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臺灣,是一名『80後』,《告臺灣同胞書》發布的時候我還沒出生。後來很長時間,我也一直沒有聽說過《告臺灣同胞書》。」在團省委、福建省青聯1月24日舉行的「閩臺青年學講話談體會迎新春座談會」上,福建平潭兩岸海外公共倉儲有限公司總經理方意茹這樣開始她的發言。
方意茹在臺南出生長大。小時候,她只知道在海的西面,有一片廣闊的大陸,那裡生活著與自己同脈同宗的人,但兩邊卻不可以往來。後來,一首《龍的傳人》的歌曲流行起來,讓方意茹對大陸的壯麗河山和雄渾歷史更加好奇與嚮往。「這個時候,兩岸堅冰也漸漸融化,金門不再打炮了,老兵可以回大陸探親,也開始聽說有大陸人來到臺灣,但我們當時還不知道,這一切都歸功於《告臺灣同胞書》。」
「親愛的臺灣同胞,今天是1979年元旦……自從1949年臺灣同祖國不幸分離以來,我們之間音訊不通,來往斷絕,祖國不能統一,親人無從團聚……如果我們還不儘快結束這種分裂局面,早日實現祖國的統一,何以告慰列祖列宗……」,1979年新年曙光到來的時刻,《人民日報》刊載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了「和平統一」的號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屬炎黃子孫,誰願成為民族的千古罪人?」期盼團圓的呼聲逐漸發酵,阻礙兩岸親情的堅冰開始消融。
2009年,也就是《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的時候,方意茹作為一名臺灣銀行的職員,首次踏上了大陸的土地,後來轉行做投行,參與了天津的一個文創項目,再後來跨界搭上跨境電商新業態的風潮,到了福建平潭。方意茹到平潭時,正值《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鼓勵和支持臺灣青年來閩創業就業的意見》出臺,團省委、福建省青聯成立了福建省臺灣青年創業服務中心,主動對接臺灣青年社團、協會、高校和省內涉臺單位及臺灣青年創業基地,推動臺灣青年來閩創業就業等相關工作。
2017年10月,平潭兩岸海外公共倉儲有限公司在臺北揭牌,這是大陸在臺灣設立的首個海外倉,主要提供兩岸貨物中轉、信息對接、追蹤往來貨物等服務。「海外倉的成立,將進一步吸引兩岸跨境電商貨物經由平潭進出,對平潭發展兩岸海空聯運具有重要意義。」在方意茹看來,與臺灣本島距離最近的福建平潭,是自己可以施展才能的新天地。
創業3年來,得益於種種惠臺措施,方意茹的公司不斷壯大,她還擔任了青年創業導師,承接不少高校、機關的講演。「此前,當地政府預測,到2020年,平潭跨境電商國際快件貿易量將達到100億元。我認為,平潭結合自身政策優勢、物流建設、倉儲市場等資源,要達到此目標,指日可待。」方意茹對自己事業的前景充滿信心。
在大陸工作將近10年,方意茹走遍祖國大陸的大江南北,也對當下臺灣青年如何參與兩岸融合發展有了更深的感觸:「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歷史不能選擇,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雖然沒能參與『歷史』,但身為青年一代的我們肯定是『現在』的最大受益者,還能一起開創『未來』。」談起這一切,方意茹倍感《告臺灣同胞書》及其之後兩岸融合的偉大力量。
同樣感受到這種力量的還有來自臺灣桃園的範姜鋒。從北京參加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大會回來後,他就一直很關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這件事,知道新年的第二天習總書記要發表重要講話,範姜鋒第一時間組織在廈門的臺灣青年集體收看。
「習總書記號召臺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築夢、圓夢,開啟了我們在大陸的新篇章。」範姜鋒說:「開放小三通,讓兩岸的同胞縮短了距離,也讓我們在廈在閩的臺胞,形成了一日生活圈。」就在2018年,長期受缺水之苦的金門鄉親,開始享受來自泉州的優質水源,「這就是率先完成總書記所說的基礎設施連通,兩岸資源互通,未來還要通電、通氣、通橋。應通盡通,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範姜鋒坦言。
範姜鋒也是2009年來到大陸的。當時,臺灣公司外派他到廈門一家汽車4S店擔任總經理,家人一聽說他要去大陸工作,堅決反對。不顧家人的反對,範姜鋒隻身來到廈門,工作期間,他切身體會到了大陸的發展機遇。外派任期結束回到臺灣後,重回大陸創業的想法時常盤旋在他腦海中。
2013年,範姜鋒辭去臺灣的工作再次來到廈門。創業之初,並沒有想像的順利。轉機出現在2015年,這一年,團省委、福建省青聯啟動「101臺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該計劃不僅為來閩創業的臺灣青年提供免費的創業培訓、政策解析、導師輔導,還給評選出的「創業之星」提供5萬元創業扶持金。得知這一信息,範姜鋒立刻報了名。
「臺灣青年到大陸不管是創業還是就業,一定要仔細研究各地的扶持政策以及扶持的產業類別,這樣才能因地制宜,真正融入地方。」在「創業之星」的評選活動中,範姜鋒提出了「文創經紀人」的概念。他認為,文創產業既是臺灣青年的優勢所在,也是大陸正在著力發展的新興產業,臺灣文創青年可以通過文創經紀人對接大陸市場。這一理念得到了評委的認可,範姜鋒獲評2015年福建省臺灣青年「創業之星」,不僅獲得5萬元創業扶持金,也找到了自己事業發展的方向。
2016年,範姜鋒找到了大陸合伙人,共同打造啟達創業海峽雙創基地,目前,基地入駐了54家臺灣企業。2018年5月4日,範姜鋒憑藉優異的成績,獲得「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範姜鋒希望把他的臺青創業基地推廣到全國,讓更多的臺灣青年有機會親身感受大陸,破除刻板印象,到大陸來尋找「詩和遠方」。
隨著兩岸交流合作日益廣泛,相互往來日益密切,越來越多「80後」「90後」臺灣青年「西漂」來到大陸發展。「他們的觀念比老一代更務實,在網際網路時代,面對著西岸日新月異的發展與變化,他們更具有領悟力和判斷力。」方意茹堅信,「兩岸若齊心,其利能斷金」。正如《告臺灣同胞書》所言:「我們偉大祖國的美好前途,既屬於我們,也屬於你們。」
「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範姜鋒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個論斷,讓他深切感受到祖國慈母呼喚臺灣回家的那種溫情、那份期待。作為「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的兩岸青年,更應肩負起時代的使命,攜手同心開創共同的未來。
編輯:程小歡
校審:鄭夷、官志雄
微博:福建青年官微
投稿郵箱:fjqnma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