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6個月,遲遲找不到工作,非常焦慮,我該怎麼辦?

2020-12-24 魏晉寒

文章作者‖魏晉寒

圖片來源‖網絡

隨著社會發展腳步的逐漸加快,以及新行業、新崗位、新觀念、新潮流的日益增多,我們不僅要面對越來越多的發展機遇,同時也要面對層出不窮的危機挑戰

原本來說,很多人可以在同一家單位的同一個崗位,待上五年、十年、十五年……

然而現在,我們不得不面對更多的就業壓力、職業選擇、創業風口、以及失業危機。

前段時間,我收到網友阿斌的提問:「晉寒,目前我失業在家,已經半年時間了。起初我還感覺無所謂,享受沒有工作羈絆的輕鬆時光。但是失業時間越來越長,遲遲找不到合適自己的工作,我真心有些焦慮和恐懼了,我該怎麼辦?」

現實當中,很多人和阿斌有著相同的職場經歷:感覺前公司不適合自己,發展空間十分有限,索性就辭職走人,結果長期失業在家,遲遲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正如網上說的那樣:「有的人越跳槽越輝煌,有的人越跳槽越暗淡。」

如何順利度過跳槽、失業、求職過程中帶來的空窗期和焦慮期,對於很多職場人士來說,無疑是亟需解決的事情。

01張弛有度

無論是失業歇在家,還是跳槽找工作,我們都應該調整好自己的生活節奏。不要太鬆散,更不要太焦慮。

從一份工作過渡到另一份工作,我們可以利用難得的休息時間好好放鬆自己。

宅在家裡睡大覺也好,走出家門旅行遊歷也罷,經過短暫的休整時期(一個月左右),我們必須及時把心思收攏回來——及時投簡歷,及時找工作,及時進入工作狀態。

自由散漫的日子越拉越長,我們就會越發厭惡、畏懼工作,從而形成「不願意工作——不想找工作——害怕找工作」的惡性循環。

就算我們運氣不錯,找到一份心滿意足的工作差事,我們也會因為遲遲進入不了工作節奏,從而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在失業休整期間,我們要學會張弛有度,可以適當放鬆,同時也要保持學習、閱讀、寫作、計算機應用等等日常習慣,確保自己的工作狀態和思維活躍性。

02積極行動

工作好找,適合自己的工作難求。

在失業、跳槽、求職期間,我們總會因為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感到焦慮和恐慌。時間越久,這種負面情緒越發強烈。

這個時候,我們一方面要及時調整心態,另一方面要深度反思總結。找準自己的定位方向,梳理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及時反思自己以往工作的錯誤和短板、認真盤點自己接下來工作的追求和目標。

我喜歡什麼工作?(興趣)

我能幹好什麼樣的工作?(能力)

什麼工作適合我?(局勢)

當我們的思維認知、計劃目標、生活節奏越發清晰明確的時候,我們的焦慮感和恐慌感就會隨之減弱。渾渾噩噩、雜七雜八的生活節奏只會加重我們的焦慮和恐懼。

必要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妥協讓步,為了保存自己的工作狀態,我們要在「興趣」、「能力」、「局勢」之間衡量取捨

不要期盼完美無缺的工作崗位,稍有突破口我們就應該迅速行動起來。跳槽擇業不一定非要追求更好的工作,而是應該謀求全新的開始。正如暢銷書《撒哈拉不哭泣》當中,作者艾文茵寫的那樣:「一旦方向篤定再苦也不算流浪,只要精神有依附顛簸也是成長。」

無論我們處於人生哪一個奮鬥階段,我們都應該抱著學習成長的態度,去迎接每一種職業方向和職場歷練。尤其在失業、跳槽、求職這段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我們絕對不能「漫無目的」的等待,也不能「心比天高」的期盼。

與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動中綻放。

03

在暢銷書《遠見》當中,作者克裡斯滕森以15年為一個階段,將大多數人的職業生涯分成三個階段,即:

第一階段是強勢開局的階段;

第二階段是聚焦長板的階段;

第三階段致力於實現持續的影響力的階段。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我們的職業道路非常曲折和漫長。我們不能因為短暫的失敗低潮而自暴自棄;也不能因為瞬間的成功而自鳴得意

在長達40多年的職業道路上,我們要善於從前一個工作崗位上吸取經驗,應用到下一個工作崗位上面。儘量確保經驗、人脈、知識、能力、思維的傳承和連續。

正如偉大物理學家牛頓說的那樣:「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只要善於學習和思考,我們就能把過往的經驗、挫折、失敗、業績當成穩定可靠的臂膀和脊梁,一步一個臺階,漸漸走向成功。

有句古話說道:「人挪活,樹挪死。」

很多人抱著這樣的態度跳槽辭職,結果越跳槽越糟糕。殊不知人們必須帶著「泥土」挪動,這樣才能走的更加穩固和長遠。

所謂「泥土」,就是我們的能力優勢,經驗優勢、思維優勢、人脈優勢。尤其在在失業、跳槽、求職的調整時期,我們要合理定位、規劃總結、及時復盤……把前一份工作的經驗、能力、閱歷打包帶走,應用到下一份工作中去,從而實現能力上的遷移和繼承。

相關焦點

  • 「我,30歲,失業2個月找不到工作,創業沒錢,好迷茫怎麼辦?」
    網友私信:我30歲了,辭職在家快兩個月了。這個年紀不太好找工作,創業沒有資金。好迷茫怎麼辦?30歲辭職在家,處於空窗期的2個月感覺到迷茫,是正常的事。一、目標30歲不上不下的年紀,想要擺脫迷茫的焦慮狀態,一定要儘快確定自己的目標,是找工作還是選擇創業。確定目標後,再根據自身能力情況來一步步落實,權衡利弊之後再用行動來獲取結果。如果只是這樣想的狀態,那麼不好意思,可能最終啥也做不好。
  • 30歲失業找不到工作,焦慮失眠絕望怎麼辦,你可以先看看這個
    一方面是家庭壓力,30出頭還工作不穩定,難免會讓關心自己的親朋好友擔心,正是因為這種擔心,無形變成了更大的壓力,讓人容易陷入自責。根據調查顯示,如果超過1個月沒有找到工作,40%的人會開始焦慮,超過3個月沒有找到工作,60%的人會抑鬱失眠,感到生活無望。
  • 老公快35歲了,失業一年多,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該怎麼辦?
    昨天,我找閨蜜玲姐約飯,發現她形容憔悴,眉頭緊皺,和她聊天,她卻時不時地走神。我忙問她,最近怎麼了。閨蜜趕忙找我訴苦,說她最近好煩,一直憂心她老公的事情。玲姐老公面試了20多家公司企業,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眼看手上的存款就要耗盡,而小孩的學費,父母的生活費,還有自己家庭的支出一直在增長。一時之間,玲姐感覺壓力好大,有些焦慮。不知道怎麼辦。
  • 離職之後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因為人如果每天都處在職業「空檔期」的話,他每天所發生的生活消費狀態一直處於「只進不出」;這個時候沒有在崗工作,越是空閒無聊,越擔心害怕找不到新工作;還有可能受周邊人的影響,如周邊朋友,家人問詢催促等等;以上這些都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心裡恐懼和焦慮。但是如果降低要求先「上崗」工作——就是不管什麼工作先做起來,你就變成了「有工作」的人了。你會發現,你的心態,你的處境,你的焦慮情緒會完全不一樣了。
  • 離職之後找不到工作了,該怎麼辦?
    出來後發現,最近四年做的行業很難找到類似的工作,而前面快消品的經驗也淡去了。很多單位要求從頭做起,薪水相應的少了一半多,我哪有時間耗得起。生活中各種貸款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該怎麼辦啊?這個月我都沒睡著過。
  • 已經失業快八個月,對未來很迷茫,且害怕找工作害怕面試怎麼辦?
    問:本來就自卑的女生,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都是自己不喜歡的,頹廢了快八個月,沒收入沒工作,現在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也很害怕找工作甚至連門都不敢出去了,這種情況怎麼辦?答:八個月,不長。我有過失業一年多的經歷。那是2008年10月開始到2009年12月結束。我當時天天呆在家裡啃老,打遊戲,偶爾會去寫寫小說,籤約了,但沒賺到啥錢。
  • 工作不開心想辭職,又怕自己找不到下一份工作,我該怎麼辦?
    現在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工作不開心想辭職,又怕自己找不到下一份工作。今天,我學妹給我發了一條信息對我說:明年打算辭職?我還奇怪著問:今年剛開始兩個月,你就想到明年辭職的事了? 她說不開心,也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經過了解才得知啊,她是因為感到工作不快樂,也感到不公平,不得不考慮辭職。沒有存款,不敢裸辭工作,但對現在的工作毫無感興趣不開心,無法改變。
  • 失業?迷茫?找不到工作?想乘風破浪該如何做?
    先說說這些姐姐們,最小的年齡也已經30歲,最大的已年過半百,而且已經是幾個孩子的媽了,而此檔節目的初衷,也是想向所有女性傳達出那種「去掉以往標籤,忘記過往,重新開始,年齡不會是阻擋前進」的那種意義。2其實這類綜藝節目的出現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一個問題,社會對於一定年齡的女性或者男性有著很大的歧視,寫到這我真的想說一句:「35歲的人招誰惹誰了?!」辛辛苦苦努力畢業找工作,最後在人生閱歷,經驗都處於巔峰的時候卻面臨著失業或者找不到工作的尷尬處境。
  • 離職後,6個月還找不到新工作,怎麼辦?看看你過去的工資類型吧
    最近四年踏入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隨著公司成長,參與了項目的方方面面,但是由於公司原因,長久的拖欠工資,離職了,出來後發現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很難找到類似的工作,而前面快消品的經驗也淡去了,很多單位要求從頭做起,薪水相應的少了一半多,但是,我哪有時間耗得起。生活中各種貸款壓的我喘不過氣來。我該怎麼辦啊?這個月我都沒睡著過。
  • 失業1個月,人快廢了,不知道幹嘛,該怎麼辦?
    網友諮詢:我失業一個月了,人就快廢了又不知道幹嘛,有同樣感受的朋友,出來說說自己的感受?很高興為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先開看一下題主的問題,在我看來,有幾個關鍵點:1、失業一個月。說明題主之前是裸辭,後來一直沒找到工作。2、人快廢了。
  • 裸辭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不想上班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應該怎麼辦?
    歡迎閱讀,我是夜芒星。很多人都有過辭職的經歷,在職場上辭職換工作是很正常的,對於辭職,有些人會先找到工作後,才從原來的公司辭職,然後直接去下一個公司入職,而有些人會選擇裸辭,休息一段時間,然後再去找工作。那麼,如果是裸辭,很長時間之後還找不到工作,久了就不想上班了,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應該怎麼辦?
  • 36歲,失業一年卻根本找不到工作,人要瘋了,敢問前路在何方
    前幾日接到了網友的一條私信:本人今年36歲,去年5月辭的職,本想過了年趁著金三銀四的求職旺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誰曾料到,一場突發的疫情導致今年的就業形勢比去年還慘。如今,失業將近一年,投出去的簡歷幾乎都石沉大海。現在整個人精神頹廢,內心煩躁,完全不知道路在何方。最近一段時期類似這個網友的問題可謂是屢見不鮮。
  • 當代職場人現狀:越是失業,越不敢找工作
    最近小編遇到了一位求職者,自去年年底裸辭之後,又遇到了疫情,遲遲沒能找到滿意的工作。最後這位求職者選擇了待業在家,靠妻子工作維持生活。雖然失業的壓力讓他非常焦躁,但比起求職失敗的挫敗感,他表示「還是先維持現狀吧」。
  • 中年失業,怎麼辦?
    因此,對於普通而言,中年失業是重大的生存危機。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往往是家庭的支柱,因而中年失業也是一個家庭的重大生存危機。1979年出生的我,近三年曾經兩次嘗試換工作,兩次都因為「年齡不超過35歲」,而被用人單位拒絕。由於這兩次經歷,我非常珍惜我現在的工作。
  • 疫情期間,40歲50歲失業了,找不到工作可以這樣辦
    經濟壓力大的,短期找不到工作,可以先這樣做只要之前有交過社保的人,必然都會有一筆失業保險金可以領取的。特別是疫情期間,有些地方的領取操作被簡化了,直接就可以網絡上就領取的。截止到3月23日,人社部已向社會公布277個城市實現穩崗返還網上經辦,297個城市實現失業保險金網上經辦,具體你們的城市該怎麼操作,可以諮詢下當地的社保局。失業保險金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失業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需要,按照規定失業保險金領取最長不超過24個月。
  • 大學畢業,我在2020年找不到工作該怎麼辦?
    在這四個月裡,正是倚仗每個人的綿薄之力成就的舉國之力,換來今天中國的這場勝仗。但不可否認,面對這場戰役,我們也是傷痕累累。靠著"犧牲經濟保人民"一系類措施,疫情讓近年來本來就不景氣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消息,今年2月份,由於疫情影響,中國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較正常月份上升近1%,首次突破了歷史。而失業率每上升1%,就意味著有將近500萬人失去了他們的工作。02.
  • 失業快半年了,一直找不到適合的工作,那就轉行做這6份工作,夠賺點...
    如果我沒猜錯,90%的人會告訴你缺錢。因為今年失業的人太多了,特別是中年人。 中年是家裡的頂梁柱,這個時候沒有了工作,缺少了經濟來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個災難。 如果再沒有學歷沒有技能,找工作就很難了。成人的世界真的沒有容易二字。失業,請你別慌,找不到合適的,可以轉行做這6份工作,養家餬口沒問題。
  • 為預防40歲找不到工作,給年輕人的忠告,改變從現在開始
    如果在40歲失業了,找不到工作了,那麼這是一件非常讓人憂心與迷茫的年齡階段。所以為了避免你在40歲找不到工作感到迷茫,感到憂慮,年輕的時候,你就要為你以後做好準備。專欄《40歲找不到工作,該怎麼辦?》,這是人到中年的憂慮,這是給年輕人的忠告,教你如何在年輕時做好準備,40歲能夠做到不失業。
  • 中年失業,整天宅家焦慮怎麼辦?3個方法讓你重新振作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最怕失業。在尷尬的年齡,教育和年齡的紅利已耗盡,並且職業狀態也處於倦怠期,不再像年輕人一樣對新事物好奇、敏感,做事不再有衝勁。雖然,這是職場人心理和生理發展的必經之路,即使沒有失業,許多人也會遇到同樣的困惑,所以,要先接納目前失業且焦慮的狀態,然後再找解決辦法。我提供以下解決方案供參考。
  • 好迷茫……今年大四畢業,找不到工作,我到底該怎麼辦?
    我今年大四畢業,出身是普通大學,生物工程專業。我投了很多簡歷、找了很久的工作,但是都沒有成功。現在感覺好迷茫,創業又沒錢,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其實看到這個問題,一心也想起了自己畢業的時候。一心那時也是一樣的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