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成為人類,機器人安德魯用了二百年|美國電影《機器管家》

2021-02-15 嘯歌雜譚

(電影海報)

1999年的美國電影《機器管家》改編自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創作於1977年的短篇科幻小說《雙百人》。

阿西莫夫是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儒勒·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並稱為科幻歷史上的三巨頭。阿西莫夫還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

(艾薩克.阿西莫夫)

提阿西莫夫出的「機器人學三大定律」,被稱為「現代機器人學的基石」。

機器人學三大定律是阿西莫夫在1942年的短篇小說《轉圈圈》中首次提出。在《雙百人》中,機器人學三大定律的理論也貫穿小說始終。電影《機器管家》中機器人安德魯首次亮相時的自我介紹也提到了這三大定律。

機器人學三大定律的內容是: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 
  二、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三、在不違背第一法則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其後,阿西莫夫還對機器人學三大定律提出了補充。1985年,阿西莫夫在其小說《機器人與帝國》中提出了第零定律。

第零定律:機器人必須保護人類的整體利益不受傷害。

機器人學三大定律的內容得到進一步完善,分別為: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除非這違反了機器人學第零定律。

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零定律或者第一定律衝突時例外。

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反第零、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儘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

(電影圖片)

在《雙百人》中阿西莫夫塑造了一個夢想成為人類的機器人安德魯形象。作為唯一一位擁有「正電子徑路和模擬神經束」的機器人,安德魯.馬丁從家務機器人到擁有創造性,獨立自由的機器人,由普通機器人到製造人體器官造福人類的機器人,為了成為真正的人類,安德魯從表面到內在,一步步向真正的「人」靠攏。

(電影動圖)

為了獲得「人籍」,安德魯努力了200年,直到最後他把自己的機器腦變成真正的「人腦」,結束了自己永生的命運,才獲得了世界議院的認可,最終由機器人安德魯變成了馬丁先生,完成了他由機器人變成人類的夢想。安德魯想變成人的夢想就像人類追求進步的夢想一樣: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不懈努力,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

和大部分改編類作品類似,電影《機器管家》水平顯然不如原著高。由羅賓.威廉斯擔任主演的電影《機器管家》拋棄了原著的嚴肅主題,換成了庸俗的愛情故事。安德魯執意要變成了人類的最主要目的變成了追求愛情,安德魯擁有人類的軀體只是為了能和心上人耳鬢廝磨,相守一生。

雖然不能與原著相比較,但是作為一部機器人電影,《機器管家》依然是一部優秀的電影。

劇情上,電影中安德魯變成人類的二百年曆程,雖然沒有原著中安德魯獲得「人籍」的過程那般艱難曲折,卻也豐富而有趣。

人物塑造上,原著中安德魯的才能和貢獻都遠遠高於人類,是一個牛逼哄哄的存在,不過其性格塑造則相對單一。羅賓.威廉斯飾演的安德魯,機器人時的他,木訥、執著、忠誠,變成人類模樣的安德魯幽默、痴情,顯然人物性格要豐滿許多。

安德魯的愛情戲,是電影的創造。小說中安德魯和二小姐的感情更像是家人和朋友,尤其是二小姐對安德魯付出了很多,雖然有些許情愫,卻隱藏得很深。畢竟阿西莫夫本意不在此。電影中最大的看點,自然是機器人和人類的愛情故事。

安德魯與二小姐的感情。他們之間,從表面上看二小姐顯然更喜歡安德魯一些。她為安德魯爭取權利,爭取自由,沒有二小姐,安德魯只會是一個會木雕的家務機器人。

兩人素有情愫,當安德魯是鋼鐵機器人時,一個無法表白一個不能表白。當安德魯是一個複製人時,一個年華老去,一個卻又移情他人。兩人之間的感情令人感動又令人唏噓。

小說中沒有外孫女這一角色。安德魯和二小姐外孫女的愛情則更像是普通人的愛情,雖然俗套,卻也纏綿悱惻。

為了和心愛的人永遠在一起,安德魯放棄了長生不死,把人類的血液注入了自己的身體內,選擇和愛人同生共死。這一改編雖然沒有原著中安德魯為了獲得「人籍」,把機器腦換成人腦的設定更加符合常識,卻依然令人感動。

唯一令人不滿的是安德魯竟然也是「外貌協會」的!對二小姐一往情深的安德魯見到她蒼老的面龐後,立刻移情別戀到和二小姐長得一模一樣的年青女人身上了。

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為了變成人類,安德魯努力了二百年,最終都是以付出生命的代價完成了願望。

人類創造了機器人,卻又恐懼自己創造的機器,總是擔心哪一天,機器人會取代人類。無論願意與否,人類早晚會迎接下一個安德魯的到來,人類作好準備了嗎?

或者人類依然像小說中安德魯譏諷得那樣:「我的正電子徑路已經維持了將近兩個世紀,至今沒有太大的變化,今後也還能維持許多世紀。這不就是那道銅牆鐵壁嗎?人類能容忍一個不朽的機器人,因為一架機器持續多久都不算什麼。但他們不能容忍一個不朽的人類,因為唯有在放諸宇宙皆準的前提下,他們才能勉強接受自己生命的有限的事實。基於這個原因,他們不會讓我成為人類。」……

(文/秦時嘯歌於2017.09.04日19時08分)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與人——電影《機器管家》賞析
    電影《機器管家》於1999年上映,由喜劇大師羅賓·威廉士飾演主角安德魯。電影原名《Bicentennial Man》釋義為活了兩百年的人。接下來我們進入這部電影。這份對自由的渴望,標誌著安德魯真正開始從服務人的機器轉變為人。電影前部分的敘事用了一半的片長,沒有任何拖沓,讓筆者感覺在電影的設定下,安德魯的故事發生的非常自然、溫暖。
  • 《機器管家》安德魯,永無止境的生命的不能承受之痛
    盤點與回憶這名優秀演員生前諸多經典之作,我最喜愛的還是這部科幻電影《機器管家》。 羅賓·威廉士以其特有的風格和喜劇元素詮釋了一個獨特而富有情感的機器人安德魯,演技的精湛完全看不出作為人而演繹機器人的違和感。(實在想不明白羅賓怎麼會憑這樣的一個角色獲金酸梅獎的提名) 回歸正題, 故事背景的設定很前衛,機器人已經能批量生產和服務於人類。
  • Movie 用永生交換人生.美國經典科幻電影《機器管家》
    如感興趣請關注這裡四方街網SiFangStreet—全球新銳設計師品牌集成店美國電影《機器管家》☆ 安德魯原本是馬丁先生為了給自己家人一個驚喜而購買回來的機器人管家。雖然馬丁先生的妻子以及兩位女兒一開始都有點抗拒安德魯,可是馬丁先生卻執意要留下安德魯,為他們家族服務。
  • 機器人的華麗轉身:從機器管家到情感伴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很老的電影,叫做《機器管家》,裡面介紹了一個關於機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叫做安德魯的機器人,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機器管家到人的角色轉變,這樣的轉變是隨著其思維、情感的變化逐步完成的,確實很神奇。
  • 【老師推薦】《機器管家》
    ——題記        永生不死,一直是人類所期望的,也是因為永生不死的誘惑,引得無數的人為之前赴後繼,吞丹食藥,拜神信佛,只為益壽延年,但是,如果可以永生,那會不會是一種幸福?我無從得知,但是電影《機器管家》間接的回答了這個問題,而答案則是:不會!永生並不會帶來幸福,只會帶來一種異樣的寂寞。
  • 《機器管家》劇情簡介
    理察·馬丁一家買來一個機器人當管家,機器人名叫安德魯,它是北安公司生產的千萬機器人中的一個。它不但擁有一般機器人具備的所有功能,而且還有學習和創造能力,甚至是情感方面的感知力。理察·馬丁很快發現這個名叫安德魯的機器人善或者是高價回收安德魯,甚至為它建立了私安德魯一直稱理察·馬丁的二女兒為二小姐,並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機器管家安德魯已經成為理察·馬丁家族的一員。
  • 科幻片不一定要有大場面《機器管家》是特別的存在,卻鮮有人知曉
    這些在之後的科幻電影中都有詮釋,在《機器管家》中,機器人安德魯就終身遵守「機器人三定律」並一直為馬丁一家人服務,充當僕人的角色,在其任職過程中,因其獨特的情感意識和創造能力,而漸漸被馬丁一家視為自己的家庭成員,並賜予他一個名字——馬丁。
  • 《機器管家》的人化歷程
    文轉自:非人類的真實人生評《機器管家》的人化歷程----李春燕、李敏----電影文學 侵刪 《機器管家》這部影片改編自著名的科幻小說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影片中未來世界的機器人管家安德魯由羅賓●威廉士扮演。
  • 《機器管家》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最近幾周正通過看電影學英語的形式,在看這部電影。這部電影雖然描寫的是機器人安德魯的一生,卻反映了人類對人生的反思。安德魯從誕生之日起就是馬丁家的機器管家,但是由於馬丁先生的善良或者說是博愛,安德魯在和馬丁一家的相處過程中,逐漸獲得了知識,技能,智慧和愛,尤其是小小姐的尊重和愛。這使得安德魯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使命,即使他是一個機器人。
  • 《機器管家》機器人與人
    機器人管家這部電影,個人以為可以分兩部分看,第一部分作為相關題材,藉機器人之口導出機器人法則作為對阿西莫夫的致敬(不說致敬,認可是有的)。第二部分通過幾代人與機器人安德魯的相處(潛移默化,細微處的變化)逐漸發展演變成機器人安德魯想要作為一個被認可的人類而直面生死。(「思考自由,想要自由」,自由似乎就是安德魯一切變化的開始),從「換代升級」到「徹頭徹尾」。
  • 雖是鋼鐵之軀,但也隱藏不了我的人類之心,《機器管家》
    電影講述了這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馬丁一家買來了一個機器人當管家,機器人名叫安德魯,他具有學習與創造的能力,一家人與安德魯相處了一段時間以後,發現安德魯甚至具有對情感的感知力,這就與其他的機器人有了很大差別。
  • 《機器管家》:生而為人,你多幸運
    多年前尚且懵懂時,對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印象十分深刻。雖然一度不記得電影的名字,卻一直清楚地記得電影的主要情節。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機器人為了成為真正的人類而不斷學習並且改造自己,始終與世俗刻板觀念作鬥爭,最終得償所願的故事。即便時隔多年,想起已經年老的機器人躺在愛人身邊從容赴死的最後一幕,仍舊心有觸動。
  • 《機器管家》簡單想法:安德魯愛的不是二小姐
    安德魯活了快兩百年,其實還有很多他未完全搞懂。看到彈幕裡說安德魯之所以愛波夏是因為她長得像她的外祖母,也就是說安德魯其實愛的還是二小姐。對此我無法認同。在陪伴二小姐從長大到變老的時候安德魯是只有記憶卻沒有人類情感的。這也是為什麼二小姐隱約向他表明自己在和一位「朋友」在一起時會忘記自己未婚夫的異樣情感時,安德魯對此只有「人類真奇怪」的想法。
  • 《機器管家》一部滿足人類意識的完美喜劇
    片子很好看,劇情流暢完整,我感慨於安德魯對於人性的追求,他花了整整兩百年變成人,得到了人類的承認,但他最後還是在說,他畢竟是個機器人,所以想要人類的承認,可事實上,人類從來就是自我又自戀的,他們需要被承認,也不會將自己從頭到尾改變成另一個物種。人類將感情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覺得萬物有了感情才顯珍貴,但真的是越像人類就越是正途嗎?
  • 《機器管家》自我與上帝
    Android這是一個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名字,我猜測(沒有英文字幕)同時應該也是電影中機器管家的名字(機器人)。我看到有人厭惡這部電影,以為其反應了人類的極度自大,覺得什麼生物都以成為一個智人為終極追求。這種評論完全忽視了這部電影的偉大之處,反而陷入了狹隘視角的窠臼中。這是一部擁有宏觀視角、偉大胸懷的電影。
  • 《機器管家》How to be?
    最近看《機器管家》、《人工智慧》等主題電影的時候,聯想到其實東方的文學作品聊齋也有在述說同樣的主題。有一部分聊齋故事在探討妖魔鬼怪,如果擁有了人性,那我們是否稱其為人?比如《畫皮》,又比如領養的孩子,這些問題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人工智慧也是一樣的倫理問題。
  • 《機器管家》你好,機器人
    聽April Rain 的《One Is Glade To Be Service 》,被裡面《機器管家》的節選對話打動。看完了電影,又在瀏覽器搜索看了幾篇影評。影評中我更認同的是《變人》這篇影評,另一篇影評中提到片名Bicentennial Man(機器管家)應該作「兩百歲的人」更好。但我並不這麼認為,可能是因為我更理性一點也不浪漫吧。
  • 《機器管家》誕生篇
    今天咱們來看看一部1999年上映的經典看片《機器管家》,這部電影講的是老戲骨羅賓.威廉士扮演的安德魯由機器人變成「人」的過程。由於電影長達兩個小時,劇情有非常精彩咱們就分成幾期來說。在未來也就是1999的人們憧憬的現在這個世紀機器人已經相當的普及,人工智慧的完善讓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而咱們的男主安德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馬丁一家買回了家中成為他們的貼身管家。一開始作為機器人的他並不被馬丁一家看好,甚至馬丁的女兒和妻子因為他的到來還感覺打亂了之前的生活節奏。一家之中除了。
  • 《機器管家》科幻與愛情最完美的結合,不愧是好萊塢水準
    我記得小時候,那時還流行VCD、DVD這種東西,大人們去趕集,進了影像店,他們直接會問,有沒有美國大片?這時,老闆會找出好萊塢製作遞給他。在那個特效水平還很差的時候,隨便一部科幻題材的電影,都可以讓我們度過一個嘆為觀止的下午。
  • 機器管家:機器人愛上一個女孩,結果娶了她的孫女
    今天給大家講述一部好看的電影《機器管家》 ,由克裡斯·哥倫布執導該片,由 羅賓·威廉士、艾伯絲·戴維茲、山姆·尼爾等聯袂主演,該片上映於1999年12月13日,是一部輕喜劇兼愛情科幻片,豆瓣評分8.5,該片深受大眾喜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影片,欣賞他的劇情吧。