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星簡介
壽星又稱南極老人星,星名,古代神話中的的長壽之神。也是道教中的神仙,本為恆星名,為福、祿、壽三星之一,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長安附近杜縣建壽星祠。後壽星演變成仙人名稱。
明朝小說《西遊記》寫壽星「手捧靈芝」,長頭大耳短身軀。《警世通言》有「福、祿、壽三星度世」的神話故事。畫像中壽星為白須老翁,持杖,額部隆起。古人作長壽老人的象徵。常襯託以鹿、鶴、仙桃等,象徵長壽。
民間認為供奉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長壽,這位仙神其實是道教追求長生的一種信仰。
壽星的由來
壽星即老人星,西方天文學裡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於南半天球南緯50度左右,在中國北方地區其實很難看到。司馬遷《史記·天官書》中記載,秦朝統一天下時就開始在首都鹹陽建造壽星祠,供奉南極老人星。
但供奉他的理由,卻與2017年大不相同。大意是說見到壽星,天下太平;見不到就預示會有戰亂發生。早期星相著作中,也講到如果老人星顏色越是暗淡,甚至完全不見,就預示將有戰亂發生。
中國古代的太平盛世的確短暫而稀少。幾十年一亂一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這顆時隱時現的老人星恰是這種動蕩局面的絕好象徵。但僅僅是象徵還遠遠不夠,古人觀天象,佔星氣,都是有很強的實用功利目的。
那麼南極老人星的實用價值在哪裡呢?或許就在於他的老年人身份,和他能夠承載一種重要的倫理價值觀念——那就是尊老、孝道。
壽星究竟是哪位神仙?
一、南極仙翁
南極仙翁又稱南極真君、長生大帝,玉清真王,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老壽星,為元始天尊座下大弟子。因為他主壽,所以又叫「壽星」或「老人星」。漢族民間認為供奉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長壽,這位仙神其實是道教追求長生的一種信仰。
壽星形象為一白髮老翁,鶴髮童顏,面目慈祥,所拄彎曲拐杖,必高過頭頂。常被漢族民間用作年畫圖案,是吉祥長壽的象徵。
二、老子
附會的人物。一說為歷史上的老子。老子姓李名聃,字伯陽,楚國苦縣曲仁裡人。是我國古代的哲學家,後被神化為道教始祖。
《神仙傳》中說他在周朝已三百多歲,生來滿頭白髮,頭頂隆突,廣額大耳,長眉寬鼻,方口厚唇,額刻三五紋理,耳有三個漏門。性情恬淡無欲,主張無為而治。後人們以他的長壽為偶像。頂禮膜拜。祝人長壽,常用「壽星」相稱。
三、彭祖
四川眉山市彭山鎮,《華陽國志》記載是彭祖的故鄉。對彭山人來說天上的壽星就是人間的彭祖,因為他保持著最高長壽紀錄——767歲。這種說法來自東晉葛洪的道教著作《神仙傳》。
767歲的高齡自然是不可信的,但歷史上彭祖似乎確有其人。《史記·楚世家》記載了他的顯赫出身,他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孫子。算起來從夏朝至商朝統共活了近800歲。
而有關他的長壽故事早在秦漢以前就已流傳。屈原的長詩《天問》中就曾提到他,孔子和莊周在自己的著作中也都將他視為長壽的典範。
彭祖雖然不是天上星官,但人們確信他掌握了一套養生的方法,是真實生活中靠修煉獲得長生不老的成功者。這也是人們將他與壽星合二為一的原因。
四、麻姑
漢族民間為男性長者做壽時,是供祀拄長拐杖、白鬍鬚「肉頭老兒」模樣的壽星;若是女性壽星,則供祀「麻姑圖」,因而,漢族民間有麻姑為壽星的傳說。
《神仙傳》中麻姑說,她與另一仙人王方平「互不相見,已有五百餘年了」,可見她的壽誕之長。並且,她還說,「已看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別蓬萊,有水淺於往時略半耳。」,人世間倉海變桑田的變化,至少上萬年之久,她竟然看到過三次,可見她幾乎能與天地同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