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壽星老究竟指的是誰?

2021-01-12 看歷史人物故事

壽星簡介

壽星又稱南極老人星,星名,古代神話中的的長壽之神。也是道教中的神仙,本為恆星名,為福、祿、壽三星之一,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長安附近杜縣建壽星祠。後壽星演變成仙人名稱。

明朝小說《西遊記》寫壽星「手捧靈芝」,長頭大耳短身軀。《警世通言》有「福、祿、壽三星度世」的神話故事。畫像中壽星為白須老翁,持杖,額部隆起。古人作長壽老人的象徵。常襯託以鹿、鶴、仙桃等,象徵長壽。

民間認為供奉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長壽,這位仙神其實是道教追求長生的一種信仰。

壽星的由來

壽星即老人星,西方天文學裡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於南半天球南緯50度左右,在中國北方地區其實很難看到。司馬遷《史記·天官書》中記載,秦朝統一天下時就開始在首都鹹陽建造壽星祠,供奉南極老人星。

但供奉他的理由,卻與2017年大不相同。大意是說見到壽星,天下太平;見不到就預示會有戰亂發生。早期星相著作中,也講到如果老人星顏色越是暗淡,甚至完全不見,就預示將有戰亂發生。

中國古代的太平盛世的確短暫而稀少。幾十年一亂一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這顆時隱時現的老人星恰是這種動蕩局面的絕好象徵。但僅僅是象徵還遠遠不夠,古人觀天象,佔星氣,都是有很強的實用功利目的。

那麼南極老人星的實用價值在哪裡呢?或許就在於他的老年人身份,和他能夠承載一種重要的倫理價值觀念——那就是尊老、孝道。

壽星究竟是哪位神仙?

一、南極仙翁

南極仙翁又稱南極真君、長生大帝,玉清真王,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老壽星,為元始天尊座下大弟子。因為他主壽,所以又叫「壽星」或「老人星」。漢族民間認為供奉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長壽,這位仙神其實是道教追求長生的一種信仰。

壽星形象為一白髮老翁,鶴髮童顏,面目慈祥,所拄彎曲拐杖,必高過頭頂。常被漢族民間用作年畫圖案,是吉祥長壽的象徵。

二、老子

附會的人物。一說為歷史上的老子。老子姓李名聃,字伯陽,楚國苦縣曲仁裡人。是我國古代的哲學家,後被神化為道教始祖。

《神仙傳》中說他在周朝已三百多歲,生來滿頭白髮,頭頂隆突,廣額大耳,長眉寬鼻,方口厚唇,額刻三五紋理,耳有三個漏門。性情恬淡無欲,主張無為而治。後人們以他的長壽為偶像。頂禮膜拜。祝人長壽,常用「壽星」相稱。

三、彭祖

四川眉山市彭山鎮,《華陽國志》記載是彭祖的故鄉。對彭山人來說天上的壽星就是人間的彭祖,因為他保持著最高長壽紀錄——767歲。這種說法來自東晉葛洪的道教著作《神仙傳》。

767歲的高齡自然是不可信的,但歷史上彭祖似乎確有其人。《史記·楚世家》記載了他的顯赫出身,他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孫子。算起來從夏朝至商朝統共活了近800歲。

而有關他的長壽故事早在秦漢以前就已流傳。屈原的長詩《天問》中就曾提到他,孔子和莊周在自己的著作中也都將他視為長壽的典範。

彭祖雖然不是天上星官,但人們確信他掌握了一套養生的方法,是真實生活中靠修煉獲得長生不老的成功者。這也是人們將他與壽星合二為一的原因。

四、麻姑

漢族民間為男性長者做壽時,是供祀拄長拐杖、白鬍鬚「肉頭老兒」模樣的壽星;若是女性壽星,則供祀「麻姑圖」,因而,漢族民間有麻姑為壽星的傳說。

《神仙傳》中麻姑說,她與另一仙人王方平「互不相見,已有五百餘年了」,可見她的壽誕之長。並且,她還說,「已看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別蓬萊,有水淺於往時略半耳。」,人世間倉海變桑田的變化,至少上萬年之久,她竟然看到過三次,可見她幾乎能與天地同壽。

相關焦點

  • 老話常說「五福臨門」,是指哪「五福」呢?你家現在有幾「福」?
    千百年來,「福」字也一直承載了人們的美好的願望。但是,我們張貼那麼多年的「五福」,祈禱「五福臨門」,那麼所謂的「五福」到底是指哪五福呢?東漢的哲學家桓譚在《新論·辨惑第十三》中把最後一福的「考終命」改為「多子孫」,因此「五福」是指:「壽、富貴、康寧、好德、子孫眾多」。家中懸掛一「五福」,寓意十分吉祥美好。
  • 難怪壽星不把老君放在眼裡,更敢對王母大不敬,你看他父親是誰?
    難怪壽星不把老君放在眼裡,更敢對王母大不敬,你看他父親是誰?要說西遊中敢對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大不敬的人,第一個肯定是那個一出生就無法無天的孫悟空,偷吃王母娘娘的蟠桃,又盜走太上老君的金丹,最後又在玉皇大帝的凌霄寶殿大鬧了一場,這也成就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威名。
  • 中國古代四大壽星原型排行榜 看看哪個才是真壽星?
    本期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古代壽星形象的四大原型,看看你聽說過哪一個?4 壽星彭祖的傳說四川眉山市彭山鎮,《華陽國志》記載是彭祖的故鄉。對彭山人來說天上的壽星就是人間的彭祖,因為他保持著最高長壽紀錄——767歲。這種說法來自東晉葛洪的道教著作《神仙傳》。767歲的高齡自然是不可信的,但歷史上彭祖似乎確有其人。
  • 人們常說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意思是罵人還是誇人呢?
    引言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說這樣一句話: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大多數用在諷刺別人的時候,一般常用於說別人好吃懶做,讀書少,不知變通的時候說。那這句話中說的四體和五穀究竟是什麼呢?但是現代學者認為,這句話應該是農夫在說自己,意思就是:我每天忙著播種五穀,沒有時間見他人,你老師是誰呢?那麼這句話中的五穀說的是哪五穀呢?「四體不勤」何意?在古代,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大多都是下地耕田。所以,在古代出現了大量關於農田的民諺和詩句。比如《農夫》中:運鋤耕劚侵星起,隴畝豐盈滿家喜。
  • 壽星為何不救她?
    可是問題來了,要知道白鹿是壽星的老司機,而壽星又是五方五老之一,與如來並列,分分鐘秒殺孫悟空的主,白鹿可是早就跟了壽星啊,怎麼會打不過孫悟空呢?咱們再來看壽星的道場,在十洲三島的蓬萊山,東勝神州的地界,和孫悟空還是老鄉啊。而孫悟空出生之前對花果山的描述是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
  • 道教中的南極長生大帝和南極仙翁南極壽星是同一尊神嗎?何為四御
    為什麼僅僅因為年老就可以擁有特權,又為什麼兩漢政府從嚴立法,來強制推行尊老孝道呢?這是因為尊老不僅是一種美德,它所派生出的孝道倫理還是封建王朝的治國之本。孝道的核心是服從父權。在儒家提倡的天地君親師五倫中,君臣關係等同於父子關係。那麼提倡孝道實際上就是褒揚忠臣品格。
  •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中的「徐娘」指誰?
    人們常以「半老徐娘」稱年老而尚有風韻的婦女。那您知道「徐娘半老」中的徐娘究竟指的誰嗎?
  • 孔子說「君子不器」,老輩人卻最怕子孫不成器,究竟誰說錯了?
    孔子說「君子不器」,老輩人卻最怕子孫不成器,究竟誰錯了?中國古代流傳四句關於「寶」的名言:「天有寶日月星辰,地有寶五穀金銀,國有寶忠直良臣,家有寶孝子賢孫」。這話最早是北宋時期的名臣呂蒙正說的。在這裡,「寶」指的是最為珍貴的東西。在古人看來,一個家庭最為重要、珍貴的東西是後輩子孫。
  • 人們常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指三年嗎?很多人理解錯了
    在造紙術進入尋常百姓人家之前,文字的記載多使用帛書竹簡之類,帛書成本高,竹簡佔用的地方大,故而那個時候的人們用詞考究,希望能用一句話就說清楚一件事,讓我們來理解他們那個時候想要表達的意思自然是艱難。為了便於表達,後人會將一些事件或者典故用幾個字的成語或者俗語代替,故而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念在口中的成語或者俗語,就算能夠了解它們意義,但是不一定知道它的來源,更別說能夠準確地理解它們的含義。
  • 人們常說的三災八難,是指哪三災和哪八難?李雙林
    4、其次也可以通過比劫所在的位置來判斷哥哥和弟弟誰好一些,比劫代表兄弟姐妹,也可以代表雙胞胎兄弟。比劫在年月則為哥哥,在時則為弟弟。如果年月比劫受克,處境不佳,則為哥哥受損,在時受克受損則為弟弟不吉。以上經驗,不適合用於龍鳳胎或時辰不同的雙胞胎。因為龍鳳胎,因為性別不同,自然大運不同,十神取用也不會相同,如果時辰有差異,各方面也自會有差異。
  • 古代人們常說的十八般武藝,其實是指十八種武器!其中你知道多少
    人們懂得了金屬的冶煉後,這時候軍隊使用的兵器的主要材質也改為鋼鐵做的了,就進入了鐵器時代的兵器。 一般我們看武俠類電視劇小說常說的十八般武藝刀槍劍戟樣樣精通,來形容一個人武功高強。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種技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
  • 最近人們常說的「盤他」是什麼意思呢?
    了解更多文玩手串知識,▲可以點擊關注我們最近人們常說的「盤他」是什麼意思呢?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盤他」出現在了很多地方,很多朋友動不動就可能會來一名「盤他」,把人說的一楞一楞的,那麼「盤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盤他」這個詞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 人們所說的墨菲定律究竟是什麼?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在閱讀到一些網絡文章時,又或者是看電影的時候,常常會看到「墨菲定律」這個詞,似乎在很多場合這個定律都適用,那麼人們所說的墨菲定律究竟是什麼?而現在的「墨菲定律」指的是什麼呢?人們對於這一定律的解釋是:「如果一件事情他有變壞的可能,那麼他就一定會發生。」所以越怕什麼就越會來什麼。很顯然與最初的意思是不一樣了,所以首先這句話的意思是隨著傳話而越來越曲解了的。那麼倘若要深究這一定律的意義,其實也是有的。首先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意指只要一件事情有變壞的可能性,無論這個可能性有多小,隨著無限次的發生它是一定會變壞的。
  • 人們常說的「六道輪迴」是什麼?
    指凡俗眾生因善惡業因而流轉輪迴的六種世界。又稱六趣。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其中,地獄、畜生、餓鬼稱三惡道,或三塗。阿修羅、人、天稱三善道。在輪心中央向外數的第二圈,是有關生、死及中陰的教法圖標,分為白黑兩色分別指善惡果報,白色人頭向上代表上三道輪轉投生善道,半圈內代表將生於天道、阿修羅道及人道, 黑色人頭向下代表下三道輪轉投生惡道,半圈內的鴿、蛇及豬所表。
  • 人們常說的「擲地有聲」究竟是什麼意思?
    史書上就曾記載,有一次他和他的朋友習鑿齒一起出遊,孫綽走在前面,一時興起就回頭對走在身後的朋友說:"用沙鬥衝洗淘選,無用的瓦石就被落在了後面",習鑿齒也不甘示弱,就打趣回應說:"用簸箕篩選,輕浮的秕糠就飄在了前面。"兩人彼此會意,撫掌大笑不止。
  • 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究竟指誰?
    一日,我在朋友群裡發起一個話題:你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究竟指誰?貼子一發,沉寂多日的群裡熱鬧起來,可謂是仁都見會智者見智,各抒已見各持已見,好不熱鬧!「是指不確定的三人!」「我覺得古時所謂的三人應該指的是很多人」 「這個三人應該不指特定人吧,是個寓意,指凡他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我認為是泛指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一每個個體的人都有他的優勢。」
  • 七星高照指的是哪「七星」?丨原創
    中國歷來喜歡用數字裝點吉祥語,像「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都是為人們所熟識的
  • 分娩常說的「開十指」究竟有多大?一圖讀懂,別真當是十根手指寬
    都說順產需要「開十指」,原本狹窄的宮口,要開到十根手指,那得多寬呀?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十指」只是一個比喻的說法。了結分娩的整個過程,才能明白內檢所謂的十指,到底是咋回事。分娩常說的「開十指」究竟有多大?
  • 史馬話西遊(53):安天大會壽星公然挺如來——投機or投靠?
    轉眼間壽星老已至庭前,下了坐騎,拄著那根比自己還高出一頭的盤龍拐杖,笑容可掬地先來拜見玉帝,口稱:「陛下安樂,可喜可賀!」  玉帝終究是萬神之主,只微微一愕,便神色自如,朗聲笑道:「今日之會,乃是因西方佛老鎮壓了妖猴,特作此會為佛老慶賀。愛卿一向逍遙自在,故未請來相陪。
  • 人們常說「女不進藏、男不去川、老不入廣」,到底是什麼意思?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出門旅遊仿佛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普遍的消遣方式,那麼西藏就是很多遊客朋友們的首選之地了,不過西藏可不比尋常景區,畢竟那裡地勢險峻、環境惡劣,所以要想去西藏必須要提前做好各項攻略,小編也相信去過西藏或者準備去西藏的朋友們肯定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女不進藏、男不去川、老不入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