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老區脫貧,把人民情懷轉化為攻堅力量

2021-01-20 中國日報網

富硒蔬菜產業園裡農作物長勢喜人,村居外牆上的農家畫盡顯江南村落韻味,旅遊合作社經營收入的50%用於入股的村民分紅,村民自己做的梓山麻餅經常賣斷貨……在江西贛州市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當地鄉親說自己的日子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于都縣,實地考察革命老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發展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到潭頭村考察時,同村民孫觀發一家和當地鎮、村幹部圍坐在一起拉家常。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我這次來江西,是來看望蘇區的父老鄉親,看看鄉親們的生活有沒有改善,老區能不能如期脫貧摘帽。」樸素的話語之中,體現著大國領袖的人民情懷,詮釋著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的不變初心。

走到再遠的地方,也不能忘記自己從哪裡來。站在時光軸上深情回望,革命老區承受著戰火紛飛,更承載著紅色記憶。發展的紅利惠及於民,曾在革命年代做出巨大犧牲的革命老區更是不能被忘記。「決不能讓老區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掉隊,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堅戰,讓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在心。

脫貧攻堅徵程路,一步一履總關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前往革命老區考察調研,他反覆強調,「加快老區發展,使老區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歷史責任,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在江西井岡山茅坪鄉神山村,習近平總書記和鄉親們一起打餈粑;在安徽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習近平總書記看到村民家滿牆獎狀說到要做好教育扶貧;在貴州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習近平總書記說「在這裡找到鄉愁了」;在福建龍巖古田鎮,習近平總書記叮囑大家要永遠銘記老區人民為革命作出的貢獻;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習近平總書記和大夥聊起了白羊肚手巾的用法……聽民聲、解民意、看民生,習近平總書記在老區土地上留下的深深足跡,更貫通著念茲在茲的人民情懷。

葆有前行的不竭動力,關鍵在於永遠與人民手拉手、心連心,這亦是人民情懷的力量體現。脫貧攻堅既反映了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學內涵,又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深情厚意。情懷事大,見於細微。習近平總書記與老區人民親近互動的場景,映照著國家領航者對於脫貧攻堅的謀篇布局。這份人民情懷,必定是新時代的溫暖印記。

老區脫貧攻堅一直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從搞活經濟到夯實民生,從基建打造到文化滋養,都要人民情懷內化於心和外化於行。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拼來的精彩。唯有克服重重困難,走出一條真脫貧、脫真貧的致富路子,才能拿下老區脫貧攻堅的「婁山關」「臘子口」,繼而把人民情懷落在實處。

老區脫貧,把人民情懷轉化為攻堅力量。前文提到的習近平總書記調研過的潭頭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09戶,全都參與了蔬菜產業發展,富硒品牌已經打響。如今,高鐵在這塊紅土地上貫穿而過,鄉親們出門「說走就走」,自家的鄉村旅遊更是火起來了。成績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得到,還需要迸發「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的幹勁,堅定「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決心,把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老區的深情厚愛落到實處。(謝偉鋒)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繡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勝利之花」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時間緊、任務重、難度高。越到緊要關頭,廣大幹部就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幹、精準施策,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以為民情懷「穿針」,防止深入群眾「浮在表面」。
  • 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
    為進一步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以美啟迪智慧、以美扶持地方文化發展,2020年8月11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 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展覽共展出作品550餘件(套),表現了脫貧致富,生產建設,教育醫療,扶貧救災,抗疫與復工等主題,其中大部分為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展覽選展了部分來自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作品。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讀懂「最美公務員」的「人民」情懷
    他們之中有基層機關幹部、也有第一書記、村黨支部書記,有年過半百的宿將、也有青春戰將,但無一例外都是擔使命、履職責、矢志為民服務的先鋒力量,是公務員群體中的「最美人物」,凝聚著幹事創業、執著奮鬥的磅礴力量。  「最美」一詞催生於民間,是人民群眾對善行善舉的認可和褒揚,源於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堅守、踐行和傳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是這個時代的最美精神。
  • 【地評線】「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傳遞「念茲在茲」的人民情懷
    在通向全面小康的路上,民族地區正在奮力奔跑,習近平總書記夙興夜寐,且行且思,念茲在茲,在兩會召開在即,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彰顯的是共產黨人「一枝一葉總關情」的人民情懷,激發了脫貧攻堅必勝的信心和決心。  用好「加速器」,民生兜底暖民心。「根深方能葉茂,樹壯方得果稠。」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基礎,奮鬥初心,始終來自人民。多個少數民族先後實現整族脫貧,創造了中國乃至全人類歷史中減貧事業奇蹟。
  • 百折不回,滿園春色——老區百色脫貧攻堅紀實
    新華社南寧12月5日電 題:百折不回,滿園春色——老區百色脫貧攻堅紀實新華社記者王念、向志強、徐海濤在平果市坡造鎮感筆新村的扶貧車間內,瑤族婦女班小善熟練地組裝著耳機配件,丈夫在附近工廠做零工,兩份工作讓搬出大山的一家7口順利脫貧。「在家門口就可以上班,這是以前難以想像的。」工人在廣西凌雲縣一家繅絲廠內煮繭抽絲(4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接棒者」走好新長徵眼下,百坭村即將迎來新一季的豐收:淡水龍蝦馬上上市,油茶、砂糖橘陸續進入採摘季。
  • 掛牌督戰,為脫貧攻堅注入磅礴力量
    按照部署,中央和地方堅持督與戰一體推進,向村鎮下沉督戰力量,目前督戰工作正在紮實推進。52個貧困縣掛牌督戰,明確了作戰重點、作戰力量、工作舉措和完成時限等內容,將難題轉化為動力,將挑戰轉化為契機,通過精準施策、靶向用力,攻破薄弱環節、突破重點難點,做到「上下聯動一條心,齊心協力保脫貧」。
  •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2020-07-09 10:19 來源: 南方網
  • 「走西口」故地的反貧困決戰:​革命老區忻州脫貧攻堅紀實
    這裡黃河、長城交匯握手,太行、呂梁兩山夾峙;這裡是歷史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錯處,曾經金戈鐵馬,也曾商賈雲集;這裡是革命老區,也是貧困山區。全國脫貧攻堅戰打響,這裡成為山西省最大的主戰場,317萬忻州人民與千年貧困決戰,披荊斬棘殺出一條血路。艱難的歷程,感人的故事,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奮進傳奇,也彰顯了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追夢精神。
  • 【地評線】讀懂《中國扶貧在路上》背後的擔當與情懷
    該片以權威史料文獻、真實扶貧案例、生動敘事方式,生動記錄中國「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徵程,充分彰顯了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歷史擔當和為民情懷,系統展示我國扶貧成就和世界貢獻。  透過《中國扶貧在路上》,能夠感悟到背後的責任擔當。
  • 【地評線】金羊網評:脫貧攻堅是中國交給世界的滿意答卷
    在我國脫貧攻堅決戰的決勝之年,羊城晚報評論員在國際消除貧困日前夕來到位於川西高原的甘孜州鄉城縣,在千裡之外的高原上親身感受脫貧攻堅的成果。走訪田野鄉村,採訪扶貧幹部,羊城晚報評論員更加感喟於中國脫貧攻堅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的脫貧攻堅具有世界性意義,體現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是廣大扶貧幹部辛勤付出的結果。脫貧攻堅,是中國交給世界的一份滿意答卷。
  • 建強戰鬥堡壘 決勝脫貧攻堅
    本報訊 (本報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各級黨委(黨組)一定要履職盡責、不辱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進一步堅定了我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決心。大家表示,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承諾必須如期兌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 【地評線】多彩時評:讀懂《中國扶貧在路上》背後的擔當與情懷
    該片以權威史料文獻、真實扶貧案例、生動敘事方式,生動記錄中國「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徵程,充分彰顯了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歷史擔當和為民情懷,系統展示我國扶貧成就和世界貢獻。  透過《中國扶貧在路上》,能夠看到背後的責任擔當。
  • 《榜樣的力量第四期》今日下午3點直播,致敬脫貧攻堅奮鬥者!
    《榜樣的力量第四期》今日下午3點直播,致敬脫貧攻堅奮鬥者!脫貧攻堅之戰奮鬥的歷程、感人的故事、成長的收穫……榜樣的力量——重塑著這方水土的滄桑巨變
  • 柳州市人民醫院古衛平、韋凌雲、成文虎獲市優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 張豐近日,為激勵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在脫貧攻堅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勇擔當善作為,進一步凝聚決戰決勝的強大正能量,市委組織部決定通報表揚797名全市優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柳州市人民醫院古衛平、韋凌雲、成文虎榜上有名。
  • 「大決戰——河南省脫貧攻堅優秀攝影作品展」在鄭州開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馬濤  12月6日,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主辦,省攝影家協會、省作家協會承辦的「大決戰——河南省脫貧攻堅優秀攝影作品展」在河南省美術館開幕。  此次攝影作品展以河南省脫貧攻堅重大專項工作為主題,融合文字、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傳播方式,全方位、多角度講述我省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湧現出的先進人物、感人故事,見證著我省脫貧攻堅的光輝歷程。
  • 高姍姍:為脫貧攻堅貢獻青春力量 - 山西農民報數字報
    2017年8月,團中央組織部基層建設部幹部高姍姍,受中組部和團中央的委派,擔任了革命老區靈丘縣韓家房村第一書記。她接過上任第一書記手中的接力棒繼續努力,讓韓家房村實現了整村脫貧。去年5月,高姍姍被派駐離靈丘縣城五十多裡路的南山區——紅石塄鄉邊臺村,幫助這裡的群眾脫貧致富。
  • 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貢獻電信力量
    中國電信江蘇公司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持續加大扶貧工作力度,為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貢獻電信力量。江蘇電信積極承接集團公司的定點扶貧任務,對口支援四川省鹽源縣,根據江蘇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對口支援淮安市漣水縣,同時加強對市縣分公司扶貧工作的指導、檢查、督促,全省電信系統共同唱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主題曲。
  • 脫貧攻堅「志」在必得
    ,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現在,延安脫貧了!肉啊蛋啊,天天有!」七十多歲的張瑞生老人額頭上的皺紋如年輪一般,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滄桑巨變。2019年5月7日,隨著最後兩個貧困縣延川、宜川脫貧摘帽,革命聖地延安歷史性地告別絕對貧困。近年來,陝西以釘釘子精神真抓實幹,脫貧攻堅力度之大、進展之快、成效之好前所未有。
  • 匯聚民營企業力量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多年來,民營企業在精準脫貧攻堅戰中主動擔當作為,傾情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智力,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作出了積極貢獻。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今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帶來的新挑戰,全國工商聯繫統將繼續引導民營企業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助力打好脫貧攻堅收官戰。
  • 《青春在大地》:傳遞脫貧攻堅的青年榜樣力量
    聚焦脫貧攻堅榜樣故事的脫貧攻堅主題節目《青春在大地》於近期在湖南衛視播出,節目以「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為創作導向,帶領觀眾走進10個美麗鄉村,通過「演員鄉村採風+舞臺劇演繹」的形式,展現脫貧攻堅一線工作者「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無私奉獻與艱苦奮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