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多利亞時代後期,英國最重要的小說家是誰?被稱為「英國小說家中的莎士比亞」是誰?被稱為「英國小說家中最偉大的悲劇大師」是誰?英國小說家、維多利亞時代,悲劇大師,三個關鍵詞可以讓英國文學愛好者猜到是誰?沒錯,就是託馬斯·哈代,今天是他的忌辰,我們一起來了解他的故事,欣賞他的經典哲理名言。
1928年1月11日,英國詩人、小說家——託馬斯·哈代走完88歲的一生,為文壇留下15部長篇小說,4個短篇小說集,8卷詩集和兩部詩劇的精神財富。他的作品雖不像狄更斯那樣詼諧幽默,但卻含蓄雋永,令人回味。
1840年,託馬斯·哈代出生在英國多塞特郡多切斯特市,他的家鄉是離工業文明比較遠的村落,環境優美,能夠零距離接觸大自然。他的祖父、父親、叔父都是教堂裡的樂手,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讓後來的文學創作中融入音樂感覺。有人這樣說:讀哈代的作品有一種強烈的音樂美感。
在英國文學史上,哈代一生跨越兩個世紀,他把自己的小說分為三大類:「傳奇和幻想作品」、「機巧和實驗小說」、「性格和環境小說」。並以自己的現實主義創作繼承和發揚了英國文學傳統,又以自己獨特的創作模式融合了現代意識和現代情愫,成為英國文學中一架承上啟下的橋梁。
不過有人認為,哈代在大眾文化圈,沒有那麼流行。究其原因,哈代不是一個好讀的作家。但是,他在英國文壇史上的地位還是不可動搖的。他是19世紀英國最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意識流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稱哈代為「英國小說家中最偉大的悲劇大師」,韋伯稱哈代為,「英國小說家中的莎士比亞」。
哈代不僅是小說家,還是一位詩人,他一生共創作900餘首詩歌,詩人WH奧登把他看成自己的詩歌之父。更是有人認為,對20世紀英國詩歌產生重大影響的是哈代,而不是葉芝或艾略特。
哈代是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的名譽學位,在1910年獲得英國皇家文學會的金質獎章。英國皇家建築學會接納他為榮譽會員,這是建築學會會員對一個在文學上有傑出成就的同行表示的敬意。哈代代表著英國文學的偉大傳統,他不僅屬於英國,也屬於所有的時代和整個世界的。
推薦哈代的幾部代表作吧,如果你對哈代感興趣,一定不要錯過他這幾部作品。即:《綠林蔭下》、《遠離塵囂》、《還鄉》、《卡斯特橋市長》、《無名的裘德》、《德伯家的苔絲》。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從哈代作品中摘錄下最為經典,充滿哲學意味的10句話,來紀念英國這位偉大的小說家和詩人吧!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能發現別人的本色。
凡是有鳥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
人生裡有價值的事,並不是人生的美麗,卻是人生的酸苦。
人生意義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變遷,而在乎內心的經驗。
二十歲的人,意志支配一切;三十歲時,機智支配一切;四十歲時,判斷支配一切。
人在意志力和鬥爭性方面的長處或短處,往往是導致他們成功或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永遠不能複合的,往往不是那些在盛怒之下分開的情人,而是那些在友情的基礎上分開的情人。
人的性格如果順應自然,就會得到自然的善待,如果你違背自然,就會在冥冥中得到自然的報復。
一切有生之物,都有一種「尋求快樂的本性」,那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凡是血肉之軀都要受過它的支配,好像毫無辦法的海草都要跟著潮水的漲落而擺動一般,這種力量不是議論社會道德的空洞文章所能管得了的。
在他的神態和目光裡,隱藏著某種混亂、模糊和心不在焉的東西,叫人一看就知道他這個人也許對未來的物質生活,既沒有明確的目標,也不怎麼關心。可是當他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人們就說過,他是那種想做什麼就能把什麼做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