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遺作《青春在路上》中汪國真自撰三頁簡歷,他在總結自己

2021-01-07 澎湃新聞
汪國真

       4月中旬,汪國真新書《青春在路上——汪國真新詩精選》出版。該書責任編輯、新華出版社的劉志宏給汪國真所在的醫院打電話詢問,得知汪國真已經轉到了重症監護室。再打電話,醫生說:「有什麼事,你只能跟他的家屬說了。」兩天後,汪國真去世。

       「汪老師沒有看到樣書,這算是他的遺作了。」劉志宏介紹,該書約10萬餘字,詩歌有六七十首,佔一半篇幅,除了汪國真近年來的新作,書中也收錄了他的《熱愛生命》、《年輕的思緒》等代表作,還收錄了汪國真填的宋詞。另一半內容則是汪國真的跨界作品——散文、繪畫、書法。

       這樣的編排方法也是汪國真的主意,2014年春,新華出版社準備為汪國真出一本新書。出版社想出純粹的詩集,但汪國真認為缺乏新意就加上了其他作品。劉志宏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汪國真成名於寫詩,但寫詩以後覺得藝術都是相通的,後來涉及到書法、音樂、繪畫,並寫了不少散文。

       「這本書是汪國真各方面才藝的集合。最大的價值是對汪國真一生的總結。」現在想來,劉志宏才體味到汪國真這樣編排新書的苦心,「或許他已經知道自己的病情,在做有意識的總結了。」如此,劉志宏對和汪國真交流中的另一個細節也就釋然了。

       在編書的過程中,劉志宏讓汪國真提供不超過三百字的作者簡介,結果汪國真發來一千七百餘字的簡歷。劉志宏認為篇幅太長。汪國真建議一定要把這個長簡歷印在書的正文裡。「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作者把簡歷寫了三篇紙那麼長,後來他住院我就理解了。」後來,劉志宏和家屬交流,印證了他的推斷,那時汪國真已經在開始給自己做總結了。

       劉志宏曾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給《青春在路上》的留言:「我一定要給我上中學的兒子買一本,他媽媽就是因為看了汪老師的詩才沒有放棄。」這讓他頗為感慨。他告訴澎湃新聞,汪國真的詩歌從上世界八十年代一直到現在持續走紅,是因為他的詩歌貼近生活,對人的事業和愛情有實際的幫助。

       劉志宏說,「汪老師的愛情詩對70後影響很大,促成了多少對呀。當年戀人們的接頭暗號就是《汪國真詩選》。他寫事業的詩歌也鼓勵了很多人。網友總結得好:『哪裡有汪國真,哪裡就有對真善美的追求。』」

       而在溝通書稿的過程中,劉志宏對汪國真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告訴澎湃新聞,汪國真極為守時,不願給別人添麻煩。一次兩人約定五點見面商量書稿的事情,作為晚輩的劉志宏提前十分鐘到了約定的地方,發現汪國真半個小時前就來了。

       這種對自己的要求,也體現在汪國真書稿校訂的認真程度上。從一校到三校,劉志宏每次都把書稿中的問題發給汪國真核對。「他看得特別細,總會在約定時間幾天前就給出回覆意見。感覺他特別低調,做事很周全。」書稿上每一處責任編輯打了問號的地方,汪國真都在旁邊一一說明是否要改,應該怎麼改。「詩這種東西,差一個字,意思就完全不一樣。」汪國真對劉志宏說。

       「他能為別人著想,曾經和我說『還沒聽過哪個出版社賣我的書賠了,如果新書銷路不好我可以想辦法』。」劉志宏告訴澎湃新聞。

【汪國真新作選讀】

       《我心靜如常》

       世態難免有炎涼

       只求我心靜如常

       如此 風來何妨

       無風怎知什麼叫清爽

       如此 浪來何妨

       無浪怎知我豪放

       我們在生活中學會堅強

       因為堅強

       我們百鍊成鋼

       《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

       有五顏六色的人

       就有了亂七八糟的事情

       你時不時會覺得

       活得很累

       甚至 想在酒杯中

       找清靜

       這個世界就是這般無奈

       有太陽就有陰影

       有花朵就有雜草叢生

       這個世界註定了你只能

       在白天和黑夜裡

       快樂和憂傷中長成

       《死去的生》

       再精緻的鳥籠

       也是鳥籠

       籠中鳥的生活

       簡直是一種死去的生

       傷肝傷肺怎比得了傷心

       肌疼膚疼怎比得了心疼

       那樣一種悠閒

       仿佛是流亡的總統

       看似輕鬆實是沉重

       沒完沒了的辛酸

       常常是襲上心頭的內容

       散文《詩情源自真情》

       1971年,我15歲。由於上的是五年制實驗小學,15歲的我已經初中畢業了。那時,上高中的名額有限,一個初中畢業班只有四五個人能上高中,而我並不在此列。1971年12月,我被分配到北京儀器儀表修理廠成為一名學徒工,開X51立式銑床。當時上大學實行的是個人報名,單位推薦,而被推薦者以工農兵子弟為主,出身知識分子家庭的我上大學的希望十分渺茫。我當時感覺自己能看到的最好前景就是成為一名八級工——最高級別的技術工人。

       1977年恢復高考,我本來是想考理工科的,由於沒有上過高中,感覺文科把握更大些,於是棄理從文,1978年,以初中學歷考入暨南大學中文系。考上了大學,人生志向也有了重大改變。

       記得那是1979年4月13日中午,我在學校飯堂吃飯,同學陳建平走過來對我說:「汪國真,我看見中國青年報發表你的詩了。」「別逗我樂了,我根本沒投過稿。」「真的,真的。」陳建平一臉正經。

       「詩是寫什麼內容的?」「好像是寫校園生活的。」我有點信了,自己確實寫過這樣一組詩。後來,我在1979年4月12日的中國青年報上看到了我的詩,詩名是:《學校的一天》。署名是:暨南大學學生汪國真。這組詩是我發表的處女作,也是我從事創作的起點。

       幾天後,我接到了中國青年報給我寄的樣報和一封簡訊。信的大意是,汪國真同學,我們從你系學生編的刊物中選發了你的詩,希望繼續給我們寫稿。另寄去稿費二元,請查收。後來,我才知道是中國青年報記者曾來學校採訪,他們從帶回的學校提供的資料中選發了我的詩。

       四年的大學生活一晃就過去了,1982年8月,我被分配到中國藝術研究院下屬的文化藝術出版社擔任《中國文藝年鑑》的編輯。我依舊熱愛詩歌創作,但創作並不順利,接退稿信是我很長一個時期的家常便飯,其他方面也沒有什麼起色。

       「有一段時間/隨意的時候很少/失意的時候很多/有許多美麗的渴望/轉瞬都成了泡沫。於是,很多用來激勵自己的詩歌誕生了:我微笑著走向生活/無論生活以什麼方式回敬我;只要青春還在/我就不會悲哀/縱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既然今天沒人識得星星一顆/那麼明日何妨做皓月一輪;一世一生有炎涼/晨要擔當/暮要擔當/丈夫遇事似山岡,毀也端莊/譽也端莊;我們像一支響箭/一往無前的出徵/我們出徵/讓生命和使命同行。

       那個時候,我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感情生活,於是許多和感情有關的詩句也從筆端流淌出來: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不是不想愛/不是不去愛/怕只怕/愛也是一種傷害;展開又疊起的是你的字跡/展開卻疊不起的是我的心緒;只要彼此愛過一次/就是無憾的人生。」類似這樣的詩歌我寫了很多。

       因為這些詩歌是我用真情寫就,因為有太多的讀者有相同的境遇或遭遇,於是,「與其說是讀詩,不如說是在讀自己的心聲。」(讀者語)在大學和中學校園、在軍營、在年輕人聚集的地方這些詩歌迅速傳播,人們自己抄,互相抄,逐漸形成聲勢。

       最先感受到這種熱情的是雜誌社,1990年初,《遼寧青年》《女友》等雜誌幾乎同時為我開設了專欄,我也是這兩家雜誌社的第一個專欄撰稿人。漸漸地,這股民間的熱潮也為出版社知悉。1990年春的一天,學苑出版社通過我的同事李世耀找到我,說想給我出一本詩集,而且,會以最快的速度出版;給我最高的稿酬;會用最好的裝幀。

       我自己也在出版社工作,當然知道出一本詩集是多麼不容易。那時和今天一樣,一般出詩集的辦法有兩種:一是自費;二是包銷。學苑出版社給出的條件無疑是十分優厚的,何況人家還是主動找上門的。我沒有理由不同意。但我還是有些納悶:人家怎麼會想起給我出詩集?一見到時任學苑出版社編輯部主任的孟光和副主任曾胡,我就把自己的疑問說了出來。

       「是這樣,孟光的愛人是當英語老師的,有一天她講課,發現有些學生在打小抄,就把學生抄東西的本子沒收了,拿回來一看沒收的是你的手抄本詩集。後來,我們做了一些調查,發現這個現象不僅這所學校有,而是相當普遍,很多讀者在找你的書。」曾胡解釋。

       就這樣,出版協議很快籤好。幾天之後,我把書稿交給了學苑出版社。23天後,我的第一本詩集《年輕的潮》正式出版。

       以《年輕的潮》的出版為發端,很快在全國掀起了熱潮,媒體後來稱為「汪國真現象」。這個現象至少創造了兩個紀錄:個人新詩詩集發行量最高紀錄;從1990—2014年,個人詩集連續25年被盜版紀錄。

【延伸閱讀·汪國真自撰簡歷】

       汪國真,祖籍福建廈門,生於北京。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當代詩人、書畫家、作曲家,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中心主任。據北京零點調查公司1997年7月對「人們所欣賞的當代中國詩人」調查表明,在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詩人中,他名列第一;他的詩集發行量創有新詩以來詩集發行量之最。

       2000年他的5篇散文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第一冊;2001年,他的詩作《旅程》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2001年,他的散文《雨的隨想》入選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語文》(基礎版)第一冊;2003年他的詩作《熱愛生命》入選語文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下冊;2007年他的詩作《我不期望回報》入選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上冊;2008年他的詩作《我微笑著走向生活》入選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上冊。

       他還曾連續三次獲得全國圖書「金鑰匙」獎。2007年被美國內申大學(NATION INSTITUTE OF USA)聘為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2008年被暨南大學聘為兼職教授。2009年入選中央電視臺《我們共同走過》建國60周年百名代表人物之一;2009年10月《中國青年》雜誌評出建國60周年十名代表人物(錢學森、黃繼光、榮毅仁、焦裕祿、邢燕子、張海迪、崔健、汪國真、張藝謀、姚明),他為其中之一。2014年他的詩集英文版、韓文版、日文版在海外出版發行。

       汪國真在書畫創作領域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他的書法作品已被鐫刻在張家界、黃山、五臺山、九華山、雲臺山、五蓮山等名勝風景區,他還應邀為大韓航空公司、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和以香格裡拉酒店集團為代表的一批旅遊涉外飯店創作書畫作品。

       2002年他入選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百年書畫走紅名家》;2003年他入選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書畫之魂——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大觀》;2005年,他入選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年鑑》;2005年始,他的書法作品作為中央領導同志出訪的禮品贈送外國政黨和國家領導人;2006年4月,他入選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的「中國書畫名家邀請展」;2007年他入選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

       近年來,汪國真開始音樂的研究和創作。2003年11月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出版了他作曲的首張音樂(舞曲)專輯《聽悟汪國真——幸福的名字叫永遠》; 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間,他應邀連續四期擔任中央電視臺《音樂擂臺》歌手比賽評委;2004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他作曲的《小學生必修80首古詩詞曲譜》一書;2008年他完成了為400首古詩詞譜曲的工作;2009年6月應邀擔任上海大學生音樂節評委會主席;2009年12月在北京音樂廳舉辦《唱響古詩詞·汪國真作品音樂會》;2009年12月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唱著歌兒學古詩·汪國真古詩詞歌曲》(40首)唱片專輯;2010年9月中國國際廣播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汪國真音樂作品歌遍中國系列》第一輯(涉縣美)。

       汪國真還曾應邀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醫科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數十所高校講學。

       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藝術人生》《綜藝大觀》《正大綜藝》《紀錄片之窗》《名師名校》《見證》《新聞會客廳》《奮鬥》,香港鳳凰衛視《魯豫有約》,河南衛視《文化視窗》,河北衛視《人物》,湖北衛視《往事》《中國範兒》,山西衛視《內陸看談》,北京電視臺《現代人物》《天天悅讀匯》,福建東南衛視《相約東南》,湖南衛視《越策越開心》,內蒙古衛視《馬蘭花開》,江蘇教育電視臺《風雲人物》,上海電視臺《熱點人物》,遼寧電視臺《今晚博客》,深圳衛視《年代秀》等欄目都對他做過介紹。

       目前,中國出版的研究和賞析汪國真作品的專著已有: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年輕的風採——專訪汪國真》,華僑出版社出版的《汪國真風潮》,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年輕的瀟灑——與汪國真對白》,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汪國真其人其詩》,延邊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汪國真——年輕的詩與思》,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論汪國真的詩》等16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青春在路上 ——汪國真新詩精選
    原標題:青春在路上 ——汪國真新詩精選 [書籍信息]   書 名:青春在路上 ——汪國真新詩精選   作 者 汪國真   出版日期 2015年4月他的多篇作品入選中學語文教材。2014年他的詩集英文版、韓文版、日文版在海外出版發行。他在書畫創作領域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他的書法作品已被鐫刻在張家界、黃山、五臺山、九華山、雲臺山、五蓮山等名勝風景區。近年來,汪國真還開始音樂的研究和創作。   [內容簡介]   本書是當代著名詩人汪國真的新詩精選集。
  • 汪國真走了 青春永在路上
    日前,新華出版社剛剛出版《青春在路上——汪國真新詩精選》,書中不僅收錄了汪國真多首積極向上、催人奮進的詩作,還有他新近創作的詞、散文,還附有他創作的書法、繪畫作品。    作家張寶瑞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我認識汪國真23年了。今年6月22日是他的生日,如果他健在,朋友們會為他過60歲生日。」
  • 汪國真:青春不停歇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專電(記者閆祥嶺 史競男 周瑋)距囊括作者詩歌、散文、書法、繪畫等多種產品的新詩精選集《青春在路上——汪國真新詩精選》出版不足一個月,當代著名詩人汪國真26日凌晨去世。青春,成為詩人最後一個註腳。  汪國真1956年生於北京,祖籍福建廈門,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
  • 讀《汪國真詩》憶青春過往
    汪國真,被譽為中國詩歌最後一個輝煌的詩人,在90年代人們所欣賞的當代中國詩人調查中位列新中國成立後詩人的第一位,在2013年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引用了他《山高路遠》的詩句: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印象中第一次接觸汪國真的詩,是在初中學校的報刊欄,不記得看到是學校徵文還是什麼,只對其中兩句印象特別的深刻,是《熱愛生命》中的兩句: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 趙波:汪國真是我的青春時代
    人生如浮雲一般,又有萬千言語湧上心頭,詩人們曾溫暖熨燙過我寂寞的詩句以及青春記憶,都在一瞬間恍惚如同昨日。生於七〇年代,我的青春期的標誌是瓊瑤、三毛、汪國真、席慕蓉。這裡面,汪國真是最接地氣的,那時候常常在《知音》雜誌的卷首語上看到他的詩句,例如他的流傳度很廣的一首代表作《熱愛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既然鍾情於玫瑰/便勇敢地吐露真誠/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當時我十三四歲,汪國真正當風華正茂的年紀,詩寫得多
  • 汪國真經典詩歌《擋不住的青春》全文賞析
    今日凌晨,詩人汪國真去世,享年59歲。汪國真的詩歌曾在20世紀90年代盛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汪國真的詩歌自1990年至今一直備受青年讀者青睞,20年來,汪國真的詩集一直暢銷不衰,盜版不斷,並形成獨特的「汪國真現象」,可謂中國詩歌界乃至中國出版界的一個文化奇蹟。
  • 他是我們青春裡的烙印——追記詩人汪國真
    原標題:他是我們青春裡的烙印 汪國真的詩歌通俗易懂、積極樂觀,備受青少年青睞,本人在當時獲得了「青春詩人」「詩壇王子」等美譽。20世紀八九十年代,許多高校出現了汪國真詩歌演講熱潮,他的許多詩句,也都是知識青年們在結交朋友、戀人時最常被援引的。這股汪國真熱,從50後傳到80後,影響了許多人。
  • 汪國真的詩堪稱一代文藝青年的「致青春」
    但時間證明了,他的詩歌在一代人的青春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堪稱一代文藝青年的「致青春」 肖雲儒:他的詩是新詩潮中「報春的燕子」 「汪國真的詩,不屬於深刻思考的時代,但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詩人都做反思型、批判型,我們也需要青春活力、陽光明媚的,汪國真承擔了他能夠承擔的歷史責任。」
  • 紀念汪國真,致敬我們遠去的青春
    2015年4月26日凌晨,那個影響了一個時代的傳奇詩人——汪國真,悄然離世了,享年59歲。他的離去,引來無數人緬懷和追憶。有人說:「我們在紀念汪國真,更是在紀念我們的青春。」紀念汪國真逝世5周年,作為深受他的詩歌影響的一名文學愛好者,我總忘不了年少輕狂的點點滴滴,總希望寫點文字寄託哀思,致敬青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年輕人最時髦最熱衷的三個行為就是:學許國璋英語、練龐中華字帖、讀汪國真詩歌!青春、勵志和溫情,是汪國真詩歌最重要的特徵。
  • 知頁簡歷App-高顏值手機簡歷製作軟體,手機做簡歷App,高顏值簡歷...
    知頁簡歷中的數十款簡歷模板可以一鍵切換,像美圖秀秀切換濾鏡一樣簡單,自動生成的完美簡歷排版。而你需要做的,只是填好簡歷信息,然後選擇好喜歡的模板,一份新鮮的完美簡歷就誕生啦。沒錯,針對新手「不會做簡歷」、「做不好簡歷「的狀況,知頁簡歷創造性總結出全行業最牛簡歷案例,包括個人評價、工作經歷等重要模塊的填寫,都幫你一一安排,你要做的,只需要導入案例再根據自己的情況,稍作改動即可,是不是完全不用費心思就可以躺贏!
  • 青春的逆行靠什麼?汪國真的1首詩,道出逆行者的內在動力
    引言又是一年的五四青年節,五四精神傳承有你、有我、有他。千百年來歷經苦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上,有多少青春的逆行者前僕後繼,在歷史的徵程裡,他們無不勇敢奮鬥,用無悔的青春,勇敢大膽的付出,接力前行。青春的逆行裡有你、有我、有他,有無數個你我他在勇敢奮鬥,一往無前,砥礪前行,照亮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前程!汪國真《熱愛生命》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無奮鬥,不青春!在今天,特抗擊新冠疫情期,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多少抗疫英雄,多少青春的逆行者,勇敢奮鬥,砥礪奮進新時代。用奮鬥詮釋青春,共克時艱!青春的逆行靠得是什麼?
  • 詩人汪國真最後的歲月
    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他曾表示自己沒趕上好時候。在他的個人簡歷裡,「詩集發行量創有新詩以來詩集發行量之最」黑體加粗,然而1990年出版業仍是稿費制,汪國真的每10行詩稿酬80元,相比行價已翻了一倍,但若以如今的版稅制來考量,這位暢銷書作者大概是吃虧了。 盜版看起來讓他吃了更大的虧。
  • 汪國真去世!他的詩伴隨我們成長
    網友「詩人大衛」稱:「不敢相信, 詩人汪國真今凌晨兩點十分去世,剛打手機,接電話的是他妹妹,這是一個非常謙遜的人,有君子之風。與他出行過幾次,印象特別好,音容笑貌依在……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隨後,汪國真工作室負責人確認了其去世的消息。人民日報客戶端在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聯繫到了汪國真助理侯軍,他本人也確認了這一消息。
  • 餘秀華評價汪國真:我看不起他,靠一句廢話,在詩壇混了大半輩子
    她說:「陽光好的時候就把自己放進去,像放一塊陳皮」,說「我只是死皮賴臉地活著」,她的詩直白而生猛,有一股真摯的「拙氣」。就是這樣一個新興詩人,餘秀華卻語不驚人死不休,說出了一段頗有爭議的話。在餘秀華眼中,汪國真並不算一個好詩人,他的經典語錄「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完全是一句廢話,而他恰恰平記者一句缺乏想像力的話在詩壇混了大半輩子。
  • 可恨青春年少時,無緣拾得汪國真這首愛情詩,不然早都脫單了
    文字/南山果果對於恰逢青春年少的男女來說,愛情是一道美妙的音符,使人陶醉於其中。雖然愛情的音符如此美妙,如此令人嚮往,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在青春年少時相遇愛情。那麼,在青春年少時,要擁有什麼樣的感悟,才會相遇愛情呢?
  • 59歲詩人汪國真去世,習近平曾在APEC上引用他的詩句
    2015年4月26日上午,中國網際網路在集體哀悼一位詩人的遠去,他曾在1990年代紅遍全國。       當天凌晨2:10分,詩人、畫家汪國真因肝癌不治在北京301醫院去世,享年59歲。此時,距他最新一本詩選《青春在路上》出版,僅僅一個月的時間。       據悉,4月30日上午八點在八寶山東禮堂將舉行汪國真先生悼念儀式。
  • 詩歌界為何對汪國真嗤之以鼻?
    他在詩裡說,「倘若才華得不到承認,與其詛咒,不如堅忍,在堅忍中積蓄力量。」儘管「堅忍」,但他還是要經歷大量的拒絕和不被承認。直到1988年,那首後來成為他代表作的《熱愛生命》被《讀者》雜誌收為卷首語為止,他才開始漸漸有了讀者,甚至有人詢問哪裡可以買到他的詩集。
  • 改完100份簡歷後,我總結出8大致命缺陷
    而這樣的描述方式在我所修改的簡歷中大量存在,試想,一個對你不了解的面試官看到這樣一種描述方式,會產生怎樣的應聘者畫像?條理不清晰?抓不住重點?語言總結能力差?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維度劃分,從而更有條理的展現自己的崗位職責。而且在描述中,每個維度務必控制在2-3句話,做到結構清晰+語言精煉。
  • 詩人對生命的熱愛丨汪國真熱烈,食指深沉,卻同樣讓人感動
    在當代詩歌中,有兩首詩都是對熱愛生命的有感而發,讓我感觸頗深,他們分別是著名的詩人汪國真和食指,詩歌選擇了直截了當袒露心扉的名字——《熱愛生命》。他們雖然有著不同的表達,卻同樣讓人感動。兩位著名的詩人,用不同的視角詮釋了自己對生命的的熱愛,以及對未來和遠方的期待。01.汪國真對生命的的熱愛來得更加熱烈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汪國真的詩歌節奏明快,道理淺顯易懂,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
  • 簡歷的4大坑,你踩了幾個?
    簡歷對我們每位求職者來說,都不陌生。往往自以為文筆不錯,洋洋灑灑寫好幾頁的簡歷,很多卻石沉大海,為什麼呢?HR在瀏覽簡歷的時候,一份簡歷最多停留30秒,因為每天花很短的時間搜索上百份簡歷。第一,簡歷並不是越長越好。太長的簡歷適得其反。簡歷就是簡明扼要,對自己的經歷和能力的總結,不是要你寫自傳,越詳細越好。如能一句話搞定的事情,你卻了寫了十句話,太囉嗦了。簡歷最好不要超過2頁紙,太多了沒有人願意花那麼多時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