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在武平縣武東鎮六甲村,提起63歲的溫兆洪,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他,在家講孝心,是村裡出名的孝順女婿,四十二年如一日,把嶽母當成了親媽悉心照料著;他,在外講誠信,苦心經營一家副食經營店,生意越做越紅火;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孝與誠的真諦!……
「媽,您慢點,慢點!好,這樣坐會舒服些嗎?」
「嗯,就這樣坐!」
「來,這是您的茶水。」
……
1日,筆者慕名走進溫兆洪家時,剛到門口,就聽到了這樣一段對話。
原來,店主人溫兆洪正為嶽母端茶水、擺放藤椅和鋪坐椅墊。「多虧兆洪啊,要是沒這個女婿,我早就走了!」看到筆者,106歲高齡的劉三秀老人邊說邊淌淚。
今年63歲的溫兆洪,在該村是位有名的孝順女婿。「其實沒什麼,這都是我們後輩的本分事。」一臉憨厚的溫兆洪說。
1974年,六甲村的溫兆洪與本鄉東興村女孩朱春蘭結婚後,嶽母家庭發生變故,她唯一的兒子患病去世,家中只剩下60多歲的嶽母一人。當年,溫兆洪就把嶽母接回了自己家一起生活,從這以後再也沒分開,至今已有42個年頭。
小時候,溫兆洪家境貧困,8歲喪母、14歲父親又患病離開人世。與朱春蘭結婚時,家裡只有幾間矮房子。「因兄弟多,分家時連定製一張飯桌都得量著房子尺寸來。」溫兆洪說,儘管如此,夫妻倆幾乎沒有多想什麼,就把老人接回了家。
那幾年,由於家中農田多,妻子勞作繁忙,照顧嶽母的擔子就落在了溫兆洪身上。因自己從小沒了父母親,溫兆洪就將嶽母當作自己的親生母親一般細心照顧。由於夫妻倆勤勞能幹,溫兆洪一家生活日益富裕,一幢漂亮的新房子也建起來了,老人生活也越過越有滋味。
2013年底的一天,凌晨四點多,老人下床方便時不慎摔倒,身子倒在床頭柜上,導致右胸部碰傷。當天早晨,老人告訴女婿,只是右胸部有點疼,貼貼膏藥就行了,不礙事。
然而,午飯過後,溫兆洪發現老人總用手捂著右胸部,神情有點不對勁,就趕緊喊上妻子,將老人送往縣中醫院,經醫生診斷:右胸部斷了三根肋骨。為了讓老人減輕疼痛,溫兆洪請求醫生用好藥救治,並更加悉心照料著。
「老人這一病就是三個多月,吃喝拉撒全在床上。當時,我們都以為大限到了,就開始默默準備後事。」老人的女兒朱春蘭說。但溫兆洪卻不這麼認為,他每天一邊服侍著老人,一邊勸著妻子要想開點,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在他們的精心照顧下,老人身體真的一天比一天好起來。
為讓老人身體更快恢復,溫兆洪還買來田七、肉桂等通筋活血藥,每天給老人服下。夏天,怕嶽母中暑,他特意安排老人到河邊的房間居住;冬天,怕老人冷了睡不著,每晚就燒一壺水,在嶽母被窩裡放上一個暖水袋……
老人年齡雖大,卻閒不住,總想為這個家多做些什麼,卻常因手腳不靈活,總會給家裡「添亂」。
一天中午,朱春蘭耕作遲歸,老人便用柴火煮菜,因動作遲緩,沒發現灶火掉落,引發了火災,燒掉了兩間房子,損失不小,老人很自責。
但儘管如此,溫兆洪沒有怪罪老人,他說:「這是我們工作做得不夠,平時沒有提醒老人,老人一片好心,我們也理解,雖然犯了點錯,卻不能怪罪。」從此以後,溫兆洪更加細心照顧老人,經常與老人溝通,及時了解老人所需。
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之下,家裡的孩子們也十分體恤老人。冬天到了,孩子們總會擔心老人家睡的毛毯是不是破了,夠不夠保暖。現在條件好了,孩子們都在外地工作,每次從外地回到老家,孩子們都會帶些營養品給老人補補身子,一家人平平穩穩,其樂融融。
老人儘管耳朵有些背,腿腳亦不太靈活,但精神很好,和人交流還語言流暢、思維清晰。
「女兒、女婿都很好哦。兆洪更周到,比我女兒還親!」當筆者問起滿不滿意這個女婿時,老人滿是皺紋的臉上綻開了幸福的笑容。老人拉著筆者的手一個勁地表示:「這麼多年來,要不是女婿照顧得好,也不會活到今天!」
「兆洪娶回媳婦又帶嶽母回家。這幾十年來,照料老人沒有一句怨言,這種孝舉太難得了!」在一旁的鄰居老溫稱讚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溫兆洪說,嶽母這麼大歲數了,一生艱辛很不容易,「作為晚輩,理應盡孝道!」
相關閱讀推薦:
●央視播出《藥膳養生勤增壽》,揭開武平人的長壽秘笈
●武平百歲老人圖片在北京最大藝術區展出!縣委書記陳廈生出席致辭~
投稿、爆料請加武平網小編微信:fjwpwxb,或發至武平網郵箱:mygbwp@126.com,一經採用將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