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開朗基羅,被稱作少年英雄的讚歌的人,漲知識了

2020-12-22 最新消息TV

當萊昂納多·達·文西在16世紀初從米蘭回到佛羅倫斯時,他遇到了一位比自己小23歲的對手——米開朗基羅。這兩位藝術家之間高手過招的故事,在16世紀的佛羅倫斯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同達·文西一樣,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Buonarroti,1475—1564年)也成長於一個缺乏藝術氛圍的家庭。1475年,米開朗基羅出生在佛羅倫斯附近的山城小鎮卡普萊斯,他的父親是一個失敗的銀行家,母親在他六歲時就去世了,之後他被寄養在保姆的家裡。

這位保姆的丈夫是一個石匠,家裡有一個大理石採石場。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度過了一段童年時光,他學會了使用鑿子和錘子的訣竅,並對大理石產生了興趣。稍年長時,米開朗基羅的父親試圖將他送到佛羅倫斯接受教育,但這位叛逆的少年對於學校沒有任何興趣,他更喜歡複製教堂的繪畫和研究古典雕塑。1488年,13歲的米開朗基羅開始在基蘭達約的作坊當學徒。基蘭達約擁有當時佛羅倫斯最大的作坊,作坊中那些富有潛質的學生們很快受到了美第奇家族的關注。

1489年,佛羅倫斯的統治者洛倫佐·美第奇向基蘭達約要求送出他最好的兩個學生,後者推薦了米開朗基羅和弗朗西斯科·格拉納奇。洛倫佐在自己的府邸中開設了一個柏拉圖學院,學者、詩人和藝術家們經常在此聚會研究學問。他們主張新柏拉圖主義和獨立的思想體系,強調歷史、語言和藝術都從人的本體出發。這個學院儘管只是一個鬆散的學術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古代知識的傳播。

米開朗基羅在15歲時加入學院,從1490至1492年都生活在這裡,他的早期作品受到了學院中的思辨與文學的影響。米開朗基羅最早的雕塑老師是貝爾託爾多·迪·喬萬尼(Bertoldo di Giovanni,1420—1491年)。喬萬尼是多納泰羅的學生,常常為多納泰羅設計的作品做後期工作。米開朗基羅在這位優秀的雕塑家的指導下開始學習雕塑,雖然只有一兩年的時間,但顯然受益匪淺,他很快開始獨立完成作品。

米開朗基羅在1492年接受洛倫佐的委託創作了浮雕《半人馬之戰》。《半人馬之戰》的靈感來自喬萬尼的經典浮雕,是古希臘流行的藝術主題。米開朗基羅將精細的表面和粗糙鑿成的背景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奇特的效果。這件作品被認為是他最好的早期作品。在美第奇學院的這段時期,米開朗基羅逐漸掌握了出色的雕刻技術和繪畫技巧,為其日後的輝煌生涯打下了基礎。

洛倫佐在1492年去世後,米開朗基羅的藝術生涯也受到了影響,他不得不離開學院,回到父親的家。1494年,洛倫佐的繼承人皮耶羅委託米開朗基羅製作雕塑,使得他再一次進入美第奇的府邸。但是時間並不長,薩沃納羅拉修士的崛起讓佛羅倫斯經歷了一次動蕩,美第奇家族被驅逐,米開朗基羅也在動蕩結束前離開了這座城市,前往威尼斯、博洛尼亞和羅馬。

1497年11月,法國駐羅馬教廷的大使委託米開朗基羅雕刻《哀悼基督》,這件作品在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是為紅衣主教的葬禮製作的,也是米開朗基羅唯一有籤名的作品。"哀悼基督"取自《聖經》中基督被猶太總督抓住並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後,聖母瑪利亞抱著基督的身體痛哭的情景。這一題材在中世紀北歐的宗教雕塑中很常見,但米開朗基羅的詮釋是前所未有的。他平衡了自然主義和古典秩序之間的關係,將悲壯的理想美和逼真寫實的刻畫結合起來,神性和人性在這裡也得到了統一。

這件雕塑中的聖母瑪利亞非常年輕,這對於一位有著大約33歲兒子的母親來說,顯得有些不可思議,聖母的青春可能象徵著永遠的純潔。米開朗基羅曾對他的傳記作家阿斯卡尼奧·康迪維說:"難道你不知道貞潔的女人比不貞潔的女人更能保持青春嗎?聖母從未經歷過可能改變她身體的欲望,所以她能夠保持青春。"

聖母的如同少女一般明媚的面容,與基督沒有任何生命氣息的身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強烈的反差令人感受到不合理的現實所造成的悲劇。按照中世紀宗教藝術的傳統,"哀悼基督"一般是譴責性的,目的是為了喚起人們的悔恨與自責,不過米開朗基羅在這裡並沒有強調基督受難所引發的衝突,而是美化了基督的犧牲和母性的力量,以一種善良和優雅的方式實現了與現實的和解。這件作品中流露出來的寬廣的人文主義顯示出米開朗基羅在美第奇學院中受到的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

《哀悼基督》的結構是金字塔式的,瑪利亞的頭部是頂點,再逐漸從衣服上的層層褶皺,到她膝蓋上的基督,再到基座,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構圖。人物的身體結構並不是完全符合比例,因為在一個女性的膝蓋上放置一個成年男性有些困難,所以作者讓瑪利亞的身體被寬大的衣袍遮蓋起來,這樣的處理方式十分巧妙,既掩飾了瑪利亞實際上的身體比例,同時又恰到好處地表現出瑪利亞的四肢,兩臂擁抱著基督,兩腳支撐在地上,力量分布均勻,人體比例在錯覺中也感覺很和諧。

基督裸露的身體在聖母厚重衣袍的襯託下,顯得瘦弱冰冷,當聖母的眼神落在兒子的身體上時,可以感受到一位母親無盡的慈愛與溫柔,這種濃厚的感情甚至超過了悲傷。死去的基督在身體上並沒有多少創傷,僅在肋下有一道傷痕,他的手臂和腿部都無力地下垂,頭部後仰,米開朗基羅對於屍體的描繪很寫實,考慮到了重力的作用,但也經過了理想化和戲劇性的處理,讓屍體顯得不過於僵硬,以方便於聖母的擁抱。

這件雕塑給人一種既哀傷又優美的複雜感受,在細節方面的設計十分精心,整體統一而富有變化,是米開朗基羅藝術生涯前半期最著名的雕塑,一經展出就轟動了整個羅馬城。19世紀的現實主義雕塑家羅丹也深受他的影響。羅丹 1886年 大理石 76.2cm×27.4cm×21cm 芝加哥美術館說明:19世紀的法國雕塑家羅丹(AugusteRodin,1840—1917年)即受到了米開朗基羅的影響,夏娃是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感情的女人,而不是一個理想化的符號,令人想起米開朗基羅的《大衛》,以及西斯廷天頂畫中的人物形象。

亞當(Adam)羅丹 1876—1886年 青銅 98.1cm×73.7cm 芝加哥美術館說明:米開朗基羅在西斯廷教堂天頂畫中繪製的《創造亞當》和雕塑《哀悼基督》啟發了羅丹的這件雕塑。羅丹將天頂畫中亞當的姿勢進行了轉動,並將亞當從上帝那裡接受生命的手勢轉移到右臂上,亞當的下垂的左臂則是來自《哀悼基督》中基督的死去的身體,羅丹在這裡將生命和死亡的主題凝結在了一起。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不朽的英雄讚歌》:從上海視角切入,講述英雄故事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上海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製作了紀錄片《不朽的英雄讚歌》(1集48分鐘)以為紀念。節目將於10月23日22:00在東方衛視播出,10月25日21:00在上海紀實人文頻道播出。
  • 《金剛川》主題曲MV發布,熟悉的《英雄讚歌》聽到淚流滿面
    ,四面青山側耳聽……」電影《金剛川》在10月21日發布了主題曲《英雄讚歌》MV 。 這首《英雄讚歌》改編自1964年的經典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由原曲作者劉熾先生的女兒劉云云女士親自擔任監製,著名音樂製作人於飛親自操刀。
  • 《金剛川》主題曲再唱《英雄讚歌》
    本報訊(記者 肖揚)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田羽生聯合導演,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近日發布主題曲《英雄讚歌》MV,電影將於10月23日全面公映,作為國慶檔之後的非熱門檔期影片,《金剛川《英雄讚歌》改編自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由原曲作者劉熾先生的女兒劉云云女士親自擔任監製,著名音樂製作人於飛領銜譚維維、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著名鋼琴家陳薩和中國歌劇院交響樂團、國際首席愛樂合唱團。《英雄讚歌》全曲在穩健舒展的旋律進行中浸透著一種壯美,飽含著無限深情,滲透著對家國的熱愛以及對未來的希望。
  • 公木:《英雄讚歌》的由來
    「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每當這首慷慨激昂的《英雄讚歌》在耳畔響起,我的腦海中就會出現電影《英雄兒女》的主人公王成雙手緊握爆破筒躍出戰壕的英勇形象。我的心裡除了對英雄的敬仰之情,還有一種特別的激動和親切——因為我的祖父公木先生是這首讚歌的詞作者。他生前曾經回憶:「《英雄讚歌》作為電影插曲,是1963年秋冬間,我與音樂家劉熾合作的,我作詞,他制譜。
  • 致敬英雄!《金剛川》發布主題曲《英雄讚歌》MV
    今天(10月21日),《金剛川》更率先發布主題曲《英雄讚歌》,以歌聲致敬戰士們的不滅風骨與勇氣。 《金剛川》發布主題曲《英雄讚歌》 10月21日,《金剛川》發布主題曲《英雄讚歌》MV。歌手譚維維、小提琴家呂思清、鋼琴家陳薩、主演張譯、吳京、鄧超、李九霄、魏晨、張承共同演繹,致敬英雄。
  • 《英雄兒女》主題曲《英雄讚歌》超感動
    《英雄兒女》主題曲《英雄讚歌》超感動今▲劉尚嫻五十多年過去了,昔日的22歲率真女兵也成了比我還要年長的「中老年今今今人」,但《英雄讚歌》依然在傳唱,電影中的情節至今難忘,她一生的經歷依然值得我們來回味、學習,也祝福她老人家健康長壽。
  • 《為了和平》第四集:英雄讚歌
    《為了和平》第四集:英雄讚歌  央視網消息: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第四集《英雄讚歌》主要展現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出的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一大批英雄模範,他們以勇敢、堅毅、頑強、無畏成為全國人民崇敬、學習的楷模,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於「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 英雄讚歌:有了譚維維版,曲風盪氣迴腸就連呂思清都甘當綠葉襯託
    [心]#譚維維唱英雄讚歌# 電影由@管虎 @郭帆FrantGwo @路陽的窩點 共同執導,聯合導演@田羽生NS ,#電影金剛川#10月23日,全國上映!譚維維版《英雄讚歌》好聽在哪裡?》MV關注點之1——用時下情感解讀當年畫面本次譚維維演唱《英雄讚歌》可以說是盪氣迴腸、大氣磅礴、激情澎湃。
  • 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詞作者———正定中學校友公木
    近日,以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電影主題曲《英雄讚歌》改編自20世紀60年代拍攝的電影《英雄兒女》中的插曲《英雄讚歌》。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成為文弱書生,而是知識救國。眼看國力衰弱,政府無能,公木積極參加愛國學生運動,還曾兩次被捕入獄,其中一次是與他的老師範文瀾一起,被關押了一個多月才得以釋放。
  • 英雄讚歌(歌詞)
    &nbsp&nbsp&nbsp&nbsp英雄讚歌(歌詞)&nbsp&nbsp&nbsp&nbsp公 木&nbsp&nbsp&nbsp&nbsp風煙滾滾唱英雄,&nbsp&
  • 《金剛川》主題曲MV《英雄讚歌》發布,還未上映就聽哭了網友
    老歌新唱,是對英雄精神的傳承這首《英雄讚歌》改編自1964年的經典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由原曲作者劉熾先生的女兒劉云云女士親自擔任監製,著名音樂製作人於飛親自操刀。實力唱將譚維維攜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著名鋼琴家陳薩、中國歌劇院交響樂團、國際首席愛樂合唱團共同重現經典,致敬英雄先輩。和經典原作的激昂不同,全新演繹的《英雄讚歌》層層遞進的情感更為鮮明。
  • 電影頻道《今日影評》推紀念抗美援朝專題 不朽讚歌敬獻英雄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CCTV-6電影頻道《今日影評》欄目推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特別策劃系列節目,邀請英雄老兵、軍事專家、青年學子與中國電影人匯聚一堂,透過抗美援朝題材影片之經典光影,帶領觀眾重溫那段盪氣迴腸的歷史。10月19日,《今日影評》「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特別策劃系列節目推出「英雄讚歌」篇。
  • 《英雄讚歌》的原唱者是誰?為什麼她的名字一直鮮為人知?
    每當《英雄讚歌》唱起,人們眼前就會接連浮現出英雄王成緊握爆破筒站在山峰上雙目怒視準備衝向敵群、王芳和一群志願軍戰士在戰火中引吭高歌的光輝形象。影片中文工團員王芳承擔了宣傳英雄的任務,她在影片中演唱的《英雄讚歌》鼓舞了前線志願軍將士英勇殺敵的志氣。
  • 譚維維唱的新版本《英雄讚歌》效果如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10月21日,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田羽生聯合導演,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發布主題曲《英雄讚歌》MV,新版《英雄讚歌》由譚維維演唱,小提琴家呂思清據介紹,這次主題曲改編自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
  • 他們全新演繹《英雄讚歌》,《金剛川》主題曲感動觀眾
    「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近日電影《金剛川》熱映,全新演繹的主題曲《英雄讚歌》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這首經典老歌,在歌手譚維維、小提琴家呂思清、鋼琴家陳薩與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的共同詮釋下,贏得了觀眾們的喜愛。
  • 「烽煙滾滾唱英雄……」你聽過《英雄讚歌》,但你知道原唱是誰嗎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人民戰士驅虎豹,捨生忘死保和平……」不用猜,你已經哼唱起來了。對,這是老電影《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讚歌》。每當這首歌曲在腦海響起,你、我、他都會心潮澎湃,激動不已,《英雄讚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散發著一種跨越時代的不朽光輝。而直到今天,許多人仍然以為這首歌是電影中的「王芳」——劉尚嫻演唱的。錯,大錯而特錯,這首歌的原唱,也就是幕後主唱是著名歌唱家張映哲。
  • 英雄讚歌 - 陝西法制網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電影《英雄兒女》主題歌《英雄讚歌》,歌詞威武雄壯,曲調盪氣迴腸。由老一輩女高音歌唱家馬玉濤老師演唱的《英雄讚歌》致敬人民英雄,大氣磅礴,氣勢豪邁。將志願軍將士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國際共產主義精神演繹的淋漓盡致,撼人心魄。歌之令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一腔熱愛祖國、讚美英雄的壯闊情懷油然而生。
  • 《金剛川》熱映,呂思清、陳薩加盟譚維維版《英雄讚歌》
    「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近日電影《金剛川》熱映,全新演繹的主題曲《英雄讚歌》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這首經典老歌,在歌手譚維維、小提琴家呂思清、鋼琴家陳薩的共同詮釋下,贏得了觀眾們的喜愛。
  • 巨像騎士團米開朗基羅怎麼樣?米開朗基羅屬性圖鑑
    巨像騎士團米開朗基羅英雄介紹,巨像騎士團中米開朗基羅是稀有品質的英雄,那麼他的技能到底怎麼樣呢,下面就為大家來詳細介紹一下這個英雄的具體技能以及獲取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金剛川》呈現殘酷戰爭祈願和平 譚維維新唱《英雄讚歌》致敬英雄
    近日,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田羽生聯合導演,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發布主題曲《英雄讚歌》MV。著名歌手譚維維細膩演唱,世界級小提琴家呂思清、鋼琴家陳薩傾情演奏,加上「金剛天團」的真摯伴唱,伴隨《金剛川》電影畫面,引人進入一段難忘歷史。電影將於10月23日全面公映,作為國慶檔之後的非熱門檔期影片,《金剛川》預售一經開啟就收穫不錯的首日成績。截至20日,首日預售票房已突破一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