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粒玉米都是馬丘比丘

2021-02-25 地球溜溜噠噠

1943年,聶魯達騎馬參觀了馬丘比丘,兩年後創作了長詩《馬丘比丘之巔》,這是詩人最有影響力的作品,其中那句「跟我一起爬上去吧,亞美利加的愛」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奔向這裡,親自體驗天空之城的神秘魅力。

長達500行的《馬丘比丘之巔》一共十二章,恰與「馬丘比丘」(Macchu Picchu)的十二個字母、以及一天的十二小時和一年的十二個月吻合。詩人在字句的流轉中回顧秘魯的歷史,謳歌印加的文明,反思死亡的意義。受到馬丘比丘壯美風景的激發,聶魯達完成了一次從空虛個體到澎湃歌者的精神提升。當然,今人讀到這首詩,更多的還是把它當作旅行指南,特別是那些描述風景細節的文字,早如星芒般閃爍在所有馬丘比丘的遊記裡。

我們認為是馬丘比丘的那座高山,其實是華納比丘

關於馬丘比丘,任何百科都有詳盡的介紹。簡要言之,馬丘比丘在當地克丘亞語中的意思是「年老的山」,與這座山遙相輝映的是「華納比丘」,意思是「年輕的山」。兩座「比丘」之間的平谷上,坐落著我們稱之為馬丘比丘的古城遺址。古城建於15世紀中葉,位於印加古都庫斯科城西北。關於它的用途,始終說法不一,有人說它是印加人的城堡或是貴族的夏宮,還有祭祀中心、宗教神廟、貴族學校等多種解釋。1911年,馬丘比丘遺址被英國探險家賓漢姆重新發現,當聶魯達慕名探訪這裡時,通向景區的公路尚未修建,他沿著印加古道騎馬上山,寫下後輩遊記作家最愛引用的三句詩:

 

於是我攀登大地的階梯,

在茫茫無邊的林海中間,

來到你,馬丘比丘高峰的面前。

 

高海拔的庫斯科城

到達庫斯科的航班都售賣這款防高原反應膠囊

庫斯科大教堂

乘火車前往馬丘比丘,途中壞了兩次

今天,人們不必再像聶魯達一樣騎馬登山,一條蜿蜒而平坦的公路沿山而建,遊客可以從山腳下的熱水鎮直接乘車抵達2400米的山頂,然後便會見到圖片上的那幅經典畫面:流雲穿過華納比丘的山峰,陽光的視線在馬丘比丘古城上端掃視,把它照射成神聖的金黃色,蒼翠的梯田和陡峭的山峰遙相呼應,十數隻羊駝悠閒地在梯田間漫步,禿鷹滑翔著飛過湛藍已千年的天空,這就是馬丘比丘的全部。遊客們除了喊一聲「哇」之外,大都會被這幅宏大的畫面擊中,充滿靜寂地呆立數秒,時間仿佛真的停滯一般,而無處不在的神秘感,就像瀑布那樣潑灑在安第斯的山巒上。當年聶魯達就是從這座天空之城的完美輪廓裡,窺見了整個瑰麗的美洲。

馬丘比丘的確擁有一種神奇的魔力,當景區中的上千名遊客分散在石頭築成的宮殿、作坊、廟宇、堡壘、墓地遺址中時,我明明看見他們的身體像小時候玩的電子遊戲「吃豆人」一樣在版圖上穿梭,卻聽不到任何的聲音,除了山谷中藍色而柔軟的疾風。甚至後來,我覺得那風聲也是臆想出來的,這裡的安靜,讓人抵達一種極限的人生體驗,此生唯此一次,不可多得。

我買了多次進入馬丘比丘的門票,卻只願停留在葬禮石守護棚,這裡是俯瞰古城風景的最佳位置。向前遙望,華納比丘如同一道屏障,守護著古城的安寧,也鎖定著這裡的時間;向後覽視,會忽然發現自己原來身處險峻的懸崖,憑欄下觀,安第斯山的急流飛瀉而下,落在山腳的烏魯班巴河面,一道白銀般的霧氣升起,這是聶魯達曾經看到的景象,今天依然如是。能夠和先賢站在同一個視點觀看風景,正是完全打破時間壁壘的跨時空交流,它帶來的驚喜不可言喻。此刻,一隻兀鷲在天空中旋轉,它鳴叫了一聲,仿佛能把天空劃破。奇異的是,天空真如破開裂口般降起小雨,我便躲進一間尚有茅草屋頂的神廟廢墟,打開手機翻看關於印加人的創世神話。

與烏魯班巴河平行的鐵路

拍了無數次的畫面

印加古國流行太陽崇拜,在印加神話中,創世神 Wiracocha 生下太陽神,也就是秘魯的守護神印蒂(Inti),以及印蒂的兩個妹妹月亮女神基利亞麻麻(Mama Quilla)和大地女神帕查麻麻(Pachamama)。後來西班牙人為了在秘魯傳播天主教,竟然成功地說服了當地人,讓他們相信帕查麻麻和聖母瑪利亞就是一個人,由此奠定了這個國家的天主教信仰。回到神話主線,太陽神印蒂和妹妹基利亞麻麻結婚,繁衍出一代代秘魯人。因此,印加帝國的十二位皇帝,都依照這個傳說與自己的親姐妹結婚。當然,這個話題說遠了,我想要強調秘魯人的太陽崇拜,因為馬丘比丘的核心建築正與此相關。在古城的中心,有一座神聖的祭祀場所,當中立有一塊被稱為「攬日石」的巨石,據說是為了表達對太陽神的崇拜,意在讓太陽這隻「燃燒的火鷹」永不沉淪。聶魯達把這塊神石描述為一個荒蕪人煙的、倨傲和突兀的「世界的肚臍」,他化用了當地人對庫斯科城的美譽,因為庫斯科在克丘亞語中就是「肚臍」的意思。神石位於馬丘比丘的關鍵點,也就是世界肚臍的最中心了。

攬日石,N年前電視臺拍攝廣告時,大型攝像機械不慎碰壞了石頭,所以現在拉了警戒繩不讓人靠近了

攬日石象徵著美洲的傳奇歷史與厚重文化,在它的面前,詩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從而陷入精神的空虛之境。但當他觸摸到這裡的土地和石塊,又仿佛聽到了玉米拔節的聲音,那一粒粒飽滿的玉米粒「升起又落下,仿佛紅色的雹子」,他突然感到每一顆玉米粒都是一個生靈,都是一位面容清晰的、具體的馬丘比丘建造者,也許他的名字就叫胡安。他們在狹窄的梯田與縱橫交錯的石階間奔忙,仿佛「飛在山間峽谷的靜寂上」,他們削開了一座座山尖,用削下的石頭堆砌成這座偉大的城市。聶魯達說,他覺得在某個遙遠的年代,他的雙手曾在那些梯田裡勞動過,開壟溝或是磨光巖石。一瞬間,詩人在那難以到達的山頂,在那光輝、分散的遺址之間發現了繼續寫詩的信念。

讀著聶魯達的詩,我也進入冥想的境界,眼前的馬丘比丘——這座高聳而精密的建築不再靜默,千萬顆玉米粒從那些秘密的石塊中湧出,每一顆微小而古老的玉米粒,都記載著秘魯的歷史與生命。「秘魯」這個詞,在印加語中的意思不就是「玉米之倉」麼。聶魯達把馬丘比丘看作充盈著生命靜寂的最高的容器,只有跟隨他讀完這曲詩篇,才能讓那些綿延的生命在你的眼前復活。

我坐在馬丘比丘的山巔,突然想起幾年前在緬甸蒲甘一座高高的佛塔上,也是這樣一個崇高的位置,僅我一人,眺望著大地上的千重塔影。那時耳邊響起的是伊洛瓦底江的歌聲,我的視線逐漸穿越了現實,望到了從一個個佛塔走出的古老的緬甸人,他們膜拜、耕作、嬉戲,這與聶魯達看到的馬丘比丘和烏魯班巴江多麼相似。攀登帶給我們啟發式的視野,每一次對古蹟的遊覽,都是對過去的死與生的見證和還原,它依靠我們的想像力來喚醒。馬丘比丘的神奇是由千萬顆玉米(生靈)的死亡鑄成的,只有攀登到生命之巔,才能看到這些過去的死亡,而未來那不可避免的強大而神聖的死亡,則化為我們活下去的精神力量,這是聶魯達帶給我們的啟示。他在火焰上播撒鹽粒,用特別的光焰照亮生命的幽暗之地。

七年前我曾在蒲甘的一座高高佛塔上邊看日出邊備課

聶魯達讓世界嗅到馬丘比丘的氣息,他是秘魯人心中的英雄。因為他的詩歌,馬丘比丘被世界熟知了,盤山公路開始修建了,從庫斯科始發的列車也開來了。我乘坐著「賓漢姆」號列車,離開了馬丘比丘。列車沿著烏魯班巴江徐行,車廂內奏響排笛的輕盈樂音,身著西裝的列車員不斷送來藜麥蛋糕,搭配著地產的紅茶,讓人體驗到頭等艙的服務。可列車的速度也許並不比電動車快,我們不斷遭遇著斷路維修,一路上走走停停。每修完一段鐵路,築路工人們便像得勝將軍似的與乘客揮手,我們也發自內心地為他們鼓掌喝彩。從行程的中段開始,列車員們頻繁換上各類洋裝,穿梭在各個車廂間進行模特表演。剛才還一本正經的列車長,瞬間就變成了型男大叔。緊接著,又有兩個檢票員扮演成印加巫師,戴著五顏六色的面具嚇唬乘客,他們盡職盡責,不遺漏任何一個人。如此熱鬧一番之後,列車長換回工作服,用西班牙語抑揚頓挫地發表了一番演講,意思大概是感謝大家搭乘本次列車。他的最後一句話換成了英語,說道:如果你們是第一次來馬丘比丘,那麼以後也不必再來,今天你們的所有回憶,足以充實未來的一生。

扮成鬼怪的列車員

藜麥蛋糕

時裝表演中的列車長

列車長講完這句聽起來頗有詩意的話,列車也正好到達歐雁臺——庫斯科遠郊的終點站。乘務員們換回巫師的服裝,在車廂門口敲鑼打鼓歡迎乘客回到凡間。我看著這恍如隔世的一切,才意識到馬丘比丘之於自己的意義,只有在離開時才會慢慢顯現。

晚餐是當地最有名的羊駝肉排配印加可樂  

相關焦點

  • 不是每一粒玉米都能成為爆米花!
    玉米最早是在9000年的墨西哥被人類馴化。考古學家們發現,大概在數千年前,人們就已經知道如何製作爆米花了,看得出這種執著的吃貨精神真的是悠遠流長啊。不過這麼稀鬆常見的爆米花,並不是所有的玉米都能夠製作的。此外,你們有沒有注意到爆米花的形狀其實並不是只有一種。玉米究竟是怎麼成為爆米花的?對於爆米花,你有很多都不知道呢,看個小視頻了解吧!
  • 守護馬丘比丘(旅人心語)
    飛機即將降落在庫斯科機場前,鄰座的一位當地女士對我說:「一定要去馬丘比丘看看。」得知我此行的主要目的便是遊覽馬丘比丘遺址,她心領神會地笑了。每個到訪庫斯科的人都不能錯過馬丘比丘。馬丘比丘遺址位於庫斯科城西北75公裡處,坐落在海拔243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周圍是茂密的熱帶雨林。
  • 如何前往馬丘比丘——實用指南
    如何前往馬丘比丘——實用指南秘魯是美國南部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這是一個非常多樣化的國家,具有驚人的自然和豐富的歷史。在靠近庫斯科市的秘魯高地,你可以看到馬丘比丘的宏偉遺蹟,沒有馬丘比丘的旅遊就沒有完整的秘魯之行。馬丘比丘是印加文明最熟悉的象徵。然而,馬丘比丘的廢墟至今仍有一個謎。
  • 慢遊世界 秘魯 馬丘比丘
    本期視頻:慢遊世界 秘魯 馬丘比丘字幕坐車坐得我暈頭轉向這是去馬丘比丘的鐵路走八公裡到馬丘比丘從庫斯科到馬丘比丘很多人坐火車過來火車是比較貴的還有不少人(走)徒步線路馬丘比丘就是古老的山的意思走這條路的人挺多的所以這小破路上還有好多賣吃的的冰淇淋啊三明治啊 什麼都有價格 貴一點但是跟秘魯的整個價也差不多馬丘比丘的垃圾這城裡的垃圾怎麼出來的就從這齣來的從這上火車還沒到這個...
  • 失落的印加古城——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是秘魯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建於約公元1500年的遺蹟。位於現今的秘魯境內庫斯科西北130公裡,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為熱帶叢林所包圍,是保存完好的前哥倫布時期的印加遺蹟。
  • 馬丘比丘,印加帝國的天空之城
    ——巴勃羅·聶魯達《馬丘比丘之巔》七十年前,當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Pablo Neruda)初見這遺落人間四百年的印加神跡,詩人熾熱的情感和激蕩的內心,或許正如馬丘比丘谷底的烏魯班巴河(Urubamba River)一般澎湃奔流,否則,又怎能寫出如此浩然雄渾的作品?
  • 如果奇蹟需要代名詞,那一定是馬丘比丘城
    可以說,它不單是秘魯,也是整個南美洲的象徵.馬丘比丘帶給人們的不只是對神秘力量的敬畏,更多的還有對文明的緬懷之情.在馬丘比丘,會感到歷史終於離你這般親近,仿佛伸手一抓,就是一把清新的古代空氣。馬丘比丘古城被譽為鑲嵌在安第斯山脈上的一顆寶石,是印加文明最偉大的遺址之一.幾個世紀前,人類曾將它遺忘,進入20世紀,它又在人們的驚嘆與讚美聲中緩緩甦醒.秘魯人將它視為發展經濟的聚寶盆,而環保主義者則不停的警告人們,這個寶貴文化遺產很可能面臨坍塌的危險.商業化將馬丘比丘推進了兩難之中。
  • 馬丘比丘 | 一座觸摸太陽、卻被眾神遺忘的失落之城
    2007年7月7日,馬丘比丘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自1983年以來一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馬丘比丘在古印加語克丘亞(Quechua)中為「古老的山」之意,整座城邦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蜿蜒的烏魯班巴河谷,被比爾卡班巴山脈(Vilcabamba)的雲霧森林環繞。
  • 《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蹟風景》一剎那-聯合拍攝
    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蹟風景【高清圖第1幅】本作品是來自馬鞍山業餘攝影師劉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南陽區域拍攝秘魯馬丘比丘印加遺蹟風景【高清圖第2幅】本作品是來自重慶業餘攝影師冀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湘潭區域拍攝
  • 馬丘比丘建造之謎解開?巴西一位地質學家這樣說
    秘魯著名遺址馬丘比丘吸引徒步旅行者和自拍愛好者,其建造方式卻使好幾代考古學家困惑。一名地質學家宣稱解開了馬丘比丘的謎底,並表示,能在海拔2430米的山脊上建造這座城市,要歸功於一系列的斷層線,它們提供了建築原料。
  • 馬丘比丘 Machu Picchu
    馬丘比丘被稱為「失落的印加城市」, 是印加帝國的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也是現代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是秘魯最重要的文化遺產和最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
  • 馬丘比丘古蹟,是西班牙殖民者徵服美洲之前,印第安人修建的
    馬丘比丘古蹟處於海拔2400米,距離庫斯科城西北112公裡,是西班牙殖民者徵服美洲之前,印第安人修建的古城,被認為是印加帝國的文化和精神首都,也被認為是歷史悠久的安第斯文化的集中代表。全城分為兩大部分:梯田和城區。在城區內有廣場、廟宇和大樓,規劃合理,風格獨特。
  • 橘子姐的老公下廚,用玉米做了一道美食,隔壁的小孩都饞哭了
    橘子姐的老公下廚,用玉米做了一道美食,隔壁的小孩都饞哭了。今天由我老公分享一道好吃的食譜,這道菜在飯店裡是賣15塊錢一份,再加幾塊錢就能夠做一大盤,首先準備兩罐玉米粒把它倒出來,控一下水。再用清水衝洗兩遍。然後把玉米粒倒進盆中,加兩勺玉米澱粉,用手抓勻,每一粒玉米的表皮都裹上澱粉,接著倒進漏勺中,抖掉多餘的澱粉。
  • Cityneon進軍歷史文物IP展覽領域「馬丘比丘和秘魯的黃金帝國」
    聚焦於印加帝國之前的古代文明,擁有來自秘魯的200多件珍稀文物,這場名為「馬丘比丘和秘魯的黃金帝國」的展覽將展出價值約2.5億美元的藏品,並將在世界各地城市巡迴展出。Cityneon進軍歷史文物IP展覽領域 - 「馬丘比丘和秘魯的黃金帝國」請點擊此處觀賞「馬丘比丘和秘魯的黃金帝國」特展的精彩影片正式籤約儀式已於2020年11月4日舉行,主要代表來自Cityneon、拉科博物館、英卡特拉協會和WHE公司,跨越了從新加坡、
  • 失落的印加城市、空中之城,秘魯馬丘比丘疑似跟外星人有關
    (馬丘比丘遺蹟照片。)空中之城——馬丘比丘古城就是這樣一座古老的城市。馬丘比丘在南美洲原住民語言中為「古老的山」之義,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考古學家認為印加統治者帕查庫蒂於1440年左右建立了這座城市,直到1532年西班牙人徵服秘魯時都有人居住。以下是馬丘比丘古城的神奇之處。1,古城建立在秘魯南部安第斯山脈的尾部,距烏魯班巴河面2400米高的山脊上,全城面積約9萬平方米。
  • 你聽過印加文明嗎,了解馬丘比丘這座古城嗎,來看印加文明的宿命
    登上安第斯山頂,眼前突然展現出一片石頭的廢墟,這就是所謂的馬丘比丘,現在的馬丘比丘已經成為秘魯經濟支柱旅遊業運轉的核心。王宮古老的印加文明馬丘比丘是被印加帝國於16世紀遺棄的古城,西班牙人在殖民統治那段時間裡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在這400多年的時間裡,也只是山鷹曾經見到過這座城市的風姿。
  • 看中國版馬丘比丘天空城堡,一座名聲大噪,一座低調神秘
    說到失落的天空之城,你可能會想到印加帝國的馬丘比丘。這座由南美印第安人修建的城堡。馬丘比丘在古老印加語言中意為「古老的山」之義,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的前哥倫布時期的印加遺蹟。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發掘中心,也因此是秘魯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 乘一列老電影裡的曼妙火車,遊秘魯馬丘比丘
    2018年就要過去,回首這一年的旅行足跡,說馬不停蹄遍及世界各地有些誇張,但幾乎每個月都在往國外跑,去了好多地方,經歷很多前所未有的旅程
  • 遵義這個「天空城堡」,稱為中國版馬丘比丘,央視曾為其拍攝紀錄片
    馬丘比丘大家應該都有或多或少的聽說過,是如今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具體處於海拔高達2000多米的山頂上,所以被發現的時間也比較晚。馬丘比丘是當初盛極一時的印加帝國的遺蹟,規模非常的巨大。如今,也成為了當地的一處知名旅遊景點。
  • 美味「奶香玉米烙」總做不成形?教你完美做法,金黃酥脆入口糯軟
    進入七月份,新鮮的玉米開始陸續上市了。鮮嫩的玉米,又便宜又有營養,味道還非常不錯,可以直接煮著吃、熬成玉米碴粥、混合牛奶打成玉米汁、加入排骨燉成玉米排骨湯……簡直是怎麼做都好吃。今日雷哥給朋友們帶來了一道顏值頗高的玉米新做法:奶香玉米烙,菜品外表養眼、金黃酥脆,吃上一口內裡清香軟糯,每次做出來就被全家掃光碟子,吃多少次也吃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