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民法典38:地役權,法律規定不是必須登記,但是登記更有保障

2020-12-24 李立律師
李立律師

合夥指南| 作者:李立律師

這是李立律師博客和合夥指南公眾號439篇文字

聊民法典38:地役權,法律規定不是必須登記,但是登記更有保障

第十五章 地役權

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新增了這項內容。以往相關糾紛主要是按照相鄰關係進行處理。

《民法典》本章內容,對《物權法》的相關內容沒有修改。

第三百七十二條 地役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利用他人的不動產,以提高自己的不動產的效益。

前款所稱他人的不動產為供役地,自己的不動產為需役地。

地役權與相鄰關係,在制度宗旨、調整方式等方面很相似,這也是在《物權法》出臺之前在現實中並沒有建立地役權制度的特別明顯的需求,因為相鄰關係的法律制度可以解決現實中大部分類似的糾紛。

但是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按照學術方面的通說,地役權和相鄰關係的區別如下:

相鄰關係是基於法律直接規定而產生,是法律要求一方必須要為另一方提供便利,是維護正常生活和生產的最低需要。地役權是根據需役地權利人與供役地權利人自願達成協議而產生的,是地役權人通過利用他人的不動產而使自己的不動產獲得更大的效益。相鄰關係是法律上對土地間利用關係的一種最小限度的調節。它不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更不是獨立的他物權,屬於所有權的內容。而地役權的主要功能在於彌補相鄰權的不足,在相鄰權得不到調節時,可通過約定加以彌補。地役權不僅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而且還是一種獨立物權形式,為用益物權的一種。相鄰關係是法定的對相鄰不動產權利人權利的限制,是維護正常生活和生產的最低需要;而地役權則是擴大對他人不動產的利用來提高自己不動產的價值,不能由法律強制,而應採用協商方式由當事人約定。取得相鄰權,是無償的。只有在發生損害時才產生賠償的問題。而地役權是雙方通過地役權合同設定的用益物權,是否有償,多少費用標準,都是由當事人自行協商確定。而在現實中,通常地役權人都要向對方支付一定的對價。相鄰權沒有期限問題。地役權期限主要由雙方通過地役權合同進行確定。相鄰權沒有登記,地役權可以進行不動產登記。第三百七十三條 設立地役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地役權合同。

書面合同,也是辦理登記的必要前提。

地役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指示性法律條款,即法律提示和示範的條款。合同中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增設其他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供役地權利人和地役權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供役地和需役地的位置;

方位、四至以及面積。

(三)利用目的和方法;

設立地役權的目的,

(四)地役權期限;

根據第三百七十七條的規定,地役權期限由當事人約定;但是,不得超過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用益物權的剩餘期限。

沒有期限約定的,或者期限約定不明的,期限如何認定?這個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從法律上可以依照合同條款不明確的法律規定來進行判斷。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的地役權,在合同中沒有約定期限的情況幾乎是不太可能出現的。

(五)費用及其支付方式;

主要是一次性付清還是分期付清的選擇。

(六)解決爭議的方法。

第三百七十四條 地役權自地役權合同生效時設立。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地役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合同若沒有特別約定生效時間或生效條件的,那麼,地役權合同成立之時即生效。

地役權制度運用較多的農村地區,大部分是不登記的,這也是當時《物權法》沒有規定地役權必須登記的主要原因。

但是,從立法的行文來看,依然是促使地役權進行登記的態度。不登記不得對抗不知道也不應知道土地設有地役權,而受讓了該土地使用權的第三人。

須注意的是,登記不是地役權生效的必要前提。另外,登記對抗的前提是:地役權合同生效。

(2019)遼03民終1444號判決書中提到了這麼一個情節,某個當事人在200年從某不動產產權人那裡花錢購買了房屋的一層用於打通作為通道通行,法院認為為是地役權合同。但是這個地役權合同沒有進行登記。於是,在這個案件中,就出現了無法對抗第三人的結果。

法院在判決書中,認為:

「房修庫取得案涉商業網點所有權後,原告是否對該商業網點一層繼續享有通行權問題。《物權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地役權自地役合同生效時設定。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登記機關申請地役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本案地役權雙方未到房屋產權登記機關申請登記,故其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第三人房修庫是通過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拍賣競價取得案涉商業網點產權。同時也沒有證據證明拍賣案涉商業網點時,已對該商業網點一層存在通行權問題進行說明告知,故自房修庫取得案涉商業網點產權之日起,與泰隆公司間關於案涉商業網點一層通行權的約定對房修庫已無約束力。被告系從第三人房修庫處合法取得案涉商業網點產權,故原告亦無權要求被告恢復案涉商業網點一層的出行通道。」

根據自然資源部發布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六十一條規定,經依法登記的地役權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應當持地役權合同、不動產登記證明和證實變更的材料等必要材料,申請地役權變更登記:(一)地役權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等發生變化;(二)共有性質變更的;(三)需役地或者供役地自然狀況發生變化;(四)地役權內容變更的;(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供役地分割轉讓辦理登記,轉讓部分涉及地役權的,應當由受讓人與地役權人一併申請地役權變更登記。

第三百七十五條 供役地權利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允許地役權人利用其不動產,不得妨害地役權人行使權利。

地役權的物權性質,也是合同的義務。

第三百七十六條 地役權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利用目的和方法利用供役地,儘量減少對供役地權利人物權的限制。

依約履行;合理履行。

第三百七十七條 地役權期限由當事人約定;但是,不得超過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用益物權的剩餘期限。

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一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一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

《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對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作了規定,居住用地七十年;工業用地五十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第三百七十八條 土地所有權人享有地役權或者負擔地役權的,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等用益物權時,該用益物權人繼續享有或者負擔已經設立的地役權。

我國,土地為國家或者集體所有。

土地上設立用益物權時,不影響已經設立的地役權。類似於買賣不破租賃的規則。

第三百七十九條 土地上已經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等用益物權的,未經用益物權人同意,土地所有權人不得設立地役權。

這也是用益物權的本質所決定的。

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四條的規定,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轉移不動產所有權,或者設定建設用地使用權、地役權、抵押權等其他物權的,應當依照物權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認定其不發生物權效力。

第三百八十條 地役權不得單獨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轉讓的,地役權一併轉讓,但是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地役權雖然也是一種用益物權,是一種獨立的用益物權,但是,其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在實際上產生了與需役地之間的主從關係。地役權無法與需役地分離,它必須隨著需役地的使用權轉移而一同轉移。當需役地的使用權發生轉讓時,地役權也應當隨之發生轉讓。

第三百八十一條 地役權不得單獨抵押。土地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抵押的,在實現抵押權時,地役權一併轉讓。

本條是上一條規定的自然延伸。

第三百八十二條 需役地以及需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部分轉讓時,轉讓部分涉及地役權的,受讓人同時享有地役權。

地役權存在於需役地和供役地的全部,不能分割為各個部分或者僅僅以一部分而存在。即使供役地或者需役地被分割,地役權在被實際分割後的需役地和供役地的各個部分上仍然存在。

第三百八十三條 供役地以及供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部分轉讓時,轉讓部分涉及地役權的,地役權對受讓人具有法律約束力。

與上一條同理。

第三百八十四條 地役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供役地權利人有權解除地役權合同,地役權消滅:

合同解除,地役權即消滅。

(一)違反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濫用地役權;

違反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地超越利用範圍、方式使用地役權。

(二)有償利用供役地,約定的付款期限屆滿後在合理期限內經兩次催告未支付費用。

何為合理期限,要視具體情況而言,主要是要看催告通知送達以及對方回復的合理時間而定。

第三百八十五條 已經登記的地役權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註銷登記。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天天聽(第2編第15章)|「地役權」都規定了哪些內容
    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地役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第三百七十五條供役地權利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允許地役權人利用其不動產,不得妨害地役權人行使權利。第三百七十六條地役權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利用目的和方法利用供役地,儘量減少對供役地權利人物權的限制。
  • 《民法典》關於地役權的規定,從2021年1月1日施行
    一、地役權的特徵地役權有以下特徵:1.地役權是存在於他人不動產上的物權。 2.地役權具有從屬性,地役權雖是一種獨立的權利,但它是以需役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存在為前提的,不能離開需役地而存在。5.地役權的享有和行使並非均以對土地的佔有為要件,如眺望地役權,其享有和行使即無須佔有供役地,此點有別於其他用益物權。二、地役權的取得、設立、登記地役權可因設立、讓與、法律直接規定、繼承等原因而取得。地役權的設立應以書面形式訂立地役權合同,地役權自地役權合同生效時設立。
  • 你知道《民法典》對民事主體——法人,有哪些規定嗎?
    民法典規定了法人的定義、成立原則和條件、住所等一般規定,並對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特別法人三類法人分別作了具體規定(《民法典》第一編第三章)。《民法典》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 《民法典》實施後,離婚登記有哪些變化?
    《民法典》施行後,離婚冷靜期怎麼計算?根據《民法典》規定,民政部下發《民政部關於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有關婚姻登記規定的通知》(民發〔2020〕116號),江蘇省民政廳近期印發了《關於貫徹落實規範做好婚姻登記有關工作的通知》,就有關事項進行了細化部署。
  • 民法典 | 這些法律要點你知道嗎?
    (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八十一條)12.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
  • 關於徵地拆遷,《民法典》有哪些新規定?
    關於徵地拆遷,《民法典》有哪些新規定?頒布《民法典》是法律界的一件大事,《民法典》作為生活百科全書,承擔著保護人民私人財產,保障生活穩定的職能。作為徵地拆遷領域的律師,今天特地跟大家分享一下《民法典》關於徵地拆遷的相關法律規定。
  • 民法典中的公法規範
    民法典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以權利為本位進行體系構建,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具有濃厚的私法屬性。與此同時,民法典中也存在大量公法規範,與私法規範相互影響、彼此配合,共同促成一部「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  產權保護與徵收徵用  有恆產者有恆心,產權保護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基石。
  • 民法典 | 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八十一條)12.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
  • 《民法典》之居住權:絕大多數締結婚姻的雙方並非貪得無厭
    但是,無論如何,居住權已經被現實地制訂出來。筆者作為律師無意從自然法角度對該項制度進行批判性地分析,現僅以實然法角度從居住權在羅馬法上的起源和我國《民法典》的具體規定以及在《民法典》施行以後,對人們的實際生活可能會產生的影響進行介紹。
  • 《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八十一條)12.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
  • 葉陽| 民法典居住權制度的若干問題
    民法典將居住權確定為法定物權,有效兼顧商品房購買的穩定性和住宅租賃的靈活性,有利於克服傳統租售二元化住宅供應體系的弊端,是住房領域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成果,對實現「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標具有現實意義。從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至第三百七十一條的規定看,我國的居住權沿襲了以贍養、撫養或扶養為目的的傳統法律制度基礎,拓展了社會保障屬性,凸顯了住宅價值利用多元化的功能。
  • 轉讓房產不登記有什麼後果,轉讓房產不登記的後果是什麼?
    ,以便能在法律允許範圍內對房屋所有者提供法律上的保障。這種保障是進行案件處理的重要指標。那麼轉讓房產不登記有什麼後果,轉讓房產不登記的後果是什麼?  網友諮詢:  轉讓房產不登記有什麼後果,轉讓房產不登記的後果是什麼?
  • 《民法典》是保護私權利的法律大全,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規定:為減少「頭腦發熱」式離婚,民法典規定了提交離婚登記申請後三十日的離婚冷靜期,在此期間,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不過,針對離婚訴訟中出現的「久調不判」的現象,《民法典》規定,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一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還對方一份自由。
  • 【法治嘉祥】走進民法典 | 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
    《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四)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民法典》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正式實施,婚姻家庭法律十大變化!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婚姻家庭法將有如下十大變化,大家不可不知:一、夫妻共同債務規定傾向於保護債權人,更未規定「共債共籤」原則。對於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我國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第四十一條明確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應當共同償還。」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八十一條)12.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
  • 《民法典》實施首日,上海新人結婚登記先做「法典問答」再拍「新年...
    今天是元旦佳節,也是《民法典》實施首日,這部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法典,對原《婚姻法》的相關規定作出了一系列調整,為了讓新人更好地了解相關法律規定,上海部分婚姻登記機構推出了特別策劃活動。在嘉定婚姻登記管理所,來現場領證的新人們只要完成線上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問答問卷,就能拍攝一組新年大片。
  • 《民法典》2021.1.1施行:人人必知的49個法律要點
    (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八十一條)  12.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  《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
  • 走向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登記制度的統一丨民法典伴你同行㉓
    走向動產質押和權利質押登記制度的統一丨民法典伴你同行㉓ 2020-09-18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