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The Green Book)不僅劇本是真的,甚至現實中真的存在這樣一本「黑人出行攻略」1NWF。
從上個世紀1936年至1966年,黑人郵遞員維克多·雨果·格林連續出版了一本記錄美國各地對黑人友好的旅館、飯店等場所的「綠色封皮的書」——「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黑人汽車旅行綠皮書)。」
1963年,聯合國大會通過《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宣言》,美國也相繼有30個州公布了反對種族歧視的法律條文,這30個州中沒有一個來自南方,也正是影片中唐巡迴演出的地方。
影片的時間設定在1962年,黎明之前的黑暗。
一位知名的黑人爵士鋼琴家,為期八周的巡迴演出仍要藉助(綠皮書)的指引,更何況還僱傭了一位曾經把有色人種用過的玻璃杯丟進垃圾桶的義大利裔司機,影片《綠皮書》的故事就在這樣的時代和環境背景下,激烈的衝撞著。
「破牆」和「融雪」是影片的主旋律,汽車人眼中,看到的卻是一部時代「公路片」UXR8。它充分的向大家解讀了,50年前在美國長途自駕是怎樣的。
首先,車載導航是沒有的,想要長途旅行你要去AAA(美國汽車協會全稱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拿一份全美公路交通圖。如果不夠富裕的話,甚至還需要帶上熨鬥之類日常用品。
面對水箱開鍋、輪胎被扎等情況ZYY,你需要是一個修車的好手。
當然,你還需要一個後備箱很能裝的汽車——影片中這臺充滿美系夢幻色彩的藍色轎車是凱迪拉克1962款De Ville(帝威,這個車系1959年誕生,2005年才停產,繼任車型是XTS),方向盤上的凱迪拉克的LOGO在影片中還有所出鏡。
毫無疑問,從道具角度來說,這臺影片中的第二代De Ville也是影片的主角。整車長度超過5.4米,軸距2.9米,如果你沒有概念,可以對比一下2018款奧迪A8L車長5.3米,軸距3.1米。當年美系豪華轎車設計中以「大」為美的風格也奠定了大家如今對美系車的印象。
收住收住,今天不給凱迪拉克做廣告。
影片中的唐要進行為期八周的南方州巡迴演出,在一處的停留2-3天,然後繼續上路。可以說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慢慢旅途中度過,當年在沒有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的時候,漫漫長路,如何打發時間?
長期混跡社會底層的託尼對食物有天生的好感,唐在餐館也曾對託尼說:「你有沒有考慮做一位美食家?」再加上其兩個人在同行初期的話不投機半句多,吃成了長途開車中的主旋律。
三明治、炸雞、蘋果、汽水,說真的1PQX,託尼吃東西時的滿足感都把小斑我看餓了。他還成功慫恿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唐在車上小心翼翼的來了兩塊炸雞——開始他是拒絕的,真香。
關係日漸默契,他們也開始談起爵士樂、流行音樂,託尼曾混跡紐約各個夜總會,對知名的黑人歌手耳熟能詳,這再次拉近了他們之間的關係。
(雪佛蘭當年的廣告宣傳畫)
說到這裡,有必要感謝一下美國另外一個知名的汽車品牌——雪佛蘭。
1922年,為解決大家開車無聊的問題,雪佛蘭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搭載收音機的車型,雖然備受民眾和政府的爭議(收音機曾被詬病影響駕駛安全),但乘車者的生理需求得到了滿足。雪佛蘭一個把收音機裝進汽車的小動作,改變了汽車行業,也使得全球的廣播媒體行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自然也有了影片中託尼和唐討論來自收音機裡面音樂的故事。
沒有CD、沒有卡帶、沒有寶馬iDrive、沒有奧迪MMI,沒有斑馬智行7S8S,無法想像幾千公裡的長途旅行如何度過,也許吃和音樂才是那個美國嬉皮時代背景下最好的消遣,當然還有窗外的美景。
在電影時間的三年後,福特汽車和摩託羅拉嘗試將8音軌播放器裝上汽車,之後飛利浦才正式把卡式磁帶播放機裝配到汽車上——終於可以隨著自己心意聽音樂了,這個裡程碑式的發明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90年代,直到音質更好的CD代替了磁帶,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才開始大步向前邁進。
另外一個裡程碑式的時間點是蘋果ipod等數位音樂存儲介質的上市,通過AUX、USB等接口在車上播放數位音樂,這個體驗讓CD和磁帶完全成為了過去式——你還記得上一次通過車載CD機聽音樂是什麼時候?
各大主力廠商都在通過技術研發和市場需求分別開發了基於自己產品硬體能力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奧迪的MMI、奔馳COMAND、沃爾沃的SENSUS等等——當然還有通過蘋果 CarPlay、谷歌Android Auto以及百度CarLife等實現智慧型手機映射的能力,更輕量化,更自由。
然後才是2016年7月6日搭載斑馬智行的網際網路汽車上汽榮威RX5正式上市——如果那時候託尼對車機說出「你好斑馬,播放一首唐的鋼琴曲」應該會很夢幻吧5P3?
如果想更多了解60年代美國公路文化和藝術圈的那些事兒,推薦一本書——《安迪·沃霍爾的公路旅行》,展現了1963年的美國66號公路,普及了那個時代背景下的波普藝術,去了解下那個瘋狂時代廣告與藝術之間的碰撞吧。
本文沒有劇透,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把一段略顯瘋狂的旅程描述的妙趣橫生,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意味深長。
你會看到兩個不同階層的碰撞和融合;
你會看到兩個不同人種的矛盾和友誼;
當然,你也會看到,那個時代的長途旅行的路上,真的是一件挺無聊的事兒。而現在你可以在車上呼喚——
你好斑馬,我想聽歌;
你好斑馬,我想聽相聲;
你好斑馬,我想聽英語節目;
你好斑馬,我想玩成語接龍;
你好斑馬,我想.
我想看《綠皮書》!!!!
小斑同學去@阿里影業,要來了兩張淘票票的電影兌換券,每張兌換券碼是11位的,它被融在文章的段落中,自開始到結束,以443的形式隱藏,誰能找到誰就拿走用吧,不過記得跟我說一聲哈。
可以回憶一下,有沒有印象比較深刻的長途旅行經歷,留言告訴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