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樂家丨從《黃金三鏢客》到《天堂電影院》……讓人銷魂的莫裡康內,走了

2021-02-19 衣老師的筆記本

電影作曲家莫裡康內

「我有什麼資格談論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得知他去世了、腦袋裡閃過「寫點什麼」這個念頭時,我的耳畔響起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句。

他老人家配樂的作品,我看過的很少,並且,在我基本停止擴容的觀影資料庫裡,「莫裡康內作曲的電影」也不是一個可供搜索的關鍵詞。無論是對他本人的經歷,還是他的作品,都所知甚少。

我開始喜歡上電影配樂的時候,大概是2000年左右,那時候,伴隨著20世紀90年代美國影片大規模進入中國大陸,相當一部分電影原聲作品也引起了我的注意。約翰·威廉士(《侏羅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單》)、漢斯·季默(《勇闖奪命島》《黑鷹墜落》《角鬥士》)、詹姆斯·霍納(《阿波羅13號》《鐵達尼號》《燃情歲月》)、詹姆斯·紐頓·霍華德(《亡命天涯》)等人的配樂作品同樣紛至沓來,「耳」不暇接。

我曾在企業上班好幾年,當那種什麼都幹的「文員」,一項工作是掌管著大會議室音響控制室的鑰匙,有時候趁著無人,用音響放一放《燃情歲月》《角鬥士》,在大會議室裡感受一下那種震撼,是個很獨特的經歷。

但那時,我的耳朵裡還沒有莫裡康內。或許在電影雜誌上看到他過的名字,知道這是個老前輩,但耳朵裡還沒有。

同樣,那時候眼睛裡也還沒有《美國往事》《西部往事》《天堂電影院》……那還只是如饑似渴不加選擇地進行原始積累的階段,但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審美坐標系和目標清單。

電影配樂的欣賞和其他音樂最顯著的不同是,電影配樂是自帶故事背景的。電影配樂——起碼在最開始的時候——是伴隨著影片中的情節、情緒、人物和畫面,如同匯合在一起的海浪一般,激蕩在觀眾面前的,這些因素是疊加、融合在一起的。

這當然不是說,你沒看一個片子,就不能欣賞其配樂。沒看片子而單純欣賞配樂,也很好聽,這種情況很多很多,但如果在看影片的同時欣賞配樂,一定會讓你增進對配樂的感受,也會增加對影片的理解。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莫裡康內的作曲,伴隨著相當數量在電影史上留下閃光印記、在歷代影迷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影片,共同譜寫了一段又一段讓人慾罷不能、既與電影故事完美融合、又可以單純欣賞魅力無限的影迷記憶和樂迷記憶。

說幾個片子吧。

記不得是什麼時候第一次看的《美國往事》,反正還年輕。後來刷過幾次,不多。這種片子不可常看,如同太釅的茶,太烈的酒。對這部作品,到目前為止,我自覺還沒有用文字來品評的能力。要麼就是還年輕,要麼就是「還沒能曉得,就已經老了」。這個片子裡,莫裡康內的配樂真是,銷魂,蝕骨。

莫裡康內的配樂,有相當一部分,描繪的都是那種大跨度的影片,時間大跨度,年代大跨度,人生大跨度,地域大跨度,《美國往事》是其中典型。

主人公從頑劣少年,到白頭老人,彈指一揮,韶華逝去,多少東西破碎了,多少東西扭曲了,多少東西遺忘了,多少東西流逝了……配樂的總基調,和影片一樣,是那種深沉的傷感,如同寬闊的河流緩緩流過深秋的平原。

莫裡康內的《美國往事》配樂中,除了主題曲外,還有一首很有特色,曲目叫Deborah's Theme。Deborah,女主角,少年男主有一段偷偷看少年女主跳舞的段落,被稱為影史上最美的段落之一,就是這位了,演員是少女時代的詹尼佛·康納利。Deborah's Theme是涉及男女情愛的曲子,也是深情之作。有意思的是,這首Deborah's Theme後來被王家衛用在了《一代宗師》裡,用來總結葉問與宮二之間欲說還休的關係。在《一代宗師》裡,這段音樂的配器有變化,改成了大提琴。應該說,在配樂上奉行「拿來主義」是王家衛的一大特色,這段拿得挺好。

《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是莫裡康內另兩部典型作品。同《美國往事》一樣,這也是時間、地域、情感跨度都非常大的作品,也可稱為史詩電影。

《天堂電影院》主題曲

相對來說,《天堂電影院》的配樂,一唱三疊、沉靜雋永的時候多些,在主人公少年時代和中年時代的不斷閃回接續中,用音樂講述著歲月的故事。

《海上鋼琴師》主題曲

而《海上鋼琴師》的主人公本人是藝術家,是音樂人,終其一生都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漂泊,影片情節裡就有很多音樂,比較出名的一段是,主人公和另一位鋼琴家鬥琴,男主最後彈奏《野蜂狂舞》,當然是炫技了,鋼琴彈得太快,以至於琴弦太熱了,點燃了香菸,這段是本片很有趣的一段。莫裡康內給本片的配樂同樣具備史詩氣象,主題曲中就很明顯,那種開闔吞吐的曲調和氣勢與主人公跌宕起伏的音樂人生特別搭配。

有部動作片,雖然談不上十佳之類的,但挺不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火線狙擊》,是莫裡康內配樂。這個片子我很熟,剛開始不知道,後來很久,偶然看字幕才發現,配樂是莫裡康內。這個配樂算不上經典,不過就與影片情節嚴絲合縫的搭配來說,也是上乘之作。《火線狙擊》講述的,是伊斯特伍德扮演的高齡特工,為保護總統,與約翰·馬爾科維奇扮演的刺客進行連環鬥法。按照這種片子的一般規律,主角在絕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落下風的,為的是給最後的結局反擊作鋪墊。莫裡康內的配樂在影片最後的二十幾分鐘裡,成功地起到了為情節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是男主從機場電話亭發現線索——趕到總統公開活動的場所——向其他特工索要客人座位圖——發現刺客的化名赫然在列——衝進會場——發現刺客即將行刺——挺身而出——擋住子彈,這段配樂可以說嚴絲合縫,一浪一浪,推動情節從反轉走向高峰。

姜文曾經說,電影應該像酒一樣。把這句話推演一下,電影配樂也應該像酒一樣。那麼,莫裡康內在《美國往事》《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裡的配樂,無疑都是陳年老酒,而他在「鏢客三部曲」(《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黃金三鏢客》)中的配樂,就像火辣的燒酒。

黃沙漫天,天高地遠,蠻荒世界,被風雕刻的面龐,野蠻的強盜,彪悍的槍手……快意恩仇的江湖,故事和傳奇或許已經在狂風中被吹散,而莫裡康內那帶著口哨聲、帶著馬蹄聲、帶著馬嘶聲、帶著槍炮聲的配樂,卻能將你帶到那個已然久遠的時代。

說句題外話,《黃金三鏢客》的開場音樂,若論氣勢高絕,和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中的配樂《天地孤影任我行》有相通之處;論其肆意暢快,又與另一首曲子有異曲同工,這個曲子叫《I Giorni Dell'Ira》,原本出自義大利影片《Day Of Anger》,作曲是叫裡茲·奧託拉尼,此曲因為太有特色,以至於後來,香港武打片《鷹爪鐵布衫》、昆汀·塔倫蒂諾的《被解救的姜戈》裡都曾用過。

義大利影片《Day Of Anger》的曲目《I Giorni Dell'Ira》,與莫裡康內《黃金三鏢客》主題曲有意趣相通之處。

我談不上是莫裡康內的樂迷,對其生平不了解,對其曲風,並無音樂方面的專業解讀,以上也只是一些感受的集合。

莫裡康內走了,91歲。今年以來,演藝界,走的人不少。有的人高光時刻早早來到,然後保持在高原,之後迎來長久而平緩的衰退,有的人一生有多個高潮,讓你總也猜不到他下一步還要做什麼——比如前面提到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也90來歲了,依然在一線,純一線。

如果說人生也如曲目,那麼莫裡康內這悠長而精彩的一曲算是終了,而他創作的那許多曲子,與那些好片子一道,也將一直伴隨著無數愛電影的人。真的不必傷感,若干年後,當你偶然在電腦中點開一部老西部片,打開一罐啤酒,當清冽的啤酒入喉,當影片中那恣意的帶著槍響的旋律響起,莫裡康內塑造的英雄之歌就將一直流傳。

相關焦點

  • 馬友友演奏《天堂電影院》配樂憶莫裡康內,二人合作多次
    7月7日,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在網絡上發布了一段《天堂電影院》的配樂《Love Theme
  • 再見莫裡康內,用電影配樂講故事的人
    誠如王家衛導演對於莫裡康內的評價:「見山不是山。他的音樂是有旋律的映像,不言而喻的臺詞。」粗糲的自然《荒野大鏢客》(1964)、《黃昏雙鏢客》(1965)、《黃金三鏢客》(1966)初次與莫裡康內相遇是因為這著名的「賞金三部曲」,奠定了西部片配樂的基調。而這三部曲的導演,也是莫裡康內幼兒園與小學的同窗好友,賽爾喬·萊昂內。
  • 致敬永遠的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願天堂還有電影院
    2020年7月6日訊,世界殿堂級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上周因摔斷股骨而引發併發症,在羅馬去世,享年91歲。莫裡康內的一生中,曾為超過400部電影創作配樂,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天堂電影院》、《美國往事》、《海上鋼琴師》等。如果沒有沒有莫裡康內創作的配樂,這些電影也不會名垂青史,成為經典。
  • 電影「鏢客三部曲」的作曲家莫裡康內逝世
    他曾用音樂賦予《荒野大鏢客》《海上鋼琴師》靈魂。據義大利媒體報導,著名電影配樂家埃尼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由於摔傷導致的併發症於近日逝世,享年91歲。作為跨越多個時代的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曾為500部電影配樂,堪稱20世紀最多產的電影作曲家之一。即便你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也大概率聽過莫裡康內的作品。莫裡康內出身於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義大利,從小受父親影響學習音樂,1960年踏入電影配樂行業後的他逐漸開始嶄露頭角。1964年,受益於義大利藝術領域資源優勢,他為萊昂內電影《荒野大鏢客》配樂。
  • 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魂歸《天堂電影院》
    與莫裡康內合作近40年的大提琴家盧卡·佩奇裡和鋼琴家吉達·布塔夫婦,曾經接受文匯報記者專訪。由莫裡康內擔任配樂的影片《海上鋼琴師》裡,男主角「1900」所有鋼琴演奏的「真身」即為吉達。這對樂壇伉儷評論莫裡康內是個「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音樂家。
  • 配樂大師莫裡康內:為電影注入詩意的靈魂
    ——《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美國往事》《八惡人》《洛麗塔》《黃金三鏢客》……在電影的黃金時代,莫裡康內所配樂的影片大都指向平凡世界中千磨百折的人生。就讓我們透過一幀幀經典的畫面,來聆聽莫裡康內用音樂創造的電影的靈魂。
  • 莫裡康內之夜:樂迷和影迷走進沉浸式「天堂電影院」
    ,「莫裡康內之夜,人間悲歡掠影。三次返場,意猶未盡。」樂迷孫小姐在朋友圈如此寫道。13首莫裡康內的電影配樂,以《海上鋼琴師》和《天堂電影院》勾起特別的情感。孫小姐說,當《天堂電影院》的《愛的主題曲》(Love Theme)響起時,情不自禁就要流淚了。電影音樂會,以電影畫面和現場演奏的雙重效果,為影迷和樂迷們帶來特殊的視聽佳宴。
  • 緬懷莫裡康內 | 總會 「響」 起的旋律
    他曾經為《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黃金三鏢客》、《美國往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等經典電影製作音樂,一生留下了多達 500 餘首膾炙人口的電影配樂作品。正如這些電影幾乎人盡皆知,但只有少數人記得這位配樂大師的名字。
  • 義大利著名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傳奇配樂大神走了
    莫裡康內1928年生於羅馬,畢業於聖切契裡亞音樂學院,曾為超過500部的電影、電視寫過配樂,風格橫跨古典、爵士、流行、搖滾、電子、世界音樂等。2. 其代表作包括《海上鋼琴師》《美國往事》《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黃金三鏢客》《西部往事》《一代宗師》等。
  • 用音符譜寫電影的詩人,莫裡康內
    ♪ 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Titoli)-《黃金三鏢客》1966萊昂內最後兩部西部片《黃金三鏢客》和《西部往事》,就是非常好的證明。在《黃金三鏢客》的片場萊昂內會直接播放莫裡康內的配樂,演員的走位、鏡頭的推移還有剪輯的節奏,一切都在聽從配樂的指揮。♪ Il Triello -《黃金三鏢客》1966
  • 配樂大師莫裡康內走進天堂電影院 | 20部電影回顧傳奇一生
    當人們聽到萊昂1966年電影《黃金三鏢客》中的音樂旋律時,一部西部電影隨即無意識地進入我們的腦海。還不僅僅是電影中的一個元素,莫裡康內的音樂也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萊昂這套《鏢客三部曲》系列片中扮演的男主角一樣,成了影片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 配樂大師莫裡康內:用音樂創造電影的靈魂 | 逝者
    莫裡康內被描述為「一個具有神秘光環的人」,他的名字仿佛就是電影配樂的同義詞。在他一生寫下的500多首電影配樂中,包括但遠不止於《美國往事》、《天堂影院》、《海上鋼琴師》這樣的經典名作。「在賽爾喬·萊昂內(Sergio Leone)導演的一系列『意面西部片』中,莫裡康內的配樂絕不是一個背景……它有時是個陰謀家,有時是一筆諷刺,其曲調在前景中和任何一個演員的臉一樣生動。」
  • 電影頻道播出《西部往事》 紀念作曲家莫裡康內
    以及「鏢客系列」(《荒野大鏢客》《黃昏雙鏢客》《黃金三鏢客》)。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長大的莫裡康內,用兩年的時間修完音樂學院四年的課程。這種浪漫不僅打動了看慣古典派的觀眾,也打動了許多小影迷,還引領著他們踏進電影行業,比如昆汀·塔倫蒂諾,「鏢客」系列裡的《黃金三鏢客》一直是他個人心水片單的第一名。
  • 創作《天堂電影院》等500首作品,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去世
    義大利殿堂級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數天前不小心跌倒,導致股骨碎裂引起併發症,最終於昨日(2020年7月6日)去世,享年91歲!喜歡電影或者喜歡音樂的人,很少沒有聽過莫裡康內的作品,本號更分享過不少。
  • 創作《天堂電影院》等500首作品,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去世!
    義大利殿堂級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數天前不小心跌倒,導致股骨碎裂引起併發症,最終於昨日(2020年7月6日)去世,享年91歲!喜歡電影或者喜歡音樂的人,很少沒有聽過莫裡康內的作品,本號更分享過不少。
  • 配樂大師莫裡康內走進「天堂電影院」:20部電影回顧傳奇一生
    他的律師喬治·阿蘇瑪說莫裡康內上周摔倒並折斷了股骨入院。這位傳奇音樂家的代表作包括《海上鋼琴師》、《黃金三鏢客》、《天堂電影院》、《美國往事》、《洛麗塔》、《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等。當人們聽到萊昂1966年電影《黃金三鏢客》中的音樂旋律時,一部西部電影隨即無意識地進入我們的腦海。還不僅僅是電影中的一個元素,莫裡康內的音樂也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萊昂這套《鏢客三部曲》系列片中扮演的男主角一樣,成了影片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畢業於義大利一所音樂學院之後,莫裡康內為RAI(義大利國家廣播頻道)工作,在通俗和淵博的雙重世界裡創作作品。
  • 配樂大師莫裡康內走了,天堂也許有電影院,但他的音樂已永留人間
    用龐雜的音樂語彙覆蓋不同國家和地區電影文化及其欣賞群體的審美差異性,在這方面,世界上也許沒有任何一位配樂家比莫裡康內做得更好。許多名噪一時的配樂家都因為長年固守某一種配樂風格,最終無一例外地「過時」了。莫裡康內卻永遠都在更新自己的創作風格,絕不讓自己長時間待在某個舒適區裡。
  • 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離世,從此《天堂電影院》裡多了天籟般旋律
    剛剛,爆出了一個讓人傷心的消息。當今最偉大的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因為上周摔斷了股骨,導致併發症在羅馬去世,享年92歲。他一生中曾經給《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美麗的傳說》等500部電影配過樂,留下了經典無數。
  • 一代配樂大師離世,莫裡康內傳奇的一生,就是半部電影史
    在無數影迷心中,莫裡康內這個名字,意味著《美國往事》的滄海桑田;《天堂影院》的感人肺腑;以及《海上鋼琴師》的愛意萌動。是的,如果沒有他大神級配樂的加持,那些至今魂牽夢繞的影史經典,恐怕都會黯淡很多。當一部電影的一切話題都被遺忘,唯有莫裡康內的音樂,縈繞始終。無數電影也因為他的配樂,得以流傳至今。這在電影音樂史上,絕無僅有。
  • 埃尼奧•莫裡康內逝世,他改寫了配樂在電影中的地位!
    在每一位有遠見的偉大導演背後,都站著一位他們能與之推心置腹的作曲人,一位知道如何讓適合的音樂以適當的方式出現在大銀幕上的人。 而在1964年到80年代這期間,除了義大利導演賽爾喬·萊昂內和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的組合,應該再也沒有其他任何一對搭檔可以被稱作電影配樂界的「黃金搭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