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工筆連環畫, 精美至極!

2021-02-23 佳作有約

這是一部載入新中國美術史的佳作。因為這部作品,創作者王叔暉成為工筆重彩連環畫的一代宗師。著名畫家潘茲是這樣評價的:「她的《西廂記》運用極其嫻熟的傳統的技法,細膩而生動地刻劃了人物的形象,再現了這個千古傳誦的愛情故事,稱得起是一部劃時代的傑作,是可以和王實甫的《西廂記》名劇百世並傳的……中國連環畫史將永遠記載她的創闢之功和這部代表作品。」



1、唐朝貞元年間,崔相國死後,他的妻子崔氏、女兒鶯鶯扶柩回籍安葬,羈留河中府普救寺內,書生張君瑞前往長安應舉,路過普救寺,遇見了鶯鶯和侍女紅娘。他見鶯鶯貌美,便對她產生了愛慕之意。


2、自見過鶯鶯之後,張生決定在寺裡住下,尋找機會與她相見。於是他來拜見方丈,懇求方丈在寺裡租一間房子暫住,以便他安靜地溫習經史。長老答應把西廂一間房子租給他。


3、張生出了方丈,正好遇著紅娘,寒暄過後便告訴她:「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年方二十二歲,還未曾娶妻,但不知你家小姐有沒有許配給人家……」紅娘不待他說完,搶白了他幾句,轉聲就走。


4、晚上,鶯鶯像平日一樣,和紅娘到花園裡去燒香。張生見了,隨口吟了一首詩,想以此打動鶯鶯。鶯鶯聽罷連連稱讚好詩,隨口輕聲和道:「蘭閨深寂寞,無計度芳春,料得高吟者,應憐長嘆人。」


5、不久,武將孫飛虎聽說鶯鶯美麗,帶領五千人馬來劫,全寺驚恐。崔夫人無奈,說若有能退賊兵者,無論何人,把鶯鶯配他為妻。張生寫信給摯友白馬將軍杜確,解了普救寺之圍。


6、崔夫人大喜,讓張生搬到院裡書房居住。次日,她又讓紅娘去請張生前來赴宴。張生以為是老婦人給他和鶯鶯定聘,心裡好不激動。


7、宴席上,老婦人卻突然變卦,要鶯鶯與張生兄妹相稱。張生一聽此言,好像迎頭澆了一瓢涼水,大吃一驚,鶯鶯對母親的決定也深表不滿。


8、從此,張生萬念俱灰,每到夜晚便在窗前彈琴解悶,他彈奏當年司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鳳求凰」的曲子,口中還說著:「夫人忘恩還罷了,只是小姐不該負我啊!」鶯鶯在窗外聽了,禁不住流下淚來。


9、張生因此而致病,鶯鶯便叫紅娘去探望,張生以信箋相託;鶯鶯回信,在詩裡暗示張生,要他今晚到花園裡去與她相會。


10、紅娘心想,鶯鶯當著她面假惺惺,信裡卻約張生相會,她故意不說破,要看鶯鶯到時候怎樣瞞她。這天晚上,她照常與鶯鶯來到花園燒香,卻見張生從牆上跳了下來。


11、不料,鶯鶯因為沒有把紅娘支開,臨時又變了卦。她責備張生道:「張生,我在這裡燒香,你無故來此做什麼?先生救命之恩,自當報答,只是現在即為兄妹,怎麼又生此念?」


12、張生經不起這場折磨,從此日起就病得不能下床了。


13、鶯鶯擔憂張生的病,又寫了一張信箋。張生竟高興得跳了起來,原來小姐忌的是夫人沒睡,怕的是紅娘不穩。紅娘問是怎麼回事,張生告訴她,鶯鶯今晚親自到書房來看望他。


14、晚上,張生聽得敲門聲,忙把門打開,只見紅娘把鶯鶯輕輕推了進來。這對情人經歷了多少波折和相思的苦惱,終於衝破了封建禮數的樊籠,結為百年之好。


15、日久之後,崔夫人得知,拷問紅娘。紅娘只得將真實情況全盤講出,並數責夫人言而無信的過錯。崔夫人理屈詞窮,只好應允他們成為夫妻,但又提出新的條件,即張生必須去長安趕考,得了官才能回來取鶯鶯為妻。


16、張生被迫無奈,前往長安應試。鶯鶯與張生相對流淚,千叮嚀,萬囑咐。一個要他一路上鞍馬秋風好護持,一個要她在寂寞深閨中好好珍重。後來張生中了狀元,終與鶯鶯結為美滿夫妻。

覺得不錯,請在頁尾點讚哦...


| 天 | 天 | 老 | 相 | 機 |

中國第一視覺文藝平臺 聚焦品質生活的圖文公號

微信號:天天老相機


【歡迎投稿】

歡迎投稿!我們將在天天老相機公眾微信發布。

投稿發至郵箱:weroom@qq.com

【業務合作】

如果您有合作意向,請與我們聯繫。

聯繫個人微信:jtoo1970

喜歡老相機的朋友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名作欣賞】王叔暉彩繪、黑白版《西廂記》欣賞
    黑白版人美2014版6開本「經典連環畫原稿原寸」之《西廂記》:王叔暉主要致力於古典題材的連環畫創作,間或創作一些現代題材的連環畫作品,主要有《木蘭從軍》《墨子救宋》《梁山伯與祝英臺》《孔雀東南飛》《生死牌》《西廂記》《楊門女將》《趙夢桃》等,其中《西廂記》曾於1963年第一屆全國連環畫評獎中獲繪畫一等獎。
  • 王叔暉白描連環畫《楊門女將》著了色,超美!
    王叔暉(1912—1985)是近現代為數不多且有影響的女性工筆人物畫家。新中國成立以後,她的一系列仕女畫《西廂記》《楊門女將》《紅樓夢人物組畫》《琵琶行》取得了高的藝術成就,開仕女畫新風。王叔暉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創作,分為連環畫和獨幅的工筆畫兩大類。
  • 瀚大黎眾|連環畫《中國民間神鬼傳說》之九《鍾馗》餘樹澤繪畫
    2020-12-26 10:31:44 來源: 武安君 舉報   本套連環畫全冊
  • 這套精美連環畫,讓孩子輕鬆閱讀《四大名著》
    《紅樓夢連環畫》中的「劉姥姥一進府,打得秋風歸家」;「元春晉貴妃,省親大觀園」。《西遊記連環畫》中的「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八戒大戰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淨」。《西遊記連環畫》涵蓋100個經典西遊記故事,全12冊,總共1008頁,900幅線描手繪插圖。這套《水滸傳連環畫》全12冊,總共1056頁,內容完整,敘事精煉,貴在經典。
  • 中國短篇連環畫百部選欣賞(158)《樂山大佛海師洞》徐恆瑜繪畫
    樂山大佛海師洞(發表於《中國連環畫》1987年2月號)原著 許墨林改編 王素一繪畫 徐恆瑜著名國畫家、連環畫家 徐恆瑜(1944——)徐恆瑜1944年生,四川邛峽人。著名國畫家、連環畫家。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創作連環畫,他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並在全國連環畫評獎中斬獲重獎,留下了《一個心眼》、《水牢仇》、《七進阿佤山》、《捉泥豬》……等一部部廣為流傳的長短篇連環畫佳作精品。到了20世紀80年代,徐恆瑜的畫風一轉,變為傳統的線描藝術。1981年發表的《孔子改錯》中的長線條如同「春蠶吐絲」般古樸典雅,行雲流水,畫面充滿了輕緩的靈動感。
  • 從連環畫看高考作文!惠州連環畫愛好者找到四種版本管鮑連環畫
    「齊桓稱霸、管鮑之交」的故事又怎能逃得過連環畫創作者的眼睛。傳統連環畫收藏愛好者白瑞強先生簡單梳理,就找到了四個不同版本的以以上人物為主角的連環畫,分別是著名連環畫家黃全昌繪畫,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於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管仲拜相》和《齊桓稱霸》;著名畫家費聲福繪畫,由人民美術出版社於1984年出版的《春秋霸主齊桓公》以及由知名畫家朱世明、尹定邦繪畫,由嶺南美術出版社於1982年出版的《管仲與鮑叔牙》。
  • 工筆花鳥畫,不僅具有很強的描寫性且富有詩意
    圖1.工筆花鳥畫國畫除了題材上有人物、山水、花鳥等之別,還有了畫法上的工筆與寫意之分。細分出來的工筆花鳥畫,是一個很美的畫種。工筆花鳥畫,是以精謹細緻的筆法描繪景物的國畫表現方式。圖4.工筆花鳥畫其後歷代工筆花鳥畫,大致不出此限,至清惲南田用徐法而更創新意,工筆花鳥畫大放異彩。
  • 雜談《西廂記》
    田漢在改編完了《白蛇傳》之後,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精力來構思《西廂記》,以王實甫的《西廂記》為基礎,又參考《鶯鶯傳》、董《西廂》等多種版本的鶯鶯、張生故事,最後確定了「有頭有尾」和「張珙不第」的基本思想。儘管我們都說《西廂記》是「張派名劇」,而絕對不會說是「葉派名劇」,或者「杜派名劇」,但是至少首排的陣容:張君秋、葉盛蘭、杜近芳、李金泉等對于田漢版《西廂記》的成功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文革後,張君秋復出重排《西廂記》,劉雪濤、趙乃華、耿世華的陣容那就差得不是一點點,賣的只是張君秋這顆光杆牡丹了。
  • 【薦讀】《西廂記》裡未下完的一盤棋
    《西廂記》是元曲裡最膾炙人口的雜劇之一。它有五本二十一折,在篇幅上是一本四折式雜劇的五倍。
  • 連環畫名家名作:張令濤 胡若佛 三國演義之《三國歸晉》
    他們塑造的一系列連環畫如《勾踐》、《文天祥》、《班超》、《夏完淳》、《梁紅玉擊鼓討金》以及《紅樓夢》、《東周列國》、《楚漢相爭》、《聊齋》、《楊家將》、《西漢演義》、《女媧補天》、《三國演義》、《崑崙奴》等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狐妖鬼怪的作品光彩照人、璀璨奪目,為世人所稱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套《楊家將》近六百幅圖畫,洋洋大觀,給連環畫愛好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品讀 | 王實甫《西廂記》
    《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作者王實甫,元代著名雜劇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他一生寫作了14種劇本,《西廂記》大約寫於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這個劇一上舞臺就驚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愛,被譽為「西廂記天下奪魁」。劇本描寫書生張生在寺廟中遇見崔相國之女崔鶯鶯,兩人產生愛情,通過婢女紅娘的幫助,歷經坎坷,終於衝破封建禮教束縛而結合的故事。 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有鮮明、深刻的反封建的主題。
  • 西廂記作者王實甫到底是哪裡人?
    元代著名戲曲作家,雜劇《西廂記》的作者,生平事跡不詳。王實甫與關漢卿齊名,其作品全面地繼承了唐詩宋詞精美的語言藝術,又吸收了元代民間生動活潑的口頭語言,創造了文採璀璨的元曲詞彙,成為中國戲曲史上「文採派」的傑出代表《西廂記》描寫書生張生在寺廟中遇見崔相國之女崔鶯鶯,兩人產生愛情,通過婢女紅娘的幫助,歷經坎坷,終於衝破封建禮教束縛而結合的故事。
  • 劉繼卣珍貴繪畫手稿:素描畫的小老虎萌態可掬,不愧是連環畫大師
    大家肯定都見過劉繼卣大師的水墨國畫,很多人形容在劉繼卣之後繪畫界就再無連環畫大師了。的確是這樣子,劉繼卣在中國繪畫界的名氣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細觀他筆下的任何一個主題繪畫,不管是畫古風的仕女人物,還是畫工筆意境的花鳥動物 ,劉繼卣總是能把作品表達得非常完美。而這一種完美是站在國畫寫實的領域之中來進行的,尤其是對於動物的繪畫,堪稱是國畫動物主題界的第一次。
  • 連環畫重鎮天津 「畫史」曾被忽略
    同時,解放區也出產了大量連環畫作品,天津馬達的木刻連環畫《陶端予》、秦徵的《大報仇》和安明陽的《劉胡蘭》都是當時相當有名的代表作品。到了新中國成立,連環畫曾一度成為最好的「掃盲」「宣傳政策」的工具,得到了民眾的普遍歡迎。在這一時期,天津一共有人民藝術出版社、知識書店和民主書店三家連環畫出版社,而且當時的報紙《天津日報》《新津畫報》《天津畫報》等,都登載過相應的新連環畫。
  • 著名工筆重彩藝術大家——劉新華
    《晨韻》重彩工筆、絹本、尺寸:130×76cm、畫材:石色,水幹色,墨 在劉新華一幅幅精美的畫作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他對西方造型藝術的把握,精微而隱約,樸實而超然,
  • 連環畫《三國演義》出版60年
    這部連環畫巨作人物生動,線條流暢,對比鮮明,畫面有著突出的親和力,是以此為題材的連環畫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這套規模宏大的連環畫,在以後出版過程中不斷調整,大部分分冊都有增加和省並,甚至有的被全部刪除或者重繪,以致於形成了若干不同的版本,構成了《三國演義》連環畫出版史上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