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萬
摘要:美國海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主力戰機F-14「雄貓」已經退役二十年了,為什麼還有許多人還念不忘?依然對F-14「雄貓」鍾愛有加,成為鐵桿的貓迷粉絲?
美國海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主力戰機F-14「雄貓」已經退役二十年了,為什麼還有許多人還念不忘?依然對F-14「雄貓」鍾愛有加,成為鐵桿的貓迷粉絲?
軍迷們早就發現了一件事情—— 凡是符合空氣動力學的飛機,天然就有一種鋼鐵的美感。而當年已然習慣看到二代機那種高空高速,為突防而生的戰機所具有的剛直線條,F-14「雄貓」,無疑是高度重視空中能量機動的三代機,震撼人心的用另一種科幻級的美,衝擊著我們的眼睛和大腦。
由於封閉環境,這款七十年代初就開始裝備部隊的飛機,我們要到八十年代才得以在媒體上看到「雄貓」的英姿,而那部以F-14為主角的經典空戰大片《壯志凌雲》,更是要到九十年代才看到。各種光影下的「雄貓」戰機,無論是動態的呼嘯飛掠而過,還是靜態的停放在甲板上,對軍迷來說,都比男主阿湯哥還帥,冷峻的美軍藍灰色塗裝,帶著昂揚曲線的機身,可收放的後掠翼,這一切就是所有軍迷內心的科幻夢想。老實說到今天,我還是覺得在一些機械上看到類似功能,依然會覺得很科幻。
當然了,F-14如今已經退役,是一款過去式的老飛機,但是,當年留下的印象深刻,總是難以忘懷,反而變成了一種情懷。有時候,老,並不是只有減分,正如八十年代日本新幹線子彈頭列車,代表了很多年的先進,如今我們的高鐵也更加魔幻,然而在火車發燒友裡,佔絕對大多數的,卻是迷戀老式蒸汽機車頭,人數之多,甚至發展出蒸汽朋克這麼一個亞文化群落。
而在飛機迷當中,有很多喜歡老式螺旋槳飛機的。在現代噴氣式戰機當中,大概就數F-14的粉絲最多了——小編我也是鐵桿的「雄貓」粉絲。「雄貓」本身還是一種專注近距格鬥——也就是所謂「狗鬥」的機型,簡單直白,人們可以想像那些極具天賦的小夥子,在空中駕馭著「雄貓」是如何戰鬥的。而科技發展到今天,最新銳的四代機F-35,就是含含糊糊的多功能戰機,從科技含量,從實用性能講,肯定遠遠超過F-14「雄貓」,可是真的,現代科技發展,也讓飛機越來越不像飛機了,F-35就感覺更是一款功能強大的作戰平臺,飛行員可操控可掌握的地方在太少,很多功能都是後方由後臺操作,有衛星、有後方指揮平臺,有預警機就近戰術指揮,還有傳統的塔臺指揮……
猶如古代戰場,那種單人獨騎就可以任意發揮的騎士,跟幾個默契的戰友一起行動是一回事,但是發展到後來列陣牆式衝鋒,雖然都是騎兵戰鬥,和騎士卻不可同日而語。這是情懷,無可解釋,同時,騎兵先進的牆式衝鋒,也拉高戰爭勝負的底線,我們再也看不到憑勇武和熱血就可以百騎破萬陣的壯烈和傳奇。
戰爭是每一個男人內心的終極浪漫,三代機大概也是空中騎士最後的自由奔放,那麼「雄貓」就像傳說中那些名駒寶馬,留下了縱死俠骨香的傳說,而後的戰爭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但是不再有騎士和寶馬,只剩下一個個系統中的螺絲釘。這是所有事物發展的規律,唯獨不是人們內心夢想那個世界的規律。不能代表別人,我自己的內心,坦克就是多鉚蒸剛最美,海軍就是巨艦大炮對轟最壯麗,空軍就是雄貓成群狗鬥最浪漫!
當然,毋庸諱言,喜歡F-14戰鬥機的人應該都上了年紀,90後怕是沒幾個人看到過F-14,這其實是一款很老的機型,首架F-14原型機首飛是在1970年12月21日,距今已經整整五十一年了,正是因為F-14誕生的早,才成就了雄貓戰鬥機的一世美名。
想想看,上世紀70年代航空界有什麼?F-15戰機原型機首飛是在1972年7月,在此之前沒有哪一款戰機,能與F-14比拼顏值和戰鬥力,再加上1986年美國大片《壯志凌雲》上映,影片的一號男主角雖然是湯姆·克魯斯,但其實F-14才是真正的主角,影片簡直就是給F-14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宣傳作用,一時間F-14變得風頭無二,在那個連電視都沒有普及的年代,好萊塢大片《壯志凌雲》的宣傳作用是無法衡量的,在大多數人的認知當中,戰鬥機就只有F-14,因為他只見過這一種戰機。
就算有機會見到其它型號的戰鬥機,也根本無法與F-14充滿金屬美感的外表相提並論。你可能覺得F-14機身臃腫,還有個可以變動的後掠翼,機翼翼根處的翼盒不僅笨重還嚴重影響了美觀,在以隱身戰機光滑外表為美的今天,F-14其實真的不怎麼好看,但在上個世紀後半葉,真的沒有哪一款戰機能和F-14比顏值了。
當時蘇聯空軍的主力戰機是米格-23和米格-21,米格-21雖然結實耐用,但真心算不上好看啊!它的性能甚至連廉價版的F-5都不如,越南在1975年完成統一的過程中,繳獲了大量的美制戰鬥機,其中就包括一架編號為73-00807的F5E「虎鯊」戰鬥機,測試過後驚呆了蘇聯航空界,也讓他們下定決心開發蘇-27和米格-29系列戰機。
1967年6月10日首飛的米格-23還算可圈可點,它也是一款採用可變後掠翼的戰鬥機,但性能還不足以和F-5E對抗,不管是顏值還是實力,和F-14叫板想都別想。
再看西歐,西歐的英法都是航空業強國,英國在二戰結束後一直保持著強大的航空工業實力,在上世紀後半葉推出了多款噴氣式戰鬥機,1959年開始裝備部隊的「閃電」戰鬥機(這個「閃電」不是F-35「閃電」)是比較有名的,它的2倍音速飛行能力在當時無人能及,與F-14、F-15和「幻影」系列對比都不落下風,是唯一一款能追上協和號客機的戰機。
可即便「閃電」戰機有如此這般的能力,也無法撼動觀眾心中留給F-14的位置,因為它實在太醜了,而且除了速度一無是處,不僅航程短、攔截攻擊的火力水平也不咋地,因此英國人不得已大量採購了F-4「鬼怪」戰鬥機,鬼怪性能雖好但也是不怎麼好看的型號,而且美國海軍花重金開發F-14就是為了取代「鬼怪」,這一對比還是F-14勝出。
當然了,打鐵還需自身硬,F-14能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最直接的因素還是它自己的強悍戰力。
首先F-14是一款多用途機型,具備偵察、攔截、對地對海攻擊等多種任務能力,它可以掛載3種空對空飛彈、9種對地攻擊彈藥,尤其是AIM-7、AIM-9和AIM-54這三種空空飛彈,射程分別是8公裡、45公裡和150公裡,配合AWG-9機載雷達,F-14絕對是當時最能打的截擊機,在1970年代的模擬空戰演習中,F-14連續使用AIM-54擊落6個不同高度和方向的目標,可以說它就是1970年代的F-22,粉絲多也是很自然的。
其次,F-14除了裝備美國海軍以外,就只賣給伊朗一家,伊朗空軍裝備了80多架,這使得F-14有機會參加1980年9月爆發的兩伊戰爭,再次做了免費的廣告。以至於1990年的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空軍戰機只要一收到F-14的雷達信號,就立即掉頭鼠竄,望風而逃。
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後,美國就和伊朗關係跌到了冰點,停止向伊朗提供F-14的零部件。不甘坐以待斃的伊朗動用一切力量尋找延長F-14服役壽命的方法,甚至派出間諜到美國黑市、飛機墳場尋找零部件。美伊兩國有關F-14的博弈,又給這款戰機增加了幾分神秘色彩,無意中又打了一波廣告,F-14想不出名都不可能了。
如今已是21世紀的今天,以隱身性能為特點的四代機已開始在各國空軍大規模裝備,四代機的出現讓F-16、FA-18、蘇-27等多款三代機瞬間失寵,可有一款三代機即便已退役二十年,人氣依然不減當年,這就是美國格魯曼公司製造的F-14「雄貓」戰鬥機。
能夠長期贏得軍迷朋友的喜愛,自然有其過人之處,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這款戰機究竟有多經典。「雄貓」作為上世紀80年代叱吒風雲圈粉無數的第一款三代機,三十多年縱橫疆場。一款經典武器不是要做到完美無瑕,而是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具備很強的代表性和前瞻性,F-14「雄貓」戰鬥機就是這樣的。
外形科幻的F-14雄貓戰鬥機,它採用了超前的可變後掠翼技術!
小編敢說許多70、80後軍迷喜歡上F-14「雄貓」戰鬥機,確實還是因為一部動畫片《太空堡壘》。直到現在還依稀記得劇中的變形戰鬥機VF-1原型機就是F-14「雄貓」,這款戰鬥機在動畫片裡,更加顯得靚麗無比,和當時片中的科幻主旋律非常般配。滿滿的一波回憶殺啊!致我逝去的童年!
美國F-14「雄貓」戰鬥機是格魯曼公司在1966年底開始研製的一款雙座雙發艦載戰鬥機,這款戰機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戰機不僅因為它是歷史上第一款三代機,更是因為它從服役到退役一直都是風光無限,使得人們對於這款戰機的印象一直非常好。作為第一款三代機自然充擁有三代機的多種特徵,各種當時先進技術的應用讓這款戰機整體戰鬥力方面比二代機高了一大截。首先從外形上來看F-14戰機外形寬大、霸氣外溢,並不像之前的二代機那樣單薄。它的出現也讓人們第一次覺得戰鬥機居然也可以做這麼漂亮,龐大的機身也意味著掛載能力更強、航程更遠、可掛載多種飛彈滿足不同作戰需求。
再加上F-14「雄貓」戰鬥機和AIM154「不死鳥」遠程空對空飛彈這一對黃金搭檔,堪稱遠程制空的完美組合。據說其裝備了探測距離為200公裡以上的探測雷達,再配合190公裡最大射程的不死鳥飛彈,可以讓它可以在那個年代在數百公裡外攔截並擊落蘇聯圖—22「逆火」超音速轟炸機,這個能力即使在現在也是值得吹噓的。
F-14戰機最厲害的是採用了可變後掠翼技術,飛行時可將機翼角度由20度調整到68度緊貼可差動的全動水平尾翼,這種做法也可以看成是人們在掌握翼身融合技術之前為提高飛行品質而進行的一種探索。F-14戰機還在機身、機翼等多個部位採用了複合材料來減輕重量並提高抗疲勞強度,這也是三代機研發時常用的一種方法。
要是從航電系統來看F-14戰機採用的是1973年才研製成功的AN/AWG9脈衝都卜勒雷達,這同樣是早期三代機的標配。發動機方面最初用的是兩臺TF-30P-412渦扇發動機,後期改進型F-14D換成了兩臺F110-GE-400渦輪風扇發動機,推重比也接近三代機發動機常見的7-8的推重比。
美國F-14「雄貓」戰鬥機在武器配置方面,掛載「麻雀」空對空飛彈、「響尾蛇」空對空飛彈以及「不死鳥」空對空飛彈進行超視距空戰,另外還可掛載雷射制導炸彈對地面目標進行精確打擊,這同樣跟目前三代多用途戰機追求超視距空戰和對地精確打擊的要求不謀而合。可見F-14戰機被看成三代機是完全沒問題的,只不過由於研發時間過早F-14戰機的一些技術指標多多少少會比後來的蘇-27、F-15要落後一些,但不可否認的是F-14戰機作為三代機的先行者已經起到了很好的標杆作用。
F-14「雄貓」戰鬥機作為一款劃時代的戰機,空戰方面確實很強。F-14可以在距航母280公裡處進行120分鐘的戰鬥巡航,在距離艦隊470公裡處巡航時,這個數據仍然能夠達到接近一個小時。這個性能即使在今天也是無人能及的。所以,F-14「雄貓」戰鬥機的有史以來效率最高的艦載截擊機。
F-14服役的時候,絕對是孤獨求敗的存在,縱觀全球,還真沒有可以與之匹敵的對手。最終因為蘇聯解體的大背景,以及自身維護保養費用高昂等原因,F-14於2000年全部退役。
再見,科幻的F-14「雄貓」戰鬥機!即便在退役了二十年後的今天,依然是眾多軍迷心中的最愛。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