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行業的春天來了!網劇將演員和配音並列獲好評

2020-11-20 中國播音主持網

這兩天,一張演員表火了,原因是:它讓配音演員和原片演員並列了。


在部分演員口條不過關必須後期配音的影視環境下,給予配音演員同等「露面」的機會,戳中了很多觀眾的心,有網友高呼:建議推廣!


與此同時,對演員不用原聲的質疑也再次出現,啟用配音就是不敬業嗎?



15日,電影博主@馬草剁手也要日圖 發布的一張截圖,收到了接近三萬的點讚。


原來,正在播出的網劇《你聽起來很甜》片尾,每個被配音的角色後面,原片演員和配音演員(CV,character voice)並列出現。


畢竟,這不是需要中文配音的譯製劇,也不是需要普通話配音的港臺劇、方言劇,演員表能給配音老師如此排面,很難得,也很合理。


看看主創陣容,除了兩位來自中國臺灣的演員,清一色的大陸演員。他們當中,可能存在劇組同期收音的問題,也可能存在本人普通話不過關、咬字不清、音色不適合的問題。


此外,作為一部聚焦配音圈職場故事的偶像劇,該劇劇情對於演員聲音的多變性要求挺高,請配音大佬加成的確更有說服力。


要知道,影視配音過程中,為了讓片中人物更豐滿、更富有立體感,配音演員需要很高的職業素養。


首先,他們得忠實於原片,因為原片演員已經完成了人物畫面的創造,配音老師是在進行語言上的再創造。他們需要綜合考慮原片人物的形象、年齡、性格、社會地位、生活遭遇、嗓音條件等因素,不能讓人出戲。


其次,配音演員需要深刻體悟原片人物在不同情節和環境中的感情,然後調動自己聲音的可塑性和創造性去貼近角色,比如情緒大起大落的哭戲、爭吵戲,都很考驗配音演員的功力。


所以,有人感嘆,「配音相當於重演了一遍」。


看在配音老師為角色塑造付出諸多努力的情況下,劇方給與他們與露臉明星名字並列的待遇,合情合理,也吸了一波好感。


不少網友稱,建議推廣這種演員表,應該尊重配音演員的勞動,而且這下終於不用再專門去查是誰配的音了。


在該劇中為角色劉雅婷配音的演員張惠霖@張惡霸霸 也留言稱,確實挺感動,不用再划過長長的進度條去找自己,感謝配音導演和劇組工作人員對配音的認可。



要知道,此前,一些電視劇甚至沒給配音演員在片尾注名,配音導演、配音演員夏磊就在2017年的一場演講中稱,由他配音的多部電視劇片尾,都沒有他的名字。



但同時,網友再次提出質疑,那些常年不用原聲臺詞的演員「談何演技」?



這些年,配音劇頻出,觀眾在各個古裝劇的主角身上跳戲,苦其已久。好幾部大IP,主角都是同一個聲音,配上演員浮誇的表情,感覺戲劇效果的呈現全靠配音老師拯救。


夏磊就舉過這樣的例子:一個抗戰英雄面對日本侵略者,跳出戰壕端起機關槍掃射。此時,應該聽到的聲音是「去死吧!」之類慷慨激昂地叫喊,但原片演員發出的聲音卻是:


「biubiubiubiubiu~」


「完全不誇張,演員瞎演,導演瞎收穫。」夏磊感嘆。


當然,在配音這件事上,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把原片演員都批為不敬業不專業,影視作品的配音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


1、演員臺詞不熟、臺詞功力欠佳


一種是網傳的「數字演員」,不背臺詞,上來直接「123456789」,不配音怎麼看,配了口型還不一樣,嚴重影響觀感。


另一種就是常說的非科班出身的演員,他們當中一些人普通話帶有口音,或者有吞字、咬字不清現象,需要後期配音來搶救,不然容易讓觀眾出戲。


這些演員也並非都是不敬業,比如陳凱歌導演的《無極》,韓國演員張東健和日本演員真田廣之,倆人很敬業,非要學中文自己配,結果,就是聽起來生澀,甚至搞笑。



當然,這裡只考慮原片演員與配音演員所講語言一致的影視作品,需要外語配音、或者方言配音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2、演員音色與角色不符合、影響戲劇效果


這個其實是影視劇需要配音演員的主要原因,一般發生在古裝劇上。


比如央視86版《西遊記》,對人物聲音的要求非常高,主要角色都用了配音,甚至豬八戒後半段的配音和如來佛祖的配音都是同一個老師完成的。



在當時的字幕裡,配音演員在原片演員之後單獨集中出現,但並註明所配角色。



同樣是《無極》,導演陳凱歌不讓張栢芝為自己扮演的傾城配音,理由是她吸菸,嗓音較粗,不符合人物柔弱美豔的形象。


還有著名的《甄嬛傳》,孫儷的演技和臺詞功力都是過關的,她在《那年花開月正圓》就是原聲出演,但導演鄭曉龍選用了季冠霖為甄嬛配音。


他的解釋是:「孫儷的確很努力,但她畢竟沒有經過專門的臺詞訓練,表現力和專門的配音演員還是有差距,我們也是反覆比較、糾結好久才決定用配音,還是要考慮整個戲的效果。」



在《羋月傳》中,孫儷扮演的角色也繼續由季冠霖擔綱,她的聲音大家一定不陌生,《宮鎖珠簾》的素言(佟麗婭飾)、2013版《笑傲江湖》的東方不敗(陳喬恩飾)、動畫電影《大魚海棠》的女主角椿、《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白淺(楊冪飾)皆用了她的聲音。


3、演員檔期、劇方時間成本問題


一些演員臺詞功力沒問題,但在現場收音不佳的情況下,缺乏長時間的檔期重新體會人物情感、完成整部劇的配音,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劇組為了節約時間成本,更傾向於選擇專業的配音演員。


此外,配音演員熟悉錄音棚和配音規則,比如,要避免肢體動作產生雜音。專業配音演員進入工作節奏快,善於快速匹配人物情緒。


業內人士稱,熟練的專業配音演員一天可以配 6-10 集。但是同樣的臺詞量,換到原片演員身上,可能一天只能1-2集,配音時間過長會增加劇組的成本和出品進度。


4、現場收聲條件不佳


這種問題一般出現在古裝劇的拍攝現場。比如橫店,一天最多能有上百個劇組在拍,室外收音環境混雜,很難直接用,用同期聲的話,成本又很高,讓一些低成本劇組望而卻步。


此外,在一些自然環境裡確實難以辨別人聲,夏磊就舉例稱,在瀑布旁拍的戲,經常收的音全是「譁譁譁譁譁譁」,畫面裡演員在說話,但聽不到。


種種因素,都讓配音的比例在影視劇中逐漸升高。


但這種現象,也會帶來負面效果,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季冠霖,她的音色雖然在不同角色上會有一些變化,但在觀眾看來,甄嬛和白淺,雖然是孫儷和楊冪的臉,但聽聲音,常感覺是同一個人,會降低觀眾對角色的認同。


金雞獎官網就在報名條件中明確規定,參評表演類單項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者,所飾角色的臺詞須由演員本人配音。



面對如此大的市場需求,配音演員的生存狀況如何呢?


據夏磊介紹,2017年,我國的配音演員全部加起來只有幾百個人,很多人都是自由職業者。原因是:當時,這一行業是幕後工作,不為人知,不被重視;第二,沒有統一管理,「沒有人給你交醫保社保」。


近些年來,隨著遊戲、動畫、國產劇的配音演員受到粉絲喜愛,人們開始關注到配音這一行業。


湖南衛視連做了三季的聲音魅力競演秀《聲臨其境》,就讓很多配音演員從幕後走到了臺前,配音界的四大男神吳磊、夏磊、邊江、阿傑也因此被更多人熟知。



演員表讓原片演員和配音演員並列,說說你對此的看法。



本文來源於觀察者網(id: guanchacn)作者:嚴珊珊,中播網授權轉載,僅供交流學習,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網劇將演員和配音並列獲好評,再引行業問題探討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這兩天,一張演員表火了,原因是:它讓配音演員和原片演員並列了。在部分演員口條不過關必須後期配音的影視環境下,給與配音演員同等「露面」的機會,戳中了很多觀眾的心,有網友高呼:建議推廣!與此同時,對演員不用原聲的質疑也再次出現,啟用配音就是不敬業嗎?
  • 配音員不受重視,對配音行業的負面影響有哪些?
    近日,一部首次聚焦配音圈職場故事的網劇《你聽起來很甜》進入了大眾視野。這部網劇不僅主題新穎,而且在演員表上採取以演員和配音演員名字並列的方式展現,獲得了網友的一致好評!在知乎上,曾有人提問:「為什麼演員表上,廚子都有姓名,而配音員沒有?
  • 這張演員表火了!配音演員和原片演員並列,網友:建議推廣!有人卻...
    這兩天,一張演員表火了,原因是:它讓配音演員和原片演員並列了。原來,正在播出的網劇《你聽起來很甜》片尾,每個被配音的角色後面,原片演員和配音演員(,需要後期配音來搶救,不然容易讓觀眾出戲。但是同樣的臺詞量,換到原片演員身上,可能一天只能1-2集,配音時間過長會增加劇組的成本和出品進度。
  • 網劇《無間道》配音遭質疑 幕後配音演員回應
    網劇《無間道》配音遭質疑 幕後配音演員回應 2016-12-30 13:00: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曦
  • 配音演員不配擁有姓名?
    文 | 行遠這兩天,一張演員表火了,原因是:它讓配音演員和原片演員並列了。
  • 《我是特優聲》:邊江吳磊合體首綜,配音演員的春天來了
    03事實上,可能大家更熟悉的是演員。至於配音演員,也許你對這個聲音很熟悉、對這個聲音很喜歡。可是,你就是沒有見過這個人。這年頭「不露臉」的人特別吃虧,因為他只能聽過聲音打動你、讓你記住他。風光的,永遠都是臺前的演員。幕後的呢?就像襯託紅花的綠葉,再美也始終沒能將吸引力最大化。天空是中抓圈的清流,而且配音水平超高、人緣也極好。別人,未必能比。
  • 祈年文潭:配音演員不配擁有姓名嗎
    作者:行遠這兩天,一張演員表火了,原因是:它讓配音演員和原片演員並列了。此舉戳中了很多觀眾的心,不少網友高呼:建議推廣!從群眾的呼聲可以看出來,天下苦「數字演員」久已。說到「數字演員」,公眾並不陌生。就在前不久,一段女演員在片場拍戲念數字的視頻走紅網絡。
  • 《我是特優聲》現場驚喜不斷,配音演員的春天真的來了嗎?
    這一檔節目邀請了各大工作室、公司的33位年輕配音演員(還有幾個是新人演員),讓他們參與這一次的聲音競演中去。這次的導師陣容也是十分的強大,邀請來了邊江、吳磊這樣的配音界大咖,同是還請來了影視圈的大咖於正、李成儒和徐嬌。我看完第一期之後,就發現了配音的導師和影視的導師給出的分數截然不同,而他們所爭議的點也在選手進入特定情境。
  • 配音=沒誠意?聊聊配音演員眼中的國產片配音
    在影視劇中,人物的聲音大多由演員自己來演繹,但是,在效果不夠理想、或是演員無法到錄音棚中重新錄製的時候,該角色的聲音便可能會由一些更加專業的人——也就是配音演員——去完成。 中國的影視配音行業最初起步於五十年代,在八、九十年代譯製片盛行之際有過一段黃金時期,而後又逐漸陷入沉寂。
  • 競技之外 聲優大賽為配音行業體系化添磚加瓦
    央視網消息(記者 闞純裕):近些年來,隨著影視、動漫、遊戲產業的發展和綜藝節目的曝光,不少配音演員由幕後走向臺前,配音行業也逐漸受到關注。從譯製片到「二次元」,配音演員得以發揮的空間正變得越來越廣闊。
  • 國語配音演員葉清的港式配音人生
    葉清曾為《花樣年華》、《2046》中的梁朝偉,《無間道》中的劉德華配音。他說,香港的電影和電視配音很多時候都是在還原生活,希望別人看電影的時候,不覺得有配音的痕跡,讓配音與演員的表演有一體化的感覺。讓觀眾感覺到所演的情節都是真實發生著的,都是在身邊的真實事情。「還有,香港電影很少說道理,往往就是講小市民的生活,比如講簡單的愛情,義無反顧的江湖義氣或者一些輕鬆的喜劇。」
  • 配音演員、聲音演員、聲優和CV
    聲優大佬計劃》,你是不是還沒有分清配音演員、聲音演員、聲優和CV這幾個名詞的區別?作為一個行外人,如果不是特別熟悉配音行業,我相信很多人是無法去分清這幾個詞的。所以我們經常會用這四個詞代表一個含義:為影視劇或者動漫角色進行配音的演員。這樣做當然無可厚非,因為畢竟表詞是為了達意。
  • 動畫片火了 配音演員會火嗎?
    一月底的《功夫熊貓3》「量嘴定造」的全明星配音陣容引發不少熱議,上半年大熱的《瘋狂動物城》和《奇幻森林》的中文配音也被不少觀眾推崇,不久前,由張國立、徐帆回歸配音的續作《海底總動員:多莉去哪了》已得到了不少觀眾的好評;等了12年的《大魚海棠》也因上乘的配音質量給動畫加了分;火爆北美,即將在內地上映的好萊塢動畫《愛寵大機密》也請來陳佩斯、何炅來齊心打造聲音世界……電影配音近年來重獲關注已是個不爭的事實
  • 《櫻桃小丸子》熱映 配音新團隊獲好評
    電影《櫻桃小丸子:來自義大利的少年》自上映以來,以其溫馨的風格和感人的情節吸引了眾多擁躉,受到了粉絲的熱烈好評。  本次《櫻桃小丸子》大電影以全新面貌亮相中國,作為重中之重的中文配音方面也啟用了更為年輕活躍的新團隊。9月23日電影上映,承擔影片配音工作的「北鬥企鵝工作室」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了完整的配音人員名單。名單顯示,該動畫電影共啟用了近40名專業配音演員,這在公映譯製片中是十分少見的。
  • 從無名「替聲」到登上《陳情令》海報,配音演員出圈簡史
    「配音演員的春天啊,和影視演員平起平坐。」在《聲臨其境》等綜藝的助推下,如今影視作品播出過程中,觀眾對演員的討論早已不再局限於鏡頭前的表演者,背後的配音演員已經成為觀眾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點,人們對配音行業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在目光灼灼之下,這個曾經的幕後行業運營逐步規範化,前端內容行業的發展促進配音粉絲圈層的形成,不少配音演員更是主動向臺前靠攏。
  • 從無名「替聲」到登上《陳情令》海報,配音演員出圈簡史
    除了讓兩位主演人氣飆升,《陳情令》還完成了一項「壯舉」——讓兩位主演的配音演員也登上了海報,這在頭部國產劇當中還是第一次。(《陳情令》兩位主演的配音邊江、路知行此前登上了海報)「配音演員的春天啊,和影視演員平起平坐。」某配音演員在朋友圈內如此評價《陳情令》官方海報上標上配音演員一事。
  • 配音演員將進入「偶像化時代」?
    該片將於本月20日至29日在東京池袋同步放映,以中文配音、日語字幕形式播出。隨著越來越多中國動畫走出國門,中國配音演員也逐漸走到臺前和觀眾們見面,而日本聲優也開始被中國市場吸引,紛紛學習中文前往中國發展。譯製片時代的「幕後英雄」在譯製片時代,中國配音產業並不完善,配音演員一直是「幕後英雄」。
  • 國語配音怎麼發聲,國語配音演員是大陸人嗎
    小時候看的港劇都是用的國語配音,一調電視聽到聲音就知道是港劇的那種,不過就了我們會發現為什麼港劇都是同一種聲音呀?配音演員是大陸人嗎? 其中粵語配音組在上世紀90年代招攬了不少業內好手,加上TVB本身又開設訓練班專門培養新人,因此粵語配音組一直保持著業內最高人氣,還曾獲贈「幕後精英」的牌匾。 而對於廣大內地小夥伴來說,包攬童年的TVB腔其實出自TVB的國語配音組,他們風格獨特,雖然同為國語,但是和大陸演員講話又明顯不一樣,有一套獨特的腔調,聽久了宛如餘音繞耳,十分魔性。
  • 配音演員陳阿喜去世,曾配音《紅樓夢》、《西遊記》
    陳阿喜是中國第一代電視人,為中國的電視行業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為中國觀眾留下了許多經典作品。她出生於1941年,享受79歲。她最早是一位話劇演員,然後隨著中國電視的普及,她從一位話劇演員轉變為了一位電視演員。在那時候的電視劇,都是直播的,所以每一位演員都必須嚴格要求自己,這也是為何話劇演員在當時很容易轉型成為電視演員,因為都需要極強的現場表演能力。
  • 中國配音發展史
    開端我國最早的配音演員們是為了譯製片的順利引進而開始工作的「一開始也不叫譯製片,就找了個俄文翻譯來翻譯文本,等到配音時才發現不對,怎麼人家一句我們卻要三句,以為是翻譯錯了,找來翻譯一看,沒翻譯錯啊,那時才知道原來配音不能光意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