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當地時間4月12日晚7點,世界知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在米蘭大教堂進行了一場特殊的獨唱音樂會,以期為在疫情下的義大利乃至全世界療傷。
↑波切利在米蘭大教堂演唱
此次表演不邀請現場觀眾,而以網絡直播的形式呈現,直播吸引了2158萬次的點擊和觀看。
↑世界各地網友通過網絡觀看這場音樂會
當天,波切利和他的伴奏——管風琴演奏家埃曼努埃勒·卡洛·維安納利在因新冠疫情關閉的米蘭大教堂裡,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音樂會。音樂會曲目經過精心甄選,並特意為獨唱及管風琴的表演重新編曲,包括巴赫的《聖母頌》、彼得羅·馬斯卡尼的《聖瑪麗亞》等。
有著第四大男高音之稱的義大利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12歲時在一次踢足球時發生意外導致雙目失明,雖然生活的不幸奪走了他的視力,但他天籟般的迷人嗓音卻徵服了全世界的歌迷,其音樂專輯的總銷量超過了8000萬張。波切利不僅在世界舞臺上叱吒風雲,他與中國歌唱界也有著不解之緣:他曾在2003年到2004年間多次舉辦中國的個人獨唱音樂會;他更與郎朗等多名國內優秀音樂家同臺演出;2008年,他與歌手張靚穎合唱的奧運歌曲《擁抱愛的夢想》受到了廣大歌迷的喜愛。
↑圖據央視新聞
紅星新聞記者在演唱會後對波切利進行了獨家專訪,聽這位知名歌唱家在這場特殊的音樂會後自己的感想。
紅星新聞:請問您在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近況如何?
安德烈·波切利:和大家一樣,在過去幾個月中,我也經歷了深切的憂慮和痛苦。所幸的是,我可以和家人在(義大利)託斯卡納海岸線上的馬爾米堡鎮家中,相伴度過這段艱難時光,並且還嘗試去做自己以前從未做成的事情——休息、和孩子們談心、讀書、欣賞音樂。儘管如此,我還是無時無刻不感受到,有很多朋友、很多人正在承受痛苦,因為他們所愛的人在生病,因為他們不得不面對孤單和疏遠的境遇。這些都讓我深感悲傷。
當然,我也在繼續學習和練習歌唱。我工作安排中的很多項目都是持續幾年的,所以不會受到疫情事件的直接影響。然而,和其他一些藝術家一樣,我的所有音樂會計劃能否正常舉行,要取決於義大利和其他國家政府以保護公眾健康為目的而做出的規定。
紅星新聞:您有關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狀況嗎?哪些事情最讓您印象最深,哪些事情讓您最為擔憂?
安德烈·波切利:我們正在經歷不幸,但與此同時,這也給我們一個機會,去嘗試在一套不同價值觀基礎上再次出發,重新認識到我們的脆弱性,建立起更健康的準則,再一次學會去傾聽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去傾聽我們的良知。
我希望,我們從此次疫情汲取教訓,銘記在心。我驚訝於這次疫情蔓延的速度。我也非常難過,看到很多人不能守在所愛的人的病榻旁邊,在他們離世的時候,也無法好好道別,舉辦一個鄭重葬禮為其送行。
另一方面,我也在義大利和世界各地看到,有很多醫護人員和其他人發揚著犧牲精神,不辭辛勞,無私無畏,共同努力在抗擊病毒。
↑波切利在米蘭大教堂演唱
紅星新聞:中國和義大利都遭受了這次疫情的打擊,也攜起手來,共同抗擊。作為一名受到廣大中國民眾喜愛的義大利歌唱家,您對此有何感想?
安德烈·波切利:這開啟了一個重要的良性循環,加深了我們兩國之間原本就建立起來的互敬和友誼。來自中國實實在在、堅定慷慨的支持深深打動了我。當前這種環境,讓我們歷史上形成的堅固而富有成果的關係得到進一步加強,也證實了團結的積極力量。這種力量不分國界,讓我們所有人如兄弟姐妹一樣團結在一起,這樣才能發揮出「善」的力量。
巧合的是,2020年也是中意文化旅遊年,也正值兩國建交50周年。我還記得,一年前,在奎裡納萊宮保莉娜禮堂,我是如何按耐住自己激動的心情為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和來訪的習近平主席演唱。後來,我又有幸前往中國,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晚會上為人類文明演唱。
紅星新聞:儘管這次疫情不知道何時才能結束,您近期有什麼演唱或發表唱片的計劃嗎?或者通過什麼其他方法與來自中國和全球的歌迷保持聯絡互動?
安德烈·波切利:作為一名藝術家,我生活中的一個基本要素就是與那些欣賞我藝術創作成果的人們保持直接、真實和有好的關係,而對我的歌迷表示感謝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現場表演。這也是另一個我要繼續學習和練習歌唱的原因。這樣我才能在時機允許時能立刻準備好。
最後,波切利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他幾周前曾寫信給中國,表達了自己的謝意,感謝中國給予義大利在這次抗疫戰鬥中的幫助。他在信中表示,如果中國在抗疫全面結束後需要,他願意以歌聲來表達自己的感謝。
紅星新聞特約記者 王薇
編輯 郭宇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