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小李比較胖,身高不足175cm,體重卻有180斤。最近小李老是覺得胸悶得厲害,一開始以為是天氣悶熱潮溼、氣壓低的原因。沒想到現在秋高氣爽了,小李的症狀仍然沒有減輕,還出現了心絞痛的症狀。於是家人趕緊把小李送到了醫院。經過檢查,小李被確診為冠心病。
身邊親友紛紛感到非常詫異:冠心病不是中老年病嗎?30歲怎麼會得冠心病?
冠心病,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常常被簡稱為「冠心病」。
通常說來,冠心病多發於中老年人群。但近年來隨著「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日趨年輕化,包括冠心病在內的心腦血管疾病也有了明顯的年輕化趨勢,甚至已經成為威脅人類身體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和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性別、年齡、家族史等。
可改變的危險因素:三高、超重/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菸、熬夜、過量飲酒等,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等)、缺乏體力活動,以及社會心理因素如工作壓力大、長期處於負面情緒等等。
對於文章開頭的小李來說,其具備了多條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如肥胖、缺乏運動、熬夜、長期心理壓力過大等等,因此雖然很年輕——僅僅30歲,就罹患了冠心病。
其實很多疾病在早期會有相應的症狀的。那麼冠心病早期會有什麼症狀呢?
1、胸悶疼痛
冠心病患者在情緒比較激動或者勞累時,心臟缺血缺氧,會出現心臟前區或胸骨後的悶痛,多為發作性絞痛或壓榨痛,也可為憋悶感。有時也表現為頸縮樣的疼痛,且會向左肩左臂輻射,約持續3~8分鐘,經過休息可以得到緩解。
此外,吃得過飽、食用生冷食物、聽到嘈雜噪音等因素,也可能引起胸悶胸疼、心悸心慌的症狀。甚至有時會出現不明原因的心跳過快或過緩。
2、其他部位的疼痛
冠心病患者的疼痛也可能不在心前區,而出現在其他部位,例如牙痛、頭痛、腿痛等等,休息一段時間後會自行緩解。
3、不典型症狀
有一部分冠心病患者的症狀不典型,可能僅僅出現心悸、乏力、心前區不適,有的可能以消化道症狀為主。而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可能沒有疼痛的症狀。
4、猝死
猝死是冠心病的臨床類型之一,後果嚴重,發生率高,約有1/3的患者首次發作冠心病表現為猝死。
5、全身症狀
合併心力衰竭的患者,可出現全身症狀。
冠心病嚴重威脅著現代人的生命安全,且日益年輕化,預防冠心病,並不僅是中老年人的任務,年輕人同樣需要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