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看兩岸文創:「和而不同」中追尋速度與溫度

2020-12-26 華夏經緯網

     紹興文創產品。 項菁 攝

  中新網紹興11月18日電(記者 項菁)「臺灣有溫度,大陸有速度;臺灣有深度,大陸有廣度。」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文創部部長王俊評深耕兩岸文創事業多年,其暢想,「兩岸攜手將臺灣的溫度與大陸的速度結合,一定能讓兩岸文創走向世界舞臺。」

「浙東唐詩之路」一影。 項菁 攝

  從手工藝人到文創品牌,臺灣文創起步早、業態豐富、產業鏈完整,稱其為「文創界翹楚」不為過。多年來,一批批臺灣青年逐夢大陸,兩岸之間年輕、文化、創意等元素的交融,不斷帶動兩岸文創事業交流發展。

活動現場。 項菁 攝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深厚燦爛,但審視當下,大陸不少地方對於文化的挖掘和活化依然有所局限。面對部分文創「千篇一律」,甚至「無人問津」等現實問題,不少臺灣青年認為文創切莫「忘本源」,即要「以文而創」。

  「文創不應該僅僅局限在小小的包裝上,它還包含生活、電影、音樂、美學等豐富的元素。」王俊評認為文創要以文化為底蘊,是透過老匠人的工藝,結合年輕人創意發想而產生的。

  臺灣青年張學霖已在大陸生活15年,在其看來,文創是「不拋棄精神內涵」的文創傳承,「不論臺灣還是大陸,中華文化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如何把原汁原味的文化通過文創讓人更加理解和接受,這需要時間的沉澱。」

活動現場。 項菁 攝

  兩岸文創有相同的文化基因,也有不同的發展模式。「和而不同」之中,臺灣青年也認為「無情感,不文創」,文創不是從「書齋」到「書齋」,不應該「倚老賣老」,而要突破年輕化市場。

  以「浙東唐詩之路」為例,其是一條貫穿浙江多地的詩意之路,450多位詩人曾在這裡留下1500多首唐詩,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奇景。不過,因其歷史悠久,不少節點城市在打造「詩路」文創、文旅上有些迷茫。

  全國臺企聯青委會執行長楊政諭第一次走訪「浙東唐詩之路」部分景點後,除了感慨「詩中有景、景中有詩」的美好情景,也對「詩路」文創產業發展充滿信心,「千餘首唐詩的歷史讓人震撼,但是假若遊客只是到此一遊,便不利於弘揚中華文化。如果能選擇一首詩,通過文創的方式讓遊客記得住,甚至帶的走,就是成功的文創。」

  「同一個地方,為什麼年輕人願意選擇遊樂項目,而對歷史古蹟缺乏興趣?並非文化不行,而是活化的方式,趣味性、互動性不夠。」楊政諭專注兩岸文創產業多年,也十分看中大陸的文創市場,「大陸的文創產業有文化、有市場,如果再在互動性、年輕化上多下功夫,將大有可為。」

  在臺灣青年的眼裡,文創不應該是冷冰冰的產品,而是一件件有溫度,有情感,有故事的物品,這些物品可以看得見、摸得著,也能帶的走。

  王俊評舉例「浙東唐詩之路」,「這一條路不僅要發展成為『網紅打卡點』,還要讓遊客拍照之後,對這個地方產生情感。只有產生情感,人們才願意花錢、花時間去購買物品、體驗景點,甚至『二次朝聖』。」

  「文創不是複製品,它是極具個性的事物。」張學霖談到,如果從文創產品看,它飽含著人物故事、精神內涵,更值得人們去欣賞和珍惜。

  而為了共同推動兩岸文創事業發展,11月16日至18日,浙江紹興舉行的2020浙東唐詩之路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上,兩岸(紹興)青年創意聯盟成立,未來將有更多的青年力量共同助推兩岸文創事業進步。(完)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臺灣青年(思明)影視文創基地昨運營 兩岸共促影視文創發展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吳燕如)昨日,臺灣青年(思明)影視文創基地正式運營。該基地位於思明光電大樓,由廈門泰微科技有限公司打造。
  • 兩岸青年文創熱展 臺青贊陸市場吸引力大
    大公網訊 (記者 何德花福州報導) 一場聚集兩岸青年智慧和創意的文創產品集市一日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行,以此拉開了第十屆海峽論壇系列活動的序幕。以「文創兩岸,情系一家」為主題的市集,包含非遺實演區、匠心好物區、玩美生活區等三大主要版塊共100個展攤,通過產品展銷、藝文展演、手作體驗等活動內容,集中展示兩岸青年的優秀文創產品。主辦方之一中國國民黨青工總副會長吳雨霖稱,在臺灣6.3萬家文創企業中,許多創業者都有很高的意願到大陸來發展。他表示將通過培訓和實習等方式,助力臺灣文創青年開拓大陸市場。
  • 臺灣青年呼籲:「兩岸若齊心,其利能斷金」
    方意茹到平潭時,正值《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來閩創業就業的意見》出臺,團省委、福建省青聯成立了福建省臺灣青年創業服務中心,主動對接臺灣青年社團、協會、高校和省內涉臺單位及臺灣青年創業基地,推動臺灣青年來閩創業就業等相關工作。
  • 打造國際級文創品牌,上海世博源·兩岸文創高地項目即將啟動
    五年前上海世博會,陶作坊作為臺灣館茶藝展演贊助廠商;2011年臺北世界設計大展中,也因推廣Tea Party成為文創領域矚目的焦點。上海世博源·兩岸文創高地項目是由上海五沐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臺灣文化創意聯盟協會、臺灣文創高地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各級政府關心扶持下共同打造,以政策高度、社會高度、業界高度、經濟高度為基礎的兩岸文創高地,高地聚集了臺灣文創品牌、兩岸三創(創新、創意、創業)、兩岸會展表演、兩岸名人重要的文創交流平臺。
  • 兩岸文創,大愛甬臺
    2017年9月20日,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與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浙江·臺灣合作周在杭州隆重開幕,來自寶島的1200多位工商界、文化教育界、青年代表等嘉賓共襄盛舉,共促發展。
  • [常德 臺灣] 海峽兩岸文創大咖分享交流 引來省級媒體報導
    來自「兩岸光點聚落地方創生計劃」的何培均、張文山、駱毓芬、冶青以及兩位武陵區青年創業協會新晉代表易叔霖和子樂6位文化創意界大咖,在這次的分享會上分享了他們的文化創意經典案例以及他們對文化創意,對在地創生的深刻理解。
  • 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論壇在廈舉辦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2月16日廈門消息(記者 陳必揚 莊楊筱)「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論壇」近日在廈門圓滿落幕,現場近60餘位兩岸嘉賓代表、超500位來自臺灣亞洲大學、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廈門理工學院、集美大學等兩岸學生代表出席活動。
  • 臺灣藝術大學前校長謝顒丞訪問藍籌網 交流兩岸文創領域合作計劃
    他希望將臺灣優秀的文創人才和產品輸出到大陸,利用大陸的市場化創投體系,將臺灣藝術經濟規模化。(臺灣藝術大學前校長謝顒丞一行人與藍籌網CEO姚毅婧合影) 兩岸交流搭上了「雙創」便車 不過,這不是個案,海峽兩岸間的交流已經匯聚成流。
  • 文創中的臺灣!
    咖啡館在臺灣,與其說是一個休閒平臺,更不如說是一種青年群體的心靈棲息地。許多臺北青年最大的夢想,就是開一個特色咖啡館。在一個有書店、有美味咖啡、精品美食的咖啡館裡體驗現代時尚生活的樂趣,會客訪友,孕育出獨有的精緻脫俗的咖啡館文化。這些咖啡館已是臺灣文創商業裡最普遍、也最有吸引力的一個業態。
  • 臺灣文創精品「登陸」兩岸文博會 小物件內蘊乾坤
    臺灣文創精品「登陸」兩岸文博會 小物件內蘊乾坤
  • 福建安溪:兩岸文創賦能產業融合發展
    據悉,兩岸青年人才文創設計邀請賽至今已經連續舉辦四年,在前三年,共有237名兩岸高校青年學子到安溪考察學習、參與比賽,設計創作出近300件作品。作為主辦方之一,團縣委書記陳菁菁表示,舉辦活動旨在深化安臺融合發展,搭建兩岸文化創意、研討、展示、成果轉化及青年人才培養的平臺,進一步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兩岸校地合作,助力安溪產業融合和鄉村振興。
  • 兩岸青年吹響「青春集結號」
    臺灣著名新聞女主播曾仲葳說,未來還可以考慮將營地分為「陰陽」兩級,一邊保留閩式建築、大自然景觀生態、海岸線等,另一邊可以嘗試臺灣寶藏巖的風格。「我建議在營地內設立『海峽青年實驗教育中心』,借鑑臺灣在實驗教育方面的先進經驗,邀請海峽兩岸有志於發展實驗教育的大學來此設點進駐展開研究與教學。」
  • 臺灣文創產品火爆北京文博會
    從茗品茶藝到創意生活,從益智趣味到流行時尚,臺灣文創精品館向觀眾展開了臺灣文創的一幅幅神奇畫卷。名品茶藝區的陸寶陶瓷因其茶具品類繁多、材質別樣頗受歡迎「歡迎大家來看我們的智慧型溫控熨鬥,只有傳統熨鬥的三分之一大小,而且可以自動調節溫度,防止意外發生。」
  • 2020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 兩岸選手獲獎
    新華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2020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頒獎典禮暨蘇臺(揚州)文創論壇14日在揚州、臺北兩地連線同時舉行。揚州·臺灣文創設計大賽自2018年開辦已邁入第三個年頭。今年,兩岸選手們參賽依然踴躍。
  • 臺灣青年,樂業在福建
    「青年」逐漸成為海峽論壇這一兩岸民間交流盛事的主要參與者,本屆海峽論壇期間,圍繞青年就業、創業的話題就分外引人關注。 6月1日到3日,第十屆海峽論壇的首場子活動——海峽兩岸青年文創產品集市,在福州的三坊七巷舉辦。
  • 兩岸青年雲端唱響阿卡貝拉「冬季樂章」
    來自臺灣和上海兩地的阿卡貝拉合唱團通過雲端跨時空演出,兩岸青年隔空共同演唱阿卡貝拉,帶來一場別具特色的純聲「音樂午茶」。兩岸的青年阿卡貝拉樂團以歌會友,包括來自上海紐約大學NYU SHACappella、上海音樂學院的Bla Black人聲樂團、Solar Singers、與來自寶島臺灣高校的藍月人聲樂團、Second Language、Men’s Talk通過線上交互直播的方式,各自帶來了精彩的演出。
  • ...帶來「海」的禮物 ——暨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圓滿落幕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9月19日廈門消息(記者周愛華)9月19日上午,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頒獎儀式活動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大賽以「海派創意設計王,就是你!」為主題。以海峽論壇的「海」字Logo為題,徵集口號、吉祥物及相關衍生文創產品。
  • 兩岸文旅文創業界人士共話兩岸青年創意設計
    【解說】「四川·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化創意演迪」活動12月7日下午在成都舉行。兩岸文旅文創行業內大咖、設計師、涉臺文旅文創企業人士以及鄉村社區代表等200餘人參加活動。兩岸嘉賓亦聚焦文旅文創賦能鄉村和社區發展主題進行研討,共話兩岸青年創意設計。  臺灣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教授黃柏鈴長期「紮根」成都幸福公社,是「少年老城」海峽兩岸青年創生活動主要發起人之一。
  • 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兩岸關係)
    12月8日,臺灣青年林智遠在廈門舉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上說。這次論壇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展開鄉村振興的探討之旅。近年來,大陸先後出臺了「惠臺31條措施」「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26條措施」「助力臺企的11條措施」等,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創造機遇、提供便利。畢美家說,大陸鄉村振興的內需潛力巨大,為廣大鄉建鄉創的臺灣青年來大陸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拓展了新的空間,希望廣大臺灣青年可以發揮臺灣在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優勢、利用臺灣鄉村振興的先進理念和成熟模式,積極投身大陸鄉村建設,助力兩岸融合發展。
  • 10年「杭漂」臺灣青年陳聖浩:文化始終是兩岸交流的橋梁
    中新網杭州12月21日電(趙曄嬌 徐翹楚)「我始終認為,文化是兩岸交流的橋梁,挖掘兩岸文化元素就是我們的特色和使命。希望可以通過文化交流和教育融合將大陸與臺灣的精粹和氣息展現出來。」在從事了10年文化傳播和幼兒教育之後,陳聖浩更加堅定了文化對於兩岸交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