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有別於傳統的懸疑片,娓娓道來,首尾相顧,餘韻尚足,不妨一看。
Netflix的新片《神棄之地(The Devil All the Time)》早在上線前就因「神仙卡司」飽受關注。
除了荷蘭弟和新蝙蝠俠羅伯特·帕丁森之外,還有「冬兵」塞巴斯蒂安·斯坦、「小丑」比爾·斯卡斯加德,真擔心一不小心來一部「漫威大戰DC」的好戲。
話說,冬兵為這部戲增肥到差點沒認出來。
而隨著嫩牛五方在《信條》中翻紅,這部片的熱度更是水漲船高。
這部電影真的配得上這麼高的關注度嗎?
目前,IMDB7.1分,豆瓣評分跌到6.9分,許是不對國內觀眾的胃口。
的確,大量的旁白、緩慢的節奏、沒捯飭好的多線索敘事,消解掉了驚悚懸疑片素有的暗黑氣質和詭異氛圍。甚至有些案發現場美如畫,讓人不禁懷疑這是否是驚悚片的正確打開方式。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電影用紀實感的鏡頭和平靜的語言,講述著一個邪惡的故事,沒有聚焦在殺人夫妻的連環兇案上,沒有聚焦在渣男牧師的人性之惡上,而是聚焦在一個普通的孩子如何用暴力掙扎求生。客觀到冷酷,反倒擁有了更多情緒留白,細思極恐。
原著作者的旁白也讓電影的情緒更加還原。
關於這個電影片名,英文名《The Devil All the Time》,直譯「惡魔每時每刻」,中文譯作《神棄之地》。
究竟是先有「神棄」,才惡魔當道,還是先有惡魔不滅,才讓神棄,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片土地上,有信仰,也有魔鬼,這便是人性最原本的面目。
故事發生在一片奇怪的土地上。在1957年,美國俄亥俄州的諾肯史提鎮居住著大約400人。
幾乎所有人都因為天殺的悲劇,而有著血緣關係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暗黑》中的那個悲催的地方。然而,這裡沒有科幻,擁有血緣關係的數百人,只有悲劇。
惡魔,因血緣而生,因信仰而長。
卡爾、桑迪夫妻是連環殺手,由貌美的桑迪作為「誘餌」勾引搭便車的年輕小夥,卡爾則是主兇,持槍脅迫受害者與桑迪發生關係、拍照,並最終殺死他。
警察淪為幫兇。
警察博德克一邊為黑幫提供便利以謀取私利,一邊還是桑迪最親的哥哥。還有隻言片語道出的人物背景,他從小就要接受父親的拋棄,和桑迪從小相依為命長大,所以他堅信「有些人出生就是為了有天要被埋葬」。於是,他愛桑迪,但又會像父親拋棄自己一樣拋棄桑迪,在他的口中,桑迪永遠不如自己的競選重要。
信仰成為藉口。
鎮上是有教堂和牧師的,但是信仰在這部電影中也扭曲了。「犧牲」一詞原本是與祭祀相關的,也指代祭祀用的牲畜。但是在這裡,「犧牲」與信仰有關,需要人的祭祀。於是,為了考驗信仰,牧師的弟弟喝了防凍液,以至於無法走路;布道的牧師羅伊用蜘蛛作秀,直至被蜘蛛咬傷,然後又將愛妻殺死來祈求神跡;威拉德開始為家庭而祈禱卻要面對妻子患癌症的現實,無奈的他相信「上帝需要犧牲」,將兒子亞文的愛犬釘上十字架;還有新牧師普雷斯頓蒂加丁,以上帝之名詆毀窮人卻將美味的內臟狼吞虎咽,借信仰對少女實施性侵卻拒絕為胎兒負責。
所有的這些悲劇,始於信仰,終於死亡。
羅素一家,則成了破局的關鍵。
租住在山頂上的羅素一家是鎮上的外人,其一是因為羅素一家是租住過來的,似乎沒有被這種罪惡的血緣關係牽制;其二是威拉德的戰爭經歷,難以再次面對十字架。也正因此,這家「外人」,成了這場罪惡的破局者。
童年時期的亞文也是悲劇的。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狗狗被爸爸打死並釘上十字架,在參加完母親葬禮的晚上又要面對父親的自殺。但是,他也從父親身上學會如何選擇合適的時機去復仇。他將欺負妹妹三個小混混各個擊破;持槍殺死讓妹妹懷孕並自殺的渣男牧師;又巧合的搭上了卡爾與桑迪的車,殺死了卡爾,給桑迪以解脫;最終又在他們羅素家最初的房子附近,終結了警察博德克。至此,之前所有的罪惡都得以消除,而他搭車離開,即將投身越南戰爭,與當年他的父親從戰場回家的方向相反。
影片中用了很多循環式的結構,前後呼應,收尾呼應,質疑信仰,諷刺現實。
戰爭,威拉德和亞文。
威拉德從二戰回家,開始了這座迷城中的生活,在戰場上丟失的信仰,隨著家庭而建立,又因為家庭的破碎而破碎,最終沒有愛情、沒有家庭、沒有信仰的他只能自殺。亞文在迷城降生,被逼迫著去信仰上帝,卻從未真正的相信,終究格格不入,選擇離開,踏上戰場。
十字架。
影片中有四個十字架。
一個是擊垮威拉德信仰的十字架,上邊釘的是他的戰友米勒·瓊斯,也是他親手將「上帝」這個意象開槍射殺。
一個是威拉德自己釘的十字架,因為家庭,重拾信仰。他的信仰也在此破滅,同時消失的還有他自己的生命。
這個十字架也是亞文的信仰的開始和終點。亞文在此祈求母親的痊癒,在此目睹父親的死亡,在此看到自己的愛犬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如威拉德的戰友的形象,於是,信仰同樣破滅了。
一個是傳統的十字架,在教堂中,布道之時站在牧師這邊,殺人時也站在亞文這邊。
還有一個十字架在一幅聖經畫中。《新約·馬太福音》的第27章,講的是西門為耶穌背負十字架的故事,預示著羅素一家的命運。威拉德教會亞文如何選擇時機,亞文繼承了威拉德從戰場上帶回的槍和這份使命,在合適的時機終結所有的罪惡。
信仰,死亡,牧師。
牧師羅伊用蜘蛛作秀,然後被蜘蛛咬傷。殺死妻子來祈求神跡降臨,最終在卡爾的槍口前禱告並被射殺。
牧師普雷斯頓蒂加丁一邊諷刺窮人用雞內臟做飯,一邊狼吞虎咽。在十字架前布道,最終在十字架前被射殺。
最為諷刺的是,兩個牧師在死亡之前都在請求上帝的幫助,然而,上帝並沒有伸出援手。
警察博德克與亞文。
威拉德自殺後,警察博德克接警,甚至質疑童年亞文嘴上的派是否是血。他告訴亞文「有些人出生就是為了有天要被埋葬」。於是,在影片的最後,亞文「埋葬」了他。
信仰是因,也造就了一切的果,上帝真的在嗎?
便又回到了片名《神棄之地》,這算是導演的解答嗎?
整部影片莫不是一個首尾相顧的輪迴,娓娓道來,似乎食之無味,卻餘韻尚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