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鄉親們生活有了明顯改善,我感到很高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全國兩會召開在即,習近平總書記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作出重要指示。在通向全面小康的路上,民族地區正在奮力奔跑,習近平總書記夙興夜寐,且行且思,念茲在茲,在兩會召開在即,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彰顯的是共產黨人「一枝一葉總關情」的人民情懷,激發了脫貧攻堅必勝的信心和決心。
用好「加速器」,民生兜底暖民心。「根深方能葉茂,樹壯方得果稠。」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基礎,奮鬥初心,始終來自人民。多個少數民族先後實現整族脫貧,創造了中國乃至全人類歷史中減貧事業奇蹟。奇蹟的背後,依靠的是精準扶貧舉措有效推進,是各族幹部群眾百折不撓的意志和行動。增強兜底保障能力,織牢民生保障網,助力脫貧攻堅;有序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確保每一個貧困戶住上「安全房」「放心房」,一項項暖心惠民措施,
始終與人民群眾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習近平總書記以率先垂範的實際行動,書寫了立黨為公、施政為民的時代答卷。
點燃「強引擎」,產業脫貧順民意。貧困群眾要實現穩定脫貧、逐步致富,發展產業是關鍵。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依託當地產業發展,突出產業扶貧,因地制宜選產業,優化布局,以產業來實現貧困戶的脫貧奔小康。產業融合發展是幫助貧困群眾甩掉「窮帽子」、拔去「窮根子」的有效路徑,激發內生動力。獨龍族通過修公路、種草果、通網絡等措施邁開了大步流星的發展步伐,毛南族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和扶貧車間務工等激活了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利用後發優勢、資源優勢等,民族地區步入了經濟社會發展快車道。只有各民族團結奮鬥,上下一心,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
結出「致富果」,加快發展解民憂。發展仍然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加快發展是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要義所在。站在2020年這個特殊歷史坐標,立足於打基礎、謀長遠,既堅持脫貧標準,幫助民族地區告別絕對貧困,又放眼未來,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推動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涵養「念茲在茲」的人民情懷,黨員幹部就必須「站好位」,時刻為困難群眾著想,讓百姓「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做實「一站式」服務,打通為民「最後一米」,真誠敞開「一扇窗」,下好服務人民服務百姓「一盤棋」。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地宣示,溫暖著各族群眾的心,也是對廣大黨員、幹部的奮鬥指引。2020年全國兩會的召開,將在特殊背景下繼續勾勒民族復興的奮鬥藍圖,特殊的兩會,特殊的期待,只要56個民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美好的夢想必將照進現實。(曹瑞曉)
編輯:錢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