又有什麼人呢?都只有我自己……因為眼前一片黑!我這一輩子啊,就在這一片黑裡走啊走……走,卻不知道後面是什麼,也不知道前面是什麼……」

兩人都沉默了。這一老一少坐在河邊,那麼渺小,孤獨又無人問津。

在過河時,本來負責帶路的小小被水底的石頭扎破了腳,走不成路了。吳先生急忙撕掉自己的衣服幫小小止住血,嘴上雖埋怨了一陣,卻主動提出背小小過河。

被感動到的小小趴在吳先生身上,為他指路,以免他被絆倒。從這一刻起,小小覺得自己對吳先生多了一份尊敬和喜愛,他也不那麼討厭那套算命了……

那以後,小小和吳先生的關係不再是互相嫌棄,雙方都盡己所能保護對方,再碰到有人欺負小小時,吳先生居然挺身而出掄起棍子把他們趕走;而當別人問起小小時,吳先生自豪地說:「他是我孫子!」小小也沒有提出異議……

小小也答應了吳先生學算命和說書,幫人排憂解難。兩人就像親人一樣,孤苦伶仃卻相依為命,風雨同舟,同甘共苦。

直到有一天,小小經過自己母親的墳墓時,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失聲痛哭了起來……吳先生站在他身後,這才意識到,在母親的影響下,小小是多麼渴望上學獲得知識……

吳先生為了成全小小,把自己的積蓄都留給了他,把他送到了學堂,自己卻一個人孤零零地向村子那邊走去……正在課堂上念書的小小忽然想起什麼似的,衝出了教室,一口氣跑到了山丘上,對著吳先生遠去的地方大喊:「爺爺——爺爺——」

影片到這裡就結束了,鏡頭對準離去的吳先生,直到他越來越小,小到隱匿在廣袤的平原上。這是一個非常溫馨而質樸的故事,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卻同樣感人至深。不僅充分表現了吳先生和小小從陌生人到親人的彼此信任的徵程,而且以最質樸的筆觸勾勒了中國農村的原始元素和人文溫度。饑荒年代的辛酸,中國農村特有的風土人情,善良而渴望被愛的盲人老頭,有責任心又聰明伶俐的八歲孩子,還有那趕綿羊的熱情牧人,緩緩降落的美麗夕陽,說書算命的農村傳統……一系列人物,元素為電影填充了濃厚的地域風情,耐人尋味又韻意深長。

在那樣的饑荒年代,人與人之間仍存在著淳樸的溫情和信任;而在當今的物質時代,人與人之間卻多了一份猜疑和算計,少了一些質樸與溫暖。影片以文藝又真實的風格,告訴了我們無論何時也要做一個真實而善良的人,永遠保持對真善美的追求,永遠溫情,永遠向上。

相關焦點

  • 電影《那年八歲》,竟然讓我連看了兩遍……
    更令我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起來,孩子竟然打開電視,又重新回看《那年八歲》,我也經不住誘惑,放下手頭的事,陪著孩子又看了一遍。看完,我們都沉默不語,我腦海裡突然冒出想為它寫篇影評的念頭。     《那年八歲》講述的是小小八歲那年,媽媽死後爸爸娶了後媽,就把他賣給一個盲人算命先生當領路的,雖然是在饑荒年代,跟著算命先生是餓不著的,但小小一開始是拒絕的,後來他和算命先生從陌生到熟悉,再到親如爺孫,不是親情,勝似親情
  • 《那年八歲》:縱然坎坷,人間卻有溫情在
    2017年上映的電影《那年八歲》,講述了一個名叫小小的八歲小孩,在饑荒年代,被父親賣給算命的盲人先生領路的故事。一路上,小小與算命先生從陌生抗拒到熟悉相依,最後親如爺孫,不是親情,勝似親情。《那年八歲》這部影片是一部特殊的電視電影,由楊瑾擔任導演,林和平擔任編劇,羅京民、杜駿豪主演,雖然是一部小製作電影,沒有大場面、大腕、大投入,卻憑藉生活化的場景還原,打動了觀眾的心,先後獲得第十二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 評委會特別關注獎和第16屆電影頻道電影百合獎優秀故事片三等獎 。用導演楊瑾的話來說,這是一部「沒有什麼矛盾」的電影。
  • 【主演見面+觀影】《那年八歲》:除了禁片,國產好看的還有它!
    那個時候走過的地方,遇到的人也許你早就淡忘了但有些人的八歲卻一輩子都忘不掉一個孩子,一段童年,一種生活《那年八歲》知名編劇林和平在兒時被父親依次賣給三個算命的盲人當引路人後來他把故事寫成了職業生涯唯一的電影劇本《那年八歲》
  • 電影《那年八歲》開機 中影導演楊瑾執導
    由中影新銳導演楊瑾執導的電影《那年八歲》近日在寧夏開機,這部電影是著名編劇林和平老師的潛心之作
  • 《那年八歲》讓我們知道了,人性的弱點會在思想貧窮時展露無遺
    閒來無事在瀏覽網頁尋覓好的電影,突然看到了百度推送的一部電影《那年八歲》。電影的名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力,看後才發現真的是一部低票房,有意義又好看的良心劇。在當下這個影片都要靠顏值流量擔當票房的時代,像這樣的兒童親情劇總會是無人問津的,也似乎都成了常態。
  • 電影《那年八歲》治癒無數虛偽的成年人
    電影《那年八歲》,票房慘澹,可看完才發現,這個成績,實在愧對這部良心片。主人公小小,出生在寧夏川的一個小鄉村裡。八歲時,母親離世,留下他和年幼的妹妹。不久後,父親又娶了一個女人進門,對小小和妹妹也漸漸冷漠。有一天,父親突然闖進教室,強行將正在上課的小小拖走。
  • 懸疑喜劇電影《爺孫探案記》在長沙開機
    懸疑喜劇電影《爺孫探案記》在長沙開機 2020-12-23 15:16:58   總策劃姚偉透露,懸疑喜劇電影《爺孫探案記》講述的是高冷的孫子和輕鬆搞笑的爺爺,有著嚴重的代溝,一次偶然的巧合讓兩人靈魂互換,又莫名捲入一場兇殺案,通過「大」孫子和「小」爺爺的不懈努力,終於讓罪犯伏法。在傳統的祖孫隔代親情融入奇幻的色彩,充分發揮小戲骨「小孩演大劇」的特點,而這次還創新地加入老戲骨演小孩的看點。
  • 《孫子從美國來》:爺孫之間的溫馨故事,親情可以跨越血緣和國際
    不知道關於親情的電影大家了解多少,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接地氣的親情故事——《孫子從美國來》,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影。雖然在時間上距離現在比較遠,但是重新回顧還是能夠被其中的故事所打動。這個故事發生在陝西的農村,主角除了從美國來的「孫子」之外,還有居住在這個村莊裡的楊老頭,這個從美國來的孩子並非是他兒子的孩子,儘管爺孫之間沒有血緣關係,但是我們依舊能夠被兩人之間的親情所打動。在農村一般都比較閉塞,所以大家的思想更不容易接受一些新鮮的事物,當楊老頭突然多了個外國來的孫子,那麼沒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之間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
  • 電影《孫子從美國來》:從中西方文化觀念入手探討親情的包容性
    他所扮演的角色是整部戲的靈魂,在他背後,代表了孤獨而倔強的農村空巢老人,代表了拯救皮影戲這個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者,更是代表了淳樸憨厚的親情教育觀念。以傳統家庭親情為題材,加入了異國元素和傳統藝術傳承的成分,大團圓皆大歡喜的結局走的是國產電影的一個老套路,但不可否認的是,片中傳遞出的真摯祖孫情還是十分感人的,那種純粹的親情關愛打破了庸俗劇情的局限,溫情十足。
  • 電影《孫子從美國來》:從中西方文化觀念入手探討親情的包容性
    他所扮演的角色是整部戲的靈魂,在他背後,代表了孤獨而倔強的農村空巢老人,代表了拯救皮影戲這個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者,更是代表了淳樸憨厚的親情教育觀念。以傳統家庭親情為題材,加入了異國元素和傳統藝術傳承的成分,大團圓皆大歡喜的結局走的是國產電影的一個老套路,但不可否認的是,片中傳遞出的真摯祖孫情還是十分感人的,那種純粹的親情關愛打破了庸俗劇情的局限,溫情十足。
  • 懸疑喜劇電影"爺孫探案記"長沙開機 靈魂互換搞笑來襲
    12月20日,由湖南鯨麟文化創意傳媒、湖南寶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湖南公益電影傳媒中心指導的懸疑喜劇電影《爺孫探案記》開機發布會在長沙舉行。  總策劃姚偉透露,懸疑喜劇電影《爺孫探案記》講述的是高冷的孫子和輕鬆搞笑的爺爺,有著嚴重的代溝,一次偶然的巧合讓兩人靈魂互換,又莫名捲入一場兇殺案,通過「大」孫子和「小」爺爺的不懈努力,終於讓罪犯伏法。在傳統的祖孫隔代親情融入奇幻的色彩,充分發揮小戲骨「小孩演大劇」的特點,而這次還創新地加入老戲骨演小孩的看點。
  • 63歲藝人李坤城與22歲林靖恩相差高達40歲的爺孫戀 你們怎麼看?
    「爺孫戀」女主林靖恩近日因為在網上發布了自己和李坤城的合照,再度搶了頭條。
  • 相差40歲的"爺孫戀",林靖恩被爆懷孕,網友直呼辣眼睛!
    他們相戀那年,女的才17歲,男的已經57歲了!這一對相差40歲的跨越年齡的愛戀,如今61歲的男方李坤城曾經是女方林靖恩爸爸的朋友,後來倆人卻交往了。林爸表示心累了,親情切不斷卻擔心女兒受傷,然而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將結婚,感覺自己欠個女好多。
  • 相差40歲的"爺孫戀",女子被爆懷孕,網友直呼辣眼睛...
    這兩年鬧得沸沸揚揚十分高調的一對「臺灣爺孫戀」代表鬥門的小夥伴們應該有點了解吧他們相戀那年>女的才17歲,男的已經57歲了這一對相差40歲的跨越年齡的愛戀如今61歲的男方李坤城曾經是女方林靖恩爸爸的朋友後來倆人卻交往了
  • 相異的親情觀,不變的溫情:記《降魔的2.0》中的親情線
    而親情線一定也是其中的主要看點之一。作為一位母親,《降魔的2.0》的親情線真的能引起我很大的共鳴,啤啤與父母、勞斯與萊斯、小馬與力哥力嫂以及最主線的,小馬與豪仔、晶晶的親情,雖然不同的關係中,角色的親情觀有所不同,但不變的是那一種溫情。
  • 5部親情治癒電影,記得過年回家路上連續觀看!
    01 《天堂回信》90年代的國產老片,看上去特別有韻味,雖說影片主打的是兒童和親情,但是通過屏幕溢出的年代感,能夠瞬間喚起觀眾對於逝去年代的記憶。作為一部兒童片,《天堂回信》以死亡為主題,將年少的活力與衰老的沉重融合在一起,傳遞的情感,遠超過爺孫兩代人之間的親情,直達生老病死的生命輪迴。影片最後,爺爺的生命在睡夢中終結,但他給孫子留下的愛與感動,卻成為烙印,深藏於孫子的內心。母親作為一個外來者,帶來的不僅是母愛,更是西方文明,為了孫子的健康成長,爺爺選擇了離開。
  • 爺孫兩的重度照片
    這份愛是他們愛的傳遞,是家血脈相連割不斷的親情。原創:德蘭/文 嚴禁未經授權洗稿轉載1900年代,哈爾濱,著長袍馬褂的祖孫倆。1982年1月,河北霸縣,爺孫倆。李曉斌/攝。1996年,趕集回來的爺孫倆。朱憲民/攝。
  • 84歲謝賢陪孫子用餐,親自餵食龍蝦,談及親情時一句話讓人心酸
    文 | 那年美美本文純屬原創,感謝評論與轉發!一直以來都保持著時尚前衛風的他,儘管已經是84歲耄耋之年,但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很多。孫子吃著爺爺做的海鮮餐,並且爺爺親手剝蝦餵到孫子嘴裡,爺孫倆有說有笑
  • 江口鎮平石村這仨「爺孫」情,被傳為佳話!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桂平江口鎮平石村這仨「爺孫」情可謂是感天動地他還主動照顧平石村80多歲、行動不便的五保老人阮兆波,幫他洗衣做飯、按摩買藥。近日,小軒來到阮家,黃新剛接婷華和宏華放學回到家。婷華姐弟住在上世紀90年代建的紅磚平房裡,兩室一廳加一個廚房。房子雖簡陋,「一家三口」卻十分溫馨。
  • 轟動世界的「爺孫戀」宣告離婚,因27歲嬌妻拒絕為87歲男星生子!
    如今的娛樂圈,老少配這種搭配模式越來越多,很多明星都與比自己小的另一半在一起,也有很多讓人不能理解的「爺孫戀」發生,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一直讓很多人爭議的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