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2煎餅卷大蔥惹垂涎 山東主人公揭幕後(圖)

2021-01-18 青島新聞網

2013年7月,《舌尖中國2》攝製組拍攝烙煎餅的場景。(匡秀夫拍攝)

2013年7月,《舌尖中國2》攝製組拍攝紅燒肉燒制過程。(匡秀夫拍攝)

    編者按

    4月18日,《舌尖上的中國Ⅱ》熱播,在第一集《腳步》中,原生態的「山東煎餅」素樸出鏡。鏡頭裡,那古樸的小村莊,憨厚的沂蒙老人,香噴噴的煎餅卷大蔥和極具食慾的紅燒肉,給全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張「山東煎餅」到底在哪裡?又是怎樣出爐的?《舌尖Ⅱ》的拍攝花絮又有哪些?4月20日,記者經過長途跋涉,來到距離臨沂市區80公裡外的小村莊——蒙陰縣垛莊鎮椿樹溝村,在這裡,找到了「舌尖上的中國」中的主人公67歲的姚芳英大娘,聽她講述「山東煎餅」的「舌尖」故事。

    蒙陰縣垛莊鎮椿樹溝,位於大山深處,正是這樣的原生態環境,保持了煎餅的原汁原味。

    4月20日上午,記者驅車趕往椿樹溝,由於沿途正在修路,從孟良崮高速路口下了高速路口,再開一個多小時才可以來到村下。然而,由於山路陡峭,車子無法開到村中,記者又下車步行走了三四公裡路,終於來到椿樹溝村。

    「你們也是看電視之後來的吧?」一進村,這裡的村民們便樂呵呵地笑著問記者:「早晨來了好幾撥人了,都是看電視後來參觀的。」

    「當時在那家拍攝的,我帶你們去。」熱情的村民帶著記者穿過山間小道,前往「山東煎餅」的主人公姚芳英家的院落。此時,67歲的姚芳英在門口目送準備離開的遊客,並熱情地招呼著記者。「沒想到那麼多人來參觀,非常歡迎啊。」姚芳英簡單收拾了一下院落,給大家倒上水。

    攝製組跋涉近10天才選中椿樹溝,「原生態」是入選要素

    椿樹溝是蒙陰縣垛莊鎮黃姑庵村的一個自然村,這個蒙山深處的小山村只有16戶54口人。他們生活在蒙山望海樓深處。這裡原生態的山水風光,養育了淳樸善良、熱情好客的村民,壓碾、推磨、烙煎餅等許多原始傳統都有良好的保留。

    回憶起「舌尖上的中國」拍攝過程,姚芳英向記者娓娓道來。

    在2013年夏天,有幾個陌生人乘坐著兩輛車來到村裡,詢問著村裡的情況。村民們後來得知,他們是準備拍攝煎餅的製作過程,其中帶隊的是《舌尖上的中國Ⅱ》——《腳步》導演李勇。當時陪同節目組拍攝的垛莊鎮宣傳辦主任匡秀夫介紹,選椿樹溝為拍攝地點,也不是立即確定的。李勇和同事們用了近10天的時間,在費縣、平邑、臨沭、蒙陰等尋覓了許多地方,最後才確定在椿樹溝拍。山東有很多地方都產煎餅,《舌尖上的中國Ⅱ》——《腳步》導演李勇為什麼選擇臨沂蒙陰?匡秀夫說,李勇希望儘量選擇最接近自然的村子,儘量少受外界影響,可以保留煎餅原始手工的做法。

    4分鐘鏡頭拍了4天,淘洗、碾磨、烙煎餅全部按傳統工藝來

    記者細細數著,在《舌尖上的中國Ⅱ》——《腳步》中,有關「山東煎餅」的鏡頭只有4分鐘左右,然而這4分鐘的美好呈現,卻足足拍攝了4天。

    在姚芳英的小院裡,村民們七嘴八舌地告訴記者當時拍攝的情況:攝製組來到村裡後,很快就和村裡的人打成一片,2013年7月18日至21日,攝製組共在蒙陰椿樹溝拍攝了4天,68歲的劉宗安和67歲的姚芳英夫婦倆和他們12歲的小孫女劉慧成了「山東煎餅」的「主要演員」。

    「拍攝那幾天,俺按照傳統的工藝進行淘洗、碾磨等,他們都跟著一一拍攝,也挺不容易的。」姚芳英回憶當時的情景說,電視看著好看,可是拍起來挺難的。

    光壘地鍋、搭鏊子的過程,他們就拍了一上午,扛攝像機的小夥子應該累得不輕。第一次準備好了麵糊,因為碰上下雨,沒能拍,第二天就酸了,又重新準備的。用碾軋地瓜幹、豆子和玉米的過程,「看著他們不停地拍,相當敬業。」

    《腳步》裡的很多場景讓人們津津樂道,那潺潺的溪水,調皮的山羊,烙煎餅的火熱,沂蒙人的笑臉,有的雖然是一閃而過,可攝製組付出的艱辛是大家所不知的。匡秀夫介紹說,為了縮短拍攝時間,攝製組用了兩部攝像機,分別在不同地方同時拍攝。「劉宗安老人上山放羊,攝像人員跟著爬到山上,抓蠍子、掐韭菜花,一拍就是一上午。」

    為了更好地展現山區的美景,拍攝組要早早起床;燉紅燒肉時防止霧氣影響效果,要用扇子不停的扇;油炸蠍子還要避開油花四濺……每一個鏡頭都需要注意細節。「他們從早到晚基本上沒有停下,有的時候拍攝時間長了,最多休息十分鐘,繼續開工。」姚芳英說。

    來訪客人多,連老兩口吃的煎餅都被買走了

    記者採訪當天,沒能見到姚芳英的老伴劉宗安和孫女劉慧。「老伴上山放羊了,到下午很晚才回來,孩子上學去了。」姚芳英說。

    姚芳英告訴記者,「當時拍攝的時候,導演給俺們說會在電視上播出。從昨天開始,很多人來俺家,俺才知道電視上已經播出來了,但家裡的電視機收不到中央一臺,沒看成節目。」

    《舌尖Ⅱ》的播出一下讓姚芳英一家成了名人,她說,這兩天來訪的客人多,把她家的煎餅買走了大部分,有的遊客吃不到她親手烙的煎餅,還感覺很遺憾。

    記者採訪時,碰到了7歲的趙奕翔,他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從郯城縣來到這個村莊,非常好奇地問這問那。「這個就是電視上看到的那個院子。」爸爸告訴趙奕翔,你有什麼事情可以問問這位奶奶,她就是電視裡的「明星」。

    在姚芳英的小院裡,很多慕名而來的遊客,親切地和姚芳英老人拉呱,享受著這裡的原生態環境。遊客們還拿起手機,拍下周邊的風景,在古樸的院落,與和藹的姚芳英老人合影留念。《舌尖上的中國Ⅱ》的熱播,讓椿樹溝出了名,村子逐漸熱鬧起來。「來參觀的人,有北京的遊客,還有青島的、日照的。我們盼望村子以後發展成旅遊景點呢。」村民們笑著說,村民們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來參觀。

    相關連結

    關於山東煎餅:

    煎餅是沂蒙山區傳統家常主食,也是久負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其主要地域範圍以臨沂為主,南至蘇魯邊界,北到泰安、濰坊南部一帶,西至兗州、曲阜一線,東到大海。亦可以說是山東的代表食物之一。

    煎餅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沂蒙人民即開始食用煎餅,相傳孟姜女哭長城,所帶食物即煎餅。清代蒲松齡在其《煎餅賦》中寫到,「煎餅則合米豆為之,齊人以代麵食」,「圓如銀月,大如銅缸,薄如剡溪之紙,色如黃鶴之翎,此煎餅之定製也」。文中,蒲松齡用它那如掾大筆,把煎餅的形狀、色澤、大小、原料、製作以及味道、功用等描述得淋漓盡致。千百年來,人們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工藝,增添品種,使其成為久盛不衰、享譽海內外的名優食品。

    製作煎餅有獨特的工具,主要有鏊子、攤子、推子、油鬧子等。加工煎餅,當地人稱「攤煎餅」。攤煎餅是一項專門的技藝,做法有刮、攤、滾、擀等多種製作方法。加工煎餅首先要制糊,將所用原料加水,用石磨推成糊狀,當地人把這叫「糊子」。現在,一些廠家為了提高煎餅的產量,使用機器像造紙一樣製作煎餅,這種煎餅雖然也很好吃,但其樣式、形狀、手感、味道均不如手工煎餅。

    煎餅卷大蔥是眾人皆知的典型山東吃法,吃的時候,將又圓又薄的一大張煎餅,放上一棵洗淨的大蔥,沾上大醬,然後順勢一卷即可。電影《紅日》中就有華野戰士吃煎餅卷大蔥的經典鏡頭。現在臨沂的煎餅有了新的內涵,成了紅色食品,來臨沂經商、旅遊的人們,定要嘗嘗滿口留香回味無盡的臨沂煎餅,並將其作為禮品饋贈親友。

    有關椿樹溝的歷史故事:

    養育了椿樹溝人的望海樓是蒙山第三大高峰,海拔1001.2米,有99個山頭,130條峪,總面積5萬多畝,群峰嵯峨,重巒疊峰,逶迤連綿。主要景點有:香爐石、仙人椅、飲馬泉、玉皇廟、明光寺、皇姑庵遺址等100多處自然人文景觀。

    許多的傳說故事或多或少的都與煎餅有些聯繫。如李世民把蒙陰煎餅列為了朝廷貢品傳說。在武德二年還是秦王的李世民奉命追討竇建德部下劉黑闥時兵敗,被追至望海樓躲在霸王溝裡,老百姓就偷著送「煎餅卷大蔥」幫助他和手下充飢躲過了一劫。李世民登基做皇上後,將香脆無比的蒙陰煎餅列為了朝廷貢品。再如永樂皇帝朱棣遊東蒙失一妹。據說明成祖聽說東蒙峰望海樓雄偉壯麗,景色迷人,於是就攜妹妹康樂公主來此登山看日出,行宮就安在現在的垛莊鎮皇營村,他們在望海樓的如遇仙境,品嘗著「煎餅卷大蔥」、「煎餅卷豆漠」、「煎餅就鹹菜」等特色美食,留戀忘返,數日後方盡興而歸。回京後,康樂公主一直陶醉在望海樓的美麗景色和煎餅的美味之中,早已厭倦宮廷權力爭鬥、過夠奢靡生活的她偷偷出宮,來望海樓建了一處皇姑庵出家為尼。盡情沐浴東蒙仙境,一生以煎餅為主食,活到了一百多歲。

    以上雖是傳說,但在革命戰爭年代,家家戶戶烙煎餅擁軍支前,支援八路軍、解放軍打勝仗,建立新中國,是沂蒙人民書寫的一部愛黨愛軍、無私奉獻的「紅色煎餅」史實。(見習記者 孔紅星)

相關焦點

  • 電商主播帶火「煎餅卷大蔥」
    近日,電商主播薇婭在曲阜參加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時,評價好吃的山東煎餅卷大蔥「火」了。在抖音、快手等平臺,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發現,不少網紅紛紛來到這家製作煎餅卷大蔥的飯店打卡,網友更是紛紛留言詢問店家地址,想來一嘗味道。為此,日前記者走訪了這家借著「煎餅卷大蔥」迅速走紅的餐廳。  電商主播帶火曲阜這家店的「煎餅卷大蔥」。
  • 雜糧煎餅真的不是煎餅果子!山東人早就想告訴你了…
    圖片來源:《舌尖上的中國2》截圖雖然《中餐廳2》裡,教主在法國賣的煎餅卷大蔥,看起來沒有什麼難度(因為煎餅是教主從老家帶的現成的) 圖片來源:《中餐廳2》截圖但是只有老山東人知道,手工製作一張山東煎餅,要比攤一張雜糧煎餅或者煎餅果子的麵皮,難的多的多...
  • 山東棗莊煎餅裹大蔥-蘸大醬-好吃!香辣脆!
    用大蔥蘸大醬包裹山東棗莊餅好吃!香辣酥!吃煎餅、大蔥味道的棗莊臺兒莊那叫一個美!山東棗莊原來叫蘭陵,後來改為棗莊,這個名字起得,這裡產棗子麼,好像是產煤。臺兒莊較大,規模相當於一個縣城,河南、山東的建築、縣城都比較大氣,或者也有旅遊開發,或者也有地方重視或富裕。前些年來山東的人少了,為了彌補不足和遺憾,還專門去了棗莊,去那裡看了規模宏大,建築精巧的水鄉,晚上自然要品嘗當地的美食。山東有名的小吃,美食自然就是煎餅、烙餅卷大蔥了,大蔥章丘那邊可以長到1個多高,南方這樣比較少見。
  • 你對山東大蔥的力量一無所知
    別嚇著,聽上去高大上,其實就是煎餅卷大蔥蘸醬山東人民愛吃蔥愛到什麼地步?不誇張的說:如果你想跟山東人成為兄弟,就去生吃大蔥吧。如果你能鎮定的在山東人面前把大蔥卷進煎餅,蘸著醬幾口吃完,他們會把銀行卡密碼都告訴你。
  • 山東泰安特產,搭配煎餅卷大蔥,這味道絕了
    山東泰安特產,搭配煎餅卷大蔥,這味道絕了要說起香椿那在春天絕對是最火的一款「野菜」,要說起來現在它並不完全屬於野菜,因為現在有很多地方都有種植。它在春天可以算得上是一道十分有特色的美食了,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
  • 【美食】山東人最愛用大煎餅卷著吃的十種食物
    說起山東人的主食,很多人都會想起煎餅卷大蔥。其實,現在的山東人吃煎餅的方式,早就不是那麼單調了,現在卷著吃的東西多著呢!曾有人戲稱:給山東人一張大煎餅,他就能卷下整個地球!最近,山東民間機構「年調查」發布了「山東人最喜歡用煎餅卷著吃的十種菜餚」。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究竟都有哪些吧。如果您對於這個排名有任何意見或者建議,歡迎發表評論。第一、煎餅卷大蔥這是最著名的吃法了。
  • 「你們山東人都愛吃煎餅嗎」:不,其實這真的是個誤會
    那一刻起,我的認知瞬間被刷新:原來二十歲之前吃的都是「假煎餅」!舍友來自沂蒙山區,其家裡自製的這種煎餅,就是人們常說的山東煎餅。它最近一次走紅,並為全國人民熟知,就來自《舌尖上的中國Ⅱ》的傳播。因《舌尖Ⅱ》走紅的煎餅卷大蔥。
  • 不想當菜煎餅的雜糧煎餅,不是好煎餅餜子
    圖:news.xinhuanet.com 不管哪種做法,都離不開煎餅鏊子。直徑半米多的鏊子架在火上,把小米麵糊攤勻稍待片刻,輕輕一揭,就是一大張煎餅,摞好,晾涼變軟後疊起來保存,市面上多見疊成長方形或扇形。煎餅本身含水量很少,便於保存和攜帶,是很好的乾糧。
  • 城事 | 天津煎餅和山東煎餅到底有嘛區別?
    Bake_My_Day:在天津人眼裡,這簡直是黑暗料理要陪你深愛與搞怪:本來就是人家山東的大煎餅。。。sunmy_94:我們山東的煎餅按斤賣的,沒有固定搭配,跟大餅似的,想吃什麼卷什麼,只是一種主食。醬料:山東煎餅中的醬料是調出來的;天津煎餅裡面放的醬更接近於平常炸醬麵裡的甜麵醬。餜子:山東煎餅裡面餜子就是麻葉(河南叫法),或者叫薄脆、餜篦兒(bier,四聲);天津煎餅裡面餜子是指油條,也可選擇餜篦兒。(個人吃夾油條的不是很習慣,從外到裡都是軟的……)配菜:山東煎餅裡面加榨菜、香菜、蔥花;天津煎餅裡面加芝麻、香菜、蔥花。
  • 走進山東臨沂,除了煎餅卷大蔥,下面的這道特色美食人見人愛
    導語:走進山東臨沂,除了煎餅卷大蔥,下面的這道特色美食人見人愛說起山東臨沂,人們會想到沂蒙山革命老區,有著悠久歷史的地方。沂蒙山小調就是歌唱的這個人美山美的城市。現在的餐飲業五花八門,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人的味蕾,將美食傳遞給更多的人才是真理。蒙山炒雞就走在了餐飲業的前線,不斷經過口味的提升,贏得人們喜愛。
  • 山東雜糧煎餅的製作方法
    大家好我是呼和,今天我來分享一下山東煎餅的家庭製作方法。山東煎餅含有蛋白質,粗纖維,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成分,非常薄,以五穀雜糧為原料製成,這是平民之食,卷上大蔥,蔬菜肉類或山珍海味,可以吃得津津有味。
  • 郭曉冬和他的煎餅大蔥
    《菜刀班尖刀連》是在山東臨沂拍攝,而該劇的主演郭曉東也恰好是臨沂人,回憶起首次在家鄉拍戲的經歷,他記憶猶新,「戰爭戲本來就拍的很辛苦,再加上我們的戲又有季節變化
  • 你知道山東煎餅是怎樣來的嗎?帶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作為純正的山東人,一定對於山東的煎餅不陌生,山東煎餅是很多人心中的回憶,對於大部分的山東的小夥伴們而言,山東煎餅就是自己小時候最喜歡吃的食物,但是對於省外的一些小夥伴們卻並不是很熟悉,接下來就跟大家來介紹一下山東煎餅。
  • 山東男人咬不動煎餅,還有資格被稱為大漢嗎?
    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山東人最愛吃煎餅卷大蔥」這句話是個徹頭徹尾的謊言。否則根本無法解釋,身為青島小夥的黃曉明,怎麼居然在吃煎餅這件事情上顯得那麼生疏。面對著手中那個至少5釐米厚、橫平豎直的長方體,他在咬下去的一瞬間,小心翼翼中又透著幾絲文雅;只有那生無可戀的表情和微翹的小拇指,才能隱約顯示出他內心的慌亂。
  • 看完煎餅俠,想吃山東煎餅了!!!
    山東煎餅,源於山東南部和西南部的:泰安、臨沂、滕州、濟寧、曲阜等地區,屬魯菜系,有諸葛亮或孟姜女發明多種傳說。
  • 舌尖上的山東,山東排名前五的美食小吃,地道山東人最少吃過四樣
    在齊魯大地上真的是山珍海味應有盡有,大家都知道山東是魯菜的發源地,但除了魯菜之外山東還有數不盡的美食小吃,比如山東的額煎餅、德州扒雞、單縣羊湯等等都特別的有名。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山東排名前五的美食小吃,地道山東人最少吃過四樣,您要是一個都沒吃過,那您一定不是山東人。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五道美食(ps:排名不分先後)。第一道美食:德州扒雞說到德州扒雞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德州扒雞那可以相當的有名。記得小時候能吃上扒雞隻有過年的時候。德州扒雞造型好看,其肉脫骨,肉嫩味純。
  • 煎餅、烙饃、絲娃娃……給中國人一張餅,我們能把世界捲起來
    05山東煎餅說起煎餅,山東人就表示不服了。▲圖/攝圖網其實,山東煎餅和煎餅果子並不是同一個物種。山東煎餅的主料是玉米面,在巨大的鏊子上烙出來,看起來是薄薄一張,卻十分考驗牙口。山東淄博人蒲松齡還專門寫過一篇《煎餅賦》:「圓於望月,大如銅錚,薄似剡溪之紙,色如黃鶴之翎。」與天津煎餅餜子多加一點東西,就會被斥為「邪教」不同,山東煎餅的卷菜相當包容。只有沒卷到的,沒有不能卷的。
  • 大蔥價格瘋了!男子開路虎,地裡還有200畝大蔥,今年預計能賺500萬
    山東煎餅卷大蔥,接下來靠浙江大蔥撐腰風太大,穿透衣服,吹得全身的皮膚都發冷,大蔥地沒有遮擋物,四面透風,室外根本沒法待人,還是趕緊躲回車裡避寒。剛上車,李天根就接到江蘇蔥友的電話:「哦,你們如東大蔥現在已經賣到3.2元/斤啦,我們這裡,要元旦以後再賣的。」
  • 如果給五蓮人一張煎餅,會怎麼樣呢?
    一提煎餅,那可是咱們山東的特產,也是咱五蓮的特產。
  • 山東特產可不是只有煎餅!這幾種特產,好吃有營養,香氣十足
    山東地大物博,物產資源非常的豐富,也是有很多很好吃的特產的。很多人提到山東特產,最先先到的就是煎餅。但是山東的特產可不僅僅只有煎餅這一種。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種好吃有營養的山東特產吧。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很多人大魚大肉都吃膩了,很多人開始吃起粗糧雜糧這一類比較自然的糧食。雜糧煎餅現在就很受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