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教堂繪畫,你可能不知道的6件事

2020-12-22 百事放大鏡

1512年11月1日,裝飾在羅馬西斯廷教堂頂部的宏偉壁畫向公眾展示。 這些雕塑由年輕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創作,至今仍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最具代表性的傑作之一,每年都有500萬遊客伸長脖子凝視著雕塑的美麗。 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於著名的天花板和畫家的6個令人驚訝的事實。

1.米開朗基羅不想和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有任何關係

1508年,33歲的米開朗基羅正在努力建造教皇朱利葉斯二世的大理石墓,這是一個相對不起眼的作品,現在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教堂。當朱利葉斯要求他停止工作,裝飾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時,米開朗基羅猶豫了。首先,他認為自己是雕刻家而不是畫家,其次,他對壁畫毫無經驗。即使項目資金減少,他也一心想要完成這座墳墓。儘管如此,米開朗基羅還是不情願地接受了這個委託,手裡拿著畫筆,在腳手架上度過了他生命中的四年。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他斷斷續續地回到朱利葉斯的大理石墓前工作。

2.與普遍的看法相反,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教堂的作品是站立著畫的

大多數人認為米開朗基羅是躺著畫天花板的。 但事實上,藝術家和他的助手們使用了木製的腳手架,使他們能夠直立並伸出頭部。 米開朗基羅自己設計了獨特的腳手架系統,這些腳手架用支架固定在牆上。 米開朗基羅仰面畫的印象可能來自1965年的電影《痛苦與狂喜》,在這部電影中,查爾登·海斯頓描繪了西斯廷教堂天花板後面的天才。

3.在西斯廷教堂工作是如此令人不快,以至於米開朗基羅寫了一首關於他痛苦的詩

1509年,越來越不舒服的米開朗基羅向他的朋友皮斯託亞描述了西斯廷教堂工程的身體勞累。 他在一首詩中寫道: 「我已經因為這種折磨而長了一顆甲狀腺腫。」這首詩肯定有點半開玩笑的意味。 他接著抱怨說,他的「胃被下巴壓扁了」 ,他的「臉讓天花板很適合拉屎」 ,他的「皮膚鬆弛地垂在下面」 ,他的「脊椎骨都被摺疊起來打結了」 他最後肯定自己不應該改變日常工作: 「我不在正確的地方——我不是一個畫家。」

4.米開朗基羅的傑作被證明具有很強的韌性

西斯廷教堂的壁畫天花板引人注目地保存了五個世紀。 只有一個小部分遺失了: 在描繪諾亞從聖經中的大洪水中逃生的畫面中的部分天空。 1797年,在附近一個火藥倉庫發生爆炸後,這一部分掉在了地上,粉碎了。 儘管天花板看起來很堅固,但專家們擔心,每年來西斯廷教堂參觀的數百萬人的步行交通將繼續構成嚴重威脅。

5.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教堂藝術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進行了潤色和剝離

1980年至1999年間,專家們修復了西斯廷教堂的部分藝術作品,包括米開朗基羅的天花板和他晚年創作的著名壁畫《最後的審判》。 專家們小心翼翼地將汙垢、煤煙和沉積物層層溶解,為這些有著幾個世紀歷史的油畫增添了大量明亮的色彩。 修復也破壞了教皇庇護四世的工作,他在16世紀60年代下令在米開朗基羅的裸體上放置無花果樹葉和纏腰布。

6.創世紀最著名的畫面可能是描繪了一個人的大腦

在題為「創造亞當」的章節中,代表上帝和亞當的人物相互伸出雙臂。 他們近乎觸手可及的手指是世界上辨識度最高、被廣泛複製的圖像之一。 一些理論家認為這個場景也包含了一個人類大腦的輪廓,這個輪廓是由環繞在上帝周圍的天使和長袍構成的。根據開創這一假說的醫生弗蘭克·林恩·梅斯伯格的說法,米開朗基羅意在喚起上帝對第一個人類智慧的賜予。

相關焦點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十幅宏偉壁毯畫重返西斯廷教堂展出
    澎湃新聞獲悉,幾個世紀以來,拉斐爾(Raphael)為梵蒂岡西斯廷教堂設計的十幅宏偉的壁毯畫首次復位,共同懸掛於西斯廷教堂牆壁上展出,展期僅為一個星期,從2月17日持續至23日。拉斐爾壁毯畫重返西斯廷教堂。視覺中國 圖眾所周知,米開朗基羅為西斯廷教堂創作了其最具代表性的兩幅巨製《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
  •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和佛羅倫斯學院美術館
    快閉館時,偷拍了一些繪畫,但很多沒搞清是什麼內容,這幅可能是一位佛羅倫斯的名人下葬時的場景。臨終前的達文西與弗朗索瓦一世。推測是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可能是翁勒法。一幅幾百年前的佛羅倫斯全景圖,即使今天在山上看的話,似乎也變化不是很大,不知道你怎麼看。一些樂器,顧不上仔細看了。美術館內的小庭院。臨近閉館,參觀者已經很少了。再回到長廊,前面一直沒有介紹左右兩邊的一些石雕像。
  • 在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三位巨匠你喜歡誰
    這三位,不僅繪畫技術過硬、被同一個男人洛倫佐·美第奇"包養"過,而且師出同門,都受教於"金牌導師"委羅奧基。但相比兩位驚才絕豔、個性鮮明的師叔,小拉斐爾的存在感就比較低了,很少有人了解這位畫家的個性,對他作品的認識也遠不如米開朗基羅和達文西。一、"神的偷竊者"為什麼他能夠跟這兩位藝術大師並駕齊驅了幾百年?
  • 米開朗基羅: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天才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文西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 米開朗基羅,被稱作少年英雄的讚歌的人,漲知識了
    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度過了一段童年時光,他學會了使用鑿子和錘子的訣竅,並對大理石產生了興趣。稍年長時,米開朗基羅的父親試圖將他送到佛羅倫斯接受教育,但這位叛逆的少年對於學校沒有任何興趣,他更喜歡複製教堂的繪畫和研究古典雕塑。1488年,13歲的米開朗基羅開始在基蘭達約的作坊當學徒。基蘭達約擁有當時佛羅倫斯最大的作坊,作坊中那些富有潛質的學生們很快受到了美第奇家族的關注。
  • 米開朗基羅是個什麼樣的人?自卑孤僻、脾氣差愛攀比的石匠
    好,要啥姿勢你說,要站著的、躺著的,還是大衛提著歌利亞的頭的,我這裡有很多姿勢供你選擇,最好把你所有的需求都說出來,我才知道要做什麼。做出來之後,老闆你看看滿意不,不滿意我改,改到你滿意為止。這就是大多數普通手藝人的工作狀態,他們自己這一關很好過,反正最後只要僱主滿意通過,能拿到錢就 OK 了。那有追求的是啥樣的呢?就是米開朗基羅這樣的。老闆你要啥?雕像是吧,啥主題的?
  • 太震撼了:米開朗基羅壁畫中的局部人體!
    太震撼了:米開朗基羅壁畫中的局部人體!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年3月6日
  • 米開朗基羅的《痛苦與狂喜》 | 「義大利電影之月」活動預告
    導演:卡羅爾·裡德卡羅爾·裡德導演的歷史片,描述了米開朗基羅在繪製西斯廷大教堂天頂畫的過程中與羅馬教皇發生的故事。由英美共同拍攝的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米開朗基羅傳記片,描述了米開朗基羅在繪製西斯廷大教堂天頂畫的過程中,和羅馬教皇朱利尤斯二世發生的故事,影片著力表現了兩個巨人之間的衝突和友誼。
  • 斜槓青年,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大賞
    13歲開始接觸繪畫,不過他對於繪畫並不感冒,15歲之後一直以雕塑家自稱,比起二維平面的繪畫,三維立體空間的表達才是屬於他的方式。他在天花板上創造了上帝的形象,身體幾乎每一處都有疾病,畫畫畫到脊椎變形。聖母的形象是年輕而美麗的,在她寬大的衣袍下,你是看不出她的身材比例的,她的表情堅定而痛苦。但她依然是美的,這裡便可看出在當時扭曲的社會環境中,米開朗基羅對美極端的嚮往,而死去的基督橫躺在聖母瑪麗亞的兩膝之間,虛弱且無力。
  • 一生一次拉斐爾大展,絕美西斯廷教堂壁畫!義大利400+博物館超強資源來了
    借展包括巴黎羅浮宮、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梵蒂岡美術館、英國國家美術館與華盛頓美國國家美術館等館藏200多件重要繪畫、手稿。這裡展出的,是其早年在佛羅倫斯的繪畫作品。一件《獨角獸少女》,是拉斐爾對達文西《蒙娜麗莎》的模仿,22歲的他,早已彰顯出卓越的才能。而那幅熟悉的拉斐爾自畫像,似乎正回頭望著我們。
  • 名人傳 | 米開朗基羅:一生為教皇服務,創作生涯動蕩不安
    昨天我們了解了米開朗基羅最初學習雕塑時的成功,還有他在不同宗教文化中的艱難選擇、掙扎,以及他所創作的著名雕像《大衛》,由於無法得到民眾的理解所引發的事件。今天,我們繼續閱讀米開朗基羅的故事。在經歷了最初的成功與宗教思想上的巨大磨難,還有創作不被理解後,米開朗基羅的人生又將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 一個不開朗的米開朗基羅
    他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一位著名的繪畫家,乃至一位著名的建築師和詩人,同時,他也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人物。而當你問起他,他是誰的時候,他卻會說:「我不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我是米開朗基羅· 博納羅蒂。」
  • 米開朗基羅傳世作品高清全集賞析(二)
    西斯廷教堂入口處天頂畫 米開朗基羅西斯廷教堂天頂畫 米開朗基羅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創造夏娃 米開朗基羅西斯廷教堂天頂畫:無恥的蛇 米開朗基羅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先知喬爾 米開朗基羅
  • 米開朗基羅傳世經典傑作(高清全集)
    米開朗基羅沒有沿用前人表現大衛戰勝敵人後將敵人頭顱踩在腳下的場景,而是選擇了大衛迎接戰鬥時的狀態。在這件作品中,大衛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壯士形象。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拿石塊,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 米開朗基羅驚世畫作——梵蒂岡西斯廷穹頂畫《創世紀》
    ,米開朗基羅的穹頂畫群——《創世紀》開裂了,當裂縫穿過穹頂畫《創造亞當》中上帝和亞當之手時,人類的滅亡已經不可扭轉,於是,聖彼得大教堂轟然倒下,砸向了眾人。而現今世界在梵蒂岡最受矚目、最有價值的,就是文藝復興時期大藝術家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禮拜堂穹頂的巨製繪畫《創世紀》。
  • 聖墓教堂、聖彼得大教堂……這些因新冠關閉的基督教著名景點 期待...
    一、梵蒂岡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為配合義大利當局採取的嚴控新冠病毒蔓延措施,自3月9日起決定暫時不對外開放。根據梵蒂岡的規定,梵蒂岡博物館將關閉至4月3日。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的博物館。博物館總面積達5.5萬平方米,前身是教皇宮廷,主要用於收集和保存稀世文物和藝術珍品這裡最著名就是西斯廷教堂(Sistine Chapel)的天頂畫。在這個位於短廊式的500多平方米的天頂上,著名的文藝復興人物代表米開朗基羅創作了以聖經《創世記》為主線,繪畫總面積接近600平方米,人物有幾百個。
  • 還沒看過丟勒、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快來圍觀!這個展覽統統滿足你!
    你見過丟勒的經典銅版畫《憂鬱》和《騎士、死神與魔鬼》嗎? 你觀摩過西斯廷教堂裡米開朗基羅的天頂畫嗎? 你了解宋畫和元代山水嗎?
  • 你所不知道的隱秘詩人——米開朗基羅
    提到米開朗基羅,我們很容易就想到他的大衛雕塑和西斯廷天頂畫。但在他那「超長待機」的人生裡,他還曾以詩歌記錄下了曲折的命運。    文藝復興三傑中,米開朗基羅比達·文西小23歲,比拉斐爾大8歲。    《名人傳》這樣描寫他:「 他中等身材,雙肩寬闊,軀體瘦削,頭大,眉高,兩耳突出面頰,臉孔長而憂鬱,鼻子低扁,眼睛雖銳利卻很小。可以說,他的長相非常糟糕,不討人喜歡。」
  • 你所不知道的文藝復興隱秘詩人——米開朗基羅
    這件雕塑作品堪稱完美,令年輕的米開朗基羅也不禁自滿地在聖母胸前的飾帶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和米開朗基羅下訂單,定完主題後你就什麼都別管了。一般僱主們會在製作的過程中也看看,提提意見,但在米開朗基羅這是絕對行不通的。而且他雕完了也不接受修改意見,雖然以他的實力來說僱主也只有讚美的份兒。
  • 米開朗基羅:《創世紀》中的「創造亞當」 雕塑大師的一人傑作
    1512年的今天,米開朗基羅終於完成耗費四年製作、於西斯廷教堂天花的溼壁畫,成為留名青史的曠世鉅作。米開朗基羅一直擅長的是雕塑,但在1508年卻被教皇邀請作壁畫。根本沒有實際壁畫經驗的米開朗基羅,認定是對手拉斐爾的朋友、布拉曼特想藉此打擊他的名譽。所以米開朗基羅十分認真,視這單委託為一場名聲保衛戰。據說當時他把自己困在教堂內,由構圖、搭建腳手架到為灰泥上色都不許助手協助,也不容外界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