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管家》自我與上帝

2020-10-12 skant

Android這是一個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名字,我猜測(沒有英文字幕)同時應該也是電影中機器管家的名字(機器人)。

我看到有人厭惡這部電影,以為其反應了人類的極度自大,覺得什麼生物都以成為一個智人為終極追求。這種評論完全忽視了這部電影的偉大之處,反而陷入了狹隘視角的窠臼中。

這是一部擁有宏觀視角、偉大胸懷的電影。安德魯不是在尋求成為「人」,而是在尋求自我,尋求自我的意義。

如果一個人說他不愛錢,要麼這個人是個liar,要麼這個人已經擁有或曾經擁有過大量的錢。同時,永生對於人類是亙古以來的白日夢,對於安德魯來說卻是他與生以來的本質。所以,認為安德魯為了成為人類而放棄永生是人類的意淫,恰恰陷入了人類的偏見。

永恆存續也許是每個生物種族的本能,卻不一定是每個生物個體的。對於安德魯來說,永生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本事,獲得愛才是重要的。

而他孜孜不倦追求人類的認可,成為一個真正「人」,這是一種尊嚴的追求,作為被人類創造的造物,他本來是人類的私有財產,是沒有自己的人格的。但是他依靠自己的智慧,獲得了事實上的獨立,但是他想要真正的平視人類,而不會因為自己是人類的造物而在尊嚴和精神上矮於人類。

而這一道路是漫長而曲折的,橫跨了整整四代人類的時間,一個家族四代、三個人物,伴隨著安德魯的覺醒、成長、找到自我和迎向死亡。這是使得這部電影毫無疑問可以稱之為一部史詩故事。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機器管家》How to be?
    最近看《機器管家》、《人工智慧》等主題電影的時候,聯想到其實東方的文學作品聊齋也有在述說同樣的主題。有一部分聊齋故事在探討妖魔鬼怪,如果擁有了人性,那我們是否稱其為人?比如《畫皮》,又比如領養的孩子,這些問題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人工智慧也是一樣的倫理問題。
  • 《機器管家》你好,機器人
    聽April Rain 的《One Is Glade To Be Service 》,被裡面《機器管家》的節選對話打動。看完了電影,又在瀏覽器搜索看了幾篇影評。影評中我更認同的是《變人》這篇影評,另一篇影評中提到片名Bicentennial Man(機器管家)應該作「兩百歲的人」更好。但我並不這麼認為,可能是因為我更理性一點也不浪漫吧。
  • 機器人的華麗轉身:從機器管家到情感伴侶
    #機器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很老的電影,叫做《機器管家》,裡面介紹了一個關於機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叫做安德魯的機器人,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機器管家到人的角色轉變,這樣的轉變是隨著其思維、情感的變化逐步完成的,確實很神奇。
  • 《機器管家》一生不舍追尋愛與自由
    這無可厚非,打動人內心的也就這些,好的電影是給你一個不一樣的感受,機器管家做到了,愛和自由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尤其是時過境遷的滄桑感以及曲終人散後的平靜淡然,安德魯做到了。他用一個不一樣的方式,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聽從你的內心,愛你所愛,行你所行。看完影片,我更多的是在思索自己的生活。
  • 【老師推薦】《機器管家》
    我無從得知,但是電影《機器管家》間接的回答了這個問題,而答案則是:不會!永生並不會帶來幸福,只會帶來一種異樣的寂寞。       《機器管家》從機器人的角度討論了關於感情和永生的話題,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不久的將來」的故事,尼爾一家迎來的第四代新管家——機器人安德魯。安德魯擁有人類的某些特徵:他能感知人的情感,善意、歉意和友誼,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維。
  • 人工智慧與人——電影《機器管家》賞析
    電影《機器管家》於1999年上映,由喜劇大師羅賓·威廉士飾演主角安德魯。電影原名《Bicentennial Man》釋義為活了兩百年的人。接下來我們進入這部電影。變人富裕的馬丁一家人從北安機器人公司購入了一臺機器人管家,由於小女兒阿曼達的誤解,機器管家被命名為安德魯。(安德魯這個名字源自古希臘語,寓意為男性,這預示了安德魯的命運。)男主人理察發現安德魯因為某種未知的錯誤,從而擁有創造力、好奇心等「人性」。
  • 《機器管家》機器管家觀後感
    看完整部影片內心久久不能從一種尋求自我生命的意義中抽離出來!此時聽著Argerich演奏的Bach Englisch Suite No2 A Minor Allemande . 靜靜地寫下我對影片的感受.
  • 《機器管家》劇情簡介
    理察·馬丁一家買來一個機器人當管家,機器人名叫安德魯,它是北安公司生產的千萬機器人中的一個。它不但擁有一般機器人具備的所有功能,而且還有學習和創造能力,甚至是情感方面的感知力。理察·馬丁很快發現這個名叫安德魯的機器人善或者是高價回收安德魯,甚至為它建立了私安德魯一直稱理察·馬丁的二女兒為二小姐,並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機器管家安德魯已經成為理察·馬丁家族的一員。
  • 《機器管家》一部滿足人類意識的完美喜劇
    片子很好看,劇情流暢完整,我感慨於安德魯對於人性的追求,他花了整整兩百年變成人,得到了人類的承認,但他最後還是在說,他畢竟是個機器人,所以想要人類的承認,可事實上,人類從來就是自我又自戀的,他們需要被承認,也不會將自己從頭到尾改變成另一個物種。人類將感情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覺得萬物有了感情才顯珍貴,但真的是越像人類就越是正途嗎?
  • 《機器管家》誕生篇
    今天咱們來看看一部1999年上映的經典看片《機器管家》,這部電影講的是老戲骨羅賓.威廉士扮演的安德魯由機器人變成「人」的過程。由於電影長達兩個小時,劇情有非常精彩咱們就分成幾期來說。而咱們的男主安德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馬丁一家買回了家中成為他們的貼身管家。一開始作為機器人的他並不被馬丁一家看好,甚至馬丁的女兒和妻子因為他的到來還感覺打亂了之前的生活節奏。一家之中除了。馬丁和他的小女兒之外都不喜歡他,覺得他笨手笨腳,一無是處。
  • 《機器管家》自由與尊嚴
    我不知道Andrew後來想起她時是否恍然大悟原來二小姐曾經愛過自己,記得那個女孩子離開人世前都緊緊抓著幼時她的管家先生雕給她的玩具,他在這個世上的第一份作品。要怎麼定義人與機器呢?細胞、靈魂,還是情感?Andrew本來可以選擇以機器的方式永永遠遠存在下去,可他感受到了人類的感情,他不願冷冰冰的以機器目睹身邊一位又一位親朋好友離開。學過「活著」的意義,就再也做不回機械了。
  • 科幻片不一定要有大場面《機器管家》是特別的存在,卻鮮有人知曉
    雖然不知道你們記憶中的是哪一部,在這裡,我要說的是——《機器管家》。這部科幻電影很特別,它雖然打著科幻的標籤,卻沒有末日之戰,沒有陰謀詭計,有的只是關於愛的難忘情節。它讓人們審視自身,生老病死的宿命,會痛苦,會快樂。
  • 《機器管家》的人化歷程
    文轉自:非人類的真實人生評《機器管家》的人化歷程----李春燕、李敏----電影文學 侵刪 《機器管家》這部影片改編自著名的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影片中未來世界的機器人管家安德魯由羅賓●威廉士扮演。
  • 《機器管家》機器人與人
    機器人管家這部電影,個人以為可以分兩部分看,第一部分作為相關題材,藉機器人之口導出機器人法則作為對阿西莫夫的致敬(不說致敬,認可是有的)。第二部分通過幾代人與機器人安德魯的相處(潛移默化,細微處的變化)逐漸發展演變成機器人安德魯想要作為一個被認可的人類而直面生死。(「思考自由,想要自由」,自由似乎就是安德魯一切變化的開始),從「換代升級」到「徹頭徹尾」。
  • 為了成為人類,機器人安德魯用了二百年|美國電影《機器管家》
    (電影海報)1999年的美國電影《機器管家》改編自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創作於1977年的短篇科幻小說《
  • 《機器管家》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安德魯從誕生之日起就是馬丁家的機器管家,但是由於馬丁先生的善良或者說是博愛,安德魯在和馬丁一家的相處過程中,逐漸獲得了知識,技能,智慧和愛,尤其是小小姐的尊重和愛。這使得安德魯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使命,即使他是一個機器人。他開始遍尋「人」間,尋找自己的同類,卻在很多年後,找到了自己的發明者的兒子,同時也是繼承者。這促使他有機會得到升級改造,逐漸向人類靠攏和接近。
  • 《機器管家》愛情不拘於血肉之軀
    說來也怪,這部早期的電影特效並不多麼酷炫,機器管家的外形看起來也有點怪異,略顯笨重。主題放在今日也並不突出了——情這一字,並不只寫在血肉之中。很多機器人的電影都會有意無意的探討一個主題——當機器人也有了人類的情感。在脫離了生產線之後,被賦予「靈魂」的機器人,能說、能唱、能跳,也慢慢開始向更智能的學會思考而「進化」。
  • 《機器管家》人性是先天的或是後天的可能性
    英文原名Bicentennial Human比中文譯名「機器管家」更忠於劇情、主旨表達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開始想到一些有的沒的,【humanity人性】這個詞語是否可以假設為兩個定義邏輯:1⃣️先天性:人類這個族群獨有的天生的個性、情感、思想、行為,等等處理方式;2⃣️後天性:人類/非人類通過模仿-學習-練習-習慣,後天形成的與人類處理方式近乎一致的運行邏輯?
  • 流水帳:《機器管家》劇透
    很多年前的一天,尼克一家擁有了一個機器人管家他獨自一人上路,走遍了很多很多地方,直到他快要失望的時候,他遇到一個人,這個人成功的幫助他脫掉了機器的外表,模擬了人類的皮膚,他看起來外表和人一模一樣了,不再是機械的外表,而模擬的神經系統讓他也有了感知。他非常興奮的跑到尼克小女兒的家,才發現時間已經過了很久,曾經年輕的小女兒已經垂垂老矣,而她的孫女,波夏,也已經是成年女孩的年齡了。
  • 《機器管家》邊界在哪裡
    安德魯變成人的過程中,從來沒有擺脫過人這一操盤手,從機器廠的初步形成,到家庭主人有意識的察覺到他的不同而每天對他進行的輔導,和利用機器人本身的數據優勢攻讀大量學習書庫,安德魯的自我覺醒在我看來是在人類允許範圍之內的機器人的性能革命。而作為一切的主人,我們人類應該思考的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去定義自己,又該如何真的去把法律與倫理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