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國貨」三十年,每年賺走中國300多億,這一美國企業真能藏

2020-12-25 騰訊網

時間賜我青春與死亡,儘管我戴著鐐銬依然像大海一樣歌唱。——《羊齒山》

由於地理環境和人為因素的不同,導致南北方的飲食差異。南方人喜淡,北方人喜重口。很少能有一種味道同時徵服南北方人,而這種味道一旦出現,便會讓人慾罷不能,這種味道叫做——辣。

南方人喜愛食用辣椒來抵禦南方潮溼寒冷的天氣,北方人則更多的是喜愛辣椒與味蕾接觸的刺激感。不管原因為何,辣椒,這一舶來品,在中國可謂是頗受歡迎。

而作為辣椒為主料的調味品,一個辣椒醬的品牌,又是如何做到在中國偽裝了30年的國貨品牌又在一年內賺足377億的呢?

一、 辣椒真好吃

民以食為天,中國這個世界上僅存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歷史中發展出了獨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光是菜系就有數十種,菜品更是數不勝數。

這些飲食文化因地理環境和人文因素等而不相同,比如南方人愛食米為主食,北方則更偏愛麵食。

作為能同時受南北方人都喜愛的味道的辣椒,自從被引進中國種植後便經常出現在百姓的餐桌上,無論是配主食下飯,還是做飯時調味,辣椒總能將食物結合它獨特的味道將美味發揮到極致。

辣椒,這個原產於墨西哥,後明代傳入中國的舶來品,到了會吃愛吃的中國人手裡,一下子變成了國民調味品,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辣椒種植面積達到全球的35%,辣椒產出量更是達到驚人的50%。

而這佔全球一半的辣椒產出量卻有40%都供應給了中國人。由此可見國人對於辣椒的喜愛程度。

辣椒也在漫長的歲月裡被中國人研究出了許多不同吃法。大多數人用辣椒下飯多半會選擇辣椒醬,這種食物易攜帶滋味足,無論是拌米飯還是夾饅頭都很好吃,來一筷子就是一頓飯,大人小孩都愛吃,在中國可謂是國民度很高的食物了。

據統計,我國每年辣椒醬產量高達500多萬斤,交易額更是達到驚人的400億。而說起辣椒醬,則不得不提我們的國貨之光——老乾媽。

老乾媽這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品牌,憑藉它多年不改的包裝和從未更改的配方,一直致力於生產各類辣椒製品,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風味豆豉和幹煸肉絲。這兩類產品在中國的國民度非常高,誰家都會或多或少買過一兩瓶。

老乾媽幾十年如一日,生產高質量高品質的辣椒醬。分量足味道好價格公道一直是老乾媽的競爭優勢,這讓它在中國辣椒醬市場上獨佔鰲頭,更是曾創下過一年賣出6億瓶的驚人記錄。

二、國產遇瓶頸

但令人困惑的是,曾經輝煌一時的老乾媽,這兩年的業績卻頻頻下滑,銷售額甚至下降至輝煌時刻的40%,銷售額的不景氣,甚至導致公司面臨破產風險。

此時已經退居二線準備頤養天年的老乾媽創始人陶碧華女士親自出手調查事情原由,發現竟是接班人自己的兒子,為了減少成本擅自將口感好但價格高的貴州辣椒更換成了價格偏低但是口感不好的河南辣椒。

雖然都是辣椒,但二者的口感嘗著很不一樣。不少消費者買了用河南辣椒製作的老乾媽後發覺味道不同,便投訴老乾媽。找不回原來的味道,這些消費者便拋下老乾媽轉向其他辣椒醬。

一時間,老乾媽的銷售額同比下降40%,企業資金周轉不開企業面臨破產危機。在這種情況下,陶碧華選擇重出江湖,再次親手接管老乾媽,從原材料採集到加工生產,每一步都自己親自監督。這才將危機中的老乾媽拯救回來,同一年,老乾媽的銷售額突破50億

在危機中回神的老乾媽至此以後再沒貪圖便宜用過河南辣椒,他們明白了品質與職業操守對產品和消費者的重要性。作為一個國民度非常高的辣椒醬品牌,老乾媽只有堅守自己的初心,注重品質和消費者的感受,才能在中國市場長久的立足。

在國貨之光老乾媽拯救危機的時候,另一個「國貨」辣椒醬選擇悶聲發大財,相對於老乾媽重新改過賺了50億相比,這個「國貨」一年淨賺377億。是什麼讓同為辣椒醬的他們營業額相差如此之大呢?

三、偽裝國貨為哪般?

這個「國貨」辣椒醬名字叫味好美,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不僅僅是他們做的鋪天蓋地的廣告,更多的是因為在貨架上火紅的帶有中國特色的包裝。

單聽它的名字和看它的包裝,你的第一直覺一定會認為這是國貨,但其實不然,它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國品牌。

味好美1889年味好美成立於美國馬裡蘭州,起初他們並不是做辣椒醬的而是專注於調味品。在這個品牌存在十年之後。

1898年時,他們才正式決定進軍辣椒醬領域,並決定開始逐漸向中國市場進軍。相比於1984年才成立的老乾媽,味好美算得上是辣椒醬領域的「前輩」了。

味好美將目光放到中國市場,調查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觀以及對產品包裝的偏愛度,選擇了大紅色的外包裝,並且設計了方便攜帶的塑膠袋擠壓式包裝。

為了偽裝成「國貨」可謂是煞費苦心。相對於老乾媽的香辣味和麻辣味,味好美辣椒醬的味道偏甜,對於部分接受不了過辣的人來說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味好美進軍中國市場後不忘記市場營銷,鋪天蓋地的廣告在多方媒體刊登,包括去個超市逛到調味品區都會被它碩大的廣告牌吸引住目光。相對於味好美的廣告襲擊,老乾媽就相對來說低調些,憑得是多年在消費者之間流傳的口碑。

導致味好美的營業額高於老乾媽這麼多的原因還有之一,味好美作為一個美國品牌,他的市場遍布全球,並且他也不僅僅生產辣椒醬這一種調味品,他旗下眾多調味品佔據全球調味品份額的20%,所以廣泛的分布以及摸清每一個市場每一個國家人們的喜好,都成為讓味好美一年營業額377億的原因。

結語

不管是老乾媽還是味好美,作為生產食品的廠家,都應該遵守相應的規則,本著讓消費者放心的原則,採用讓人放心原料,迎合消費者的喜愛。

做出自己品牌的特色。老乾媽雖然市場不如味好美大,但是它堅持幾十年如一日,有問題也立即改正,做有中國特色的辣椒醬。

味好美之所以被稱為偽裝成「國貨」的品牌,是因為它摸清了中國人的喜愛偏好主動迎合中國市場,他做的如此之成功才讓國人信以為真,這也突出了他們品牌的認真。

兩個品牌應該相互學習對方的優點,老乾媽可以考慮生產更多的不同產品,也可以考慮開拓很多的市場,相信憑藉老乾媽獨特的口感一定能徵服更多的市場。而我們也要學習老乾媽知錯就改的優秀品質,當我們做錯事情時要及時改正。

而對於味好美,我們要學習他們做事情認真,提前對市場做好調查的優秀品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信未來也一定可以擁有更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羊齒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最會「藏」的美國企業,偽裝成「國貨」30年,一年狂賺377億
    儘管老乾媽在我國市場中有著頗高的名氣,但在辣醬市場中,其還是有著很多競爭者的,其中,有一款辣醬,它的名聲雖不及老乾媽,但收入卻是老乾媽的7倍,一年狂賺377億,還經常被誤認為是「國貨」,很多人不禁將它稱做最會「藏」的美國企業,而它就是味好美。
  • 美國品牌「藏華」30多年,每年賺走377億,卻被誤以為是國貨
    由於我國人口眾多,消費市場巨大,所以不少外國品牌也紛紛來到中國。來到中國之後,他們搖身一變,換成中文名以及中國風格的包裝,並開始在國內市場撈金。在國內調味品行業,就有一個美國品牌,它成功「藏華」30多年,卻始終被人誤以為是國貨。說到調味品市場,老乾媽無疑是大家率先想到的品牌。
  • 美國2大牙膏「潛伏」中國數十年,年賺數百億,常被誤認成國貨
    其中就有兩個外資品牌,一直「藏」在我們身邊,很多人還將它們認成是「國貨」。多年以來,這兩個外資品牌,在我國賺了一大筆錢。這兩個牙膏品牌,就是佳潔士和高露潔。
  • 偽國貨「騙」了國人15年,早已賣給外企,一年賺走198億
    這些品牌裡面,有一些屬於在品牌名字上面就偽裝得十分「國產」的品牌,但卻是地地道道的外國貨,比如中華牙膏。還有不少曾經家喻戶曉的國貨品牌,但是後面卻被賣給了外資企業,作為我國最大炊具研發製造品牌蘇泊爾,在發展勢頭十分良好的15年前,被「賤賣」給外企,成為外國品牌,如今在國內一年賺走198億。
  • 國貨「偽裝」成日本貨,打敗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4年估值140億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時代,很多企業不再局限於本國市場,走出國門,將產品賣到世界各地。而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消費市場十分龐大,因此讓不少外國企業也在中國市場瘋狂撈金。例如:養樂多、脈動等。 而正是如此,有一款飲料被大家「誤解」成日本品牌——元氣森林。
  • 又一外企「巨頭」崛起,3個月「狂升」7500億,卻一直被認成國貨
    事實上,它也是一個外國品牌,並且佔據了中國市場的40%左右的市場份額,每年從中國獲得1660多億的收入。就在幾天前,剛剛上市三個月的金龍魚再次上漲8.87%,距3個月前已經飆升了440%,公司總市值達到7543億元,成功進入A股前十名。這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名字,32年來一直被視為中國企業的糧油品牌,每年從中國賺1660億元人民幣的公司竟然是是一家外國公司,不得不讓人唏噓。
  • 偽國貨從華年賺200億 但數錢的已不是中國人 而是法國人
    中國是人口大國,消費能力是很可觀的。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第一次突破40萬億元人民幣,達到41.2萬億元。和2015年相比,增長了42%以上,即將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的消費品零售市場。如今的中國市場,對於各大企業來說,可以說是「必經之地」,只要能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那以後就能實現「躺賺」。然而,奇怪的是,就在外資巨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我國卻有一些「民族品牌」開啟了「賣身之旅」。眾所周知,作為中國人,大家對於中國產的東西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在,在購物的時候,會更加傾向於國產產品。
  • 南極人張玉祥:靠「賣吊牌」年賺13億,劉天王代言牌子成為經典
    年過半百的張玉祥鮮少出現在公眾視線中,如自家的內衣一樣神秘。他是怎樣靠「賣吊牌」一年賺取13億?「南極人」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企業,這家成立於1998年的企業,在經歷22年的成長後,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企業。
  • 又一國產品牌「賣身」,40億賣給外企,如今一年賺走198億!
    又一國產品牌「賣身」,40億賣給外企,如今一年賺走198億!說到品牌的發展,可以說是有一段非常艱難的歷史。早期我國的經濟實力並不是很強,所以很多品牌都是從國外引進,這些進口品牌佔據了我國大部分市場,也讓國產的品牌很難有容身之地。
  • 中國移動日收20億、日賺3億,這很厲害?真相是:弱爆了!
    這意味著美國的運營商需要支出5000億-7000億的費用才能購買到5G頻譜,才能開展正常的網絡建設和運營!而這還只是拍賣的費用,還有日常性的頻譜監管費和牌照申請費用,簡而言之,美國運營商要備齊正常運營的牌照和頻譜資源要向政府繳納的費用數以百億甚至千億計。03那中國國內的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國內運營商是否也為頻譜資源付出巨額的資金呢?沒有!
  • 每年消耗一艘航母?英文學術體系讓中國每年多花300億!
    最近這幾年已經發生多起中國學者的論文造假問題,其中有一次是多位中國學者的論文雷同,這幾位中國學者相互不認識,甚至都不在一個省,可是卻寫出了類似的論文豈不怪哉?其實,這應該就是那些論文服務機構的「服務」不夠專業,職業道德欠缺,一文多賣造成的。
  • 名字很像國貨的美國品牌,這兩個番茄醬基本上佔據了大部分市場
    「隱藏」中國的美國辣醬一年撈金300多億,常被誤以為是國產貨受到了大家的關注,裡面有一個受到爭議的點就是肯德基和麥當勞等這些快餐店用的番茄醬品牌看了一下大家的評論,每個地方的肯德基裡面好像使用的番茄醬品牌不一樣,但基本上就是這幾個品牌:味好美、味可美、亨氏。前面我們知道了味好美是美國品牌,其實亨氏也是美國品牌,這些快餐店的合作商基本上都是從這兩個裡面進行選擇的,不同區域的也不相同。事實上,味好美和味可美是同一個公司的。
  • 法國食品集團,搞垮國產品牌,卻被認為是國貨,在中國年賺六百億
    說起這句路人皆知的廣告語,人們總會不假思索地說出這是運動維生素飲料脈動的推廣。脈動作為維生素飲料的先行者,因其洗腦式的廣告和酸甜適宜的果味口感而深受中國人的喜愛,年營收六百億,成為中國運動維生素飲料市場上的王者。
  • 中國化妝品122年:國貨美妝離真正的崛起還很遠
    2017年,全球男性,注意,僅僅是男性,在化妝品市場上就花掉了4000億人民幣。這個數字要比2017年全人類為手遊花掉的錢,整整多出了一倍。這是個聽上去有一點反常識的數據,但確實是真的。化妝品市場規模之大可見一斑,但如此之大的市場,卻幾乎沒有中國人的身影。
  • 低調的日本飲料巨頭,被誤認為國產品牌,每年賺走中國人65億
    說到飲料,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哪一款?可口可樂、康師傅、百事這些歷久彌新的品牌一直都在市場中保持著強勁的表現,不過我我國市場,近幾年有一款飲料十分火爆,它就是元氣森林氣泡水,在便利店隨處可見,看起來比較"日系"的產品,實打實的是國產。
  • 毅然放棄中國國籍,隨後捐贈美國6億,而又「狂賺」中國幾十億!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只要去美國的留學生,大多數都願意留在美國發展,基本上很少有人願意回到中國。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些不願回國的人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現在的中國已經今非昔比了,為什麼他們還是不願意回來呢?
  • 2021-2030年有哪些投資、創業機會?如何賺國運的錢?
    對外方面,中國與東協十國、日韓、紐西蘭、澳大利亞籤署了RCEP自貿協定,與歐洲籤署了中歐投資協定,結合已經小有氣候的一帶一路戰略,歐亞大陸一體化的雛形,已經開始浮現。今天,中國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一、展望未來10年。未來十年,有兩件確定性的大事會發生,一件是中國國力超美,一件是中國有2億人口將步入老齡化。
  • 這「桶」油年賺1700億要上市,花光心思只為國貨頭銜
    你知道金龍魚、胡姬花、香滿園這些都不是國貨,是外企的產品嗎?這家外企叫益海嘉裡,是個米麵糧油巨無霸,基本上橫掃了中國人的口糧。去年從中國賺走一千七百億,營收是茅臺的兩倍,旗下金龍魚更是壟斷了中國百分之四十的市場,但轉基因的黑歷史依舊是個謎。
  • 又一「暴利」行業藏不住了,有人3年賺700萬,有個地方年入6億
    這句話放到現在同樣適用,雖然如今行業的種類變多了,而機會卻變少了,但是一旦找到了正確的方向,那麼成功就會變得非常簡單。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成功的前提是找準自己的方向,這是個人事業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抉擇。有些創業者之所以年紀輕輕就能成為百萬甚至是千萬富翁,正是因為他們找到了適合這個時代的選擇;而那些創業失敗的人,如果找不準方向,只會離成功越來越遠!
  • 37歲賺100億,43歲再賺300億,雷軍的這個老鄉實在太可怕了!
    小鵬汽車發行價為每股15美元,開盤後大漲41%,市值15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000多億。何小鵬佔股31%,一夜之間暴賺了近300億元。此時,何小鵬才43歲,而在6年之前,37歲的何小鵬已經賺了100億元。 37歲賺100億,43歲再賺300億,雷軍的這個小老鄉,實在太可怕了! 一. 1977年11月3日,何小鵬在湖北黃石的普通家庭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