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速度」展現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

2021-01-20 中國臺灣網

  3月5日上午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在回顧2016年工作時指出,2016年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持續提升。高速鐵路投產裡程超過1900公裡,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700多公裡、農村公路29萬公裡。(人民網)

  今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分別從去年政府工作成績,今年工作的總體目標以及今年的幾項重點工作展開,鐵路建設再一次成為「兩會」高頻詞彙,尤其是在2016年基礎設施建設中,高速鐵路投產裡程超過1900公裡,取得可喜成績,在今年的重點工作中,總理再次著重強調了投資建設領域,完成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元,給交通建設注入「強心劑」,也給鐵路發展提出新要求。

  截止2016年底,中國高速鐵路運營裡程已突破2萬公裡,超過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高鐵運營裡程之和。中國已進入高鐵經濟時代,高鐵列車已成發展快車道、民生快車道。

  高鐵已成為新的「中國名片」,也成為國家軟實力的標誌之一。李克強總理多次出訪都在全力推介高鐵:2014年5月,訪問衣索比亞時,宣布在非洲建立高鐵研發中心;6月,訪問英國時要推動中英高鐵合作;8月,訪問美國時,表示願意參與美國交通基礎設施的升級換代;同月,訪問辛巴威時,支持在非洲國家首都和主要商業中心之間建設高鐵的倡議;10月,出訪俄羅斯時與俄籤訂高鐵等合作備忘錄;12月,赴泰國出席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第五次領導人會議,請泰國總理親赴中國體驗京津高鐵,中泰高鐵合作計劃順利推進。可以說中國高鐵既是總理的驕傲,更是中國人民的驕傲。在中國高鐵發展建設的背後,有千千萬萬高鐵人揮灑汗水,兢兢業業地工作,使中國高鐵不斷超越,成為「中國名片」。

  民生底線牢不牢,群眾能切身感受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公共服務水平和覆蓋面更高更廣了,高速鐵路的建設和發展日益進步,出行的方便讓百姓看得見、摸得著。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黨中央的鄭重宣示彰顯著一個政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追求,體現著一個國家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才能讓百姓獲得穩穩的幸福!(中國臺灣網網友:周曉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秉承「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
    時光追溯到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代表承諾,「我們要始終牢記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對群眾的悲歡冷暖感同身受」,一次次「念茲在茲」,激蕩出始終如一的為民情懷。  秉承「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就得多一些「黃土味」,少一些「官僚味」。老百姓有句俗話講:當官一陣子,做人一輩子。
  • 涵養「念茲在茲」的人民情懷
    住房問題是民生大事,關係千家萬戶的基本生活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彰顯的是共產黨人「一枝一葉總關情」的人民情懷。回望來路,人民在總書記心中始終居於最高位置。2019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5次到團組,講話中始終緊緊圍繞「人民」二字。他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圍繞著人民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來實踐。」「一切成就都歸功於人民,一切榮耀都歸屬於人民。」
  • 【地評線】「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傳遞「念茲在茲」的人民情懷
    在通向全面小康的路上,民族地區正在奮力奔跑,習近平總書記夙興夜寐,且行且思,念茲在茲,在兩會召開在即,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彰顯的是共產黨人「一枝一葉總關情」的人民情懷,激發了脫貧攻堅必勝的信心和決心。  用好「加速器」,民生兜底暖民心。「根深方能葉茂,樹壯方得果稠。」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基礎,奮鬥初心,始終來自人民。多個少數民族先後實現整族脫貧,創造了中國乃至全人類歷史中減貧事業奇蹟。
  • 有一種人民情懷叫念茲在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三次來到湖南考察調研一次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下基層,察民情為民迢迢下面和小編一起循著總書記的湖南足跡聽原聲、看現場感受人民領袖念茲在茲的人民情懷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給湖南工作提出了「三個著力」的根本方向其中一個就是「著力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 胡守慶:深植為民情懷 厚寫「民生清單」
    經濟視野網6月18日電(梧雨)17日下午,大興安嶺阿木爾林業局黨委書記胡守慶帶領黨委、局屬相關部門人員深入民生一線,就職工群眾關心的飲水、基礎建設、供熱等問題,本著從小事做起,把百姓的事做實做細的原則,列問題、設時限、立「民生清單」,開展調研。
  • 「鐵路公交」的為民情懷
    原標題:「鐵路公交」的為民情懷  在高鐵飛速發展的今天,繼續開行公益性慢火車,算的不僅是經濟帳,更是民生帳  一元錢能做什麼?在黑龍江大興安嶺,這可以是一張火車票的價格。  像這樣的速度慢、停站多、票價低的公益性慢火車,目前全國還有81對,覆蓋21個省區市,經停530座車站,途經35個少數民族地區以及上百個完成摘帽的貧困縣市。這些列車票價從一兩元到最多幾十元,有的甚至幾十年票價不漲,承載著沿途群眾的求學夢、團圓夢、致富夢,搭載他們奔向更加幸福的好日子。  慢火車是一列列「便民車」。
  • 「為千家萬戶降成本」體現為民情懷
    「為千家萬戶降成本」的國家出手,體現的是為民情懷。長期以來「水電氣暖」 屬於「獨家經營」,就是百姓生活領域裡的「四大天王」。即便隨著市場的陸續放開,但是總體來看還有著「獨家經營」的影子。 就拿供暖來說吧,在一個縣城裡,確實有著多家供暖公司介入,而實際上是「劃分區域」的。也就是說,這個企業負責「東區」,那個企業負責「西區」,對於老百姓而言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 習近平的為民情懷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國共產黨堅持執政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我們要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我堅信,中國人民的生活一定會一年更比一年好。
  • (江源來論)黨員幹部應厚植為民情懷
    黨員幹部要把為民情懷厚植在全面復工復產的土壤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舉國上下合力擊退的一個困難,在這場抗擊阻擊戰中,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攜手並進,創造了一個個讓人感動的奇蹟,也湧現了一個個有擔當、有情懷的人民英雄。
  • 【小布e評】弘揚「創建精神」 賡續為民情懷
    【小布e評】弘揚「創建精神」 賡續為民情懷 2020-12-09 2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羅才佳:「民生監督」不忘為民之心
    2018年,我通過六枝特區木崗鎮紀委選拔,開始擔任戛隴塘村民生監督員。戛隴塘村不僅是中國第五批傳統村落名錄村,這裡也是我的家鄉,我植根於這裡。 一開始進村入戶走訪時,群眾總是問我:「為什麼我家沒有享受某項政策,而別人家得到享受?」
  • 把為民情懷融入血脈 河南省加強過硬政法隊伍建設綜述
    切實轉變作風深植為民情懷  「現在,政法機關存在的一些作風問題,看似新表現、實則老問題。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不能停步。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作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查擺問題、拿出過硬措施,堅決認真整改、持續糾正『四風』……」許甘露對加強政法機關作風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 《陽光問廉》聚焦民生訴求 拷問幹部為民初心
    11月2日下午,以「聚焦民生熱點提升服務能力」為主題的達州市《陽光問廉》大型全媒體直播節目,聚焦民生訴求,拷問幹部為民初心,現場問廉直擊人心,發人深省。本期《陽光問廉》直播節目,通過聚焦曝光農貿市場「怪象」、「高分」物業低服務,群眾滿意難等,對部分幹部在思想認識、整治事項推進、解決群眾訴求、整治成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現場問廉,深挖問題根源,敢於動真碰硬,直指要害,拷問幹部為民初心
  • 磐石法院司法助農 盡顯為民情懷
    磐石法院司法助農 盡顯為民情懷 2020-12-14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力書寫為民情懷
    始終將人民的健康福祉擔承在肩——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山大二院高瞻遠矚,在全國較早提出「醫養結合」理念和模式,於2016年託管運營濟南善德養老院,2017年在醫院開診20周年之際開設南部院區,醫養結合運營模式迅速落地生根;從子洲到華池,從喀什到烏魯木齊,從齊魯大地到異域他鄉塞席爾,山大二院的醫療團隊踏遍千山萬水,傳遞責任和健康;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山大二院組建國家醫療隊整建制出徵,在防疫戰線上發揮「國家隊」的技術優勢,展現山大二院人的家國情懷
  • 「和人民在一起」人民,始終是那一份念茲在茲的初心
    在湘西十八洞村考察,習近平與苗族村民一家促膝長談,「精準扶貧」就此首倡;在焦裕祿同志紀念館,習近平號召全體黨員幹部學習這位蘭考縣委書記「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總書記以率先垂範的實際行動,書寫了立黨為公、施政為民的時代答卷。「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
  • 把為民情懷深植於心!江蘇加強過硬政法隊伍建設
    近年來,全省政法隊伍不斷得到錘鍊,湧現出一大批信念堅定、執法為民、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先進典型——「全國自強模範」王小莉、「最美法治人物」王帆、「新時代優秀檢察官」餘楓霜、「全國公安楷模」李樹幹、「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唐明清、全國「最美基層民警」陸旭東、「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盧幹景、「全國模範司法所長」周彩芳等。
  • 「西湖評論」把民生實事辦成「民心工程」
    鄭莉娜「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歲末年初總結工作,杭州都免不了盤點一番民生實事,除了要「回頭看」當初承諾的民生實事是否辦到了,更要「貼心問」民生實事是否辦成了百姓歡迎的民心工程。
  • 不變的初心使命 如一的為民情懷
    有這樣一位80後民警,自2013年參加公安工作以來,從戶籍警到社區警,儘管時間在變、崗位在變,可她愛民為民的從警初心卻始終沒有改變。她把群眾當親人,用一顆愛民之心, 守護著一方百姓平安,贏得了轄區百姓的口碑,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承諾。她,就是新密市公安局西街派出所副所長劉明珠。
  • 民生無小事 枝葉總關情(人民觀點)
    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讓人民過上好日子這一點始終不渝、毫不動搖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14億人匯聚的民生需求點都是經濟增長點「兩萬人的就業方向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